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露天矿连续工艺系统可靠性计算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在研究矿山连续工艺系统可靠性时,一般仅注重系统可靠性的计算,对系统的薄弱环节仅定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很少进行可靠性优化的研究。本文在介绍连续工艺系统可靠性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按照费用小的原则对系统可靠性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可靠性的概念入手,建立了衡量煤矿通风系统可靠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同时采用数学处理软件MATLAB自带的脚本语言,编写了评价煤矿通风系统可靠度的软件。通过评价金海矿的通风系统,结果显示该矿通风系统可靠,且根据自动生成的灰色关联图找出影响该通风系统可靠性的薄弱环节所在,使得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合理、直观。  相似文献   

3.
综采矿井采运系统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定量分析煤仓对矿井采运系统可靠性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综采采区采运系统,大巷运输系统和吉筒提升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系统可用度及相对利用率的计算方法,以便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为矿井技术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2017,(4):172-175
为了研究煤层注水过程中可靠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运用多层流模型对煤层注水系统进行建模,描述了目标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基于多层流模型的系统可靠性分析(MRA)方法中时间点和随时间失效概念,将煤层注水过程划分为若干时间段,时间间隔设置为4 h,计算出系统和子系统在各个时间点的可靠度;运用多项式拟合和指数拟合并进行误差分析,得出多项式拟合效果较好,通过拟合曲线方程对系统可靠度进行预测。分析表明:煤层注水过程在失效部件的影响下,系统可靠度按照时间的四次多项式的规律变化。基于多层流模型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可以在不同抽象层次上表达系统知识,有利于发现系统的薄弱环节,在对系统预测和设备维护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角联分支的存在对通风系统可靠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联分支具有流向不稳定的特性,易引起风量变化,对通风系统可靠性产生影响。利用可靠度计算理论对此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从“通风系统中角联分支的多少”和“通风系统中角联分支可靠度大小”两方面分析了角联分支对通风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结论为:通风系统中存在角联分支可使系统的可靠度得到提高;随着角联分支可靠度的增加,通风系统可靠度也是不断增加的。  相似文献   

6.
以牙轮钻机气控系统为例,计算了系统可靠度,并用动态规划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即介绍一种液压气动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岩质边坡可靠性响应面法分析及其在露天矿山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晟  杨仕教  戴剑勇 《有色金属》2005,57(2):117-119
应用结构可靠度分析的响应面法进行边坡稳定性的可靠度计算,方法具有简化迭代过程和减少迭代次数,有效地提高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等优点。通过对雪峰露天矿山顺层岩质边坡的岩体结构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应用响应面法计算边坡可靠度,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多失效模式相关下结构系统可靠度计算一般采用近似估算法,其计算结果存在误差的特点,首先建立了含单一极限状态方程和含多极限状态方程的多失效模式相关下结构系统可靠性一般模型,并分别给出其可靠度表达式,然后提出了在MATLAB环境下采用Monte Carlo模拟法直接利用程序实现多失效模式相关下结构系统可靠度相对精确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具体计算步骤和程序框图.结合两个算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失效模式相关下的可靠度比传统单一不相关模式下的可靠度更科学、准确.且文中直接利用程序来实现多失效模式相关下结构系统可靠度计算的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Monte Carlo模拟法实现过程效率低的缺陷,并且不需要将功能函数线性化与随机变量正态化,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换算,不需要求解近似联合密度函数,且计算精度高.  相似文献   

9.
文章应用系统结构可靠性理论分析某矿洗煤系统,分别计算出2000~2002年各子系统可靠度、整个系统的可靠度,找出影响系统可靠度的因素,有针对性的加强设备维护、维修、保养或工艺、设备、环节改造,通过对2006~2007年各子系统和整个系统可靠性计算表明,这些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各环节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硬性串联系统可靠度模型,建立了井口操车系统可靠度模型。通过数据分析,计算出操车系统各个部分的可靠度,并进一步得出整个操车系统的可靠度。通过比较各个部分的可靠度,找出了操车系统的薄弱环节为罐帘门,并对造成薄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半连续工艺运输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其可靠性至关重要,利用故障树法对系统可靠性分析,可以查明系统最容易发生故障的环节,以便采取措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使得运行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TY220型推土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铲刀倾斜液压系统,铲刀升降液压系统,松土器操纵液压系统的可靠度公式。通过对三者的计算及比较,找出该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薄弱环节,为提高整个液压系统的可靠度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靠性理论,利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建立了煤矿井下带式运输机可靠性仿真模型,计算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找出了运输系统的薄弱环节。根据可靠性模型对平煤某矿井下带式输送机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证明,用可靠性仿真模型对煤矿井下带式运输系统进行可靠性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陈雪  陈大才  李继宇  郭智源  唐琦 《中州煤炭》2021,(4):197-201,206
为了有效把控配电网工程建设的规范性和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复合赋权的配电网建设多维度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分析了配电网工程建设主要评估指标,建立配电网多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AHP方法和反熵权法,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进行复合赋权,最终建立基于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评价方法对实际配电网工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复合赋权的配电网建设多维度综合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及客观地对各个配电网工程进行有效评估,结合实际数据以及项目建设情况,能够得到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实施有效改善措施。该方法能够为配电网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可靠性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下难采矿体的回采工艺系统,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地下回采系统可靠性的各个环节,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采矿系统是由多个环节串联而成。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尔可夫过程建立回采工艺系统的可靠性数学模型,并确定其可靠性指标,通过计算分析研究系统的可靠性。运用Monte-Carlo数值模拟法代替传统方法计算故障率、修复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度。结果表明:马尔科夫过程与Monte-Carlo模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下难采矿体回采工艺系统可靠性的评价水平,这对矿体在回采方案设计、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回采效率、有效预防事故等方面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选煤工艺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与可靠度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军  欧泽深 《煤炭学报》2000,25(5):542-545
分绍了发展重介旋流器选煤技术及可靠性的意义,分析了选煤工艺系统可靠性分析的结构模型,分选系统的可靠性指标预测模型,探讨了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分配原则及故障率权重分配法,对分选系统的设计及运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收集了国产掘进机现存在的质量问题和设备常见故障现状的资料,对其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由数据得出我国矿用设备—掘进机的设备故障仍存在许多。从FMEA工具的方法和应用、掘进机的构成、FMEA在掘进机研发设计和使用过程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国产掘进机存在缺陷的原因。通过对风险顺序数的计算找到了掘进机系统的薄弱环节,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改进措施,从而达到了提高系统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归纳了静止土压力系数K0的计算方法,并对静止土压力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将土体参数看作随机变量,分别采用一次二阶矩法与蒙特卡罗法,给出了基于可靠度的静止土压力计算方法,对在工程设计中合理确定静止土压力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海州露天煤矿非工作帮近40年来的62次滑坡资料,分析研究了沿弱层干面滑坡时的三维滑体空间形态。将岩体性质看作有空间变异的随机场,利用可靠性理论推导出了最危险滑体长度和三维可靠指标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解释了沿弱层滑坡时滑体的长高比较大的原因,并可用于滑体长度及三维可靠指标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可靠性,针对基于电力系统故障状态下微弱信号检测的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基于Duffing混沌振子模型的微弱信号检测策略。利用系统存在噪声影响时观测微弱信号的变化规律,建立一种基于Duffing混沌振子的微弱信号检测模型,并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对系统内所出现的微弱信号变化进行观测,包括时域波形以及相平面轨迹,还构造混沌检测模型对策动力幅值进行仿真计算。其仿真结果得到:在系统中存在白噪声或微弱正弦信号情况下,混沌运行轨迹以及大尺度周期运行轨迹仍保持着一定规律,进而能够得到待检测的微弱信号的变化情况;当系统内出现强噪声的情况下,此检测模型仍可以准确观测到微弱信号,有效屏蔽了噪声对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适应不同环境且不受噪声影响,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对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