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过渡空间"作为建筑室内外环境转换的空间形式从生理心理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民居建筑为了适应地域气候、文化,提出了丰富的空间模式系统。新疆吐鲁番气候条件、绿洲分布等对建筑空间布局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探究极端气候下不同空间模式对室内热舒适影响作用规律,采用物理环境实测结合现场问卷方法对夏季室内热环境进行量化研究,提出适用于极端炎热气候的民居空间调节模式,并通过IES数值模拟方法对建筑室外环境影响室内环境的调控优化策略进行讨论,从而为极端气候区民居建筑发展与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分析了19世纪晚期日本蚕室建筑随着养蚕方法的研发和进步,逐渐从民居建筑发展出成熟的、专门化的蚕室形制的过程;然后通过比较汪炳文、陈明璋设计的福建改良蚕室与日本竞进社蚕室,探讨蚕室建筑形制传播过程中的"环境调控形式"和"建造形式"的关系,文章认为,在建筑形制传播过程中,恰恰是技术与技艺的分离,使得本土建造传统得以与新的技术结合,带来新的创造。  相似文献   

3.
陈健 《山西建筑》2022,(9):44-47
以湖南凤凰县拉豪村传统民居的实地调查为依据,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探讨民居的选址与布局、建筑空间形态以及建筑材料与气候适应性的关系,总结出传统民居在解决气候适应性问题方面的设计特点,为今后该地区民居在可持续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珊珊  何泉  杨柳  刘加平 《建筑节能》2014,(2):65-68,94
为了掌握特殊的高寒气候条件下的藏东康区民居建筑的气候适应性特征,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条件和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等的适应性方面着手进行了研究。通过探讨藏东康区民居建筑的形体、空间构成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及建筑构造与气候的关系等应用实践,寻找高寒缺氧气候条件下,当地民居的独特风格,总结出适应当地气候的民居建筑的设计特点。积极响应西部大开发政策,为今后民居可持续建设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针对历史遗留的乡土建筑和古建筑群进行可持续建筑的研究层出不穷。新疆阿以旺民居建筑运用低成本生态技术—“烟囱效应”原理,在当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气候的交互影响下,逐渐演变成为建筑物与建筑环境有机结合的自适应建筑形式。该文分析了新疆阿以旺民居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节能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阐述了从新疆阿以旺民居建筑中得到的新时代建筑空间设计的思维启发,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颗印"式民居是在特定的气候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极具地域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蕴含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昆明民居的重要组成。该文以自然与人文引入,从民居发展与演变,对"一颗印"式民居的建筑形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家庭关系地位方面对"一颗印"式民居的传统家庭文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民居建筑选址、院落空间布局、建筑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艺术四个方面,解析了河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环境、生态规划、生态技术、生态文化的构建经验,指出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构建经验对当今建设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生态宜居环境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云南藏族民居传承了藏族民俗习惯及宗教文化,但由于云南与西藏在地理气候因素及行政建制历史沿革等方面的差异,云南藏族民居"闪片房"及"土掌碉房"充分体现了汉族和藏族两种建筑形式的融合。指出云南藏族民居建筑形式及布局存在的不足,按照可持续建筑标准,对其建筑间距及朝向标准、太阳能利用、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开窗位置、植被种植等方面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此为探索云南藏族民居的标准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革,住居环境的改变,使得生态环境在不同时间,地域,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引发人们对不同区域内传统民居进行反思,思考其对气候的积极应对,合理的建造技术。喀什地区位于祖国西陲,生态环境脆弱,当地民居在自然,气候,区位,现有条件等各因素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营造住居环境。本文以喀什地区传统住居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的角度对维吾尔族民居建筑形态,构造进行分析,力求在传统民居与现代建筑之间架构一座桥梁,为可持续建筑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寿焘  张彤  刘巧 《建筑师》2019,(6):35-44
本文基于建筑环境调控理论的"类型"视角,抽取"徽州乡土建筑"为研究样本,建立由环境气候选择、形体空间类型、空间气候梯度、气候调控界面、材料构造方式五个层面架构的"建筑热力学模型",探索环境调控视野下建筑形式的建构逻辑及其背后的热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耿虹  赵东昊  朱霞 《华中建筑》2020,(5):130-134
为指导乡村的生态宜居建设,该文期望从中国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营建策略中汲取智慧,并以武汉市罗家岗村为例,探索地处夏热冬冷、潮湿多雨地区的"木兰石砌"民居为创造良好人居环境而在建筑选址、建筑组合和建筑单体方面采取的营建策略,通过Ecotect、Phoenics软件模拟分析其气候适应性,并指出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可持续性在于"低成本"、"低技术"下的"在地建构"与"自然融合",启发未来乡村民居采用因地制宜的传统气候适应性营建策略,建设更具地域特色的乡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仲文洲  张彤 《建筑师》2019,(6):6-15
本文以回溯历史的方式,通过对勒·柯布西耶建筑思想与实践的考证,以其本人提出的五个环境调控要点为线索,将现代主义的起源、发展与危机纳入环境调控的历时性叙事,揭示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内在关联;指出以1933年巴黎救世军宿舍为分水岭,勒·柯布西耶建筑理论与实践的环境调控范式转换,呈现出不同的技术方法,是一种从气候控制到气候适应的逻辑转变;以此对当下环境调控语境下建筑形式生成的范式、技术与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防寒避暑是居住建筑作为庇护所的基本功能体现.南方地区湿热的夏季气候是人居环境调控的主要挑战,在长期演化中,传统民居的形态与空间被动地适应湿热气候.研究立足南方人居环境夏季致凉的基本需求,结合南方各地区传统民居典型案例分析,从聚落组团、围护系统和缓冲空间三个层面解析其地域应变的策略和方法,旨在探寻响应气候的共性特征与普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秦巴山区山地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调查,对其民居宅院建造特征、结构形式、构造方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气候模拟程序对该区域的自然气候环境与被动式建筑策略关系进行了定量化的研究,总结了秦巴山区农村传统民居适合当地气候及自然条件的绿色建筑模式,为该区域山地农村民居生态化建设提供引导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姚安安 《四川建筑》2011,31(5):73-75
舟山传统民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形式。受到自然地域环境的深刻影响,舟山建筑表现出强烈而浓郁的海岛气息。文章从应对台风灾害、海水氯盐腐蚀、淡水奇缺环境等方面论述了舟山传统民居建筑与海岛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地方习俗相适应的建筑特点及建造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背景下,探索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以研究传统民居建筑改造与提升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分析传统民居的建筑与环境因素、文化与经济价值、材料与构造工艺,总结传统民居建筑的可持续评价方法,并对江西关西客家民居改造项目产生设计作用。基于改造项目的项目概括与现状分析,研究得出可持续设计策略与方法积极地影响了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功能优化,文化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建造材料与构造的细节设计。最终,完善传统建筑,从环境、文化、经济、细节上的可持续再利用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文中针对衡阳传统民居建筑"新旧断层"的现状,从"气候适应、技术适宜、贴合生活、传承文化"四个方面,构建适应新时期衡阳本土的传统民居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渝东南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下,这里的土家族民居发展积淀出自身独特的民族特色。着重从渝东南土家族民居的用材与构件形式、屋架形制与屋面形态、建筑装饰艺术三个方面入手,对土家族民居的建造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9.
浅析张家口地区传统民居建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张家口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地理气候、文化社会环境作了分析,阐述了张家口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形式、建筑材料的特征,总结了影响张家口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各种因素,以期为今后的建筑规划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0.
日本传统民居有着一些鲜明的共性,但是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民居多少也有着自己的个性。文章着重介绍日本传统民居中的一个类型:"町家",这种"町家"民居是城市中工商业者的一种商住结合的居住建筑形式,在日本民居建筑最具代表性,尤其是京都的"町家"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