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2 0 0 1年 1月~ 2 0 0 4年 2月间收治的小儿肠套叠 4 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男患儿好发年龄为 4个月~ 10个月 ,以回结型最多见 (6 6 .6 % )。空气灌肠复位成功 31例 ,其余均手术治疗。死亡 1例 ,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关键 ,发病超过 4 8h、血便超过 2 4h者不宜行空气灌肠复位术 ,必须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肠套叠是小儿的一种多发病 ,非手术方法包括 :空气灌肠复位和钡剂灌肠复位。1999~ 2 0 0 2年作者采用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 10 8例 ,疗效肯定 ,并发症少。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肠套叠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患儿 10 8例 ,其中男 72例 ,女 36例 ,年龄 1个月~ 4岁 ,平均 7.5月。患者治疗前诊断明确 ,病史1~ 4 8h。1.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 B超引导下 0 .9%生理盐水灌肠方法进行复位 .复位前肌肉注射氯丙嗪和异丙嗪 ,两种药物分别按每 1mg计算 ,患儿安静后置仰卧位 ,肛门内置氟雷氏导管 4~6 cm ,肛门外导管接三通…  相似文献   

3.
卢晖 《中国医药科学》2015,(3):183-185,202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运用空气灌肠整复的价值。方法分析181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运用空气灌肠整复的临床资料。空气灌肠181例,经检查后诊断:回结型肠套叠146例回结型套叠28例,结结型套叠6例;未见肠套叠1例;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180例,成功复位162例,复位失败改用手术治疗18例,复位成功率达90%。结果对临床确诊或疑似小儿肠套叠应尽早进行空气灌肠进一步确诊并进行加压整复复位,解除套叠状态,最大限度避免肠梗阻及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约90%小儿急性肠套叠可通过空气灌肠进行整复复位;空气灌肠整复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肠套叠患儿经空气灌肠诊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12例患儿,一次性空气灌肠复位成功258例(98%),回结套未整复成功25例(8%),小肠套未整复6例(2%)。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治小儿肠套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安全性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的诊治水平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明确诊断为肠套叠患儿在X线引导下行空气灌肠复位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儿中一次性复位成功31例,肌内注射解痉药后经二次空气灌肠成功2例,复位失败2例,其中1例发生穿孔,成功率为94.2%。结论空气灌肠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主要方法,在X线下行空气灌肠复位过程清晰直观,而加强空气灌肠整复护理是提高复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杨燕宜 《天津医药》1989,17(9):553-554
肠套叠是常见小儿急腹症、空气灌肠对肠套叠的复位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如辅以氯胺酮麻醉则效果更为满意,现将近两年来我科所做750例空气灌肠分析如下。一、资料来源:1986年5月至1988年4月共行空气灌肠肠套叠复位750例,其中空气灌肠1次性复位者541例;空气灌肠未复位用氯胺酮麻醉后再次空气灌肠复位者95例。空气灌肠未复位,外科手术复位者114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总结了 B超检查诊断并经手术或 X线下空气灌肠确认的肠套叠患儿 4 7例 ,以及行超声检查的其他原因的腹痛患儿 30例 ,以探讨 B超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病例选自 2 0 0 3年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行 B超检查并经手术或 X线下空气灌肠确诊的小儿肠套叠 4 7例 ,其中男36例 ,女 11例 ,年龄 4 5 d~ 13岁 ,1岁以内 2 4例 ,1~ 6岁12例 ,6岁以上 11例。另选同期其他原因的腹痛患儿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1岁以内 18例 ,1~ 6岁 8例 ,6岁以上 4例 ,均行 B超诊断。超声仪器选用日本东芝 - 2 4 0超声诊断仪 ,探头中心频率 …  相似文献   

8.
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8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肠套叠采用空气灌肠复位的疗效,减轻开腹手术的损伤。方法:对86例小儿肠套叠患者行空气灌肠诊断与整复。结果:空气灌肠整复成功80例,整复成功率为93.0%,其中空气压力为12.0~16.0kPa的维持者成功率为100%。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高压空气灌肠套叠复位疗效较好,同时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张超  刘德武  李明  冯天民 《中国医药科学》2014,(22):167-169,197
目的探讨多次重复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价值及安全性,以提高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治愈率。方法对本院2010年7月-2014年2月130例行空气灌肠治疗的特发性小儿肠套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0例行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中119例空气灌肠治疗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1.5%,21例行重复空气灌肠治疗,11例获得成功,成功率为52.4%。10例重复空气灌肠复位未成功者均出现回肠末端套入部周围空气环绕。1例因首次空气灌肠发生肠穿孔而未行重复灌肠治疗。结论重复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提高复位成功率。在患儿临床情况稳定的情况下,应行延迟的重复空气灌肠治疗。回肠末端周围空气环绕可作为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治疗难以复位成功的一个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和复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收诊30例小儿肠套叠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30例患儿空气灌肠复位成功26例,复位率86.7%。结论 采用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和复位治疗是首选方法。它诊断准确,复住迅速、整复率高,操作简单可靠、安全,经济、社会效益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压(≤9.0 kPa)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肠套叠患儿269例行低压空气灌肠复位的临床资料.结果 复位成功260例,成功率为96.7%;复位失败9例,改用手术治疗,所有患儿均未出现肠穿孔和死亡.结论 低压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成功率高、安全性高、可操作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的X线表现,提高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及X线表现,并经灌肠诊断性治疗。结果 138例儿童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率86%,肠套叠整复成功率随病程的延长而降低,2~24h为94%,24~36h为83%,36~48h为66%,48~72h为50%。结论及时发现小儿肠套叠,有助于提高空气灌肠治疗儿童急性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和水压灌肠复位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128例采用空气灌肠复位和116例采用水压灌肠复位小儿急性肠套叠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复发率,穿孔率,恢复时间.结果:空气灌肠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在复位成功率,复发率,穿孔率和恢复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二者只在复位时间上有所差异,空气灌肠时间短于水压灌肠时间.结论:空气灌肠复位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均是安全的、有良好的疗效.空气灌肠在操作方便性方面更有优势,但患儿暴露在放射线下,对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病例的临床及X线表现。方法 X线荧屏下行结肠注气整复小儿肠套叠150例,成功132例,失败18例。结果 空气灌肠整复失败18例均经手术复位,其中复杂型6例,器质性肠套叠4例,1例肠坏死,4例阑尾被套,3例肠壁损伤。结论 透视下空气灌肠是诊断与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最好方法;对于复杂型肠套叠及伴有肠管畸型,肠腔坏死等症,则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6例肠套叠患儿行空气灌肠复位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肠套叠行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为81.8%。病程〈24h的患儿复位成功率为84.9%,病程〉24h患儿复位成功率为73.1%(P=0.021)。病程〉24h的患儿中,肠管扩张和发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程〈24h的患儿(e〈0.05)。肠管扩张的患儿成功率为69.0%,无肠管扩张患儿成功率为84.9%(P=0.005)。发热患儿的成功率为75.0%,无发热的患儿成功率为8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俨=0.331)。结论及早应用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番对其临床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水灌肠复位术与空气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近4年来收治60例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用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对照组用空气灌肠复位。结果治疗组30例住B超监视下行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术,复位成功28例,占93.33%;有2例复套,复发率为7.14%;对照组30例在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复位术,复位成功25例,占83.33%;有2例复套,复发率为8.0%。两组病例整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优于空气灌肠复位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常规空气灌肠术对小儿可疑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分析50例初诊为小儿可疑肠套叠后行空气灌肠术病例的确诊与治疗情况,统计其诊断与治愈率,讨论常规空气灌肠术对小儿可疑肠套叠的应用价值。结果 空气灌肠术后作出肠套叠确诊28例,28例均行空气灌肠复位,治愈20例,复位失败行手术复位8例;空气灌肠术后可疑肠套叠3例(均位于小肠),经口服钡餐确诊2例、排除1例;空气灌肠术后表现为阴性19例。结论 小儿可疑肠套叠患者行常规空气灌肠术具有较高的诊断与治疗价值,并且安全性较高,副作用少,费用低,在临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回顾总结了我院2005-2008年采用超声下温盐水灌肠复位46例和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44例2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肠套叠,并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0例肠套叠患儿中,男性57例,女性33例,发病年龄2个月至8岁,1岁以内占6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42例婴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中37例经空气灌肠复位成功,无并发症,5例经手术治疗,治愈4例,死亡1例。结论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在是一种有效、经济和比较安全可靠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小儿肠套叠在x线空气灌肠下的复伉率。方法经肛门插入Foley氏管,在电视监视器下,用JS-628E电脑遥控脉冲灌肠整复仪,压力设定在7~16KPa之间,确诊肠套叠后行空气灌肠下复位。结果经空气灌肠确诊复位50例患者中,套叠头部为充盈缺损或团块状软组织影,呈杯口状33例,钳状9例,球状7例,息肉状1例。套头位于回盲部5例,升结肠21例,结肠肝曲20例,横结肠3例,结肠脾曲1例。其中40例顺利复位(80%),8例结合手法按摩复位(16%),2例经2次空气灌肠复位(4%)。结论小儿肠套叠在x线空气灌肠下复位是安全、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