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设计并采用相同的纺纱工艺纺制了5种不同混纺比例的蓄热调温/羊绒混纺纱,研究了不同混纺比对蓄热调温/羊绒混纺纱物理机械性能和调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蓄热调温纤维质量分数大于30%时,混纺纱具有调温性,且随着蓄热调温纤维含量的增加,调温效果逐渐增大,混纺纱的毛羽、条干CV值逐渐下降,而强伸性能呈波动性变化;当蓄热调温纤维质量分数小于50%时,40/60蓄热调温/羊绒混纺纱的强伸性能较好;质量分数大于50%时,混纺纱的强伸性能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出海藻酸钙纤维混纺针织纱,在研究纤维的基本性能及其纺织加工特点基础上,设计6种不同混纺比的海藻酸钙/棉混纺纱,对混纺纱强伸性能、毛羽指数、条干CV值等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海藻酸钙纤维可纺性较差,随着海藻酸钙纤维含量的的增加,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均降低,毛羽指数、条干不匀、粗细节均显著增加.根据生产成本及这6种不同混纺比的海藻酸钙/棉混纺纱的强伸性能、毛羽指数、条干不匀率的变化规律来看,当海藻酸钙纤维质量分数大约在5%~35%之间,纺出的海藻酸钙/棉混纺针织纱的综合性能优于其他含量的海藻酸钙混纺纱.  相似文献   

3.
应用东华大学自行研制的小型环锭纺纱整套系统纺出10/90、20/80、30/70、40/60、50/50等5种不同混纺比的19.5 tex甲壳素/棉混纺纱,阐明了各个工序的工艺参数,测定了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条干CV值和毛羽,分析了混纺比对混纺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90甲/棉混纺纱的强伸度最好;20/80甲/棉混纺纱的条干最均匀;50/50甲/棉混纺纱的3 mm毛羽指数最小,但其强伸度与条干均匀度都最差.  相似文献   

4.
应用东华大学自行研制的小型环锭纺纱整套系统纺出10/90、20/80、30/70、40/60、50/50等5种不同混纺比的19.5 tex甲壳素/棉混纺纱,阐明了各个工序的工艺参数,测定了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条干CV值和毛羽,分析了混纺比对混纺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90甲/棉混纺纱的强伸度最好;20/...  相似文献   

5.
采用蓄热调温纤维与绢丝混纺设计开发了两组混纺纱并对混纺纱的强伸性能、毛羽指数、条干均匀度以及热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组纱线随着蓄热调温纤维含量的增大,纱线的强伸性能变差,毛羽和条干变好;第二组纱线强伸性能随着蓄热调温纤维含量的增大,纱线的强伸性能变化范围不大,毛羽和条干逐渐变好。调温性能随着蓄热调温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当蓄热调温纤维含量小于或等于30%时,调温效果不明显,因此混纺纱中蓄热调温纤维含量应大于30%。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竹炭纤维/棉混纺纱中竹炭纤维含量与混纺纱拉伸性能的变化关系,对不同混纺比的竹炭纤维/棉混纺纱线在YG061电子单纱强力仪上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竹炭纤维/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力随着竹炭纤维含量的增加先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然后增大。竹炭纤维/棉混纺比小于临界混纺比时,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变化趋于平直;一旦超过临界混纺比,随着竹炭纤维含量的增加,断裂伸长率迅速增大。在实际应用中,混纺纱最低断裂强度对应的临界混纺比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选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壳聚糖纤维/棉(20/80)混纺纱毛羽多、耐磨性差的缺点,选择氧化淀粉为主要浆料,制定了两种浆纱方案,一种为含有PVA的浆料配方,另一种为含有少量乙醇胺的浆料配方,讨论了两种浆纱工艺条件对混纺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PVA的配方中,较高的PVA含量与含固率有利于浆纱性能的改善,但当PVA含量过高时,再生毛羽增加、耐磨性降低;不含PVA的配方中,随着乙醇胺含量的增加,浆纱毛羽指数和减伸率先变小后增大,含固率增加,上浆各项性能指标提高,但当含固率增加至12%时,上浆性能降低,该方案的上浆效果稍差,但可满足织造要求.故壳聚糖纤维/棉混纺纱上浆配方中无PVA是可行的,当其含固率为10%、乙醇胺占氧化淀粉的质量分数为6%时上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海藻酸铜纤维属海藻纤维的一种,具有吸湿能力强、阻燃、抗菌抑菌等特点,与棉纤维混纺将有助于改善该纤维的可纺性,并提高棉纤维制品的抗菌抑菌功能,提升产品品质与附加值。对棉、海藻酸铜纤维混纺工艺进行研究,并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制定原则,同时开发了不同含量的海藻酸铜纤维混纺色纺纱,完成了纱线性能质量分析,表明海藻酸铜纤维混纺纱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功能,且高比例的海藻酸铜纤维混纺纱具有较好的保暖特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桑皮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线中桑皮纤维质量分数对混纺纱线拉伸性能的影响,纺制了不同混纺比的桑皮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线,在YG061电子单纱强力仪上进行了拉伸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桑皮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线的断裂强度随着桑皮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质量分数达到一定程度后,混纺纱断裂强度随着桑皮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混纺纱线的断裂伸长率随着桑皮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总之,桑皮纤维质量分数在20%~30%范围内,混纺纱的拉伸性能比较优良。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含量对大豆蛋白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各种不同试验仪器对五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各种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的增加,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断裂强力有下降的趋势,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断裂伸长率随大豆纤维含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当大豆纤维的质量分数高于50%时,大豆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顶破强力随大豆纤维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撕破强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在大豆蛋白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00%时,织物的撕破强力最小;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纵向、横向弯曲长度和织物的硬挺系数逐渐下降,大豆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柔软性提高;大豆蛋白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逐渐增加,织物磨损时的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说明大豆纤维混纺针织物的耐磨性逐渐下降,在大豆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00%时,纯大豆纤维织物的耐磨性最差。  相似文献   

11.
蚕丝和木棉纤维都属天然纤维,其与棉纤维进行混纺的产品越来越多。木棉纤维为高度中空结构,在混纺中很容易被压扁;蚕丝是天然纤维,生丝的线密度参差不齐。因此,要想知道木棉和蚕丝在棉混纺纱中的分布,传统方法已不适用。采用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中的像素法测量混纺纱横截面中各种纤维的面积,使计算木棉和蚕丝纤维的转移指数成为可能。该法还有可能用于快速测试分析木棉/棉混纺比或棉/粘等目前难以测试的混纺比。测试发现:(1)在与棉及棉型粘胶纤维混纺时,木棉纤维向纱表层转移的趋势明显。木棉纤维的汉密尔顿转移指数在20%左右,纱表层木棉纤维所占的百分比远大于纱线混纺比,这是木棉纤维偏短、表面光滑、柔软等性能联合作用的结果;(2)在木棉/粘胶/棉混纺纱中,粘胶纤维向纱芯转移的趋势最强;(3)混纺纱中,木棉纤维有成束现象,纱表层的木棉纤维保持较高的中空度,木棉自身具有回复中空的“潜能”;(4)在棉丝混纺纱中,蚕丝纤维向外转移的趋势明显,纱表层的蚕丝纤维百分率大于纱线混纺比。  相似文献   

12.
采用磁性纤维和竹、棉纤维进行多元混纺,分析不同混纺比条件下混纺纱的性能,并采用1stopt软件得出混纺纱性能指标与各纤维含量的关系式,然后应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磁性纤维多元混纺纱的混纺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权重系数为[0.25、0.2、0.3、0.25]时,得到最优混纺比为磁性纤维、竹、棉纤维各占67%、23%和10%.  相似文献   

13.
桑皮纤维/棉纤维混纺针织物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桑皮纤维/棉纤维混纺针织物中桑皮纤维含量对混纺针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对6种不同混纺比例的桑皮纤维/棉纤维混纺针织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桑皮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针织物的纵向断裂强力呈下降趋势,横向断裂伸长率小于纯棉针织物;顶破强力、折皱回复角有先降低后增加趋势;混纺针织物的纵向、横向弯曲长度均低于纯棉针织物;柔软性提高,悬垂性有所改善;耐磨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天然绿棉/白棉混纺纱线的混纺比测定方法.用氨水对不同绿棉含量的绿棉/白棉混纺纱进行化学预处理,将处理后的纱线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绿棉和白棉纤维根数,测量两种纤维的直径和密度,计算绿棉混纺比.利用回归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天然绿棉/棉混纺纱混纺比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木棉/棉环锭纺混纺工艺,成功纺制出了混纺比达50%的木棉/棉混纺纱线并对纱线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对比了不同的混纺比对纱线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毛羽以及条干均匀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找出抗菌性好又经济实用的甲壳素/长绒棉混纺织物的混纺比,采用琼脂平皿扩散法(定性)和吸收法(定量)对5种不同混纺比的甲壳素/长绒棉混纺织物进行抗菌性测试,突出抗菌性能测试方法的改进——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接种菌液量以及涂板培养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混纺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大于大肠杆菌,而且只要甲壳素的混纺比例达到2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能达到99.88%,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能达到91.2%,再提高甲壳素的比例则无法取得更好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