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牙塘水库泄洪输水洞位于大坝左岸,洞脸护坡经历20多年的冻胀破坏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水库水位骤降可能造成滑坡并堵塞洞口,给汛期水库正常下泄洪水带来威胁。文章根据洞脸边坡工程地质勘探成果以及现状边坡护砌的实际,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表明各工况下洞脸边坡部分剖面安全性不满足规范要求,经采取削坡和预应力锚索加固处理后方可满足要求。拟定了两套加固设计方案,从锚索型式选择以及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最后推荐采用方案一即锚索结合削坡加固。该隧洞洞脸边坡加固方案已被临夏回族自治州例入2018年实施计划内。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作为一种实用有效的支挡工程措施已在地质灾害治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象鼻岭水电站在右岸的BT2崩塌堆积体治理中,对崩塌堆积体边坡采用大方量削坡减载措施,对减载后剖面达不到规范要求安全系数,于是在复建的213国道内侧布置了10根2m圆截面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经过加固处理后,各剖面安全系数均达到规范要求,确保了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左坝肩卸荷岩体边坡地质条件和工程特性研究,左坝肩边坡不存在滑动破坏的底滑面。计算表明,不存在发生大规模整体滑移式失稳的可能。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对坝顶高程以上边坡削坡减载、挂网喷混凝土防护和预应力锚索加固综合处理后,左坝肩边坡的安全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漫湾水电站系澜沧江中游河段梯级规划中的第一期工程,1989年1月7日,左岸边坡发生滑坡,漫湾水电站工程建沒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确定了左岸边坡“削坡减载,以锚固洞和锚固桩为主,预应力锚索为辅”的综合治理方针,我部与武警部队一总队、水电三局、水电十四局一起承担锚索施工部份。本文主要介绍我部在漫湾水电站左岸边坡加固中锚索的选材、所使用的机械以及锚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清水河水库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右岸坝肩趾板边坡失稳,对趾板施工安全带来隐患,影响工程安全度汛。对边坡不同的支护方法,如支护锚索、抗滑桩的布设间距、夹角及分布位置等,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计算分析,根据结果评价不同支护方法对边坡稳定的影响。通过各方案技术及施工难易等方面的比较,确定了最终边坡防治方案为削坡减载+锚索+抗滑桩联合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6.
复杂地质水库边坡因其覆盖层厚、地质岩土层多等特点一直成为边坡治理的难点。采用Morgenstern-Price法对长江中下游某水库复杂地质边坡滑动带强度参数进行反演,基于反演参数,分析蓄水深度、抗滑桩加固形式及开挖削坡减载等工况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复杂地质水库边坡滑动带强度反演参数内摩擦角为10.4°,黏聚力为22 kPa,内摩擦角的敏感度要比黏聚力更高;②边坡稳定安全系数随着水库蓄水深度增加而降低;③设立抗滑桩对该边坡的安全加固作用没有显著效果,而开挖削坡对提高该边坡安全稳定作用效果明显,开挖削坡后的边坡安全系数达到1.262,处于安全稳定状态。研究成果可为复杂地质水库边坡的加固治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隔河岩电站东侧自然边坡的潜在不稳定性 ,直接影响到电站的安全运行 ,为此 ,对该边坡采取了削坡和预应力锚索加固等处理 ,同时采用预应力锚索测力计及深部位移监测仪器对边坡加固及整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控。监测成果表明 :加固整治效果明显 ,目前 ,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孟吉  黄超  侯忠发 《水力发电》2013,(12):43-45,53
卡基娃水电站工程开始筹建后,右岸2号泄洪洞出口深厚覆盖层边坡受道路施工和骨料加工系统修建影响,造成上部加载、下部阻滑部位减载以及冲沟水流、场内生产生活用水和雨水下渗,抬高了地下水位,导致该部位出现变形体,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为此,从技术、经济等方面对4种加固方案进行了比选,最终确定选用地表截排水+地下排水+削坡减载+坡面框格梁锚索加固方案。方案实施至今的监测资料表明,变形体已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隔河岩电站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隔河岩电站东侧自然边坡的潜在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站的安全运行,为此,对该边坡采取了削坡和预应力锚索加固等处理,同时采用预应力锚索测力计及深部位移监测仪器对边坡加固及整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控。监测成果表明:加固整治效果明显,目前,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关 键 词:高边坡;预应力监测;锚索测力计;深部位移监测  相似文献   

10.
吴勇  沈胡 《水电站设计》2005,21(2):81-83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由于引水发电隧洞高边坡地质条件复杂,采用了预应力锚索进行边坡加固支护。本文通过对进、出口边坡锚索施工工艺的介绍,从施工质量控制中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刘惟  刘晓刚  牛勇 《人民长江》2008,39(21):29-30
皂市水电站厂房的布置,经研究分析和方案比较后,采用右岸坝后式厂房布置型式.设计中根据本工程具体特点,对建筑物布置方案进行比选,对建筑物结构进行优化,并引进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方便、便于运行管理的工程方案.根据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及枢纽布置特点,电站厂房设计中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为厂房边坡稳定处理,主要采用选择合理厂房位置和型式、优化厂房布置、减小边坡高度和加强边坡处理措施等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规模巨大,枢纽区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开挖边坡高,稳定性较差。通过对各建筑物边坡的影响分析并参照有关规范和已建工程的经验,提出了边坡的控制标准。在地质勘察的基础上,进行边坡失稳模式判别,二、三维极限平衡和平面有限元分析,提出边坡的综合加固处理措施,解决了枢纽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边坡稳定及支护问题。  相似文献   

13.
莲花水电站引水系统进水口后边坡山高陡峭,地质条件复杂。文章介绍了采用扇形孔爆破施工技术,利用2号引水隧洞进口方向前期已开挖的施工导洞,采用此项技术进行2号进水口的高边坡开挖,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吴学林  王纯 《江西水利科技》2002,28(2):74-80,85
阐述大坳水利枢纽厂房后边坡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结合工程特性论述边坡稳定性,根据工程经验类比,提出边坡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右泄出口边坡处理中,首次考虑了1310m以上的边坡处理方法,从工程地质条件原因,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徐村水电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右泄出口边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洪振国  王鹏 《红水河》2014,(3):29-32
通过沉沙池布置在枢纽首部、布置在渠道末端二种方案比选研究,结果表明:当取水口及渠道沿线均山体陡峻,地质较差,开挖形成高边坡,工程量较大,而且渠道末端地形平缓,沉沙池可以布置渠道末端,满足了各建筑物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三峡船闸高边坡岩体渗流特征和船闸区水文地质条件,通过高边坡地下渗流场分析、现场岩体疏干试验,拟定了高边坡地下排水基本设计方案.经观测资料证实,岩体地下排水效果良好,为确保高边坡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简述那力水电站原设计方案,针对其不足,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对引水隧洞、压力前池、泄水陡坡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节省工程投资200万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大渡河某水电站泄水建筑物进水口边坡岩体破碎,不连续面发育,存在较多断层和节理,确定其边坡是否有可动块体并判断其稳定性具有重要工程实际意义。通过对工程区岩体的地质勘察资料的详细研究,运用块体理论赤平解析法搜索关键块,明确该水电站进水口边坡的不稳定块体的几何特征与稳定性,从目前研究结果看:边坡总体稳定性较好,支护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20.
阳泉二电厂供水调蓄库是解决输水线路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安全正常运行的关键设施。本文在研究库盆地质及渗透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了不同防渗状态下库盆渗漏及稳定,确定了安全可靠的防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