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降胃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予以疏肝降胃散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多潘立酮、奥美拉唑口服。两组均以28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有效率为7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降胃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对症治疗。结果: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方法:将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疏肝降逆清胃汤口服。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7%。结论:运用疏肝降逆和胃汤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半夏泻心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方正  徐莹 《河南中医》2008,28(4):63-64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半夏泻心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照组口服西沙必利。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泻心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疏肝和胃散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O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以疏肝和胃散,对照组口服西米替丁胶囊;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疏肝和胃散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照观察加减柴胡疏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加减柴胡疏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并与西医对照组40例进行随机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加减柴胡疏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良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曹娜娅  赵文玉  范秀风 《陕西中医》2010,31(9):1129-1130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合乌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66例采用西药治疗,口服熊去氧胆酸、吗丁啉、硫糖铝。观察组64例采用中药疏肝和胃汤合乌贝散加减(枳壳、降香、香附、甘松、旋覆花、五灵脂、乌贼骨等)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3%,明显优于对照组68.1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合乌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疏肝理气,解痉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照组口服吗丁啉片及硫糖铝片.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60.0%,对照组为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4,P<0.05);有效率治疗组为92%,对照组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24,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刘金霞 《河南中医》2011,31(6):669-67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舍左金丸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舍左金丸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吗丁啉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1月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了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医治疗组治以疏肝利胆和胃法,方选柴胡疏肝汤加味治疗,观察组雷尼替丁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结论: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较对照组22%的复发率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洛赛克、吗丁啉)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疗程一个月,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187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有效153例,总有效率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胃炎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以胃炎片治疗;对照组80例,以多潘立酮、铝碳酸镁治疗,2组均30 d为1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变情况血浆胃动素、CCK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症状上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MOT)水平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MOT水平(410.81±61.48)ng/L高于对照组(376.38±58.5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炎片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药物,明显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化裁方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化裁方加减,对照组口服盐酸依托比利片加硫糖铝。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0%,而对照组仅为66.76%,两组比较,P〈0.01;且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P的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化裁方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郭瑞萍 《光明中医》2016,(18):2690-2691
目的对比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疏肝和胃法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入院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共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收集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来说,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早期缓解临床症状,显著优于传统的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降逆汤与莫沙必利联合应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医院近年来于本院门诊治疗的127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两组均服用莫沙必利,同时口服硫糖铝。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同时口服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对临床症状的改善进行评分,其考察的指标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泛酸嗳气等症。同时参照《中医内科学》及《实用消化病诊疗学》中的标准对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及总体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疏肝和胃降逆汤观察组治疗后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达52.4%、93.9%,而无效率仅2.4%,均显著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经治疗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临床症状评分平均为(12.2±3.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和胃降逆汤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枳术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多潘立酮、硫糖铝、雷尼替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枳术汤加味,1剂/d,早晚空腹口服。2组均以治疗3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60.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3.33%,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腹痛、腹胀、嗳气、吞酸、恶心、呕吐等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2组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枳术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沙必利、硫糖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对照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黄连温胆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医方剂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三联西药治疗,中医方剂组加用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中医方剂组临近期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方剂组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方剂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可改善症状,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柴胡疏肝汤治疗,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6.67%、93.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疏肝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