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智慧、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城市规划建设转型的必经之路,随着智慧城市支持下的数据积累、海绵城市理论的不断成熟,城市街区作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把生态性作为设计重点.本文对海绵城市理论进行总结,探讨海绵街区的智慧化设计,再基于"智慧"与"海绵"两个要素对城市街区的水域、道路、绿地等空间要素进行生态设计分析,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对海绵城市的理念进行充分展现,提高城市街区的景观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2.
景观视廊控制是以视觉分析为手段的城市设计方法,也是提高城市空间景观品质的重要途径。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视廊控制应从街区空间形态、视廊布局、视廊要素控制三方面着手进行分层次引导。从而通过街巷方向,街阔比、广场边界的长宽比来控制公共空间内的视廊和视景,改善历史文化街区视觉环境品质,让视线呼吸。  相似文献   

3.
胡一可  张天霖  王磊  何捷 《风景园林》2022,29(10):45-52
城市街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与游憩的重要空间环境,不仅提供物质产品,还可在精神感知层面提供景观服务,是提升人类福祉的关键。既往研究依赖于有限的数据源,难以对大规模城市街区景观的居民感知展开量化分析,不利于景观服务评价体系的完善。以街景数据为基础,提取绿视率、天空视率、建筑视率3种城市室外环境视觉景观要素;对城市街区居民安全、活力、美丽、富裕、压抑和无聊6项感知指标开展测度;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视觉景观要素与居民精神感知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城市中绿色空间、蓝色空间、灰色空间随城市功能特征均呈现聚集分布的规律:整体绿色视觉要素较匮乏;积极感知与消极感知具有明显空间分异;绿视率对于居民综合感知具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大范围测度城市街区景观的感知情况为景观服务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期指导未来的景观提升和城市更新。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街区公共空间景观提质设计的方法和策略。首先,通过分析城市更新与老旧街区改造的背景和现状,揭示老旧街区公共空间景观存在的问题。其次,从空间布局和组织、植被和景观元素、材料选择和景观构建以及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提出提高老旧街区公共空间景观质量的设计要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空间布局和组织、植被和景观元素、材料选择和景观构建、可持续性设计等方面的设计方法和策略。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老旧街区公共空间景观提质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最后,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对未来老旧街区公共空间景观提质设计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街区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是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历史遗迹和传统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文献总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总结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构成的显性物质要素和隐性非物质要素,以及各景观要素的价值与作用。旨在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构成,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的保护与再生提供更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小街区"构成低碳生态城市的街区空间形态。在介绍小街区理念来源的基础上,对小街区适应低碳城市建设的路网特征、街区尺度和公共交通形态进行分析,结合岭南山水的地域特征,以小街区作为空间架构基础,阐述广州南沙亭角地区城市设计方案,着重介绍了开敞空间、山水景观、交通系统等几方面特色。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宁波市甬江北工业基地为例,探讨旧城更新背景下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从景观视角出发,研究工业遗产的景观属性,提出工业遗产在城市空间中的"景观化"方法。通过单元保留、要素重组、抽象再现三种方式,分别实现工业建筑、工业构件、工业场地三类不同遗产要素的景观化过程,从而解决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空间形态会影响热舒适性,同时也和环境行为有密切的关联。对于城市街区而言,室外热环境不仅受到区域大气候的影响,也会受到属地微气候的作用,而影响微气候的主要因素是街区形态~([1])。从另一方面看,街区形态包括主次街布局、道路密度、节点形态等特征,这些因素也会对个体的行为判断产生影响,所以,街区形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为活动的分布~([2])。从人体热舒适性和空间行为的相互关联角度出发,结合街区式商业综合体这一典型的城市街区类型,通过"街区原型设计+计算机数值模拟"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空间叠图"的研究方法,评价室外空间热舒适性和空间行为的相关性。最后分析不同街区形态要素对关联度的影响,讨论如何改变特定形态要素来促进关联度,从而提升街区式商业综合体室外空间的环境绩效。  相似文献   

9.
城市特色街区的当代研究与城市文化精神内核的复兴需求、悠闲旅游业的发展、城市人文环境和商业消费空间的多样化需求密不可分。研究如何在特定城市街区或地段以空间体验手段介入,营造城市空间特色,可持续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独具意义的城市学科综合课题。该文选取苏州独具特色的平江路历史街区为例,基于环境行为视角进行空间结构整体性分析。研究搭建"空间体验"与"序列场景"理论模型,分析街区空间结构层级要素,提出优化空间形态的更新思路,并探究新时期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城市街道景观更新设计的研究和探讨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空间要素更新问题,归纳了街道景观更新设计的影响因素,讨论和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的策略及方法,为城市街道景观更新,城市景观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城市空间和景观演化的分析,初步讨论了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形成的原因。通过对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构成要素以及要素间邻近度的分析,总结了信息产业专门化街区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子街区”的规划结构图。  相似文献   

12.
老旧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更新改造是城市更新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以清流县城凤翔街综合整治为例,采用“微改造”的理念,从建筑立面、道路空间、道路绿化、景观空间、市政设施、城市文化展示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城市老旧街区综合整治的改造设计思路,论证“都市针灸”和“补丁式”策略的可行性;同时探索老旧街区微改造在提升城市环境、增加城市活力、构建城市文化方面的作用,为同类型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张。伴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转型,出现了例如新城建设、城市空间尺度失控等诸多问题,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丧失了对不同尺度空间的感知力。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街区空间以及尺度概念的理解,分析街区空间尺度的特征。其次,以鄂尔多斯康巴什区为例,分析其街区空间的构成要素和尺度,探索当地街区发展的适宜尺度。  相似文献   

14.
王紫雯  王媛 《城市规划》2004,28(7):14-20
近年来,国内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造成了部分城市景观破坏的现象,这就需要在城市建设中运用整体性的规划手段,保护城市的特色。文章通过对杭州传统历史街区景观特质的调查研究,以环湖地区为例,从景观的空间网络结构、景观特征要素、建筑空间分布格局、建筑尺度以及细部特征几方面出发,分析了该地区内不同功能街区之间的景观区别与渗透联系的整体协调特征;详细地阐明了传统景观的整体性分析方法与原理。  相似文献   

15.
结合哈尔滨市城市步行街区建设实践,从分析步行街区的空间与功能构成入手,重点研究城市步行街区的功能构成要素及功能构成模式;分析城市步行街区空间涵义、特征和步行空间界面构成要素。通过研究城市步行街区的运行机制及功能与空间的构成,为塑造城市步行街区空间环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于绅士化空间发展演变模式的现有研究,提及"成团"和"零散分布"的绅士化空间(何深静,2011),区别于大规模"面状"的绅士化,近年在北京历史街区有自发的"点状绅士化"这一新的绅士化类型出现,其针对性研究尚处空白。借助多维数据集,研究识别出北京市二环以内历史街区内的点状分布的绅士化,并加以分析。街景与实地调研分析首先得出绅士点的总体分布情况,发现不同街区绅士化点分布差异较大,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背后可能存在的街区特征与城市治理因素;接着进行不同功能绅士点的分布分析;随后将绅士点分布与交通、人口密度、设施等空间要素的分析进行叠加,通过回归模型的建立,得到绅士化点远离主要道路,趋近历史文化点分布的趋势特征;之后对其影响的调研显示,绅士化点带来有限的改建整治,对居民的影响因功能而异,加剧了社会网络的碎化与断裂,作为商居混合空间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影响;最后提出建议作为总结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对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活跃度影响因子进行研究,以天津五大道地区为例,通过对城市路网线段模型的多尺度半径数据分析和现场调研,阐述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空间网络结构中的地位,进而对空间句法整合度、穿行度等参数和实测人流量的相关度进行回归分析,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人、车流在空间中的分布规律,从而归纳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活跃度的影响因子,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资源利用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当前微气候变化引起的城市街区外部空间环境质量的恶化,本文有针对性地将胶东滨海城市街区形态的和谐循环发展与微气候的制约因素结合在一起,总结胶东滨海城市街区的微气候环境特征,挖掘和提炼胶东滨海城市街区的地形特征、空间结构、建筑布局及开放空间等空间形态要素与微气候风环境的关联因子,并加以分类、梳理、分析、归纳。在尊重、顺应、改善、优化微气候的前提下研究城市滨海街区空间形态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景区化"是城市发展旅游业提出的新理念,总体城市设计将对城市体型环境和空间特色进行引导。该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城市景区化"的核心内容。然后分析"城市景区化"的空间特征,其空间单元具有旅游吸引物、服务设施、旅游交通、旅游功能区等要素,具有体验化特征,其空间结构具有网络化特征。最后针对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空间出现的主要问题,通过城市功能布局、旅游吸引物与服务设施布点、城市交通组织、城市文化传承、景观风貌特色等方面,说明"城市景区化"背景下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11个新城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和街区控规,为了实现新城未来的精致化、细节化规划管理,建设宜居新城,本文通过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北京市现有规划管控体制的分析,积极探索了下一阶段"规划控制+城市设计控制"式的规划管控体系,完善了规划控制要素库(指标库),从"宏观的体系"和"微观的要素"两个层面来体现对城市的细节化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