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的应然目的要求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互动,但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的应然目的存在异化的必然性,劳动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体现其真正的本质的回归。在构建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马克思的研究渗透着理想的劳动制度的建构原则,即劳动的理想制度建构必须遵循劳动主体的体面性、劳动客体的生态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劳动结果的公平性等原则。鉴于此,当前我国应营造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良好风尚,构建劳动者体面劳动的有效机制,坚决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体面劳动是各国劳动者共享的权利,也是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的一个理念.保障女性的劳动权益是实现体面劳动的关键一环.从体面劳动的视域看,我国在女性劳动权益保护方面还存在诸多缺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理念,提高女性素质,建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用人单位、工会和妇联沟通合作的机制,在推进体面劳动中切实保护好女性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3.
体面劳动是从异化劳动到自由劳动的关键环节,在人类尚不能实现自由劳动的情况下,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乃是体面劳动,所以,体面劳动被视作国际公认的劳动者基本权利。当前,我国劳动关系中还存在诸多妨碍体面劳动实现的因素,同时,实现体面劳动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支撑下,通过政策引导、制度规范、法律保障,以及政府、企业、劳动者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协作,促进体面劳动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体面劳动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劳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本文从体面劳动的内涵及我国目前体面劳动的缺失来论述,明确了当代中国体面劳动作为有尊严的、文明的人类劳动,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但要全面实现却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作保障,需要政府、企业、劳动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绿色经济是新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与环境和谐的生态经济,体现为循环经济、绿色GDP和绿色劳动。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等西方人本主义、人力资本和福利经济等经济学说、绿党生态观、现代管理和后现代管理理论等为构建绿色劳动理念提供了思想渊源。从本质上说,绿色劳动就是以人为核心的、实现劳动与自然和谐、实现社会关系和谐的生态劳动,国际劳工组织的"体面劳动"和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现了现实的绿色劳动。绿色劳动还要求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关系的调整,促进二者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6.
体面劳动的意义和实现措施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娟 《理论界》2011,(3):34-36
体面劳动的提出显示了中央高层对劳动、就业领域的关注,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努力实现体面劳动对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层面,积极探索实现体面劳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体面劳动、道德贸易与劳工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站在劳工利益的立场上 ,从历史的视角考察劳工标准与体面劳动、道德贸易之间的关系 ,剖析了发达国家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的保护主义性质 ,并提出了中国的应对态度和策略。本文认为 :体面劳动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对体面劳动的追求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遵守国际劳工标准 ,有助于推动体面劳动、道德贸易局面的形成 ,使企业在产品和道义上都具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完善社会保障和实现体面劳动是全球的共同举措。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定型和社会政策日臻完善的今天,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护,完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服务,实现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和体面劳动,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企业和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将有利于农民工更好地享有社会保险,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9.
全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和共享经济增长是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内涵,而体面劳动的核心内容与包容性经济增长有着内在价值的一致性.包容性增长能为体面劳动创造良好的前提和环境,体面劳动能有效推动包容性增长的实现.利用2011年9月在广州、深圳、中山三地的抽样调查数据,构建体面劳动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实证检验体面劳动对劳资关系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效应发现,劳动者的个人教育程度、职务、工作年限、职业培训以及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等皆对劳动者个体的体面劳动实现水平有显著影响.此外,企业的工会会员率越高,企业体面劳动实现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0.
陆婷 《理论界》2013,(8):4-6
马克思的劳动观是与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紧密相连的,劳动的最终价值取向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同人类历史发展不断艰难曲折的演进过程相联系的。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面劳动则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步骤,人的自由发展是体面劳动的目标和归宿。  相似文献   

11.
推行体面劳动的全球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工人和工会运动造成的巨大冲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不少专家、学者用"两面性"即既有积极效果也有负面影响来概述这种冲击,但多数国际工会组织却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劳工界的负面影响不仅远远大于积极效果,并由此产生出一系列问题。体面劳动所涵盖的国际劳工标准、促进就业、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四个领域的内容,既是国际劳工组织近年来的战略目标,也是得到国际社会支持的一个理念,同时也是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的目标。如何全面地、更好地实现体面劳动对于就业压力大、劳动关系复杂的中国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还不发达,发展还很不平衡,中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千百万劳动者创造生产性、体面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2.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新劳动合同法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本文由此引出了对用人单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点思考。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劳动主义,与资本主义和集权主义相对应,它是对劳动所有者意识和利益的概括,是对现实社会矛盾的规定和论证,是对运动和制度变革的经验总结,是理论、运动和制度的统一.劳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现代劳动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特殊中体现的一般原则和精神的继承.  相似文献   

14.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异化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理论思考之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中心,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日益贫困的生活状况,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异化形式,提出了人的本质异化思想。异化劳动理论中折射出的人本思想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重温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新形势下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需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它的可能性就在于,在不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能够将稀少性概念引入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能够确立非物质产品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充分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发展的真理维度、价值维度和生态维度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申自强 《南方论刊》2008,2(1):10-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的社会形式对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面貌和社会生产的特殊方式具有决定意义。马克思依据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条件提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联合劳动理论,它既包括了社会主义劳动的本质特征,又包括了社会主义劳动的具体形式。对于本质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必须努力坚持;对于具体形式,应当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创造性地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合作劳动形式既体现了马克思联合劳动理论的本质特征,又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并且成为其他劳动形式变革与发展的方向,因而应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8.
实现体面劳动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实现体面就业是实现体面劳动的首要目标,大学毕业生体面就业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根基。因此,高校就业工作应从"媒介"转变为"监督",从而奠基大学生体面就业,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余兴全 《南方论刊》2011,(1):82-83,9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①"要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②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本文就如何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作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劳动和休闲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两种合规律性范式.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劳动居于基础和本源地位,休闲一直处于隐喻的理论无意识状态.劳动与休闲的关系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劳动也是异化的休闲--劳动与休闲相对立;共产主义社会自由的劳动同时是自主的休闲--劳动与休闲直接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