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根据气体在风机叶轮内流动的流场,分析了粉尘在叶轮内的流动规律,分析了粉尘在叶轮叶片上的沉降机理。找出了造成叶片积灰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破坏或减轻灰尘颗粒在风机叶轮叶片上聚积作用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中国电解金属锰工业的发展和“十二五”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电解金属锰工业在“十一五”取得了很大发展,对其在各个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展望了电解金属锰在“十二五”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概括介绍了金属注射成形技术的特点,叙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在金属注射成形中应用的合理性;综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塑料注射成形和金属注射成形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人工神经网络未来在金属注射成形智能化控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钒在钢中的合金化作用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钒的特点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领域,阐述了钒在钢中的行为及主要作用,介绍了钒在高强度低合金钢尤其是包括工模具钢、耐热钢、不锈钢、弹簧钢、轴承钢、耐蚀合金在内的特殊钢中的应用,给出了钒在钢中的应用形式及加入方法,提出了利用攀钢集团的钒资源优势在攀长钢公司发展含钒特殊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围绕智能制造技术,在不同的生产工序开展了研究,从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4个工序,结合生产操作开展了模型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智能制造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实践效果。在铁水预处理工序开展了一键脱硫模型的开发,实现了脱硫操作一键化,对铁水扒渣的判定进行了智能化的研究,实现了对扒渣过程的智能判定,替代了人工判定扒渣等级。在转炉区域开展了转炉冶炼模型的研究,实现了一键炼钢冶炼控制,使得转炉终点控制更加稳定,补吹率在1%以下。在精炼工序开展合金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对降低合金总成本、提高钢水成分控制精度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连铸工序开展自动浇钢综合研究,实现了无人浇钢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回转窑生产的活性石灰的性能特点及其在中碳锰铁冶炼过程中的作用。活性石灰促进了中碳锰铁冶炼反应的进行,缩短了冶炼时间;通过减少石灰在料批中的配比,降低了渣铁比,提高了锰的回收率,优化了其他技术经济指标。实践结果表明回转窑生产的活性石灰在中碳锰铁冶炼中效果显著,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7.
《甘肃冶金》2021,43(4)
社会不断的进步,经济也不断的发展,我国在工业方面的建设得到了充分发展,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进步,对于工业建筑在功能上的要求,也是日益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进而导致了冶金工业建筑在结构设计当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因此对工业建筑在设计方面带来了很多崭新的挑战。因此,文章分析了在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时所需要注意的内容,并针对冶金工业建筑在支撑系统设计、次梁设计、结构内力分析、伸缩缝设计、钢结构防腐蚀设计、抗震设计、建筑防火、防水设计等多方面设计要点展开了深入分析,以供各位业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罗大春 《冶金设备》2012,(Z2):107-108
通过现场测量某1780热连轧中间辊道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的受热温度,计算了在此温度下的热膨胀量,分析了该辊道在设计上热膨胀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改造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实践,辊道卡阻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9.
稀土元素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具有长期的环境效应,在水体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介绍了稀土元素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中的几种应用,重点讨论了脱氮除磷稀土吸附剂的分类和各自作用特点,以及在底泥中对活性磷的稳定化和修复底泥中的作用。稀土元素作为示踪剂揭示了磷流失类型和流失途径,探讨了对水生生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和在富营养化水体实际应用。最后总结了稀土元素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稀土元素在水体富营养化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宝钢二炼钢铁水预处理计算机应用系统改造项目为例,介绍了面向对象技术在过程控制领域的应用。首先从应用功能分析入手,结合铁水预处理工艺流程叙述如何将现实物理模型抽象成逻辑类,其次重点阐述继承机制在画面设计和数据通信中的应用,接着绘制了系统对象协作关系图,最后分析了函数模板机制在画面事件处理上的优势。在本次改造项目中有效地发挥了面向对象技术的新特性,不但提高了开发效率,而且增强了软件系统的可扩充性,更为日后面向对象技术在宝钢冶炼过程控制领域的进一步应用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介绍静态留矿采矿法在二道沟金矿的应用情况,解决了软岩矿体的采矿问题,静态留矿采矿法是结合普通留矿法和削壁充填法的特点,总结出的一套新的采矿方法。静态留矿法选取了普通留矿法的回采工艺简单、采矿效率高的特点,同时也选取了削壁充填法架设溜矿井,矿石由溜矿井放出的特点;静态留矿法采用普通留矿法的采准工艺,只是在漏斗上架设溜矿井,回采过程中,矿石由溜矿井放出,也可采用间隔漏斗架设溜矿井。平场时,矿石由架设溜矿井的漏斗放出,未架设溜矿井的漏斗在回采过程中不放矿,回采结束后再统一放矿,架设溜矿井的漏斗回采结束后,放净溜井内的矿石后,炸开溜井的隔板,使溜井之间的矿石流到漏斗内,再放矿。回采过程中,留矿堆处于静止状态,能够对上下盘的软岩层起到良好的支护作用,保证采场正常上采。  相似文献   

12.
焦永会  黄昊 《黄金》2005,26(8):25-27
庙岭金矿针对矿体开采条件的变化,适时对采矿方法进行了改进。文中总结了庙岭金矿留矿全面采矿法特点和回采工艺,介绍了采场结构参数、底部结构及矿柱回采经验。  相似文献   

13.
斗南锰矿应用超快硬水泥卷锚杆加固采场顶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文中针对斗南锰矿白姑矿区缓倾斜房柱法采场直接顶板发生局部单层脱落、岩层悬壁折断垮落和倒台阶型冒落的情况,试验研究了超快硬普通水泥卷锚杆加固采场直接顶板获得成效,从而使采场跨度由过去的4—6m 增大到8—10m,矿石回采率由60%提高到81.3%,采矿成本比过去降低了7.3%,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彭德山 《中国锰业》1993,11(4):15-18,14
堆积型锰矿床残矿体的回采,对充分利用国家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八一锰矿针对矿山生产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在回采残留矿体方面积累了一些生产实践经验。本文简介了堆积型锰矿床残矿体的回采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杨臣堂  赵小  高伟 《黄金》2007,28(9):28-30
针对上宫金矿小分段留矿采矿法采切工程量大、采矿损失率高、安全性差的问题,开展了平底结构浅孔留矿采矿法试验工作.文中详述了试验采场的回采工艺、顶板管理及维护,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为类似条件的矿体开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和更好地利用格尔珂金矿资源,把格尔珂金矿的资源优势真正变为经济优势,延长企业服务年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选择适合于矿体赋存特征、矿山现状、成本低、管理简单、探采结合的开采方案是关键。从这个角度出发,为格尔珂金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胡华 《黄金》1997,18(12):27-30
在鸡冠嘴金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试验中,运用模糊数学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空场跨度进行优化设计。本文主要介绍了优化设计方法和采矿试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郭金峰 《中国锰业》1992,10(4):18-22
以斗南锰矿戛科矿区急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方法试验研究为例,详细介绍了包括矿块布置、中段高度、矿柱规格在内的采场结构参数和削壁充填法的回采顺序、凿岩爆破、采场通风、采场搬运、放矿、溜井以及顶底板管理等的工艺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矿体厚度<0.6m的条件,采用削壁充填采矿法是合适的。采场生产能力达到30.8t/d,矿石回采率为83·2%,废石混入率为9.6%。需要进一步研究快速铺底的办法以减少粉矿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介绍干式与削壁充填相结合采矿法在二道沟金矿的应用情况,它解决了破碎岩矿体的采矿问题,为其它矿山类似矿体的回采提供实践经验。干式与削壁充填相结合采矿法是结合普通干式充填和削壁充填法的特点,总结出的一套新的采矿方法。干式与削壁充填相结合采矿法选取了普通干式充填法的采矿损失率和贫化率低,适应矿体形态的各种变化,充填料来源广泛与便宜的特点;同时也选取了削壁充填法架设溜矿井,矿石由溜矿井放出的特点;干式与削壁充填相结合采矿法也采用普通削壁充填采矿法的采切与回采工艺。  相似文献   

20.
云南澜沧铅矿老厂矿山由地表转入井下生产后,先后试验了多种采矿方法,但由于矿体赋存条件较为复杂,围岩松软破碎,均未取得预期效果。在2002年,矿山提出了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经过对多个采场的试验应刚,在回采过程中不断调整矿块构成要素、采切工程、凿岩爆破参数,取得了较好的回采效果,这一方法经调整和优化后,为我公司小而分散的矿体同采提供了一种比较有效的采矿途径,对形态复杂,厚度多变的矿体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