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阐述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明确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地基处理的目的,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所有方法,通过详细勘察确定湿陷的类型及湿陷等级,在太原地区分布着大片湿陷性黄土,所以经常会用到湿陷性黄土的一些处理方法,通过某一工程实例将经常用的灰土挤密桩消除湿陷性和提高地基承载力进行分析。湿陷性黄土属于特殊性岩土,如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勘察期间必须查明其工程特征,确定最佳的地基处理措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较差,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进行渠道地基湿陷性处理是必要的。强夯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某输水干渠六标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详细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对湿陷性黄土的强夯设计、施工、效果评价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该工程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面积广,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土木工程建设,应根据各地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地基处理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湿陷,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就湿陷性黄土地区某工程实例,分析在地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表明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建筑,对地基的湿陷进行处理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灰土夯扩桩在高层住宅楼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从地基的湿陷性消除、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等方面进行了试验与分析,认为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高层建筑,采用灰土夯扩桩处理地基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5.
李莉 《工程质量》2010,(Z1):166-168
小型建筑物在电力企业应用较为普遍,而在我国北方,不少小型建筑物作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若不重视对其地基的处理,小则房屋受地基沉陷影响而出现裂缝,影响外观;大则会影响到其中的设备,影响电力安全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通过介绍湿陷性黄土的特征、物理特性,联系具体工程实例,分析黄土湿陷的原因,提出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修建小型建筑物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6.
湿陷性黄土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在北方及西北大部分地区,其对工程影响重大。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文章研究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特性,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等级,在此基础上对强夯法、预浸水法、挤密桩法、深层搅拌桩法等一系列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7.
曹玉萍 《特种结构》2004,21(2):4-4,7
湿陷性黄土受水后会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 ,从而会危害上部结构的安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形式很多 ,不同场地、不同的结构形式对这样的地基处理有不同的要求。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针对大型贮水构筑物建造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和施工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SDDC由于技术、经济综合效益显著,近年来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对SDDC工法的加固机理、桩体设计参数、处理效果进行分析与讨论,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地基处理提供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程实例,以灰土挤密桩为对象,分析了其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作用机理,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基设计方法和处理效果,就目前湿陷性黄土地基灰土挤密桩施工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为湿陷性黄土地区中地基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对黄土湿陷性进行处理以达到地基设计承载力要求是必须的。在工程实例中拟采用两种地基处理方案:一是先对湿陷性地基土进行强夯处理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再采用桩基础穿越全部湿陷性黄土层,将荷载传至下部压缩性极低的非湿陷性黄土地层上;二是仅采用桩基础来消除地基湿陷性的影响。对两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对比评价表明:本例中采用方案一更为合理、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