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对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水平,以减少漏诊、误诊率。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年1月~2012年6月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病例,并分析漏诊、误诊的原因。结果本组误诊23例,误诊为COPD急性发作、哮喘急性发作、心源性哮喘、心绞痛、肺心病发作、肺性脑病、感染性休克等。误诊时间为2~48 h。结论对病情变化的COPD患者应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等,必要时行肺CT检查,或诊断性胸腔穿刺术,从而减低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2.
基层医院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误诊防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减少COPD合并气胸误诊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对2001年12月~2007年12月期间确诊为COPD合并气胸的1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达33%。结论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是临床的常见病,误诊率较高,应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
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12例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谢昕  李宁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3):301-302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水平,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病例,并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本组误诊12例,误诊为COPD急性发作、哮喘急性发作、肺性脑病、急性左心衰等。误诊时间4~48h。结论对出现病情变化的COPD患者应认真进行体检,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从而降低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断思路,减少漏诊、误诊发生,提高临床诊治质量。方法从1061位自发性气胸患者选出合并COPD患者816,其中漏诊、误诊患者31例,本研究全面分析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漏诊、误诊发生率及其原因。结果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漏诊和误诊率为2.9%。产生的原因有:体征不典型;医务人员对气胸警惕性差,未拍X线胸片或某些X线检查难以发现,合并存在其他心脏病时易造成思路偏倚误诊为急性左心衰等。结论AECOPD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急症时,医务工作者一定有合并气胸的警惕性,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应常规作X线胸片检查,必要时作胸部CT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AECOPD合并气胸的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医护人员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我科2004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24例,分析延误诊断的原因。结果20例治愈出院,2例因心肺功能衰竭死亡,3例因病情加重家属放弃治疗。结论AE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对AECOPD患者应加强气胸认识,做常规胸部X线检查,以降低其误诊率。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误诊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误诊原因。方法 对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100例与40例非COPD自发性气胸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诱因,起病隐匿,气胸体征不明显,进展快;非COPD自发性气胸多由剧烈咳嗽及负重引起,气胸体征明显。结论 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与基础疾病症状、体征重叠易误诊漏诊,死亡率明显高于非COPD自发性气胸。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勤峰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651-1651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易误诊、漏诊,早期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效果佳。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气胸,病情重,易误诊、漏诊,需早期进行胸片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黄浩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8):1103-110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发病急、症状与基础病急性发作易混淆,不典型体征,病情严重怀疑有气胸应尽早作X线检查或诊断性胸腔穿刺确诊。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 2002~2009年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4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发病形式以缓慢起病者多见,气胸症状体征不典型,易延误诊断。结论 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疾病,病情进展快,常延误诊断和治疗,危及生命,尽早的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吴从莉 《内科》2009,4(6):945-946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科常见急症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气胸,由于其肺部基础疾病表现明显,掩盖了气胸的症状和体征,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易误诊、漏诊,严重者常导致死亡。本文就我院2001—2008年收治的COPD合并气胸患者64例的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COPD并发气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最近10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误诊、漏诊的原因。结果本组误诊、漏诊21例,误诊为COPD急性发作,哮喘急性发作,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压,肺性脑病。误诊时间0.5-26 h。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病人,应该仔细检查气管的位置;认真进行体检,常规做X线胸部检查,必要时胸部CT检查,减少COPD并发气胸的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5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001年~2008年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自发性气胸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达32.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较高,病情发展快,常威胁病人生命,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采用水封瓶闭式引流或者抽气减压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卧床休息和吸氧等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病情较为严重,且误诊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老年自发性气胸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老年自发性气胸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青年自发性气胸60例对照。结果老年自发性气胸大多有肺部疾病基础,临床表现不典型,胸痛少,呼吸困难多,体格检查双肺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自发性气胸易误诊、漏诊,应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和青年人自发性气胸的对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提高认识。方法对老年人自发性气胸45例和青年人自发性气胸43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照。结果老年组继发性气胸的发生率、紫绀、大汗淋漓、休息时呼吸困难的临床症状及张力性气胸的类型明显高于青年组且误诊率和死亡率高于青年组,而特发性气胸的发生率、胸痛症状以及闭合性气胸的类型,明显低于青年组,两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气胸发生部位、肺萎缩的面积两组未显示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具有病因明确,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凶险,误诊率高,预后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老年自发性气胸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选择我院近15年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自发性气胸51例,观察其临床表现、病因、诱因、气胸类型与部位及肺压缩面积、合并症、误诊情况及其治疗,并与79例青壮年自发性气胸作对照,探讨老年自发性气胸发生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气胸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气胸类型与部位及肺压缩面积、合并症、误诊情况及其治疗与对照组有明显不同。结论老年自发性气胸具有自身的特点,及时诊断和治疗,防止误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急诊或亚急诊肺大疱切除加单侧肺减容术治疗COPD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结果。方法对32例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肺大疱切除加单侧肺减容术,术后随访24个月,分别于术后第6、12、24个月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值。结果术后第6、12、24个月与术前相应数值比较,均有明显好转(P〈0.05)。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35%左右。结论肺大疱切除加单侧肺减容术可以改善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手术死亡率低,尽量切除肺大疱及病变侧过度气肿的肺组织和防止残肺漏气为手术关键,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