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再生水利用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为典型,分析了该市再生水利用配置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从规划布局、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市场激励、设施建设运行投入等方面,深入剖析了义乌市再生水利用配置主要做法,总结经验启示,以期为其他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是落实污水资源化利用国家相关要求的重要举措。广西北海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主城区及工业园区缺水严重,再生水利用对该市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分析北海市的再生水利用基础设施现状及实际利用情况,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出了再生水利用发展措施体系,其中包含近远期相结合的工程措施体系以及为确保工程落地的制度保障体系,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再生水利用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区域水资源紧张局面,也可以减轻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再生水利用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必要途径。通过梳理我国再生水利用情况及管理现状,分析了制约我国再生水利用的主要因素,提出推进再生水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开发利用再生水资源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解决新老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再生水利用现状评估角度出发,对黑龙江省再生水利用水平、健全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现状再生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推动黑龙江省级再生水试点建设,在工业生产、市政杂用、生态环境等领域提出了加强再生水利用配置的相关建议,为其他类似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再生水利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减轻水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提高再生水利用水平,推动水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2022年5月,枣庄市城乡水务局开展了再生水配置利用情况专题调研。本文基于专题调研成果,全面分析研判枣庄市再生水配置利用形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推动再生水利用扩面提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平山县再生水利用现状存在的系统规划尚需优化、配置管理尚待完善、输配设施尚需完善等问题,文章通过现状和拟建的污水处理厂工程布置及其布局构建了平山县再生水利用配置体系,提出了再生水利用配置系统方案。提出的“七点、两带、三片区”的再生水利用配置布局为平山县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指出了方向,确立的“规划目标明确、配置方式创新、配置领域拓展、产输设施完善、激励政策健全”的再生水利用配置体系可为其他城市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将再生水纳入长春市城市水资源总体配置,从整体上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恢复水生态、保护水环境、塑造水文化、提高城市安全,是长春市水资源战略重要策略。文章以长春市再生水利用为例,分析再生水现状存在的问题,确定发展目标和思路,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再生水利用中长期规划方案,并从社会、环境、生态和经济方面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8.
加强再生水利用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重要举措。在梳理分析太湖流域片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再生水利用资料、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方案基础上,结合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调研,总结太湖流域片再生水利用建设经验和典型模式,提出再生水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再生水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再生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长兴县再生水利用现状,在概况总结再生水利用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分类剖析并挖掘再生水利用的潜力,对推动再生水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攀 《陕西水利》2023,(9):29-31+34
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将城市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是优化供水结构,缓解水源供需矛盾的重大举措。西安市西咸新区作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地区典型代表性强,在充分的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以工业利用、景观环境、城市杂用、绿地灌溉作为主要利用方向,规划至2025年配置再生水量1863.845万m3,再生水利用率可达到32.20%,工程总投资约为118526.87万元。以期为西北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对区域再生水水权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再生水资源的利用途径、利用形式以及利用期限3个角度阐述区域再生水水权的表现形式,明确区域再生水公共水权分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目标以及区域再生水私有水权的分配目标,确定区域再生水水权分配的影响因素,提出区域再生水水权分配原则,从公共水权与私有水权两方面,研究区域再生水水权分配供求主体的利益关系。初步探讨了区域再生水水权分配制度,建立了再生水公共水权分配模型,为区域再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且受生态环境用水不断加强的影响,农业用水变的愈加紧张,再生水的农业利用是缓解这种紧张局势的重要举措之一.现详细总结了国内外再生水的农业利用现状,从再生水灌溉水质标准、再生水灌溉对作物生长、土壤及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再生水灌溉技术及灌溉制度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其研究进展;最后对再生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南方地区再生水利用可行性及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再生水的概念、用途、利用形式、系统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再生水利用的必要性及意义,并从污水再生利用的优势、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效益等方面对南方地区的再生水利用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对再生水利用用途、形式、水质标准及处理工艺、配套非工程措施等关键问题及对策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再生水利用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分析了再生水在北京市水资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意义及再生水的利用现状,在总结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市再生水发展总体思路:"中心城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为再生水厂,郊区污水处理厂按高品质再生水标准一步建成,变污水为资源。"从中心城、郊区、农村3个层次大规模开发利用再生水。对北京市再生水发展战略乃至全国再生水发展思路提出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北京市延庆区的水资源、供水及污水排放与再生水利用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指出目前延庆区再生水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安全、生态、高效为宗旨,对延庆2020年再生水的供水量与需求量进行分析,得出在满足工业、绿化、农业以及市政杂用等不同行业利用再生水的需求基础上,富余的再生水全部回补河道,达到供需平衡;同时从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再生水、加快再生水设施建设、严格再生水水质水量管理等方面提出提高再生水利用效率的对策和措施,通过合理利用再生水可节约大量地表水和地下水,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同时为世园会、冬奥会举办创造优美水环境提供了水源保障。  相似文献   

16.
高清  吴军  刘连峰 《水利发展研究》2012,12(6):72-73,76
山东省德州市是干旱缺水的中小城市,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快了对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利用,采取了一些对策措施:对非传统水源利用设施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设计,建立非传统水源利用的地方性法规体系,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再生水管网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范围,建立再生水强制性使用制度,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加快微咸水利用步伐.  相似文献   

17.
针对超大城市建成度高、管网建设难度大、本地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深圳在较为完善的再生水生态补水系统基础上,详细调查再生水利用现状及潜在用户,瞄准重点大用户和重点区域,系统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进一步提高再生水替代常规水资源利用量。通过开展“1453”试点建设行动,以点带面,全市域推进,扩大再生水利用领域。总结探索超大城市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再生水利用配置策略及经验做法,以期为深圳及相似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工业企业经济利用市政再生水途径,以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工业企业各用水种类的水质需求,甄别出操作性强的水质控制参数;按照用水水质需求将工业企业用水(生活水除外)归类为绿化水、冲洗水、间接生产用水、直接生产用水4种类型。通过与市政再生水处理工艺的耦合匹配,实现了市政再生水的逐级处理、分质利用,并对“双膜法”处理市政再生水工业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措施,解决了市政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提升广西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解决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问题,2021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部门联合印发《广西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本文结合南宁市、北海市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建设实施情况,重点对广西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现状、主要利用方向、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分析研究,为全面推进我区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再生水利用有着优化水资源供给、缓解水环境污染、减轻水生态损害等综合效益,对推进地区节水、减污、减碳起到重要作用。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为例,构建再生水利用节水、减排经济价值分析理论与测算方法,结合安吉县城市杂用水、景观环境用水、工业用水行业2025年预测再生水利用量,分析安吉县不同途径再生水利用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至2025年,安吉县城市杂用水领域再生水利用经济效益最大,景观环境用水领域再生水利用效益最小,应重点推进市政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构建的经济效益测算方法不仅体现了再生水利用节水效益,也综合考虑再生水利用带来的减污、减碳效益,为地区从节水减排价值角度选择再生水利用实施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