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EV71型手足口病(HFMD)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V71型HFMD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结果共检测90例HFMD患儿,其中56例为普通患儿,34例为重症患儿;以23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对照组。EV71型HFMD患儿的CD3+、CD3+CD4+以及CD3-CD16+CD56+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均较对照组下降,且重症患儿低于普通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FMD患儿的CD3-CD19+和CD19+CD23+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患儿与普通患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V71型HFMD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EV71型手足口病(HFMD)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V71型HFMD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结果 共检测90例HFMD患儿,其中56例为普通患儿,34例为重症患儿;以23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对照组.EV71型HFMD患儿的CD3+、CD3+CD4+以及CD3-CD16+CD56+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均较对照组下降,且重症患儿低于普通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HFMD患儿的CD3-CD19+和CD19+CD23+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重症患儿与普通患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V71型HFMD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在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状态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82例手足口病患儿为手足口病组,13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CD19+B淋巴细胞、CD56+自然杀伤细胞比例,CD4+/CD8+、IgA、IgM、IgG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手足口病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及补体C3、C4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5),CD56+自然杀伤细胞比例、IgG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单独效应分析显示,0岁~手足口病组CD4+/CD8+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0岁~及3岁~的男性手足口病组IgM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3岁~男性及0岁~女性手足口病组IgA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监测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为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状态评估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 (MP)感染伴喘息婴幼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过敏原筛查情况。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354例MP感染伴喘息婴幼儿 (MP喘息组)、336例MP感染不伴喘息婴幼儿 (MP非喘息组)、277例反复喘息患儿 (反复喘息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同时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 MP喘息组和反复喘息组的CD3+及CD3+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MP非喘息组 (P < 0.05);MP喘息组和MP非喘息组的CD3+CD4+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反复喘息组 (P < 0.05);MP喘息组和反复喘息组的CD3-CD19+及CD19+CD23+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MP非喘息组 (P < 0.05),以反复喘息组最高 (P < 0.05)。食入性过敏原检测总阳性率 (30.3%)高于吸入性过敏原 (14.7%),P < 0.05;反复喘息组、MP喘息组的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均高于MP非喘息组,以反复喘息组最高 (P < 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过敏体质在MP感染伴喘息的婴幼儿发病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宫内生长迟缓(IUGR)早产儿生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变化。方法 67例早产儿中IUGR早产儿29例,适于胎龄(AGA)早产儿38例;另取健康足月儿2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出生24 h内及校正胎龄38周时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同时测定各时间点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结果 24 h内IUGR早产儿CD3+、CD4+百分比低于AGA早产儿和对照组(P<0.05),IUGR 早产儿CD8+及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AGA早产儿CD3+、CD4+及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IUGR早产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IUGR、AGA早产儿的T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IUGR早产儿T淋巴细胞低于AGA早产儿(P<0.05)。校正胎龄38周时,IUGR、AGA早产儿CD3+、CD4+及CD4+/CD8+高于出生24 h内(P<0.05),IUGR早产儿CD3+、CD4+、CD8+及CD4+/CD8+低于AGA早产儿(P<0.05);IUGR与AGA早产儿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UGR早产儿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低于AGA早产儿及健康足月儿,并且持续至生后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及意义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 9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 、CD4+ 、CD4+ CD8+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1) ,CD8+ 高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1) ,NK细胞 (CD1 6+ 56+ )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1) ,经治疗缓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达正常水平。结果表明 ,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可作为急性白血病辅助诊断指标 ,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生素A对小鼠外周血及肠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发育及肠黏膜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幼鼠共20只,随机分为高维生素A组(维生素A 250 IU/g)及对照组(维生素A 4 IU/g),每组10只,干预3周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外周血及肠黏膜CD4+ CD25+ T细胞亚群,应用ELISA法测定小鼠粪便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17及IL-23水平。结果:高维生素A组外周血及肠黏膜CD4+CD25+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粪便中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2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A对小鼠外周血及小肠CD4+ CD25+ T细胞发育有促进作用,可能通过调节IL-4及IL-23等细胞因子参与肠黏膜相关免疫反应。[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12):976-978]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CD8+T细胞数量变化与患儿年龄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探讨CD8+T细胞在EV71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9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38例,其中普通型33例,重型45例,危重型60例。患儿年龄9个月~5岁。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中CD8+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与各年龄段健康儿童CD8+T细胞参考值相比,除~2岁年龄段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CD8+T细胞百分比增高明显,~5岁年龄段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CD8+T细胞减低外,其他各年龄段各病情患儿中CD8+T细胞均增高或略高。其中,9~15个月普通型、重型患儿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比增高均较明显,而危重型患儿略增高;~2岁患儿随病情加重CD8+T细胞增高幅度逐渐减低;~5岁年龄段患儿,普通型增高不明显,重型略高,危重型减低。~2岁年龄段普通型与重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CD8+T细胞百分比均存在显著差异( P均﹤0.05);而其他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者CD8+T细胞的表达无显著差异( P均﹥0.05)。结论 CD8+T细胞的表达变化与患儿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2岁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体内CD8+T细胞的表达减低与患儿病情发展至重症相关,推测CD8+T细胞在~2岁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很可能发挥重要的抗病毒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活化状态的改变,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了2 0 0 2年1 0月至2 0 0 3年6月就诊于上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的1 7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细胞亚群上CD2 5+的表达和CD4+细胞上CD4+CD45RA+、CD4+CD45RO+的表达;对照组为1 0例健康体检儿童。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意义。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3 +百分率( % )为( 62 . 2 3±6 .2 7) ,较对照组( 68 .60±4. 74)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 0 5) ;CD4+、CD8+百分率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CD8+CD2 5+百分率( % )为( 0 . 61±0 . 58) ,较对照组( 2 .1 6±0 . 40 )降低,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 <0 .0 1 ) ;CD4+CD45RA+/CD4+CD45RO+比值与对照组相比降低(P <0 . 0 5)。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时存在细胞免疫失调,主要表现为总T细胞降低,T细胞活化障碍和CD4+CD45RA+/CD4+CD45RO+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的变化特点.方法 将41例HFMD患儿分为一般病例组23例,重症病例组18例,选择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NK细胞.结果 CD3~+与CD4~+细胞表达:HFMD重症组、一般病例组、对照组依次显著降低(P<0.01);CD8~+细胞表达:HFMD重症组、一般病例组、对照组依次显著降低(P<0.05);NK细胞表达:HFMD重症组与一般病例组相似(P>0.05),皆高于对照组(P<0.05);B淋巴细胞表达:HFMD重症组、一般病例组、对照组依次升高(P<0.01).结论 HFMD患儿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其中细胞免疫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体液免疫反应亢进.  相似文献   

11.
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以2008年5~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重症和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当日或次日行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CD3+CD19-)、CD4+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CD8+)、B细胞(CD3-CD19+)和NK细胞(CD3-CD16+CD56+)相对计数的检测;危重症组均予IVIG和甲泼尼龙治疗。停用甲泼尼龙后第2天行淋巴细胞亚群复测。以新加坡人群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值为参照,按不同年龄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病情不同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结果 142例患儿进行分析。2d至12个月24例,其中男17例(重症组13例,危重症组4例),女7例(重症组4例,危重症组3例);~6岁118例,其中男71例(重症组32例,危重症组39例),女47例(重症组25例,危重症组22例)。①2d至12个月组男女儿童NK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升高,~6岁组男女儿童B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升高。②重症组男女儿童B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降低,但NK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更偏离于正常值(平均约2倍升高);危重症组男女儿童T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降低,B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更偏离于正常值(平均约2倍升高)。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危重症组男女儿童T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重症组(均P0.05),B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重症组(均P0.05)。③危重症组治疗后男女儿童T细胞、NK细胞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B细胞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呈趋向于正常值的趋势。结论 B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可能反映手足口病进入危重症期,应用IVIG和甲泼尼龙有助于恢复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异常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0—2014年苏州地区柯萨奇病毒A16(CA16)感染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以及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基因多态性与CA16感染HFMD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2014年确诊CA16感染HFMD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选取其中167例患儿与同期166例EV71感染HFMD患儿进行临床特征比较;应用Taq Man探针技术检测167例CA16感染、166例EV71感染HFMD患儿及163例健康儿童的OAS1 rs10774671位点,分析该基因位点多态性与CA16感染HFMD的相关性。结果共收治HFMD患儿9 016例,CA16核酸检测阳性762例,检出率8.45%;CA16感染HFMD夏季最多,5岁儿童占94.62%。CA16感染与EV71感染患儿比较,发热时间短,口腔疱疹、溃疡及手足臀皮疹明显,神经系统受累较少;血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增高,IgM、IgG升高病例较少,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3+CD4+、CD3+CD8+、CD3-CD19+的细胞比例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6感染HFMD患儿OAS1rs10774671基因位点上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38);CA16感染HFMD患儿OAS1 rs10774671位点基因型分布与EV71感染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与重型组CA16感染HFMD患儿OAS1 rs10774671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5)。结论苏州地区CA16感染HFMD疫情的发生与年龄、季节有关;CA16感染HFMD患儿有不同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OAS1 rs10774671位点GG基因型儿童更易感染CA16。  相似文献   

13.
陈京  林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12):1222-1226
目的 研究肾母细胞瘤患儿外周血CD4+CD25+CD127low 调节性T细胞(Treg)和CD3+CD16+CD56+自然杀伤T细胞(NKT)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发生改变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就诊的21例肾母细胞瘤患儿作为病例组,21例于本院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儿童外周血中 CD4+CD25+CD127low T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和CD3+CD16+CD56+T细胞占CD3+T细胞百分比,分别代表Treg水平和NKT水平。结果 病例组肾母细胞瘤患儿外周血Treg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5);病例组肾母细胞瘤患儿外周血NK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结论 Treg和NKT水平变化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Treg和NKT水平可能是反映肾母细胞瘤患儿免疫功能状态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lymphocyte subsets that are caused by infection with different pathogens in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Methods

T lymphocyte subsets were measured in the patients’ peripheral blood, and serum, throat swab, and fecal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enterovirus.

Results

Fecal and throat swab samples exhibited similar positive detection rates, and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be positive, compared to serum samples (P < 0.01). The EV71-positive group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lower CD4 + TM cell counts (QR: 1.058), compared to the CD4 + TM cell counts in the CoxA16-positive group (QR: 1.391; P < 0.05).

Conclusions

Throat swab and fecal sample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ositive detection rates, compared to serum samples. In addition, EV71-infected children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lower CD4+ T-cell counts, compared to CoxA16-infected children, which suggests that EV71 infection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 poorer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Toll样受体(TLRs)基因TLR3-1377C/T位点基因多态性及TLR3表达水平与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脑炎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EV71感染患儿187例(脑炎组59例和无脑炎组128例)与同期健康体检儿童232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TLR3-1377C/T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ELISA检测血清TLR3水平。结果 与EV71感染无脑炎组相比,脑炎组TLR3-1377C/T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EV71感染脑炎组、无脑炎组的血清TLR3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以无脑炎组最高(P0.05)。脑炎组的EV71病毒载量高于无脑炎组(P0.01)。1岁或≥1岁的EV71感染脑炎组、无脑炎组患儿的血清TLR3水平均较相应对照组增高(P0.05),其中无脑炎组TLR3水平高于相应年龄的脑炎组(P0.05)。脑炎组≥1岁患儿的TLR3浓度高于1岁者(P0.05);无脑炎组及对照组的TLR3浓度在1岁或≥1岁患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感染脑炎组,1岁患儿所占比例高于≥1岁者(P0.05)。结论 TLR3-1377C/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EV71脑炎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TLR3的低表达可能导致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减弱,促进了EV71脑炎的发生。婴儿EV71感染后血清TLR3的表达不足可能是其合并脑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控制年龄因素,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常规免疫指标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的120例MPP患儿的常规免疫指标。参考中国不同年龄及性别的健康儿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值,将120例患儿分为正常或异常组,对于异常组的患儿进一步分为减少组或增多组。比较普通型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与RMPP两组患儿常规免疫指标的变化的差异性。 结果 RMPP组淋巴细胞亚群异常的患儿比例均高于GMPP组, 两组CD3+, CD19+及NK细胞百分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数患儿均表现为淋巴细胞计数、 CD3+、 CD4+、 CD8+及NK细胞绝对计数减少。进一步对淋巴细胞减少的亚群分析, 发现两组CD3+及NK细胞计数、 CD3+及NK细胞百分比、 CD4+百分比、 CD4+/CD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 IgM、 IgG、 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细胞及NK细胞在MPP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CD4+ 细胞及NK细胞与MPP的严重程度相关, 可能是RMPP的免疫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肺炎患儿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T细胞亚群及血IL-2、IL-4、INF-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2例病毒性肺炎患儿急性期(肺炎起病2?d内)、恢复期(肺炎起病5?d内)外周血NK细胞亚群、T细胞亚群,用ELISA法测定血IL-2、IL-4、INF-γ水平,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NK细胞活性变化,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1) 病毒性肺炎患儿CD16+CD56+、CD16+NK细胞在急性期分别为(0.73±0.17)%、(0.39±0.2)%,恢复期分别为(1.47±0.22)%、(0.89±0.14)%;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恢复期CD16+CD56+、CD16+NK细胞明显升高(P<0.01),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NK细胞亚群变化与其活性改变呈正相关.病毒性肺炎患儿CD56+NK细胞与健康儿童差异无显著性(P>0.05).(2) 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肺炎患儿的急性期、恢复期IL-2、IL-4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期INF-γ无明显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恢复期INF-γ[(28.10±1.38)?μg/L]明显高于急性期[(22.78±1.19)?μ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 与对照组相比,病毒性肺炎患儿CD4+、CD4+/CD8+T细胞计数在急性期与恢复期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毒性肺炎急性期、恢复期CD8+T细胞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病毒性肺炎急性期、恢复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病毒性肺炎患儿NK细胞活性降低,活性与亚群数目呈正相关;病毒性肺炎患儿抑制性T细胞功能低下.病毒性肺炎急性期NK细胞激活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SS)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总淋巴细胞、CD3+T、CD4+T、CD8+T、CD19+B、CD56+NK)计数的变化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 SS 重度组25例、SS轻度组24例入院时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与同期健康体检小儿(正常对照组)25例进行比较分析。SS 重度组、轻度组于入院后第3、8天动态监测以上指标,同时记录病情变化和预后转归,并根据 SS 重度组转归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上述指标。结果入院时 SS 重度组、轻度组的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三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入院第3天,SS 轻度组的 CD4+T、CD3+T、总淋巴细胞计数较入院时有显著升高(P <0.05);SS 重度组除了 NK 细胞外,其余淋巴细胞亚群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 <0.05)。入院第8天,SS 轻度组的 CD4+T 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异(P >0.05);SS 重度组的 CD4+T、CD3+T、总淋巴细胞计数较入院时有显著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有所上升。SS 患儿重度组5例死亡(死亡组)均发生在入院后2~5 d,与其余生存的20例(存活组)相比,两组入院时的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死亡组入院第3天的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值明显降低,与存活组同期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SS 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值越低,病情越严重,持续低水平提示死亡风险大;经过治疗,病情有效控制者首先表现为 CD4+T、CD3+T、总淋巴细胞计数上升,尤其是 CD4+T。因此,动态监测 SS 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疗效、预后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