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病害进行了分析,从路面设计与施工、路面沉降、路面硬化与水侵蚀等方面,分析了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病害的原因,进行了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养护的研究,提出了沥青路面病害养护的方法与未来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沥青路面常见的路面裂缝、路面车辙、路面坑槽、路面局部网裂沉陷以及路基沉陷桥头跳车等病害问题,阐述了沥青路面病害检测技术,并提出了沥青路面的养护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应用,能够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3.
卫玉 《云南建材》2012,(3):206-207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杜绝不利因素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严格规范施工,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改善路面施工质量。本文就分析了影响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防范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研究旧路路况,归纳总结了旧路路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旧路路面改造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覆盖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覆盖水泥混凝土路面等措施,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可描述沥青路面损伤程度的水—应力耦合模型,并分析了车辆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分层结构的应力分布,如水平应力、垂直应力和剪应力,从理论上研究了其渗透性、路面模量和路面厚度对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沥青路面抗孔隙水压力变化的稳定性对改善其性能和耐久性具有重要作用;应力分布在较深区域更集中,增加路面厚度有助于延缓车辆荷载引起的垂向应力,路面渗透性对饱和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土基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路面结构概念设计的角度分析土基对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影响。通过典型的沥青路面结构,选用合适的路面结构参数,采用Bisar计算程序对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基回弹模量的增加,路面结构层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路面的理论寿命也大为提高。还从提高土基回弹模量的角度,提出了优化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最为重要的一道程序就是沥青路面的压实成型的过程。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决定了路面在正式投入使用后的抗车辙能力、抗水损害能力以及耐久性。因此就要求对路面压实过程加强控制,提高压实工艺的水平,提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稳定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国路面快速恶化的现状,阐述了沥青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的意义,并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不同类别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以合理选用路面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形成可靠耐久、经济合理的路面再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仵卫东  刘铁山 《山西建筑》2005,31(9):205-206
针对路面实践中遇到的路面寿命低等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介绍,指出了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是采用矿质材料并掺入沥青材料进行铺筑的路面统称。其中,沥青结合材料本身的特点,对路面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损害的能力大大提高,沥青路面有着平整、尘少、不透水、稳定性强等优点,也正因此,沥青路面广泛应用于各类型路面工程建设中。本文简要的介绍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情况,并针对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做出了分析,希望对公路工程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柔性基层或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作为新型的路面结构,其弯沉指标控制与现有规范验收体系不相适应,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与分析,揭示了级配碎石基层顶面弯沉的发展规律及其与沥青路面顶层弯沉指标的相关关系,提出了新型路面结构弯沉指标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2.
级配碎石作路面基层材料的动三轴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级配碎石室内动三轴力学性能试验,分析研究级配碎石的动力特性,获取级配碎石近似的回弹模量值。 级配碎石用于高等级公路、城市道路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间的过渡层,可有效防止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对合理取用 级配碎石回弹模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均匀性的实际问题,分析沥青面层不均匀性而产生多种早期破坏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均匀性的措施,主要有:碎石由大碎石场按工程需要配置和生产;碎石进场后要重新筛分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海军 《山西建筑》2007,33(17):300-301
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非荷载裂缝的病害,通过对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横向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对二灰碎石配合比设计进行探讨和加强施工控制措施,以减少面层非荷载反射裂缝的数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非荷载裂缝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不同措施延缓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反射裂缝的效果,建立了考虑接缝传荷能力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以沥青加铺层的应力表征开裂。研究发现,不同防反技术延缓加铺层荷载型反射裂缝起裂效果大小依次为级配碎石、防裂贴+应力吸收层、大粒径沥青碎石、应力吸收层和玻纤格栅、土工布和防裂贴;温度型和复合型反射裂缝起裂效果大小依次为防裂贴+应力吸收层、应力吸收层和玻纤格栅、级配碎石、沥青碎石、土工布和防裂贴。  相似文献   

16.
某城市道路刚性组合式路面出现了龟裂、沉陷、松散、坑洞、补块损坏等水损害现象,主要与路面结构不合理、施工质量不佳、养护不当等因素有关。介绍了该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采用的小空隙率沥青混合料面层、铺设SBR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设置胶粉改性沥青防水防裂层、级配碎石排水层等综合防水技术。  相似文献   

17.
泉州某市政道路沥青化改造工程利用GZL-600型全浮动式共振技术破碎旧砼路面,通过共振破碎使原来的刚性面层变为沥青路面的柔性基层,这是一种较新型的施工工艺,为福建省市政道路工程首次应用该技术设备。我国目前还未颁布相应的施工技术规程和验收标准,对该技术在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也在摸索中。结合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提出该技术的施工技术要求,以及破碎粒料级配和弯沉检测等质量控制的要求,为其它工程项目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胡海波 《国外建材科技》2010,31(1):14-16,48
文章深入分析了陕西省农村公路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首先,从责任落实、平衡发展、养护模式、人员素质、养护资金等5个方面归纳了陕西省农村公路养护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断深化改革,按照建养并重原则,夯实县级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创新体制,积极探索适合省情的农村公路管养模式;积极转变交通部门职能;以政府投入为主,构建多渠道筹资的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筹措机制"等4条解决措施,有助于促进农村公路管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探讨了陕西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成因及解决措施。其中,沥青路面着重分析了龟网裂、裂缝、推移、泛油、翻浆、松散和坑槽等6种主要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则主要分析了裂缝、破碎、断板、错台、磨光露骨等5种主要病害。针对不同的病害成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钢 《山西建筑》2009,35(31):294-296
介绍了贵州省S305线老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结构性能恢复试验路的目标配合比设计,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半刚性底基层、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半柔性基层的施工工艺,阐述了冷再生的效果,以及设计、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建议,以期为实施此类工程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