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剪纸艺术是民间常见艺术形式之一,而湖北作为民间剪纸艺术的一支重要流派,其地位不言而喻.同时,湖北位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境内,深受楚文化影响,其风格特点上也呈现出楚文化特点.而在现代的包装设计中,需要吸收传统民间艺术中优秀的创作形式、手法与思想文化,方才能给现代包装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罗莹 《绿色包装》2023,(3):24-27
楚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情怀和民族认同文化基因,是民族的灵魂。了解楚文化,有利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当前高职艺术类学生存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多、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不高、盲目崇拜欧美文化的现象。将中华优秀的楚文化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是一个铸就“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将乡土情怀、民族认同要素进行外化释义,潜移默化地引导高职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的文化根须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相似文献   

3.
鲁宁 《上海包装》2014,(3):60-62
一、湖南民间美术与包装设计教学的关系 湖南民间美术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符号,它是本土性、传统美术文化的体现;湖南民间美术文化宝库提供了丰富的图形资源和艺术表达方式,给包装课程教学实践带来灵感和启发。湖南地处洞庭湖的南面,是楚文化发祥地,是历朝历代湘楚文苑,湖南民间美术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它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民间美术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正>一、湖南民间美术与包装设计教学的关系湖南民间美术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符号,它是本土性、传统美术文化的体现;湖南民间美术文化宝库提供了丰富的图形资源和艺术表达方式,给包装课程教学实践带来灵感和启发。湖南地处洞庭湖的南面,是楚文化发祥地,是历朝历代湘楚文苑,湖南民间美术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风情,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它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民间美术文化特色。湖南物产丰富,具有湖湘特  相似文献   

5.
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艺术,生活文化的“活化石”。所有传统工艺产品的背后,都蕴涵着非物质的技术内容和文化艺术内容: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商品,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经济价值,至今仍维持着一个以手工生产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群,作为工业生产的互补。可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传统工艺美术的价值和历史意义都有再认识的可能:另一方面,进入21世纪的传统工艺美术,其创新与发展遭遇到了发展经济、技术更新和文化变迁的诸多矛盾,产生了不少新的问题,需要去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樊琦 《中国科技博览》2013,(29):114-114
电气照明系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将照明艺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它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在设计与安装的时候需要遵循国家制定的规范,并将具体情况与实际资金进行系统的考虑,制定合理的电气照明系统设计与安装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巴、楚毗邻,人文互动:"巴楚文化",源远流长。自商周迄今,巴文化与楚文化借战争、商贸、移民等,在长江中上游文化带与武陵民族走廊文化带内,于长江主线与其支脉清江及武陵山脉、巫山脉构建的核心空间之中,混融拥合为"巴楚文化"。"巴楚艺术"作为"巴楚文化"的子范畴,也因而具有双源并举、混生共荣、活态传承、格调高古、风韵别致、历久弥新的特质。巴楚艺术研究中心正是扎根巴楚区域文化沃土、服务区域文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乘舆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8.
玉雕是一门传统艺术门类,海派玉雕是海派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是中国玉雕四大流派之一。在当下海派玉雕一直是全国玉雕行业的领军团队,在玉雕艺术中有很强的影响力,为玉雕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海派玉雕的艺术精髓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9.
《包装与设计》2014,(3):32-41
上海咏华时代艺术机构以国际、国内高端文化艺术资源为核心,以高端学术为构架,以顶尖艺术形式为延伸,以强大的执行能力为依托,以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为载体,成为国际、国内众多知名品牌文化建设的战略伙伴。形成了系统性研究、开发、建设、实施高端品牌文化战略的运营机制。机构服务涵盖:品牌定制式高端文化艺术活动;传统品牌策划、设计与管理;文化、商业展示空间设计与管理:定制式艺术礼品研发策划、设计与管理等四大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代设计艺术家跻身入国际文化之林的抉择,大体有两种态势:紧追时尚,在风云变幻的新潮中淹没了民族个性也毁灭了自我,谓之其一 ;广泛吸吮人类文化的精髓,深挖地域文化的底蕴,张扬民族精神,肯定自我的存在,在瑰丽的艺术殿堂上,镶嵌上一颗颗属于自己的明珠,谓之其二,青年设计艺术家何华清走的是第二条道路,在他的足迹上,步步开花,已作出了可喜的业绩。   设计艺术作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是社会生存方式和文化方式不可避免的选择。设计理念和艺术语言尤应注重地域性、文化性。我国卓越的艺术大师潘天寿如是说:“艺术…  相似文献   

11.
现代景观设计是融自然、文化、社会、科学和艺术为一体的学科,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应奇:足当代景观实践,抓住中国精神文化的本质规律,才有可能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很好地运用。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与网络游戏文化的跨界融合,既是一种流行趋势,更是一种新型文化产业链形成的标志。文章将博大精深的楚服艺术特征与现代网络游戏相结合,通过大量楚文化背景的网络游戏的调研与分析,重点研究楚服在现代网络游戏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主要表现形式。可以看出,楚服在现代网络游戏中的应用广泛却又不够严谨,同时出现表现手法单一,应用形式肤浅等问题。如何在符合现代玩家审美的前提下,有效地、正确地传承传统文化是现代网络游戏开发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楚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楚纹样作为楚文化符号之一,具有深刻而特定的文化内涵,这无疑给现代设计提供了素材的源泉和设计的灵感。在现代设计视域中从传统楚纹样造型艺术中吸取大量的养分,利用构成手法,把传统文化的审美内涵体现在岳州窑文创产品设计之中一直是设计界与学术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将楚纹样进行二次创作并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中以提升其溢价增量是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舒睿  黄敏 《包装工程》2022,43(22):282-287
目的 探索将文化民俗有效融入现代产品中的技术思路,保留并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方法 分析可供性与文化意象之间的主客观互通性;挖掘交互式智能音箱中的可供性触点;构建形态、感官、认知及情境四类可供性的设计框架;以楚文化意象为例进行设计实践,对智能音箱的产品造型与交互操作方式进行设计,并进行设计评价。结果 在可供性理论指导下的楚文化意象交互式智能音箱产品外观及交互体验设计较好地满足了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结论 可供性有助于文化意象的正确提取与转化,可将意象抽象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设计要素,帮助用户在生理与认知两个层面理解产品的使用方法,同时进一步回味、体验文化内涵和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5.
楚文化符号语言的现代设计语义表达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楚文化符号的语符、语法等方面进行解读,力图揭示楚文化符号的构词及其语法、语用的内在规律,以探讨利用传统符号语义特征传达现代设计的文化内涵,体现特定社会的时代感和价值取向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6.
努力建设图书馆文化,通过各种形式打造图书馆的文化品牌,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激发大众的学习和阅读兴趣,以吉林市图书馆为例,谈“快餐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美术馆国际设计邀请展”于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中国的设计艺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设计遭遇生活已经成为普通人都能看到的现实。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中,与生活相关,由于文化相连的设计的艺术,在文化的前沿迎接着各种最新的艺术思潮,  相似文献   

18.
西藏面具     
《缩微技术》2009,(4):F0003-F0003
面具在藏语中称“巴”,是一种集宗教文化、传统艺术和民间风情相结合的文化现象,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西藏面具以藏族的原始祭祖和藏传佛教为背景,种类丰富、色彩鲜明、形态各异,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西藏各地。  相似文献   

19.
西藏面具     
《数字与缩微影像》2009,(4):F0003-F0003
面具在藏语中称“巴”,是一种集宗教文化、传统艺术和民间风情相结合的文化现象,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西藏面具以藏族的原始祭祖和藏传佛教为背景,种类丰富、色彩鲜明、形态各异,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西藏各地。  相似文献   

20.
从现代设计角度谈中国传统竹刻的文化与艺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青 《包装工程》2012,33(16):103-106
以竹刻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涵义、造型特色为启示,分析了竹刻艺术中蕴含着竹的精神文化、造型文化、民俗文化,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生活形态的情感观念,论述了中国传统竹刻中的文化价值,进而分析了竹刻利用文化特征进行设计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竹刻艺术在现代产品设计中,应用以满足现代人精神需要为目标的传承意义,以及运用中国传统竹刻的特征对于现代设计中传承过程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