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工作质量,以便加强和改进消毒管理工作,从而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方法依据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采用现场随机采样方法,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重点科室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2014年全年共检测样品622份,合格率87.78%。结论医院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较低,存在的问题较多,医务人员手卫生及各类医疗器材的消毒及灭菌等问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揭阳市2004年-2008年医院消毒灭菌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揭阳市各医院消毒工作状况,为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15家医院的各类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无菌器械浸泡液、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紫外线灯强度、医疗机构污水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及《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及分级评价。结果2004年-2008年对揭阳市各医院进行消毒监测,共监测5109份,总合格数为87.06%。市级、县区医院消毒监测样品合格率分别为90.76%、78.5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监测样品中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合格率最高(98.86%),医务人员手最低(82.11%),物体表面、紫外线灯强度、空气的合格率也较低,分别为85.06%、85.31%、83.32%。结论县、区医院是今后消毒监测的重点,同时应加强医务人员洗手意识,定期监测紫外线辐照强度,加强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空气消毒工作的落实,提高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1996年10~11月对区域内市级医院、区级医院,厂企保健站共计15个医疗机构进行消毒抽样、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方法与标准 1.1 监测方法:参照卫生部颁布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 1.2 规定标准:《医院卫生标准》 2 结果分析 2.1 共采集三类科室空气样品41份,合格29份,合格率为70.73%,其中病房的合格率偏低(57.14%),这可能与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出入频繁,又不能及时定期消毒有关,见表1。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珲春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加强卫生消毒监测管理,为防止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007~2011年对全市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现场采样监测。结果共监测各类医疗机构147家,检测样品2593份,合格2037份,总合格率为78.6%。2007~2011年全市各年度消毒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7.8%、77.9%、71.8%、65.8%、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县市级医院与个体诊所和村卫生所的消毒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检测项目监测结果显示无菌器械浸泡液合格率最高,为94.4%,医院污水合格率最低,为44.6%。结论对预防医源性感染应继续重视并加强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个体诊所和村卫生所的消毒质量,加强对医院污水的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沂南县医疗机构消毒产品消毒质量状况,为正确指导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GB15982-2010《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监测检验。结果 2010年~2014从全县医疗机构共采样3705份,合格3230份,总合格率为87.2%,各年度之间合格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监测项目中,无菌物品合格率最高100%(796/796)。结论沂南县医疗机构消毒产品消毒效果总体较好,但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使用中消毒液的卫生质量必须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认真贯彻卫生部颁发的《消毒管理办法》和《传染病防治法》,促进医院消毒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控制院内交叉感染及医源性感染事故的发生 ,我站于2 0 0 1年 5月 2 1日至 5月 31日对驻区 17所医疗单位进行了消毒工作质量监测 ,共采样品 342份 ,合格 2 6 0份 ,合格率为 76 .0 %。通过本次检查发现有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不是很清楚 ,不能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操作。建议各医疗单位加强对消毒工作的重视、对医务人员消毒知识和技能的培训。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内容以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 982 - 1995 )为依据 ,…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院消毒工作状况,为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各类环境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及消毒物品,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进行相关指标检测及评价.结果 总合格率平均为83.1%,其中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合格率为77.2%,空气细菌培养合格率为76.7%,消毒液细菌培养合格率为90.8%,消毒物品和手术前消毒刷手后细菌培养合格率为98.6%和97.7%.结论 应加强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医源性感染已成为影响医疗质量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解我区的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和院内感染管理情况,我们对辖区内的不同级别的93家医疗单位连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监测方法参照《消毒技术规范》之规定,评价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标准》GB15981—1995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多数医疗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消毒灭菌效果达不到《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其中室内空气合格率仅为12.33%,其次为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为63.64%,消毒后的器械监测效果合格率为77.83%,对此我们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使我区医院消毒状况连步改善,确保消毒效果,以保证广大患者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9.
仝飞  王斐  安洲  叶炬  王毅  潘发明 《安徽医药》2017,21(3):532-534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于2011-2015年对芜湖市直医疗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和医疗器材进行采样检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年共采样1 977份,合格1 866份,总合格率为94.39%.2011-2015年合格率分别为97.03%、94.39%、94.83%、88.47%和97.20%,各年度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最高,为99.27%;其次是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医疗器材,合格率分别为98.08%、96.53%、89.82%和88.55%,不同监测项目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性医疗机构、民营医院、专科医院合格率分别为96.45%、94.06%和9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芜湖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有很大提高,但仍有薄弱环节,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消毒管理和监测工作,提高消毒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驻马店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质量,探讨影响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因素,为今后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预防医院感染事故的发生。方法对驻马店市110家医疗机构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医疗用品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采样检测,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共检测医疗机构样品980份,合格833份,合格率为85%。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医疗用品五种样品的合格率依次为93.23%、80.50%、70.53%、95.00%、96.23%,五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χ^2=78.4,P〈0.01)。市级医院、区级医院、乡医院及个体诊所样品合格率依次为98.00%、88.03%、81.46%,三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9.93,P〈0.01))。结论检测项目中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偏低,医疗机构中乡医院及个体诊所样品检测合格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监督指导,及时消除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提高我市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1.
龚令旗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8):138-138,142
目的:调查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单位消毒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02标准方法对区属医疗单位和个体诊所的空气、操作台、护士手指、消毒剂,手术包等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5年内共监测样品3941份,合格3260份,总合格率为82.72%;全区医院各年度监测率分别为79.58%、79.79%、83.26%、84.97%、89.12%,合格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以2009年最高,各年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本区所管的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具有逐年提高的倾向,但对乡镇和个体诊所的消毒状况应加强监测,尤其是提高其医务人员意识,严格把关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2.
余岳玲 《安徽医药》2015,36(8):1031-1033
目的 通过对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探讨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措施。 方法 调查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内容共包括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度、培训、监测、消毒隔离、医疗废弃物以及手卫生现状。 结果 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组织建设、制度制定、人员要求、预防控制基础措施较规范。但人员培训、重点部门与环节管理欠规范;执行卫生行业标准不力,特别是未规范执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3个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缺乏监督检查机制,各种监测方法欠准确。 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组织体系较为规范,但还存在薄弱环节。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监督检查力度和加强培训频次;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的投入,包括增加人员和增添设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济宁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为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检测检验的要求,2011年分别对全市市直医疗机构、部分县直医院、民营医院相关重点科室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和使用中消毒液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 2011年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共采样检测979份样品,合格率为74.57%。与2010年比较,两年检测结果总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检测合格率比较上,市直公立医院采样实验室检测合格率为83.99%,县直公立医院样品检测合格率为75.95%,民营医院检测合格率为61.51%,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011年消毒质量检测结果总合格率比往年有所提高,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检测合格率差别较大。今后在全面做好消毒质量检测工作的同时,应着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定期检测,掌握辖区个体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与感染危险因素,促进消毒质量提高,减少医源性感染。方法依据国家《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及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进行情况调查与采样,并选择相应的指标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2005~2007年对个体医疗机构共采样1838份,合格1241份,合格率67.5%。结论辖区内个体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不同程度存在问题,空气合格率太低的问题尤为突出,需要加强培训、监管,提高其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个体医疗诊所发展很快,在整个医疗机构中占有很大比例,承担着全市l/3人群的医疗保健工作,其消毒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解个体诊所消毒工作质量,对我市市区内60家个体医疗诊所的医疗器械、环境等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如下.1监测方法1.1医疗器械与医疗环境均按照《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作无菌试验和细菌总数监测.1.2鉴定标准 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1992年颁布消毒卫生标准”为鉴定标准.2监测结果2.1医疗器械共监测126份,合格72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地各年度城乡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差异情况。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某地1999~2003年各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质量进行了监督监测。结果: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总合格率为81.90%,其中县级医院为88.41%、乡镇卫生院为86.75%、个体诊所为74.26%,在各类样品监测中医院合格率最高,其次是乡镇卫生院,而个体诊所最低。结论:某地各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别,今后应该针对性地加强各单位的消毒质量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17.
铜梁县2005~2007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铜梁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效果,防止医源性感染。方法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005~2007年对全县各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现场采样监测。结果共监测医疗机构242家,监测样品6 296件,合格5 130件,总合格率81.5%。2005~2007年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6.3%,87.8%,81.8%,2007年比2005年高(P<0.05)。县级医院、乡镇医院的消毒检测合格率均高于村卫生所、室(P<0.05)。不同监测项目以使用中的消毒液和物体表面合格率最高(90.5%);无茵器械浸泡液最低(64.5%),其次是空气(72.4%)。结论铜梁县各医疗卫生机构无菌浸泡液和空气消毒合格率很低,村卫生所、室消毒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医疗机构作为特殊的公共场所,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时刻存在。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及超级细菌的不断涌现、庞大的人口基数、严重短缺的医务人员,院感控制成为医疗机构的难题。作为医院感染风险评估的基础,消毒监测也是掌握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和消毒质量最直接有效的措施~([1])。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和《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通过对2012—2016年山西省部分省直综合、专科、民营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监测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总体合格率93.75%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存在某些风险因素,提醒医疗机构和卫  相似文献   

19.
陈丽  徐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140-140
目的:了解本市医疗机构的消毒情况及不足,为制定整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本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全部样品合格率为99%,市级综合医疗机构合格率为100%,乡镇卫生院合格率为96%,个体诊所及村卫生站合格率为95%,空气合格率为96%,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为100%,医护人员手的合格率为95%,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6%,高压灭菌器合格率为95%,医院污水的合格率为100%。结论:本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情况较好,但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和高压锅的灭菌效果相对较差,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及监督。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从1999~2001年连续3年对江津市各级医疗单位进行了消毒效果及1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监督监测。1对象与方法1 1监测对象:全市市直属医院15家,乡(镇)卫生院316家,村卫生所397家,个体诊所674家。1 2监测方法及项目:根据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1次性医疗用品、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无菌器械保存液、灭菌器械、环境空气7类样品进行无菌试验和需厌氧菌检测,其中1项有菌生长,均为不合格。2结果2 1将四级医疗机构3年的检测合格率进行比较见表1。四级医疗单位检测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