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川的故事     
提到冰川就不能不提一个地方,那就是太平洋西南部的新西兰岛。新西兰岛拥有3000多座冰川,是全球冰川数量最多的国家,因此被称为"冰川之岛"。新西兰岛上最著名的冰川是塔斯曼冰川,它有1英里宽,2000英尺厚。其次是林德冰川,它位于新西兰的最高峰库克山两翼。居第三、四位的是弗朗滋·约瑟夫冰川和弗克斯冰川。  相似文献   

2.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16日报道,不久前,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首次发现被称为"黎巴嫩"的宽达2米的巨大铁陨石。与"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之前所发现的铁陨石相比,"黎巴嫩"有着独特的形状和表面光泽。事实上,早在5月25日就发现了这块铁陨石,这也是"好奇"号登陆火星两年以来首次发现的太空岩石。与地球相比,在火星上发现的陨石中,铁陨石占到了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其原因之一是来自火星的侵蚀过程,这或可帮助科学家揭示为何火星上大多数陨石都富含铁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杜仲属果实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宝印  路安民 《科学通报》1999,44(15):1648-1650
采用辽宁省抚顺始新世地层中的杜仲属Eucommia果实化石,是迄今为止在发现的可靠无疑的第一例该属植物的果实化石。尽管杜仲现仅残存于中国中部地区,但在第三纪该属植物在北半球有着相当广泛的分布。抚顺化石标本与北美西部始新世Eucommia montana Brown果实非常相似,根据它们的体积很容易和现生种E.ulmoides以及日本始新世种E.kobayshii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4.
应育浦 《科学通报》1981,26(1):36-36
1976年在我国辽宁省太古代变质铁矿中首次发现了一种新的铁硅酸盐,被命名为莱河矿。许多作者对它进行过研究。本文作者在河北省变质岩中发现了另一种在化学成分上与莱河矿有差异的高铁铁橄榄石,它产在一种特殊的石英铁榴易溶岩中,后者主要由易溶石和铁铝榴石组成,还含有少量石英、磁铁矿和单斜辉石,局部富含高铁铁橄榄石、石墨和黑云母。这种岩石作为夹层产在太古代迁西群变质岩中,上下围岩分别为蓝晶石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和二辉石麻粒岩。  相似文献   

5.
石魔降服记     
<正>作为万物生长的基础,土地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依靠。然而一种被称为"地球癌症"的顽疾却在很多地方肆虐。在这些地方,石头像恶魔一样吞噬着土地,挤压着人类的生存空间。为此,人们能想出什么样的办法?能降服这些石魔吗?  相似文献   

6.
基于潮位校正的中国潮间带遥感监测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间带位于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地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由于潮汐的动态性,潮间带的卫星遥感监测存在很大挑战,迄今为止还没有完整的全国滨海潮间带的相应数据.本文综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利用1995和2015年覆盖全国滨海的156景LandsatTM/OLI卫星影像,反演了中国滨海潮间带的时空分布,并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目视解译了潮间带开发的土地利用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潮间带变化的时空特征和潮间带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2015年中国潮间带总面积约为14070 km~2,其中潮间带分布面积最多的为福建省(18%),其次是辽宁省(15%)、山东省(14%)、江苏省(12%)和广东省(11%);面积最小的是海南省(2%).(2)1995~2015年全国潮间带面积净减少了1375km~2,减少约8.9%.全国不同省市潮间带面积表现了增加与减少不同的趋势,其中潮间带面积减少最多的是浙江省,面积减少为1189km~2;江苏省潮间带面积由1995年的全国第1缩减为第4.而福建省潮间带增加最多,达453km~2.(3)潮间带被开发利用的趋势持续增强. 1995年中国沿海潮间带被开发占用的面积为3490 km~2,到2015年达到4581 km~2.潮间带开发利用类型由农业用海为主(41.8%)转变为围海养殖;城镇建设占用比例也达13%.同时围垦中(在建/未知用途)的潮间带面积持续增长,由1995年的18.1%增长为29%.(4)人为和自然两种因素叠加的"挤压效应"造成了我国潮间带面积的减少.经济发展和滨海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7.
我国偏岭地方产一种洁白、灰白及灰色的单矿粘土岩,过去被称为“长石”及頁岩。經我們一年来比較詳細的研究,认为是一种单矿的粘土沉积岩。其組成的粘土矿物无論从結晶性貭、化學物理性貭及成因等方面来看,都与已知的粘土矿物有所不同,可以确定为一个粘土矿物新种——偏岭石。茲将我們初步研究結果簡要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只要你亲手一试,你就会发现——‘物体不论重量大小、体积大小、物质成分如何,在同一高度向地球表面坠落,如果除去空气阻力(真空中)其下落速度是一样的。"这种运动被称为是匀加速运动,也叫"自由落体运动"。据说自由落体运动理论,是17世纪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试验的结果。但史料记载,年轻时代的伽利略在比萨大学任教时并没有真正实施这项试验,只是后来伽利略当了教授才在斜木板上做了铁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有许多被称为"龙城"的地方,位于山东的诸城也名列其中。在诸城市境内,埋藏着非常丰富的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且种属繁多,门类复杂。在已发现的近20处恐龙化石点中,该市境内西南部的"龙骨涧"最为有名。2009年夏天,全世界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中国山东省中东部的一个小县城——诸城。在那里,人们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恐龙化石集群埋藏地——恐龙涧化石长廊。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内涵博大深远。古人在造"器"字时,用四个"口"代表器物,分别放在四角,中间放个"犬"来看管它们。《说文解字》称:"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意思是,那里摆着器物很多,必须用狗去看守。所以说,在古人眼中,"器"非同小可,凡可称为"器"的都不是一般的东西。平定砂器既然被称为"器",便可以看出其非比寻常。  相似文献   

11.
正"酵素"一词来源日本,而在我国内地则被称为"酶"。"水果酵素"比较通行的制作方法是,将水果洗净切成块,混合一定比例的糖和水,装进洗净的容器内,封好口,在阴凉地方放上一两个星期,得到的液体就是"水果酵素"了。"水果酵素"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抬阁,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抬着一个用竹木或铁质材料扎制成的类似"阁"的架子进行表演。"阁"分平阁、高阁,平阁只设一层架子,表演者或站或坐其上表演;高阁也被称为"铁枝",制作表演较为复杂,即在主架上再分上、中、下三架,每架的分枝上分别安排不同的表演者。抬阁的历史,史书上记载的极少。《黄土地风情录》中说:"抬阁也叫高台,是高翘的一种。"而高  相似文献   

13.
土壤游离铝的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贺纪正 《科学通报》1994,39(15):1426-1426
随着对酸性土壤开发利用的重视和酸沉降等所带来的土壤及环境酸化问题的突出,土壤中铝形态及转化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游离态铁、铝氧化物是土壤中最重要的两类氧化物,对它们的形态、转化与功能的研究,成为土壤学微观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对游离氧化铁的研究起步较早,其形态区分方法也较完善.将酸性草酸铵提取的铁称为非晶形铁(Feo)、连二亚硫酸钠-柠檬酸钠-碳酸氢钠(DCB)溶液提取的铁称为游离铁(Fed),Fed与Feo之差(Fed—Feo)称为晶形铁,已为土壤学界广泛接受.但对游离态的氧(氢氧)化铝,由于  相似文献   

14.
公元1~7世纪建造的"圣城"特奥蒂瓦坎,在墨西哥被称为"众神降生的地方",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遗址,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以几何形排列的建筑遗址及其庞大规模闻名于世,最突出的是形状独特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友》2007,(9):26
公元1~7世纪建造的"圣城"特奥蒂瓦坎,在墨西哥被称为"众神降生的地方",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遗址,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以几何形排列的建筑遗址及其庞大规模闻名于世,最突出的是形状独特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  相似文献   

16.
<正>古代中国人对三峡、桂林、浙东这三个地方最为痴迷。为什么这样说?有诗为证,这三个地方被古诗吟咏得最多——据统计,描写桂林的诗有10 000多首;《唐诗三百首》中写三峡的诗就有12首之多;而浙东,仅是写于唐代的诗就有1 000多首。三峡和桂林受到推崇,很容易理解,因为它们至今还受人青睐,这里着重要说的是浙东。今人可能不解古人为何喜爱浙东,这里虽然风景依旧,但人们已经不像往日那样痴迷。这里说的"浙东",是指今绍兴、宁波、台州所在的区域。这个区域里有三条主要山脉: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一条名为"剡溪"(今"新昌江",下游称"曹娥江")的河流及其一条条支流,  相似文献   

17.
徐纪昌 《科学通报》1963,8(8):71-71
中国气象学会、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和辽宁省气象学会于4月22—26日在沈阳联合召开了全国林业气象学术会議。会議共收到論文和工作报告70篇,內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作用面的水热平衡和森林小气候。这方面論文最多。从北方的大小兴安岭直到南部的西双版納都有工作报告。主要进行的工作有:(1)各种  相似文献   

18.
正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境内,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兴文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天坑宏伟壮丽、石林形态多姿、地下洞穴纵横交错。以天坑、石林和溶洞三绝共生的"兴文式"喀斯特地貌冠绝天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喀斯特地貌博物馆、教科书式地质景观"。  相似文献   

19.
正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境内,有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兴文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天坑宏伟壮丽、石林形态多姿、地下洞穴纵横交错。以天坑、石林和溶洞三绝共生的"兴文式"喀斯特地貌冠绝天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喀斯特地貌博物馆、教科书式地质景观"。  相似文献   

20.
冉黎 《大自然探索》2007,(10):66-68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的生物是以血液为食的.在被冠以"吸血鬼"称号的动物名单中,有蚊子、吸血蝙蝠、某些种类的蝴蝶(有时它们可以致人死命),以及生活在南美的一种被当地人称为chipo的昆虫,生活在亚马孙河流域的被称为"巴西吸血鬼"的寄生鲶,此外还有水蛭,即便是在今天,这种寄生虫偶尔还会被医师们启用,在医学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