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肝源性糖尿病40例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在肝病基础上继发的糖代谢紊乱。目前临床上并不少见,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对控制慢性肝病及肝源性糖尿病的发展,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就2001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的40例肝炎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临床转归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根据药物性肝病的诊断标准,对导致药物性肝病的药物名称与病例数、临床表现、治疗及临床转归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较多。以抗结核药、中药、抗生素占主要地位,同时解热镇痛药、化疗药物也较常见。临床诊断明确后,立即停用有关药物,给予支持治疗,静滴维生素C、甘草酸二铵等药物,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药物性肝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药物性肝病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在我国少见.目前,有相当多的医生对此病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在基层医院,从而使一些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本文收集了1995年1月~2003年1月在我院住院被确诊的7例PBC患者的临床表现予以报道,并结合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4.
76例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病为慢性肝炎者为44.7%,为肝硬化者为40.8%。病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为44.7%,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32.9%。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肝病的症状,缺乏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治疗上除护肝治疗外,首选胰岛素治疗,大多患者随着肝病的好转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在慢性肝病中较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具有不同临床表现的慢性肝病,常见于肥胖、高脂血症和2型糖尿病成人。虽然此病通常为良性过程,但也能发展为肝硬化,有关儿童发生脂肪肝的报告极为少见。本文报告5例经超声声像图诊断为脂肪肝的儿童。  相似文献   

6.
自1993年12月~1994年5月,我们采用口服氨基酸冲剂治疗慢性肝病患者30例。初步证实其对患者BCAA/AAA比值和改善病人蛋白质代谢等方面有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60例病人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的慢性肝病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配对累积病例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21~60岁。其中慢性迁延型肝炎者2例,慢性活动型肝炎者14例,肝硬变者14例;对照组30例,男29例,女1例,年龄22~66岁。其中慢性迁延型肝炎者2例,慢性活动型肝炎者10例,肝硬变者17例,肝癌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适应性生理变化导致肝脏脆性增加,缓冲能力削弱,病程进展快;妊娠生理变化容易导致肝脏疾病信号或临床表现的掩盖,增加了早期诊断难度也容易延误治疗,增加治疗难度。但重症肝病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及时识别妊娠期肝病的早期信号,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是确定妊娠期肝病诊断,治疗和判断分娩时机、方式的基础,也是提高妊娠期肝病治愈、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有关幽门螺杆菌(HP)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研究较多,对其在慢性肝病时的感染情况报告尚少,现将我院慢性肝病HP感染情况及中医辨证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全部病例均是1995~1998年4月在我院因肝病住院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不限。肝病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姚光弼 《肝脏》2006,11(Z1):40-42
乙型和丙型肝炎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二者混合感染并不少见.据文献报告,在HBV感染的病人中,同时感染HCV者占10%~36%[1].二者混合感染的病人,临床表现的差异很大,往往发展为严重的肝病和肝硬化,且发生肝细胞肝癌(HCC)的危险也增高,治疗上较单一的病毒感染困难也更大[2,3].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的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传统的降酶护肝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自拟消脂汤治疗NASH患者38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0例患者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肝病门诊及住院部患者,诊断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修订的《非酒精性肝病诊疗指  相似文献   

11.
目前治疗慢性肝病的方法很多,但其疗效不理想,特别在阻止向慢性肝病发展尚无特效药物。我们于1988年1月至1990年9月用天然冬虫夏草(青海产)单味药治疗慢性肝病29例,在控制慢性肝病的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激光量子血疗仪虽已用于各种缺血、缺氧性心脑血管系疾病的治疗,但用于治疗慢性肝病的报告却甚少。我科自1995年8月~1997年1月用此疗法治疗慢性肝病患者45例,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现将操作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并发糖尿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98例患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明显下降。结论慢性肝病并发糖尿病患者是因为慢性肝病跟糖尿病互相产生影响,加重病情,在同时并发时临床以肝病为主要特征,糖尿病特征不明显,因此应尽早进行血糖或者尿糖的监测,以兼顾肝病的糖尿病同治,可给予胰岛素进行控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拉米夫定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荣  韩利岩  马玉杰  王凯 《山东医药》2007,47(16):81-81
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主要采取抗病毒治疗,但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2004年12月~2006年10月,我们应用拉米夫定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1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男7  相似文献   

15.
祝香华 《山东医药》2008,48(1):130-130
小儿泌尿系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首发症状多样,特别是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导致肾实质损害,并进一步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和高血压.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60例尿路感染的患儿,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18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更新了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诊治指南,形成了新的指导意见(guidance),并发表在AASLD官方杂志Hepatology上。2018 AASLD的CHB guidance主要在CHB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特别是特殊人群治疗方面进行了更新。文章结合美国肝病学会前主席Anna S LOK教授在2018亚太肝病年会大会的报告,重点对指导意见中更新的新的诊断名词、证据与推荐及特殊人群临床治疗意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贝氏柯克斯体是导致Q热的病原体。Q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我国报道较少。Q热临床表现多样,最严重的表现为血培养阴性的心内膜炎,如果未能及时识别并适当地抗菌治疗,会延误患者病程,严重者甚至死亡。本文介绍1例心内膜炎病例,患者血培养阴性,应用基因测序而诊断。本文报告该病例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8.
各种病因所致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为肝组织慢性炎症、纤维化,终末期形成肝硬变,部分患者发生癌变[1].明确诊断各种慢性肝病的不同阶段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肝病诊断的血清学指标不少,但多缺乏特异性[2].我们观察肝病患者55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及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以探讨联合检测HA及Ⅳ胶原在肝病临床诊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种病因所致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为肝组织慢性炎症、纤维化,终末期形成肝硬变,部分患者发生癌变[1].明确诊断各种慢性肝病的不同阶段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肝病诊断的血清学指标不少,但多缺乏特异性[2].我们观察肝病患者55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及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以探讨联合检测HA及Ⅳ胶原在肝病临床诊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肾小管性酸中毒(以下简称RTA)为一综合征,1935年美国Butler等首先报道此综合征。高γ球蛋白血症伴RTA 六十年代方有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并重点讨论肾小管性酸中毒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高γ球蛋白血症性RTA 的发病机制。例1:刘××,女,48岁,住院号228284。1979年7月26日入院。患者无何诱因反复发作四肢软瘫四年半,同时伴有肌肉酸痛、口渴、多饮、多尿,经检查血钾低(2.1mEq/L),口服钾治疗后症状消失,每隔1~2月发作一次,先后住院八次,停药3~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