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2011年国家中医临床基地业务建设工作将在"打基础、建机制、谋长远、见成效"的总体要求下,坚持以加强病种研究为根本,着力推进基地临床科研共享系统建设为主体,以强化中医临床科研规范和高水平中医临床科研人才  相似文献   

2.
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技术现已成为中医临床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支撑技术,是处理临床海量诊疗信息、挖掘科研数据的重要平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在其重点建设病种糖尿病中率先实施应用了此项前沿技术,纳入糖尿病病例1337例,利用结构化科研型电子病历进行录入,后期对患者临床信息数据进行提取、清洗,通过多维检索软件以及复杂网络软件对糖尿病患者临床药证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该文对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糖尿病中医证治研究的初步成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2008年12月11日安徽省中医院被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主要承担重点研究病种—糖尿病的研究工作。2009年安徽省中医院"中医内分泌学"被  相似文献   

4.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8):F0002-F0002
2010年7月17~19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临床科研方法学培训会在广东省从化市顺利举办。会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组织,邀请了国内医学科学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针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的需求,对相关研究和管理骨干进行了高层次培训。  相似文献   

5.
2013年7月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在安徽省中医院考察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工作时强调,安徽基地建设工作扎扎实实,有力地推动了医院能力、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下一步要将基地建设聚焦到中医临床科研上,多在总结上下功夫,寻找亮点,梳理阶段性成果。一是要对基地建设以来的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和提炼,总结的核  相似文献   

6.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病种——糖尿病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分泌学学科带头人方朝晖,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相似文献   

7.
2013年8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基地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建设视频汇报会。会议听取全国各基地建设单位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工作汇报。糖尿病国家临床基地建设单位代表杨骏教授,代表安徽省中医院从共享系统建设背景、共享系统建设情况、共享系统主要研究成果、共享系统应用经验与体会、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建设计划等几个方面作了汇报,并回答了专家的提问,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5月25-26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病种糖尿病中医药防治国际高峰论坛在肥举办。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王键、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等出席会议并讲话。董明培指出,安徽省中医院基地重点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3):264-264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到安徽省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调研。他强调,继承发展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的总纲,在基地建设中要注重以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规律为指导,突出中医特点,坚持开放包容,立足继承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重点专科:脑病科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科为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结合临床心脑血管病重点学科,为国家第二批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中风病负责单位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中医脑血管病),拥有硕士、博士两级学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0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成立以来,以重点病种糖尿病为核心,以新安医学为亮点,开展以新安医学为特色的消渴病(糖尿病)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药物研究,获得了糖尿病研究新突破。基地率先提出消渴病当"从脾(胰)论治,兼顾五脏(补肺、强心、调肝、益肾)",继承新安医学所创养阴清润方、叶氏  相似文献   

12.
全国中风病协作联盟2011年9月20日在天津成立。该联盟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的一项内容。联盟各协作单位将开展共建、共享和共通等实质性合作,逐步建立一个稳定的中风病研究合作的长效机制,以提高全国中医药防治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该联盟将在专  相似文献   

13.
黎军 《护理学报》2014,(19):27-30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适应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要求,提升中医护理内涵,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医护一体化管理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对病房的医疗设备配置、中医药文化建设、科研人才建设、提高医疗水平等方面医护合作做出规划并实施;运用鱼骨图分析法找出满意度扣分的主要项目,针对医疗护理服务上的不足,医护合作进行针对性整改。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后,科内中医文化氛围更浓厚,重点专科病种的诊疗及护理路径得以更规范地执行,医护科研能力、中医技能使用率和患者满意率均较前提高。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中医技能的推广运用,提高了医护人员业务能力及患者满意度,有效促进了中医重点专科建设。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安徽省中医院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认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其糖尿病是该基地重点建设病种.此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已达4.2%,最难治的是其导致的严重慢性并发症,该病作为一种世界性常见的流行性疾病,已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5.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6):F0003-F0003
南方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位于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2009年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该实验室依托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是国家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肾病、中医脑病和广东省211项目“疑难病的规范化诊疗方案及新药创制”的主要科研基地,中医学博士后、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研究平台和招生单位。现有固定研究、技术人员8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人,本科2人;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人,博士生导师2人。先后建立分子克隆应用技术平台,基因及蛋白质功能研究技术平台,肿瘤的在体成像技术,中医药靶向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技术,装备有完善的常规病理实验,双向电泳室,普通电泳室,PCR实验室,中药制备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精密仪器室等,面积达600余平方米,拥有设备160余台(件),设备总资产8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6.
2012年3月29日至30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工作会议在合肥市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2011年基地建设工作进展,通报2011年督导组督导情况,交流基地业务建设经验,部署2012至2013年上半年基地业务建设工作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具有一定科研经历的临床护士对科研诚信认识及科研规范的了解状况,以期为护理科研诚信管理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便利抽取13所三甲医院296名工作年限≥5年且发表过护理论文的临床护士,采用自设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64.0%以上的临床护士对他人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都表示“不太合适”或“不合适”:如64.5%的临床护士不赞同“研究者向他人提及研究对象情况”,97.0%的临床护士不认同在研究成果报道中加水分.然而临床护士对科研相关规范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如临床护士对“投稿规范”和“科研数据收集、保存与使用的相关规范”表示“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分别为56.1%和20.6%.结论 基于临床护士对科研诚信的正确认识和积极态度,应加强护理科研诚信管理,可通过加强对科研规范方面的宣传和教育,逐步提升其被知晓度,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增加对护理科研的支持力度,促进护理科研诚信.  相似文献   

18.
加强中医本科生早期科研能力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通过开展“中医本科生进科研实验室教学、指导本科生进行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在中医本科生后期专业分化班开设《温病学》实验课”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加强中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科研创新思维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3月29日下午,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董明培在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工作会议上,介绍了该省推进国家中医临床基地建设的经验,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兄弟省区市的高度评价。据董明培介绍,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编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安徽中医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中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安徽省中医院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认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其糖尿病是该基地重点建设病种。此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已达4.2%,最难治的是其导致的严重慢性并发症,该病作为一种世界性常见的流行性疾病,已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中医治疗糖尿病具有五大优势安徽省中医院从1982年即开展了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分别从中医证候学、病机、分期诊治、并发症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中医对该病的防治具有五大优势:一是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可针对糖尿病发病的多个环节,结合疾病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中医证候学特点辨证论治,发挥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干预作用;二是疗效肯定,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且降糖作用不依赖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而实现,尤其对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作用确切;三是中药降糖作用缓慢、温和、持久、不容易反复,更利于平稳降糖,可使血糖控制长期稳定达标;四是降糖以外的作用较强,主要表现在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胰岛素的敏感性;五是外治方法较多,针灸、推拿治法对多种慢性并发症疗效确切,外治法中的中药熏蒸、外敷对糖尿病足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