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司800 kt/a乙烯装置依托10 000 kt/a炼油项目而建,采用美国SW公司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炼化一体化企业内部原料互供的优势,通过裂解一次加工产生的石脑油、拔头油等,以及二次加工产生的重整精制油、加氢裂化石脑油、液化气等,生产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主要化工产品。原设计进料有加氢裂化尾油、轻重石脑油及轻烃。因炼油负荷及原油的变化,造成作为乙烯装置主要原料的石脑油品质变差,严重影响装置乙烯收率。从加工效益上看,评价及优化裂解原料,对装置提高产品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加工800万吨/年原油的某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为例,从炼油化工一体化、原油的选择、蜡油和重油的加工方案选择以及工艺装置的长周期运行等多角度对乙烯原料进行了优化安排,工业运行结果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以大型石化企业流程模拟应用为基础,介绍了运用流程模拟软件Petro–SIM v6.2构建炼化一体化全流程模型,准确表征各单装置及全厂实际运行性能,并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运用模型开展炼化一体化生产计划优化方案测算,对原料品种、数量、操作条件进行优化,对中间物料产品切割和流向进行研究,从而有效识别和评估优化增效方案等一系列实践的工作方法、技术路线、应用效果和后续展望,也是Petro–SIM最新版软件在国内大型石化企业实现炼化一体化全流程模拟应用的经验探索。  相似文献   

4.
选取典型轻烃加工装置和全厂性炼油或一体化项目方案,测算分析轻烃利用的经济效益,并扩展至全国石化行业.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炼化企业轻烃加工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炼化企业综合加工利用轻烃资源,既节能环保又提升效益;应深入分析,因企制宜,选择最适宜的轻烃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炼油过程中,加工路线不同,或者产品结构差别,都会影响了炼油厂的生产效益,因此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物料优化是现代炼油厂必须足够重视的工作。APS(Advanced Planning System,炼化物料优化与排产系统)系统:面向炼化业务,以计划优化为重点,以业务操作流程为导向,基于线性、非线性规划等数学方法,实现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整体经济效益优化,实现了"优化-计划-效益测算"的集成和衔接,实现了生产计划业务的全流程管理。  相似文献   

6.
炼化碳四不仅是炼化企业的重要炼油以及化工副产品,而且还是碳四加工装置的重要资源。炼油气分轻碳四分离工艺在炼化企业中应用广泛,其分离效果对化工MTBE装置的进料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轻碳四的结构,并分析了炼油轻碳四和乙烯裂解碳四的组分情况,然后采用Apen Plus对轻碳四异丁烷异丁烯分离情况进行模拟,同时对比分析了单双塔两种方案,最后得到最优方案,从而为分离工艺包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7.
从炼油化工一体化的优势入手,分析炼化一体化项目(企业)的经济竞争力,研究一体化经济的形成方式,指出一体化经济中的炼油效益与化工效益的相互关系,对提高炼化一体化项目(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结合实际生产情况,从原料优化、工艺参数优化、运行和维护、技改技措等方面简要介绍了以质量和效益为主线优化乙烯装置裂解炉运行管理的一些方法,从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装置核心结合点乙烯装置关键设备乙烯蒸汽裂解炉入手,探讨生产优化措施,破除当前炼化经济效益困境,实现质量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因炼油低负荷而不能供给乙烯满负荷裂解原料的问题,介绍基于炼化一体化优势而进行乙烯原料多元化配置的情况。通过优化内部流程,采取回收利用加氢碳四碳五、混投炼油区LPG和外购LPG、优化调整轻烃回收和加氢裂化装置操作控制增产轻石脑油等有效举措,基本实现乙烯裂解原料的多元化配置,满足乙烯裂解炉的满负荷运行。  相似文献   

10.
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加快我国对二甲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对二甲苯的市场需求,分析了炼化一体化企业拥有各类芳烃资源及炼油、化工相互依托的优势。提出在炼化一体化企业中,充分利用各种最大化生产对二甲苯的技术,提高对二甲苯产能,发展对二甲苯产业。同时,向炼油、乙烯提供更多的物料支持,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原油供需矛盾紧张,原油价格变化多样,中国石化海南炼化原油采购品质逐渐重质化,造成常减压装置中减压系统负荷过大,蜡渣拔出率偏低,部分蜡油馏分混入渣油中,随渣油进入到二次加工装置。渣油量的增大又增加了催化原料预处理装置的负荷,同时增加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削弱了加工重质原油的应有效益。为了发挥加工劣质、重质原油的优势和减少因加工劣质、重质原油对后续加工装置的影响,充分体现原油采购的优势,提高常压减装置减压系统的总拔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海南炼化减压装置的特点,对减压蒸馏深拔技术的概念、目的、可行性、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拔出率的途径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介绍了本装置减压系统的相关改造。  相似文献   

12.
炼化一体化企业的优势在于有效的整合资源,充分利用油品的中间组分生产油品、轻组分供化工装置生产乙烯,实现“隔墙供应”和零库存方面的优势,相对减少对市场的依赖性,并降低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性。文章充分剖析新型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在资源优化配置、流程优化方向等方面的措施。通过实现炼油/化工一体化经营,能够有效节省成本降低消耗,已成为全球炼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面对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市场形势,如何快速准确为决策者提供生产决策依据,成为炼化企业都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生产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制定生产目标、确定装置加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益。炼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计划则是炼化企业价值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特定的管控模式以及社会生产环境,石化企业需要在一定的强制性指标约束下完成生产计划的制定。辽阳石化公司APS系统从2006年开始建设,2007年全面上线。本文基于APS系统的应用角度,阐述了APS系统的主要功能,介绍了其中的核心技术RPMS应用线性规划的方法,以效益最大为目标,寻得最优加工方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汪洪涛  杨磊  王华  董丰莲 《化工进展》2021,40(Z2):451-455
炼化企业供应链协同优化对实现智能炼厂至关重要,计划优化系统是供应链协同优化实现的核心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规划总院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计划优化软件整体框架及主要功能,在该平台基础上结合炼化一体化企业流程数据、原油数据库及产品销售等边界条件进行了炼化一体化模型设计及建设,用于开展各类优化分析,并基于线性规划原理,通过边际效益分析及多方案对比分析,结合原油保本价法、缩减成本法及等量替代法等不同的原油选购方法,开展了原油选购测算及应用分析,并对炼化一体化企业加工原油提出了相关建议,指导企业原油选购。  相似文献   

15.
天津石化100万t/a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用时27个月零19天,为国内100万t/a级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树立了一个标杆;炼油、乙烯装置开车一次性成功,乙烯开车打通一体化全流程仅用了12小时56分钟,创出了行业内的纪录。在顺利开车之后,一体化项目各套装置开车成功之后很快达到了设计负荷,项目产品的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沈建中 《广东化工》2012,39(6):342-343
原油混炼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炼油企业自然是希望原料稳定充足、装置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可是在原油紧张的形势下,加工能力大于原料供应。为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原油资源,实现市场效益最大化,原油混炼加工就成为炼油企业急需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在油品质量升级、炼油扩能改造的过程中,面临蜡油加工能力过剩,催化裂化原料不足的问题。结合原有汽油加氢装置OCT-M改造为OCT-MD的方案,采用"前加氢-掺炼减四线油-后加氢"的催化汽油加工方案,在全厂炼油改造工程竣工后成功投产。装置标定结果表明:2#催化装置加工负荷约为设计负荷的90%,其原料中掺炼减四线油的质量分数为50%,既保证了全厂汽油调和后满足汽油国Ⅳ质量标准,又增加了催化汽油产量,确保了炼厂效益。  相似文献   

18.
郭瑞生 《广州化工》2022,(15):141-145+162
近年来炼油行业大力开展智能化炼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先进控制、实时优化已在炼化企业广泛使用,但仅通过传统化验分析时效性无法满足质量控制及优化要求,因此基于近红外的快速检测在炼化厂快速推广。本文介绍了近红外分析目前在炼厂实验室离线分析、油品在线调合、装置的在线分析、油品顺序输送时油头切换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该技术可及时准确分析原油及中间物料的性质,为加工计划制定及执行及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炼油芳烃事业部,2020年3月份开始各装置打通全流程.通过优化各种原油调和比例及原油加工顺序,使得计划周期内中间物料及产品库存可控、装置原料平稳.关键下游装置如蜡油加裂、催化、两套柴油加氢、石脑油加氢均保持100%以上负荷运行.同时为满足乙烯裂解对原料硫含量要求,及时调整原油调合比例控制拔头油硫含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炼油企业物料平衡和及其相关因素的特点,分析了炼油物料平衡统计核算的流程和核算方法,明确了物料平衡统计核算是炼化企业的一项重要统计工作,它是炼化企业开展生产指挥、生产计划优化、财务核算、产品营销等众多业务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