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了硫酸法生产碳酸锂工艺中钙渣的形成及对生产的影响,分析了以EDTA取代纯碱除钙剂和利用酸尾水除钙收锂两种方案,对提高碳酸锂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方晓春  胡延昭 《轻金属》2012,(8):52-54,58
绍了镁的生产工艺,分析了以镁法海绵钛生产的副产物MgCl2为原料电解生产金属镁过程中Fe、Ti、O等电解质杂质的来源以及杂质在镁电解过程中的行为和对电流效率的影响,提出了降低杂质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精镁作为镁法海绵钛生产过程中的还原剂,其中的杂质含量对海绵钛质量的影响;分析精镁中主要杂质的来源及其除去部分杂质的方法;总结影响海绵钛质量的因素以及降低海绵钛杂质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纯电解镁     
1956年美国用作化学反应剂所消耗的镁大致等于用作结构材料的镁量。在用作还原剂的20000吨镁中,大部分用于生产钛,少部分用于生产锆、铍及铀。镁中的杂质可能进入上述那些金属,并影响它们的临界性质。这类杂质即硼与镉,它们在镁中的允许含量是千万分之几。因此,详细  相似文献   

5.
对海绵钛产品中氧杂质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采取把好原料质量关,生产原料TiCl4纯度不低于99.9%,镁达到二级镁标准;蒸馏操作温度控制在900℃~1000℃;还原、蒸馏期间充氩保护,减少与空气的接触;在还原开始前进行蒸馏镁低温脱水等措施降低氧杂质含量,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纯镁的生物腐蚀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任伊宾  黄晶晶  杨柯  张炳春  姚治铭  王浩 《金属学报》2005,41(11):1228-1232
镁及其合金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利用其耐蚀性差的特点,发展新型医用可降解镁金属材料.本文选择纯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杂质含量、加工处理状态等方面研究了两种纯镁在生理盐水中的腐蚀规律,表明降低纯镁中杂质元素的含量和细化晶粒可以提高纯镁在生理盐水中的开路腐蚀电位,减缓腐蚀速率.纯镁的腐蚀速率可以通过调整杂质含量、晶粒细化和固溶处理等方法进行控制,适宜发展成为一类新型的医用可降解金属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抚顺铝厂镁生产历年来精镁的质量情况。文中列举一些分析数据。表明该厂精镁质量比较稳定的。其中一些杂质元素的含量已低于国外标准。文中介绍了精镁中几种主要杂质元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物化行为。并阐明镁锭表面腐蚀变质的原理及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硅热法结晶镁在熔剂精炼中存在的问题,对照《重熔用镁锭》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阐述了硅热法结晶镁中的杂质、结晶镁精炼对选择熔剂的要求、熔剂熔盐在镁精炼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性质、粗镁中的杂质对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对除去杂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轻金属》2016,(9)
对Kroll法海绵钛生产过程中海绵钛铁杂质来源进行了分析,发现海绵钛中铁元素杂质主要来自于钢制反应器、原料液镁及精制Ti Cl4,其中来自钢制反应器的铁主要通过还原时向液镁溶解及蒸馏时热扩散与海绵钛生成合金而进入。文中并结合具体I型炉还原蒸馏生产工艺对海绵钛铁杂质的引入流出进行了平衡计算,还原罐、液镁、Ti Cl4引入的铁杂质分别占总引入量的77.3%、22.4%、0.3%。为生产铁含量较低的优质海绵钛,除了应降低入炉液镁中的铁含量,更要严格将还原蒸馏温度控制在工艺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用 Magnetherm 法生产出的粗镁必须经精炼后变成工业产品。在精炼前和精炼过程中取的样品用 x 射线萤光和扫描电子显微探针做了分析。主要杂质是含有镁、铝、钙和硅的氧化物。此外,溶解在镁中的金属杂质有:铝、钙和硅。经鉴定表明,杂质来源于加入到还原  相似文献   

11.
《轻金属》2016,(1)
湿法炼锌生产系统中的杂质钙、镁主要来源于原料和添加的辅助物料,这些杂质在湿法炼锌系统富集积累,当达到饱和后会以钙镁盐的形式结晶析出,给炼锌系统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对锌冶炼生产系统的钙镁结晶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当钙、镁离子浓度达到饱和后将会析出并形成致密的结晶层附着在管道、溜槽、贮槽内壁,以及压滤机水嘴和滤布毛细孔、冷却塔、阳极板、电解槽,这对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增加劳动强度,降低电解电流效率。因此,急需探索研究一种低成本除钙镁的新方法,降低钙镁结晶对生产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直接用原镁,而不用精炼镁制取海绵钛时,必须降低原镁中的杂质含量。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找出污染原镁的杂质来源。按来源不同,将杂质分为三类。文中针对三类杂质的来源情况,提出了一些降低原铝中杂质含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曾采用国产 D301树脂研究了氢氟酸中的 H_2SiF_6、H_2SO_4杂质,这样制得的精酸可生产出优质的氟化盐产品,从而代替了用纯碱处理粗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海绵钛是真空自耗电极电弧法熔炼钛铸锭的重要原料,海绵钛的质量直接影响了钛合金铸锭的质量,杂质含量是海绵钛质量判定的重要依据。文章综述了镁还原法生产海绵钛过程中,杂质元素的来源,以及控制杂质含量的方法,并说明了海绵钛质量对钛铸锭外观、组织和加工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铝电解生产来说,提高冰晶石的质量具有现实意义。在波列夫斯克和南乌拉尔冰晶石厂用精酸、氢氧化铝和纯碱相互作用的方法制取工业用冰晶石。原料是用含HF26~27%,H_2SiF_6 0.6~1%和H_2SO_4 0.6~1.0%的精酸,以及工业级纯碱和氢氧化铝。计算的杂质平衡表明,在冰晶石生产中97~98%的杂质是由精酸带入。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制取过程的参数对冰晶  相似文献   

16.
李智  周世杰  赵炯 《热加工工艺》2012,41(16):53-56
选择纯镁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析氢、质量损失法,从杂质Fe含量、变形状态等方面研究了纯镁在Hanks'溶液中的腐蚀规律.结果表明,纯镁中Fe元素含量越低,晶粒越细小,纯镁在Hanks'溶液耐腐蚀越好;纯镁的腐蚀速率可通过减少Fe含量、晶粒细化等方法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7.
《金属世界》1995,(6):18-21
<正> 镁的防护铠甲 用电解法生产的镁锭中含有氯化镁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氧化镁和氯化氢等化合物。其中氯化氢能对镁“咬肉”,有进一步对镁产生腐蚀作用。如镁锭长时间在仓库“裸体”堆放,“身上”就会生疮溃烂,流浓淌水了,直接危胁镁的“生命”,直至死亡。从而丧失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气冷阴极、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对杂质元素对液镁汇集、杂质元素电化学行为和控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gO不仅会造成液镁汇集变差,镁颗粒变细,难以汇集,还会引起电极间短路,造成电极泄漏; Fe和Ti杂质元素将优先MgCl_2在阴极析出,不仅造成有效电流损失,还会引起液镁汇集变差,镁损失增加;原料带入为MgO的主要来源途径,通过除渣操作可将其除去,在电化学除杂过程中通过提高电流密度、增加电解质停留时间和减少电解残渣沉积量利于Fe和Ti杂质元素的清除。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国内外镁工业生产情况,分析了我国在电解法炼镁工艺中的无水氯化镁生产、氯化镁电解、粗镁精炼和镁锭表面处理过程中与国外生产技术上的差距.为提高 MgO 的氯化速度、提高氯气利用率,提出菱镁矿颗粒氯化应采用 CO 气体作为氯化 MgO 的还原剂;在氯化镁电解上应将有隔板镁电解槽改为无隔板镁电解槽或采用无隔板镁电解槽流水作业线来降低电能消耗、提高镁电流效率;在粗镁精炼上应采用光卤石与氯化钡熔剂或氟化物熔剂除去粗镁中金属杂质或非金属杂质来提高精镁品级,在镁锭表面处理上应将铬酸盐钝化法改为电化学钝化法或阳极氧化法来提高镁锭表面质量;提高镁锭表面抗蚀能力,以及金属镁应与其它有色金属形成系列合金(如 Mg—Mn,Mg—Al—Zn 和Mg—Zn—Zr 等合金)来提高镁厂的效益,在提高镁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炼镁工业。  相似文献   

20.
《轻金属》2017,(9)
论述了高电位Mg-Mn牺牲阳极材料的组织结构,电化学性能以及应用。重点分析研究了杂质Fe、Ni、Cu、Si、Al等元素对其自腐蚀机理,Mn成分及相关组织、熔铸工艺控制对高电位镁阳极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指出高电位镁阳极生产过程存在的有关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