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台湾建筑师黄静雄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并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硕士,旅美期间担任许多纽约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师,包括加入建筑大师Rafael Vinoly的团队。2004年于台北成立设计事务所,承接两岸建筑与室内设计业务,兼任教于铭传大学建筑系,并客座讲评于东海大学、交通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大叶大学等建筑学院,数次荣获建筑竞图首奖。  相似文献   

2.
简历 毕业于英国建筑联盟(AA Diploma)及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曾任教于大叶大学空间设计系。1999年成立晴天工程,从事建筑/室内设计规划,并同时进行相关理论之间研究与开发,不定是举办学术活动,如演讲及展览等。曾经完成之作品有合中全友天池、  相似文献   

3.
《世界建筑》2009,(5):88-91
姜乐静.1987年私立东海大学建筑系毕业后曾参与“理想国”集合住宅社区的设计定位、企划、行销.具有多元丰富的经验。1991年在台中市自行开业成立姜乐静建筑师事务所。2000年“20号仓库”作品为旧建物再利用艺术村之首例。2001年以”潭南国小”布农家屋之转换获第三届远东奖校园重建特别奖之首奖。2002年硕论”反刍与絮叨——潭南国小重建始末与设计解析”获舜耕奖助金,目前兼任”教育部”公共艺术审议委员及私立逢甲大学建筑系讲师。2005年“新民国小”作品获优良绿建筑作品一设计奖。  相似文献   

4.
《世界建筑》2009,(5):64-67
廖伟立.生于台湾通霄镇。1999年取得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建筑硕士,师从Coy Howard与Eric Owen Moss,2001年在台中成立“立·建筑事务所”(AMBi Studio),以台湾中西部的地景、人文为基地与背景。企图从台湾这一个政治、文化、历史浮动不定的岛屿及多样性生态、地景与驳杂的常民力量的观照、挑战中.实践、思考.反省建筑,并展现出台湾建筑多元差异中的生猛能量.而且与环境、人的活动相融相合。2001年、2002年、2004年获日本SD Review年度奖,2004年中国WA佳作奖,2005年台湾建筑奖首奖.2007年第8届台湾杰出建筑师建筑设计奖。  相似文献   

5.
《世界建筑》2009,(5):56-57
龚书章、吴建森和陈丽雪于1997年成立原相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其设计团队的特色,在于跨越空间和文化的界域,一方面企图将艺术、历史、建筑类型、场所和都市的多重文化议题,转化成为空间的主要张力与概念,另一方面.则利用多重尺度与材料的转换,来建构介于建筑、室内、艺术和自然景观之间的空间融合关系。原相10余年的作品荣获多项国际及台湾的建筑或室内奖项,如”2008/2006/2004台湾建筑奖”、“2007德国iF传达设计大奖”、“2008/2007TID台湾室内设计大奖评审特别奖”、”2006/2004日本商业设计协会JCD空间设计国际赏”、“2006中国深圳国际建筑与室内设计奖”、”2005优良绿建筑奖”、”2003远东建筑奖“等。  相似文献   

6.
<正>主设计师简介姚仁喜,"姚仁喜/大元建筑工场"创始人,1975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1978年获得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建筑硕士学位。2009年取得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并于2014年获美国建筑师协会(AIA)授证为荣誉院士。自出道以来佳作迭出,荣誉不断。2005年,荣获柏克莱加州大学环境设计学院颁发的"杰出校友奖";2007年成为台湾最高文化艺术奖项之建筑类第十一届得  相似文献   

7.
白描香港     
作者简介:罗圣庄,原籍广东省太埔县,生于广州市。一岁随家庭迁徒在台湾渡过童年,十四岁赴美,长期旅居纽约市,1993年移居香港。1972年毕业于纽约市TheCooperUnion建筑系,曾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留学东京工业大学研究中国和日本建筑史及理论。其间参加日本新建筑杂志主办的国际住宅设计竞赛,连续两年获奖。1977-79年间赴台湾参与鹿港古迹调查研究工作并执致于东海大学建筑系。回纽约后,与其妻刘甄瓴联手经营多项设计业务,包括建筑、室内、服装、平面、摄影、测绘及模型制作。1995年出版《微观香港:罗圣庄摄影作品集》,并在香港大…  相似文献   

8.
台湾新闻     
东海大学建筑系馆增建设计/丰国建筑师事务所东海大学建筑系馆最早兴建于1962年,位于工学院南侧的长条矩形伞状屋顶建筑物,由陈其宽先生设计,现已移转为工学系使用。现有系馆为1976年兴建完成,由汉宝德先生设计,整栋建筑以白色内外墙为主,入口挑高采光及阶梯状的连续教学空间,创造出有别于东海校园内其它建筑物所没有的连续室内空间感及丰富有趣的垂直空间关系。近年建筑系研究生增加及计算机等使用,使原有空间逐渐不敷使用,自1990年代即有扩建的构想,惟受限于经费的不足,只能作较小的增建。  相似文献   

9.
<正>林祺锦,1996年毕业于台湾工业技术学院建筑系,1998年获得台湾科技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学位。现为林祺锦建筑师事务所负责人、中国科技大学建筑系兼任讲师、台湾科技大学建筑系专家级兼任助理教授。曾获第七届远东建筑奖佳作(与王伯仁共同执行),2014年其作品马公机场出租车  相似文献   

10.
<正>|祝晓峰|罗教授,在主持东海大学创意设计暨艺术学院之前,您曾担任建筑系的系主任。作为东海建筑系创办人陈其宽先生的继任者,能否介绍一下您本人与东海大学的渊源?|罗时玮|我于1971年参加大学联考,以第一志愿录取东海大学建筑系,当时由汉宝德先生担任系主任,系的声势正如日中天,我的录取成绩在班上排第五,前面还有四位第一志愿进来的,都是台湾最好的高中毕业生,前三名是北一女,另一位是建国中学。当年全校采用小班制,每班二十位学生左右,  相似文献   

11.
2008年9月25日—27日,第5届欧洲景观双年展在巴塞罗那举行。来自丹麦建筑师克里斯汀·智森的作品—丹麦科灵市尼克拉教育中心(1890-1930)改造获得本届罗莎·芭芭欧洲景观奖。罗莎·芭芭欧洲景观奖创立于1998年,旨在为欧洲景观设计提供高质量的评价标准。今年共有430个作品提交,11件作品入围。克里斯汀·智森从入围名单中脱颖而出,荣获该奖。双年展由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建筑师协会(COAC)、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PUC)以及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国土政策和公共事业局共同组织举办。本刊刊登获奖以及部分提名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叶仲玑先生作为建筑教育家,曾执教于中央大学建筑系,并先后担任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主任,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主任,为我国特别是西部建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作为我国第二代建筑师,40年代后出版《建筑标准制式图集》等著述。在抗战胜利后设计了重庆大学图书馆,解放初设计了重庆和平电影院等反应那个时代文化的建筑作品,并在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建筑方案全国设计竞赛中获甲等奖,留下虽量少但有时代印记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徐悦 《建筑与文化》2016,(2):222-223
本文介绍了2015年第二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建筑及环境艺术设计专项竞赛中,获得职业组三等奖的作品——《龙潭老街张奶奶的一天——基于居家养老理念的传统街道更新设计》。本文以街道适老性更新为切入点,从实施策略、街道更新、建筑设计、生态技术等方面做了分析探讨,对老街更新利用进行了研究,因地制宜地探索街道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第六届远东建筑奖第一次跨越两岸设奖,《时代建筑》借协助上海地区评奖之际,参与了台湾地区入围作品评勘工作,考察了台湾当代建筑实况,和台湾的建筑业界和学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积累了丰富的资料。2008年两岸关系进一步改善,促使我们通过专刊进一步扩大与台湾建筑界的交流与互动。  相似文献   

15.
李燕 《新建筑》2014,(2):153-155
2013年11月, “走向新建筑”国际学术论坛暨《新建筑》创刊30周年纪念会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召开.国内外建筑同仁不仅回顾和憧憬了《新建筑》的成长历程和未来发展,还围绕“走向新建筑”主题展开深入讨论,重温现代建筑精神,探索新时代背景、本土化语境下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在种种迷思及困境中可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张利 《世界建筑》2014,(7):16-16
本期《世界建筑》关注2014年度的维那博艮砖建筑奖。由大建材厂商设立的建筑奖项是世界建筑多样化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奖项不仅为建筑的实践与探索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也反过来影响着当今建筑的价值观与理念,其中不乏广受关注的例子,如关注建筑学生创意的IVA威卢克斯奖,关注非建成作品可持续性的豪瑞可持续建筑奖,和关注建成的砖建筑作品的维那博艮砖建筑奖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台湾中国科技大学古建研究室及台湾著名民居、寺庙的古建筑修复的实地考察,详细地介绍了台湾同行在古建筑修复中的具体做法,高度评价了他们的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反思了大陆近年来在古建筑保护和修复工作中不当的思维模式和粗放的工作方式,强调了古建筑保护中细节的重要性,提出了向台湾、乃至日本同行学习的倡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第一部分为台湾住宅发展的回顾,及其发展历程中若干值得一提的风潮事件纪录,同时说明台湾近10年来的住宅变化趋势及特性。第二部分藉由从2006年开始台湾建筑杂志社所举办的"台湾住宅建筑奖"中的得奖作品,说明台湾住宅近10年来设计重点因素的转变,及其中值得嘉许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