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介绍了采用Delphi开发热辊温度和速度实时监控系统,使用ActiveX通信控件MSComm,通过自主协议实现单片机与上位监控机的实时通信,完成热辊温度和速度等控制参数的显示和在线修改。用ADO数据接口和Access数据库完成监控数据的存储。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PC/104与上位机或其它设备之间的串口通信,文中以PC/104为硬件基础,利用Linux虚拟机,搭建了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平台;分别使用串口终端设备文件和端口寄存器读写的方式实现了串口通信,解决了在基于QT/E的图形化多线程串口应用程序中,数据传输时易出现段错误的问题,并在QT/E图形化多线程程序中实现了诊断仪与监测中心安全、可靠的通信.得出结论,在QT/E的图形化多线程程序中操作串口时,应该避免使用终端文件方式操作串口,可选用文中串口寄存器读写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斌  强盛  张雪  李巍 《自动化与仪表》2013,28(8):42-45,49
针对传统监控系统监控对象单一、网络服务不完善、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下位机以i.MX53处理器为核心,嵌入式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上位机采用LabWindows/CVI开发,上下位机遵照自拟的网络通信协议通信的远程监控系统。采用Linux下进程间通信、LabWindows/CVI与MySQL数据库通信、多线程和基于ActiveX生成报表等技术,实现了信号采集、报文传输、数据存储和实时显示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用户界面仿Win8风格,远程视频监控平均延时1.45 s,报警正确率达98.2%,具有一定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单片机多机通信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Linux平台下计算机与单片机串口多机通信的方案,并在硬件平台上实现此功能.该方案不仅对硬件需求很少,而且软件编程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5.
基于蓝牙的智能家居中视频防盗监控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剑  王玲 《电子技术应用》2007,33(11):91-92
介绍了基于蓝牙的智能家居视频防盗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在ARM9(S3C2410)和Linux2.6.14上实现了USB蓝牙驱动、USB摄像头驱动,介绍了Linux2.6下蓝牙通信的实现过程,最后实现了在PC监控机和ARM9(S3C2410)间图像的采集和传输。  相似文献   

6.
Linux下PC机串口与智能仪器间的数据通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串行接口具有连接简单、使用方便、数据传递可靠等优点,在工业实时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探讨了Linux环境下PC机与智能仪器的串行通信,讨论了多线程实现问题,基于本文的通信程序能够实时接收和发送数据。文中给出了相应的程序代码,为日益流行的Linux软件开发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文宇 《信息与电脑》2023,(22):118-120
针对机器人通信系统存在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通信频率降低的问题,提出基于嵌入式Linux的仿生多关节机器人通信系统。首先,根据仿生多关节机器人通信系统的硬件结构,选择系统硬件类型;其次,在系统硬件的支持下,采用嵌入式Linux通信控制器,设计机器人上位机通信连接;最后,基于通信连接设计仿生多关节机器人的通信采集、处理环节,完成仿生多关节机器人通信系统开发。实验结果表明,开发的系统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远程通信,并且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该系统的通信频率仍保持在90 Hz以上。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利用嵌入式技术设计的海洋仪器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终端以ARM9处理器为核心,包括电池参数采集、WiFi通信、串口通信等模块。各电池组巡检节点之间通过RS485总线进行通信,主节点与上位机之间可通过无线与有线多种方式进行通信。电池管理终端移植Linux操作系统,实现了电池管理监控多项任务的有效调度与交互。电池管理系统可实现对各个电池电流、电压和温度的实时采集与SOC的计算。经过电池标定实验证明,系统数据测量可靠易行。  相似文献   

9.
帅建锋 《计算机时代》2012,(10):12-13,16
嵌入式开发领域经常使用串口通信,但串口通信方式占用很多硬件资源,设备的利用率较低。文章研究了基于Linux VMware虚拟机进行串口通信的Use Physical Serial Port模式、Use Out File模式以及Use Named Pipe模式的功能和特点,给出了基于VMware构建串口通信环境的方法以及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0.
针对拉幅热定型机,设计一种基于485总线的分布式监控系统.用ARM嵌入式控制器实现主、从电机的同步运行和烘房温度的控制;在PC机上用VB6.0设计转速和温度的监控画面;实现ARM、变频器和PC机之间的数据通信.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简单,通信可靠,移植性强,在印染设备监控中具有很强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采用ModBus协议中的ASCⅡ模式实现计算机对变频器的参数传递、运行控制以及实时监控等。通过Visual C 6.0的MSComm控件完成对整个系统控制程序的串口通信控制,并给出了通信所需硬件RS232/485转换器的具体设计。通过实验表明,所设计的变频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饲料生产设备的主从式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饲料生产设备的主从式控制系统,系统由工控机和PLC组成。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系统的整体结构、硬件配置、软件功能分别作了说明。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人机界面良好,运行稳定,系统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3.
根据定量装车过程中复杂的工艺参数监视和设备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odbus协议的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上位机服务端与上位机客户端之间的数据通讯,以及上位机客户端与下位机之间的监控。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软件部分的设计和实现,并完整阐述了Modbus协议命令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基于Modbus通信协议的水闸计算机监控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Modbus通信协议的技术特点,以水闸枢纽工程为例,详细地阐述了闸门群集散式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和实现。系统现场采用Modhus通信协议组建PLC控制网络,并与上位监控计算机进行通信,实现闸门群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5.
本监控仪表基于Modbus协议设计,采用STC12C5A60S2高速单片机,与西门子工业PLC通信实现PLC控制与过程数据的实时在线读写显示与报警,并为工业DCS系统提供远程4~20mA工业标准电流信号输出。工作时仪表为Modbus主站,PLC为Modbus从站。采用Modbus协议,还可使本仪表用于其他支持Modbus协议的各种工业控制设备的监控。本文介绍了仪表的主要电路设计,剖析了Modbus协议细节,并给出了仪表Modbus软件的实现思路及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16.
使用单片机C8051F340设计了一款盾构机自动导向系统,该系统基于盾构机对隧道挖掘的偏差精度需求,运用Mod-bus通讯协议,实现对盾构机状态的精确测试以及对其预期路线的精确导航。还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软硬件设计方案和测试结果,并对C8051F340单片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根据簇绒机工作原理,设计了簇绒机控制系统。在分析控制系统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嵌入式Linux的簇绒机控制系统上位机,详细介绍了地毯图片处理和串行通信模块设计,最后给出了簇绒机控制系统上住机开发实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圆柱金属工件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利用LabWindows/CVI平台,开发了一种圆柱金属超声波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融合了计算机技术、虚拟仪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超声波技术和串口通信技术.下位机(超声波探伤仪)实现对圆柱金属缺陷参数的采集;上位机(工控机)一方面利用Modbus ASCII通信协议和PLC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和数据交换,另一方面接收下位机采集的参数.最后,通过监测系统软件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接收、处理和动态直观地显示和存储功能.该系统已经用于某大型研究院的圆柱金属工件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完全满足对圆柱金属工件的批量自动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触摸屏和单片机共同控制的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SST89C58单片机控制伺服电机的系统方案,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详细介绍了电子控制中常用的Modbus协议,采用Modbus协议中的ASCII模式通过串口通信实现单片机与触摸屏的通信.用单片机代替工业控制中常用的PLC做作为从机,节省了成本,单片机接收触摸屏传来的参数控制电机的运行,有效且经济地实现单片机对交流电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无人操作智能车辆依靠特定硬件平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OS平台的无人小车的低成本运动线控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上位机和下位机的控制结构,上位机代替驾驶员的功能负责决策,下位机负责执行命令。重点给出了上位机、下位机以及上下位机通信的软硬件设计思路和方法,并在ROS平台上使用了Modbus通信,构建了一个结构相对简单、功能可行的低速的无人车运动控制系统。该解决方案的所有软件都是开源或可自行设计的,为更多的研究人员以更低成本研究无人智能车提供了参考。实验结果表明,该运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是可行并且有效的,未来可应用于园区、学校等地的小型无人车的控制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