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下一代网络(NGN)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作了阐述,以网格计算与开放网格业务技术、IP分布式呼叫中心、内容分配网络(CDN)、对等联网(P2P)及自适应无线资源管理等具体示例论述了NGN的自适应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阐明对NGN一些有争议问题的看法基础上以网格计算与开放网格业务技术、IP分布式呼叫中心、内容分配网络(CDN)、对等联网(P2P)及自适应无线资源管理等具体示例论述NGN的自适应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阐明对NGN一些有争议问题的看法基础上以网格计算与开放网格业务技术、IP分布式呼叫中心、内容分配网络(CDN)、对等联网(P2P)及自适应无线资源管理等具体示例论述NGN的自适应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开放和融合是网络发展的趋势。ITU提出了GII(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的概念模型,从企业和用户的视点描述了电信网络演进的方向,并提出了ICA(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详细描述了GII概念模型中的中间件功能。同时,在计算机界,网格技术和Web Service技术结合,形成了OGSA(Open Grid Service Architecture)的架构。结合Web Service技术,GII、ICA的功能可以表示为Web Service的集合,网络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可以是Web Service服务,或者是Web Service组合后形成的更高粒度的服务。Web Service技术和NGN结合有利于网络的融合和开放,能够在传输网络之上形成一个业务网,必将促进NGN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曾曦  陈军 《通信技术》2007,40(11):223-224,232
在下一代网络(NGN)的总体框架下,从普适计算、网格、中间件以及技术融合上阐述了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放网络业务能力标准Parlay和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的NGN(下一代网络)业务生成框架模型,不仅实现了对异构网络业务能力的开放,而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有效的分布式集成机制。为了实现该模型,进一步提出了Parlay和OGSA间的一种面向服务(service-oriented)的通信连接方法。将网格技术应用在电信业务生成领域是一种全新且有益的尝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框架模型在跨越网络快速生成业务上的有效性,同时,该框架模型在部署上不需要现有终端设备更新或升级就能支持。  相似文献   

7.
网格作为资源共享和任务协同处理的方式之一.逐渐成为业务研究的热点,针对现有电信增值业务体系架构中的多种缺陷.在分析现有OSA技术的网络资源开放能力和网格技术的网络资源共享能力、结合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NGN和NGI网络融合条件下业务融合技术、统一资源开放和资源共享技术;描述了一种基于OGSA和Padav/OSA的新一代电信增值业务平台以及面向OSA的支持NGN和NGI融合的统一业务生成技术;描述了基于电信增值业务网格的可控制、可管理、可扩展的服务组合问题.并络出实例。  相似文献   

8.
王珏  王嘉 《信息技术》2010,(4):26-29
提出了一种对网格编码量化(TCQ)算法进行改进的方法-自适应网格编码量化算法(ADTCQ),并将其应用于JPEG2000图像压缩.自适应网格编码量化算法(ADTCQ)采用了多级TCQ的结构,并且通过利用已处理的数据对网格结构做出自适应调整.实验结果显示,应用于图像压缩时自适应网格编码量化(ADTCQ)算法的性能要明显优于标准TCQ算法.  相似文献   

9.
张琰  高本庆 《电子学报》2001,29(7):965-969
本文依据微波网络理论及网格波阻抗的概念,对时域有限差分(FDTD)计算中的非均匀网格反射波进行分析,提出了网格网络分析和综合的概念,分析了网格网络的反射特性,给出了网格网络的综合过程.基于上述理论和概念,在一维(TEM波)和三维微带结构以及方波导中实现了有关的非均匀网格的网络特性,其特性可用于沿传播方向的网格非均匀性的匹配,减小网格反射波及改进波的传播特性等.  相似文献   

10.
杨景 《电信科学》2004,20(9):32-36
国际电联(ITU-T)已经提出了下一代IP电信网(NGN)的主要需求和技术特征,由运营商网络通过开放接人网络向用户提供业务接口是满足这些需求和技术特征的重要条件。本文基于ITU-T定义的NGN技术特征,提出了开放接人环境下运营商网络一用户接口(UNI)的结构和主要功能。这个接口在传输、承载、会话、业务和应用各个层次上提供的开放接人、网络会聚、业务会聚能力,对于保证网络和业务的开放性、网络和业务资源的可管理和可运营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石利军  梁建武 《电视技术》2011,35(20):46-4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宽带用户数的持续增长,传统的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的网络电视架构面临的问题日益严重,使得P2P技术逐渐被重视。在下一代网络(NGN)中,IP多媒体子系统(IMS)成为承载IPTV的主要平台。介绍了IMS体系结构和P2P网络技术,分析了P2P网络存在的不足和IMS在管理上的优势,实现了IMS与P2P网络的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IMS的可控可管P2P网络电视架构方案,为网络电视架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了一种采用开放网格业务体系结构(OGSA)以及Parlay/OSA应用编程接口(API)的NGN业务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能解决跨网络和平台实现资源同步管理和分配问题.文章还给出了基于该业务体系结构的业务组合示例.  相似文献   

13.
负荷平衡是Parlay业务在下一代网络中进行电信级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该技术对以业务为驱动的下一代网络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下一代网络中Parlay业务的一种自适应负荷平衡集群拓扑结构,分析了Parlay业务在负荷自适应平衡时采用无状态方法和有状态方法在操作序列上的差异,提出一种负荷平衡自适应算法.  相似文献   

14.
下一代网络的管理体系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ITU-T SG4在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管理标准化工作中的最新进展,对NGN管理的功能体系架构、管理原则、管理需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网络在向NGN演进过程中,NGN的管理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李立  杨放春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29(11):2545-2548
该文提出一种融合网格的下一代网络增值服务平台以解决下一代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性能问题。该平台将下一代网络应用服务器中的增值业务以网格服务的形式进行封装,并为封装后的增值服务提供运行环境。平台采用一种基于网格技术的任务调度算法,通过利用现有网络上的处理能力以提高系统整体处理能力和性能。采用随机Petri网对平台进行建模,并进行性能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说明本平台能较好地达到利用网络中空闲处理能力以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NGN语音网规模增大,设备管理、网络安全等问题成为网络运行维护的难点和重点.该文在分析当前NGN语音网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基础上,分析介绍一种新的VoIP组网解决方案以及相关协议,并进一步阐述边界网关和接入网关对这种方案所需做的功能特性支持以及基于其上的扩展网管特性.  相似文献   

17.
Next‐Generation Network (NGN) is a critical scenario in terms of network management because of its network dimension, its number of users and its heterogeneity.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s, much effort has been devo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network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Both the Desktop Management Task Force (DMTF) and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 have developed different network and system management protocols, such as Common Open Policy Service, Web‐Based Enterprise Management, Network Configuration and even adapted other protocols, such as Diameter and Web Services. A network management technology with poor scalability could compromise NGN management and ultimately NGN network behaviour.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network overhead of several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developed by the DMTF and IETF, and goes on to compare their results with the usage of SNMP. Furthermore, some deployment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for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in NGN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下一代网络通用业务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丹凤  杨放春 《电子学报》2007,35(10):1828-1832
现有业务管理模型不能满足下一代网络业务管理快速发展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下一代网络通用业务管理模型-USMM,以NGN的业务管理特征为目标,屏蔽网络细节对业务管理进行建模.采用多级、多维的方法对下一代网络业务管理功能域进行划分,给出了包括业务管理流程、业务管理共享数据/信息、业务管理属性、业务管理角色关系在内的统一业务管理对象描述,作为元模型来指导下一代网络业务管理系统开发.通过与现有业务管理模型的比较,说明了USMM在现阶段针对下一代网络业务管理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