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适应某些特殊场合需要,研究了一种可隐蔽监视的CCD图像监视系统。在对图像监视系统的CCD摄像镜头研究中,设计出一种突破传统CCD摄像镜头的视场角局域、不需要旋转云台、结构短小轻便的小型针孔广角CCD摄像镜头,它更有利于隐蔽监控,还扩大了监视的视场范围。本系统还设计有微机图像处理自动报警功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CCD的脉冲激光器远场发散角工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勇  邢冀川  宋艳 《红外技术》2011,(9):525-529
简述了激光光束的基本参数及特性,并介绍了采用CCD进行激光发散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和装置.用CCD测量光斑可以及时获得光斑的二维扫描结果.实际工程应用时常采用CCD来测量激光远场发散角.进一步介绍了使用CCD摄像法进行发散角测量所采用的系统软件设计,首次提出了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来捕捉脉冲激光光斑.  相似文献   

3.
基于线阵CCD的LED光功率及发散角的自动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线阵电荷耦合器(CCD),利用虚拟仪器自动测试发光二极管(LED)光功率及其发散角的新方法.根据线阵CCD的输出电荷与光功率成线性的关系,对CCD输出电信号曲线进行积分,将积分值三换算成绝对光功率P,并利用同一条光路计算出其发散角.该系统可自动选择适当的CCD积分时间,并通过实验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在不同CCD积分时间下,P-Σ的线性关系式.该系统自动测试程度较高,操作简便,适用于LED的生产测试和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4.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束变发散角整形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HPLD)光束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大功率半导体激光束变发散角的设计方法。针对线源像散激光光源设计了由两个垂直放置的平凸柱透镜组成的可变激光束发散角的整形系统。在满足光束发散角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离焦使其出射光束的发散角在一定范围内连续改变。建立了两个柱透镜移动量与光束发散角关系的数学模型。利用商用光学软件对整形系统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光束发散角被压缩在一定范围内连续改变,从而可实现对不同范围物体照明。  相似文献   

5.
1.064μm测风激光雷达扩束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三级像差理论,提出了单片物镜与单片目镜的像差共轭的扩束器设计方法,设计了带有非球面的两片式扩束系统,从设计的结果看出,整个系统的像差被很好地校正.为解决1.064 μm不可见波长扩束系统发散角测试问题,提出了利用线列CCD和示波器结合检验光束发散角的方法,此检验方法简便,容易实现,检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6.
李美萱  阚晓婷  王美娇  李博 《激光与红外》2018,48(10):1300-1306
为实现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掩模面上高均匀照明性和不同照明模式,对照明系统中的光束传输系统进行了研究。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中的激光光束传输系统是光刻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光刻机性能。针对浸没式光刻照明系统特点,提出了采用球面镜和柱面镜组合的光学结构,进行了激光准直扩束系统的光学设计与仿真分析。此外,对设计的准直扩束系统进行了公差分析,以保证在加工和装调完成后光束的发散角和口径均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在系统完成的基础上对不同位置处的光斑尺寸进行测量。设计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光束在5~20 m传输光路范围内,不需要进行透镜间隔的调节,实现光斑大小和发散角满足设计要求,保证目标光束口径在(28.5±0.5)mm范围内,X方向发散角为1.2 mrad,Y方向发散角为1.84 mrad。通过分析发现,设计结果能够很好地满足指标的精度要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和明军 《激光与红外》2023,53(3):419-423
针对目前激光光束发散角测试速度慢,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采用两个面阵CCD同时测量激光远场区域两个不同位置的光束宽度,用两点拟合的方法计算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方法。该方法装置简单,可快速实时准确地测量激光光束发散角。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测量误差<0.1 mrad,重复测量误差均±1%之内。该测量方法研制的仪器成本低、测试效率高、便于携带,适合设备生产现场和空间有限的快速实时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8.
ATP跟瞄精度与最佳信号光发射角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荣健  胡渝  钟晓春 《中国激光》2005,32(2):21-223
激光星间通信中捕获、跟踪、瞄准(ATP)技术是保障通信正常进行的关键一环,在完成捕获进入跟踪状态下,ATP的跟瞄精度是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在实际系统中,ATP的跟瞄精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只能达到一定的精度。在这种条件下.信号光束发散角的选取对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影响很大。提出了影响光束发散角的三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在给定跟瞄精度的条件下.信号光束的发散角并不是越小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佳发散角.该发散角可以在满足通信系统指标的情况下.对发射端的功率需求最小。  相似文献   

9.
二元光学元件和半导体激光器集成系统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廖睿  张静娟 《激光杂志》1999,20(4):38-39,46
本文设计了一个用于改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发散角特性的二元学元件,并提出将该元件与半导体激光器集成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化的新型微小光学系统,然后通过调节外加的几何光学透镜,在长达100米的红外远距离大工率半导体激光器照明系统中将得到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产品装调过程中,套孔法和CCD成像法得到的激光发散角偏差较大原因,采用ZEMAX仿真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相关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CCD白光观瞄系统中利用CCD成像法测量激光光斑大小时,由于白光与激光间存在光程差,计算激光发散角时,需要消除光程差导致的图像误差的影响。激光光斑大小与距离符合双曲线规律变化。近场条件下不成线性关系,CCD成像法测量得到的激光光斑图像偏大,计算得到的激光发散角远大于套孔法的测量值;远场条件下近似成线性关系,套孔法及CCD成像法测算得到的激光发散角数值基本一致。该研究可以根据产品的设计参量,消除光程差对激光激光束散角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1.
焦点刀口法测量巨脉冲激光的光束发散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焦点刀口法测量光束发散角的原理,并且实际测出了BBO晶体腔内倍频的灯泵Cr:LiSAF巨脉冲激光器的输出光束的远场发散角。  相似文献   

12.
张慧颖 《激光与红外》2019,49(8):992-995
讨论了FSO通信系统链路最优束散角问题。由空间光通信链路方程得出,减小束散角会增大通信链路裕量。在未对准误差情况下,深入分析偏移角、束散角与链路裕量之间的关系;假设未对准损耗是链路裕量的唯一影响因素的条件下,通过推导得出最大偏移角表达式,当未对准(偏移)角度取得最大值时对应的便是最优束散角。由仿真分析可知,偏移角度的增大导致系统接收光功率减小;对于该系统光束束散角处于1.6 mrad时便是最优束散角。该部分内容研究为对星地的上行和下行通信链路功率计算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适合高能面阵LD发散角测试的新方法.该方法以激光光束传输到不同距离处的2条光斑外缘曲线的几何特征为基础来求LD的发散角,而2条光斑外缘曲线分别由2个半径不同的半圆环探头的旋转扫描探测获得.该方法解决了高能面阵LD发散角测试中的2个关键问题:一是现有测试方法中把面阵LD的面发光直接当作点光源引起的测试误差;二是避免了因LD功率过大而损坏和烧毁探测器.实验表明:该测试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测试高能面阵LD的发散角.  相似文献   

14.
郭晓辉  宋笔锋 《红外技术》2006,28(4):242-244
较全面地评估了红外信号减缩和红外对抗两大飞机红外防护措施的效能.分别用相对红外辐射能量法和库尔巴克散度对红外信号减缩措施和红外对抗措施进行了评估.算例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变发散角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发射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变发散角半导体激光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根据光线传输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推导了变发散角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发射系统的设计公式,在推导过程中,为了更准确地设计系统,保证出射光束质量,需考虑半导体激光器的固有像散.讨论了最佳的系统结构形式,推导了半导体激光器光束整形的变发散角公式,根据该公式设计了一个变发散角半导体激光器光...  相似文献   

16.
用于室内照明的自由曲面均匀配光透镜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非成像光学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在大发散角范围内均匀配光的大功率LED室内照明二次配光透镜方案。采用划分网格法建立光源LED和接收面的映射关系,推导透镜自由曲面面形的一般方程,采用差分法求解透镜面形方程获得面形轮廓数据,再用三维软件建立透镜模型,通过光学仿真软件对所建模型进行光线追迹。结果表明:此方案适用于40°~140°配光角度要求的均匀配光;仿真配光角度120°的照明系统,当透镜的口径与LED发光面直径之比大于等于10时,照明系统的均匀性优于0.9,能量利用率大于92%,且照明效果不受接收面高度的影响。该设计方法为实现大功率LED室内均匀照明系统的小型化和简单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LabView的激光束发散角测量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茜蒨  刘佳  彭中  刘莉 《中国激光》2012,39(11):1108005
为了满足激光器生产过程中快速检测激光发散角的需求,研制了一套激光发散角快速测量系统。测量系统采用焦点法测量激光发散角,利用可变光阑法确定透镜焦点处激光束的直径。为了提高测量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开发了测控软件。可实现对不同孔径小孔光阑的自动更换测量,记录相应的透过能量值,计算激光束发散角,并进行保存和打印。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系统测量结果准确,测量误差小于0.05 mrad,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能够满足激光发散角快速测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卡塞格伦镜头的猫眼效应激光反射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卡塞格伦(Cassegrain)及类卡塞格伦式光学镜头在光电装备中应用广泛.为了研究具备卡塞格伦式光学镜头的光电装备所特有的猫眼效应特性,采用ZEMAX光学设计分析软件建立了卡塞格伦镜头反射模型,利用物理光学传输方法仿真分析了其猫眼效应反射特性,并得出了猫眼效应可探测入射角范围.对一特定卡塞格伦镜头进行了激光辐照实验,得到了猫眼效应反射光斑图像,测试了猫眼效应绝对反射率以及反射光发散角.结果表明,当发射系统位于该卡塞格伦镜头的视场内时,可以探测到猫眼效应反射光,中心遮挡造成原路返回处光强分布中心能量降低,猫眼效应绝对反射率为11.48%,反射光发散角为3.3 mrad,按照假设条件可以满足30 km内激光主动探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Because of the thermal effect of window of high power fast axial flow (CO2 laser, the coupler will be distorted and become a convex lens. In this paper, the thermal distorted coupler is taken as a quasi-lens ABCD system, and through experiment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relations between the position of the output beam waist, the beam waist size, divergence angle, and the output power are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