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地龙成分EFE及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增殖的影响,并从血清药物化学角度探讨其药理药效和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的HMC分为地龙成分EFE直接给药和含药血清给药两种方式,分别设空白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和福辛普利组,各组分别于相应处理后24 h、48 h和72 h采用4-甲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直接给药组中各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直)比较,均不同程度的抑制了正常HMC的增殖,中剂量药物组(直)对HMC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含药血清组中各药物组与空白对照组(血)比较,也不同程度的抑制了正常HMC的增殖,高剂量药物组(血)对HMC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并且高剂量药物组(血)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于中剂量药物组(直)。结论地龙成分能够抑制HMC的增殖,其含药血清对正常HMC增殖的抑制作用优于地龙成分直接给药。  相似文献   

2.
背景肾小球系膜细胞是糖尿病肾病致病的主要靶细胞,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发生一系列功能改变,导致疾病不断发生发展,应用中药进行干预治疗,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肾小球系膜细胞在高糖环境下增殖情况以及糖肾汤含药血清对其的影响.设计对照实验.单位浙江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室.材料以2003-08取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SD大鼠系膜细胞株作为实验对象,2003-10浙江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的清洁级SD大鼠45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0±20)g,作为制备含药血清动物.糖肾汤(由大黄、桃仁、虫、黄芪、地骨皮、黄连等组成),按比例称取后,水煎、过滤、浓缩至含生药3 g/mL.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糖肾汤组、卡托普利组各15只.将糖肾汤和卡托普利含药血清分为不同的剂量组作用于系膜细胞体系,正常组每日灌胃相同容量蒸馏水,用锥虫蓝染色法和四唑盐法分别检测用药后对系膜细胞毒性及增殖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在含药血清刺激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活力,及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实验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系膜细胞在高糖持续作用下,其增殖受到抑制(与空白组比较P<0.05),糖肾汤及卡托普利干预后均可不同程度地逆转上述高糖的抑增殖作用(与高糖组比较P<0.05).②各组含药血清干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后,无明显毒性作用(细胞活力均达94%以上,与空白组比较P>0.05).结论高糖可抑制系膜细胞增殖,而糖肾汤可刺激系膜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背景:肾小球系膜细胞是糖尿病肾病致病的主要靶细胞,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发生一系列功能改变,导致疾病不断发生发展,应用中药进行干预治疗,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肾小球系膜细胞在高糖环境下增殖情况以及糖肾汤含药血清对其的影响.设计:对照实验.单位:浙江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室.材料:以2003-08取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SD大鼠系膜细胞株作为实验对象,2003-10浙江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的清洁级SD大鼠45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0&;#177;20)g,作为制备含药血清动物.糖肾汤(由大黄、桃仁、虫、黄芪、地骨皮、黄连等组成),按比例称取后,水煎、过滤、浓缩至含生药3 g/mL.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糖肾汤组、卡托普利组各15只.将糖肾汤和卡托普利含药血清分为不同的剂量组作用于系膜细胞体系,正常组每日灌胃相同容量蒸馏水,用锥虫蓝染色法和四唑盐法分别检测用药后对系膜细胞毒性及增殖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在含药血清刺激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活力,及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实验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系膜细胞在高糖持续作用下,其增殖受到抑制(与空白组比较P<0.05),糖肾汤及卡托普利干预后均可不同程度地逆转上述高糖的抑增殖作用(与高糖组比较P<0.05).②各组含药血清干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后,无明显毒性作用(细胞活力均达94%以上,与空白组比较P>0.05).结论:高糖可抑制系膜细胞增殖,而糖肾汤可刺激系膜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体外软骨细胞培养体系,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增殖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以探讨补肾活血中药防治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5/2004-08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4周龄新西兰兔,用于分离培养软骨细胞。②雄性SD大鼠10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正常组和中药补肾活血方组,每组5只,用于制备含药血清。③将传一代的软骨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和24孔培养板中,培养24h后细胞贴壁进行分组试验,培养孔随机分为6组,每组4孔:空白对照组(加体积分数为0.05血清DMEM)5%中药含药血清组,10%中药含药血清组,20%中药含药血清组,5%丹参注射液组,5%葛根素注射液组;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性和增殖,考马斯亮蓝法检测细胞总蛋白。结果:①5%,10%,20%中药含药血清组软骨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眼(1.10±0.04),(1.14±0.04),(1.14±0.06),(0.66±0.07),P<0.05演。②5%,10%,20%中药含药血清组细胞总蛋白合成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眼(137.60±5.98),(135.20±9.37),(130.80±2.50),(99.15±5.08),P<0.05演。③5%丹参及葛根素注射液组对软骨细胞增殖和蛋白合成无明显影响。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含药血清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和蛋白合成,这可能是补肾活血中药防治骨性关节炎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背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下游效应因子,其异常表达在肾小球硬化及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藻黄合剂含药血清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藻黄合剂低、中、高剂量,空白对照及海昆肾喜阳性对照大鼠含药血清,分别用体积分数10%各含药血清培养基孵育高糖作用下肾小球系膜细胞48h,另设低糖组为对照。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在高糖组较低糖组明显升高(P<0.01);藻黄合剂各剂量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均低于高糖组,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藻黄合剂高剂量组与海昆肾喜组比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高糖可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而藻黄合剂可抑制高糖条件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背景: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中药制剂黄芪、大黄组成复方在临床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多年,具有确切的保护糖尿病患者肾脏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需观察探讨。目的:观察以黄芪、大黄复方组成的中药制剂肾康丸对高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西医结合肾病中心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药局。材料:血清药理学实验于2005-04在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完成。细胞培养实验于2005-04/07在南方医科大学细胞培养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6只,体质量190~220g。方法:1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血清组、开搏通组、肾康丸大小剂量组(肾康丸主要由黄芪、大黄、水蛭、芡实、玉米须等组成,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药剂科生产,制剂号20031214)。①开搏通及肾康丸高低组分别按5mg/kg,2.4g/kg和1.2g/kg体质量灌服相应药物混悬液。正常血清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7d,麻醉,分离药物血清。②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用不同浓度葡萄糖(10,20,30和40mmol/L)分别刺激24,48,72和96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增殖。③培养的系膜细胞随机分为6组,低糖组(10mmol/L),高糖组(30mmol/L),正常血清组(30mmol/L葡萄糖),开搏通(50g/L开搏通药物血清)组(30mmol/L葡萄糖)及肾康丸高低高糖(30mmol/L葡萄糖)。培养72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酶联免疫法测系膜细胞分泌纤连蛋白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系膜细胞重纤连蛋白mRNA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②各组系膜细胞增殖及分泌纤连蛋白和纤连蛋白mRNA表达情况。结果: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与低糖组(10mmol/L)比较,20mmol/L葡萄糖在实验的96h里能促进系膜细胞增殖,但仅在72h和96h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mmol/L葡萄糖在实验的24h至96h里均能显著促进系膜细胞增殖(P<0.05或P<0.01),72h内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促进增殖作用越明显,72h后作用减弱,但仍有统计学意义;40mmol/L浓度的葡萄糖在48h内对系膜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P<0.05),48h后作用减弱,甚至转为抑制。②药物血清对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高糖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低糖组(P<0.01)。与高糖组比较,开搏通、肾康丸高低剂量组吸光度值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正常血清组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药物血清对系膜细胞分泌纤连蛋白的影响:高糖组细胞上清中纤连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低糖组(P<0.01)。与高糖组比较,开搏通及肾康丸高低剂量组纤连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而正常血清组纤连蛋白含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药物血清对系膜细胞中纤连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高糖组纤连蛋白条带明显比低糖组明亮,且其与β-actin条带吸光度比值明显升高(P<0.01)。与高糖组比较,开搏通及肾康丸高低剂量组纤连蛋白条带亮度显著降低,与β-actin条带吸光度比值也显著减少(P<0.01),而正常血清组上述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糖可以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增加系膜细胞分泌纤连蛋白,提高系膜细胞中纤连蛋白mRNA的表达。肾康丸能明显抑制上述作用。肾康丸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  相似文献   

7.
背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是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下游效应因子,其异常表达在肾小球硬化及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藻黄合剂含药血清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藻黄合剂低、中、高剂量,空白对照及海昆肾喜阳性对照大鼠含药血清.分别用体积分数10%各含约曲l清培养基孵育高糖作用下肾小球系膜细胞48h,另设低糖组为对照。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在高糖组较低糖组明显升高(P〈O.01):藻黄合剂各剂量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均低于高糖组,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藻黄合剂高剂量组与海昆肾喜组比较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表达差异无疑著性意义(P〉0.05)。提示高糖可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而藻黄合剂可抑制高糖条件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背景:中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这一作用是基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多样性而作用于糖尿病肾病不同靶点所引起的。目的:观察消可宁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设计:对照观察。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材料:实验于2003-07/2004-05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研究中心细胞培养研究室完成。大鼠系膜细胞株HBZY-1:购自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方法:系膜细胞按说明进行传代培养备用。①不同刺激浓度分组:高糖 消可宁组(消可宁分别取20.0,40.0,60.0,80.0,120.0,200.0g/L);正常糖对照组,细胞液中葡萄糖浓度为5.6mmol/L;高糖对照组,细胞液中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分别刺激72h进行观察。不同刺激时间分组:正常糖对照组,细胞液中葡萄糖浓度为5.6mmol/L;高糖对照组,细胞液中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高糖 消可宁组,细胞液中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消可宁浓度为60g/L;3组分别在刺激24,48,72h给予观察。②将配置好的细胞悬液放入96孔培养板,每孔加200μL。培养板放置体积分数为0.05CO2,37℃孵箱24h后,取出弃上清,加入各组含不同药物及浓度的细胞液,每孔200μL。将96孔板放入37℃含体积分数为0.05的CO2空气和100%湿度培养箱中孵育。不同刺激浓度组别于72h后分别向板孔中加20μL4-甲基偶氮四唑蓝(5g/L),不同刺激时间组别于24,48,72h后分别向板孔中加20μL4-甲基偶氮四唑蓝(5g/L),之后均在37℃培养箱中温育4h,置镜下观察4-甲基偶氮四唑蓝掺入细胞内,吸出上清,加入150μL二甲基亚砜使用甲醇溶解,用平板摇床摇匀振荡30s,于酶标仪492nm波长读数,并记录吸光度值。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培养时间及不同消可宁培养浓度下系膜细胞增殖情况(吸光度值)。结果:①不同刺激时间各组系膜细胞增殖的情况:(下转第201页)高糖对照组刺激24,48,72h系膜细胞吸光度值分别为0.685±0.010,0.750±0.087,0.659±0.018,高于正常糖对照组(0.586±0.054,0.598±0.040,0.527±0.047,P<0.05),高糖对照组及正常糖对照组葡萄糖刺激系膜细胞48h吸光度值高于24h(P<0.05),刺激72h吸光度值低于48h,(P<0.05)。高糖 消可宁组药物刺激72h后系膜细胞吸光度值为0.538±0.023,低于高糖对照组(P<0.05)。②不同浓度消可宁刺激系膜细胞增生情况:消可宁自浓度为60.0g/L起,可明显的阻止高糖对系膜细胞的过度刺激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加,这种作用逐渐增强,但过高的浓度(120.0g/L)则出现细胞脱落死亡,极高的药物浓度(200.0g/L)则不见存活的细胞。结论: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在消可宁刺激72h后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的方式,但过高的药物浓度又表现出很强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
黄芪皂甙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细胞水平观察黄芪皂甙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拟验证黄芪皂甙对系膜细胞增殖影响与其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6-12/2007-07在辽宁医学院生理实验室完成.取高糖培养的第4~7代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黄芪皂甙50,100,200mg/L组4组,分别给予等量的高糖培养液及50,100,200mg/L黄芪皂甙,在给药后培养48 h,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①MTT法显示培养48 h后,黄芪皂甙50,100,200mg/L组的吸光度值A490nm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黄芪皂甙浓度增加而递减.②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培养48h后,黄芪皂甙50,100,200mg/L组的G0/G1值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黄芪皂甙浓度增加而递增.结论: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50~200 mg/L)内,黄芪皂甙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阻止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hPTH(1-34)干预后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制备中药、西药含药血清,用MTT法在细胞培养的24 h、48 h、72 h分别检测不同浓度补肾活血方组对hPTH(1-34)干预下MC3T3-E1增殖的作用.用ELISA方法在细胞培养的24 h、48 h、72 h分别检测不同浓度补肾活血含药血清组细胞在hPTH(1-34)干预下其上清液中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和碱性磷酸酶(ALP)分泌水平.结果 48 h始,中药高浓度组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模型PTH组(P<0.01),当达到72 h时,各浓度中药组细胞增殖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PTH组(P<0.01);48 h始至72 h,各浓度中药含药血清组ALP分泌量均显著高于模型PTH组(P<0.01);而中药高浓度组在72 h时PICP分泌量显著高于模型PTH组(P<0.01).结论 补肾活血方能促进hPTH干预下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促进其进一步分化成熟,进而改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作用下成骨细胞的骨代谢作用,促进成骨细胞骨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虫草肾茶胶囊对培养在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HMC)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防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虫草肾茶胶囊及福辛普利药物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经体外培养的HMC在各种处理因素的作用下上清液中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以福辛普利为对照。结果高糖能明显促进HMC分泌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和层粘连蛋白(P<0.05或P<0.01)。而虫草肾茶胶囊能抑制HMC分泌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和层粘连蛋白,并呈一定量效关系(P<0.05或P<0.01),且某些方面明显优于福辛普利。结论高糖可促进HMC TGF-β1及ECM分泌,虫草肾茶胶囊能明显抑制高糖条件下HMC分泌TGF-β1及ECM,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和合成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糖(NG组)、高糖(HG组)及高糖+不同浓度吡格列酮(P1、P2、P3组)。培养48小时后收集各组细胞及上清液,应用RT-PCR方法检测细胞MCP-1mRNA含量,采用ELL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CP-1蛋白浓度。结果 (1)肾小球系膜细胞可表达及合成MCP-1;(2)与NG组比较,高糖刺激后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mRNA表达以及细胞上清液中MCP-1蛋白含量显著增高(P〈0.05);(3)加入吡格列酮干预后,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mRNA表达以及细胞上清液中MCP-1蛋白含量显著下降,且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吡格列酮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且呈现剂量依赖性,该作用可能与其肾脏保护部分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糖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其LPA3(edg-7)表达和姜黄素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同步后采用高浓度的葡萄糖(30mmol/l)联合不同浓度姜黄素进行干预处理。应用MqT测量高糖及不同浓度姜黄素干预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活力。应用RT-PCR检测正常培养及高糖作用后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LPA3(edg-7)的表达及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促进大鼠系膜细胞增殖,上调LPA3(edg-7)的表达。姜黄素可抑制高糖刺激引起的系膜细胞增殖,下调LPA3(edg-7)表达。当姜黄素浓度大于或等于10/μmol/L时,系膜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且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在基础状态下,系膜细胞表达一定量的LPA3(edg-7),经高糖刺激后,LPA3(edg-7)基因表达上调;姜黄素可下调高糖刺激引起的LPA3(edg-7)mRNA高表达,当姜黄素浓度为20μmol/L时能明显下调高糖刺激引起的系膜细胞LPA3(edg-7)基因表达(P〈0.05),且随其浓度增高,抑制作用有增强趋势。结论姜黄素能抑制高糖刺激大鼠肾系膜细胞增殖并可下调高糖刺激引起的LPA3(edg-7)基因表达。LPA3(edg-7)基因表达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成正相关,下调LPA3(edg-7)表达,可能为姜黄素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R-155表达水平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及大鼠肾系膜细胞中是否存在同样的变化。方法:将雄性清洁sD大鼠8只随机分成实验组(DN组,n=4)和对照组(Nc组,n=4),DN组大鼠腹腔注射足量STZ诱导DN大鼠。观察血糖及肾脏结构变化,用real—timePCR检测肾脏miR-155表达水平;大鼠肾系膜细胞分为高糖培养组和正糖培养组,培养24h、48h、72h,用real-timePCR检测miR-155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组大鼠肾脏miR-155表达水平下降(P〈0.05):高糖培养的大鼠肾系膜细胞miR-155表达水平较正糖培养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于48h表达水平最低。结论:miR-155在高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糖及雷公藤内酯醇(TP)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5 mmol/L 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 葡萄糖)、甘露醇组(5 mmol/L 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TP甲组(30 mmol/L 葡萄糖+5μg/L TP)、TP 乙组(30 mmol/L 葡萄糖+10μg/L TP)、TP丙组(30mmol/L 葡萄糖+15μg/L TP),分别在24 h、48 h、72 h采用 RT-PCR法检测TP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内 MCP-1 mRNA 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P-1 mRNA及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增加,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1);TP各组比高糖组有明显下降(P< 0.01);不同浓度的TP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 MCP-1的表达抑制程度不同(P < 0.05)。结论 TP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MCP-1的表达,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其可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中肾小球硬化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单宁酸(tannic acid,TA)对高糖及糖化终产物(AGEs)引起的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和Ⅳ型胶原生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用高浓度葡萄糖(30 mmol/L)、不同浓度AGEs(25、50、100、200及400 mg/L)处理,同时用不同浓度单宁酸(10、20、40及80μmol/L)进行干预,设立相应对照组,于不同时间段(24、48 h)用MTT法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培养48 h后条件培养基中Ⅳ型胶原的含量。结果葡萄糖及AGEs均能明显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和Ⅳ型胶原的生成,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别。单宁酸可明显抑制高糖或AGEs引起的系膜细胞增殖,能减少Ⅳ型胶原的生成,并呈一定浓度依赖关系。结论单宁酸能抑制高糖或AGEs引起的GMC增殖,并能减少Ⅳ型胶原生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骨碎补对体外培养的人的牙髓、牙龈、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外培养人牙髓、牙龈、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取第4、5代培养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不同浓度的骨碎补,对照组只加培养液。通过HE染色观察其对牙髓、牙龈、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生长增殖的影响,通过MTT法和考马斯亮蓝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生长情况和总蛋白合成的检测。结果 1在10~1000μg/ml浓度范围内骨碎补对人牙髓、牙龈、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均有促增殖作用(P0.05),尤以100μg/ml浓度最为明显(P0.01);2总蛋白测定结果显示在骨碎补浓度为10μg/ml时,对照组与其总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总蛋白含量随骨碎补浓度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尤以500μg/ml骨碎补浓度组作用牙髓成纤维细胞最佳;而100μg/ml骨碎补浓度组作用牙龈、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最显著。结论骨碎补在有效作用浓度范围内,其促增殖效应和总蛋白含量与骨碎补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随着浓度的增加促增殖作用增强、总蛋白含量增加,浓度达到最大作用后,随着浓度增加作用反而呈现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刘洁  刘莉  侯明辉  孟杰  李鸿燕  马永军  杨惠 《临床荟萃》2012,27(16):1414-1417,F0002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高糖环境中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 高糖环境中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于培养12、24、48小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程度,分别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系膜细胞MCP-1、ICAM-1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Ⅳ型胶原浓度.结果 高糖环境中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P-1及ICAM-1表达增强,细胞增殖明显(0.815±0.007)A,细胞上清液中Ⅳ型胶原浓度升高(17.29±1.95)μg/L,缬沙坦干预后MCP-1及ICAM-1表达减弱,细胞增殖受抑制(0.652±0.004)A,Ⅳ型胶原浓度降低(13.19±0.89)μg/L.结论 缬沙坦可下调MCP-1及ICAM-1表达,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外基质积聚,发挥其独立于降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谢晖  范兆乾  方颖 《中国临床康复》2012,(12):2171-2174
背景:糖尿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口腔环境较为特殊,关于口腔修复材料在这类患者应用的安全性研究较少见报道。目的:检测3种贵金属烤瓷合金与高糖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增殖的影响。方法:将89%金合金、74%金合金、银钯合金3种烤瓷材料浸泡在不同糖浓度(11.1,22.2,33.3mmol/L)的培养液中浸提,将所得的浸提液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共培养。同期设立空白对照。结果与结论:L-929在不同贵金属烤瓷合金和不同糖浓度的细胞培养液中的增殖活性不同,24,72h两因素交互作用的P值均小于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2.2mmol/L糖浓度下89%金合金促进细胞的增殖(P=0.004),银钯合金则抑制细胞的增殖(P〈0.001),74%金合金在不同糖浓度的培养液中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其细胞的增殖活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上述3种材料中74%金合金在不同糖浓度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