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志敏老师的作文课早已家喻户晓,膜拜者众。前不久,笔者有幸再次观摩了贾老师的习作指导课,并与他近距离交流研讨.联想到目前语文教学的诸多现象.不禁感触颇多,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2.
近日,有幸观摩贾志敏老师执教《推敲》一课。贾老师儒雅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学智慧自不待言。听贾老师的课,使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近日,有幸观摩了贾志敏老师执教的《推敲》一课。贾老师儒雅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学智慧,自不待言。听贾老师的课,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一、开放的课堂《推敲》讲的是唐代诗人贾岛反复斟酌诗句的故事。故事很简单,但它凸现的文化底蕴却是  相似文献   

4.
张述芬 《山东教育》2004,(10):31-31
在贺袁珞老师八十寿辰语文教学观摩会上,我有幸聆听了贾志敏老师的作文课《记一件事》。一个多小时的课上,我的心一直被暖暖地感动着。是因为贾老师64岁依然热情洋溢的爱心?还是因为贾老师不落痕迹的教学艺术?我说不清,却有一种强烈地想要对人倾吐些什么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贾志敏老师是上海市浦明师范附小校长,是我国小语教坛著名的特级教师。相比较当前的一些“教研课”过于虚浮、华而不实,贾老师这节《惊弓之鸟》阅读教学展示课则语文味浓.训练扎实。相信你看了以后对语文课的内涵会有更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几次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他那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他的课堂语言朴实、真挚、风趣,每一节课都上得扎扎实实,能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得到各方面的训练。那么,我们平时的教学该如何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呢?在此,我就以贾老师的课为例子来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再识贾老     
这里说的贾老,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 其实,贾老的名字。很多年前我就已经知晓了.家里藏有一套老公在某次会议上购买的《贾老师教作文》光盘。我觉得.既然能出版作文教学光盘.贾老师肯定是一个在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上有着独特见解和较高造诣的教师。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几次听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他那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他的课堂语言朴实、真挚、风趣,每一节课都上得扎扎实实,能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得到各方面的训练。那么,我们平时的教学该如何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呢?在此,我就以贾老师的课为例子来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贾志敏老师的语文教学艺术,我个人始终认为,语感培养艺术是他的特色。在中国小语界,我还找不到第二个。我记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贾老师的作文教学(《贾老师教作文》)通过电视台风靡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他的阅读教学同样受到了我们小语界广大教师的关注。如果说贾老师的作文教学所引起的是一种贾志敏现象,那么他的阅读教学所引起的反响,就是一股贾志敏旋风。那么,为什么贾老师的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如此受到我们小语界同行的关爱和注目呢?我们应当深深地去思索名师成长的轨迹和原点。而贾老师教学艺术之根,我认为…  相似文献   

10.
高文凤 《四川教育》2010,(10):32-32
贾志敏老师的作文教学久负盛名。年逾古稀、大病初愈的贾老师依然精神矍铄,风采不减半分,他的习作课堂指导真实、扎实、朴实、厚重,一节童话续写指导课,带给观者的是无比的震撼和激动。  相似文献   

11.
何捷 《教育文汇》2009,(8):35-35
闻贾志敏老师来福州讲学,心中兴奋不已。凡钻研作文教学的,无不学习过贾老师的经典案例,从中大受其益。如今能亲眼见到大师,怎不让人激动!要知道,语感的锤炼是每一个有志于作文教学的教师的必修课和必过关。贾老师敏锐的语言洞察力是怎样修炼而成的?这一问号留存我心中十几年,今天聆听他的课肯定会找到满意的答案了。  相似文献   

12.
每次听贾老师的课,就是这样一种特别的感受:如同在教改的滚滚潮流中,看到了语文课改的灯塔。听了贾老师教孩子们续写童话《谁动了松鼠的奶酪》,我恍然大悟,正是这份平和与深沉,成就了贾老师师者典范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特级教师贾志敏《惊弓之鸟》一课教学的收尾,别具匠心,让人心头一亮,同味再三。 师:我们读完了,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讨论讨论——究竞是谁害死了这只惊弓之鸟?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14.
听了石老师的几节课.总觉得石老师的课是启发式教学的活教材。今天再次听石老师的课——《孔子拜师》的教学,石老师那种循循善诱、步步为营的启发式教学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综观整节课.可以概括为“四个重视”。  相似文献   

15.
贾志敏老师是全国知名的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他的作文教学以其自然清新的语感培养为核心而独树一帜。一部《贾老师教作文》电视系列片让他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前不久,贾老师应邀来嵊州市剡山小学做课、讲学,笔者有幸领略了他高超的作文教学艺术,真是受益匪浅!这是关于“保护青蛙”的两堂作文课。教学中有这么一个片断:  相似文献   

16.
<正>看过很多人笔下的贾老师,阅读过无数文章中的贾老师——儒雅、亲和、慈祥……这样的词语,勾画出了贾老师的外貌——在我还没见过贾老师时,对这样的描述笃信不疑——看过老人的照片,戴着眼镜,爱沉思,双眸中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笑意。难道还有比"儒雅、亲和、慈祥……"更贴切的词语吗?品读过贾老师的每一个课例,琢磨过评价课例的太多文章——睿智、精湛、艺术……无数  相似文献   

17.
本期的“课例大家评”有两篇课例,一篇是王坤老师、黄安成老师的《反代置换法的应用》,另一篇是吴文尧老师的《以点带面,融会贯通——“点到平面的距离”教学实录》.这两篇课例的内容都是关于数学复习课解题教学的,选自本刊“2009年中学数学解题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选择这样内容的两篇课例让大家点评,基本的思想是配合当前的高三复习课教学,引发大家对于高考复习课解题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我在中央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栏目中,有幸听了上海特级教师贾志敏执教的一堂二年级语课《居里夫人小时候》。贾老师全新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简洁朴实的语言,深厚的教学功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些教学资源缺乏、地处偏远地区、没有现代化教学手段学校的教师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执教《给予树》的课,让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分。贾老师的课真实、简单又扎实,灵动又能让学生充满激情,达到了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笔者参加全国、省、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评比若干场.与在深入学校进行教学指导中发现同样的问题.即整合课不能体现”整合”的真实意涵。主要表现在有些课的整合过于牵强.有些学科的教学内容原本十分简单,教师却故弄玄虚.浪费资源。如有的老师讲”时、分的认识”.要求学生上课前人手一只钟表.这种教具学生极容易找到.用以教学直观明了.本来这就足够了.却偏偏又要放在网络环境中来上。有的老师不顾客观实际.包括学校教学设施及软件资源条件,言整合必网络.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的老师在整合课教学过程中把人机交互当作调控上课时间的手段,随意性很强.人机交互流于形式。也有的老师不顾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水平.课堂教学中又缺乏必要的相应指导.造成“整”而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