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凹版印刷是现代软包装印刷普遍采用的一种印刷工艺,所谓凹版就是印版滚筒上有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印刷是通过刮墨刀将空白部分油墨刮干净,并通过压印机构施加一定压力,将凹坑内的油墨(图文)转移到承印物上,如图1是凹版印刷的印刷原理,压印机构是凹版印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柔印技术属于凸版印刷工艺的一种,即指有图部分凸起的印版。其印刷原理可以概括为:将流体油墨通过墨斗胶辊和网纹传墨辊传递后,使具有一定厚度的油墨层均匀地涂布在印版的图部分,再由压印滚筒施加印刷压力,将图部分的油墨层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最后经干燥处理形成清晰的图。柔性版印刷工艺过程至此完成。  相似文献   

3.
王华明 《中国包装》2004,24(5):64-66
晒版是印前工艺与打样、印刷工艺之间的纽带,它需要完全忠实地把原版的图文信息转移到PS版上;同时要使图文部分亲油墨、空白部分亲水,并且使印版能承受住滚简间巨大的长时间的压力,而不改变其着墨亲水性能。  相似文献   

4.
柔性版印刷     
张孟 《上海包装》2012,(2):41-45
柔性版印刷(flexography),也常简称为柔版印刷,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传墨辊传递油墨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柔性版印刷的命名是因为它原来是用于印刷表面非常不均匀的瓦楞纸板的,需要印版表面与纸板保持接触,因此应该具有很好的柔性。而且,纸板上未印刷的高点不得印上印版上残余的油墨,这就要求印版上非图文部分具有足够的深度才能够达到这点要求。  相似文献   

5.
柔性版印刷是凸版印刷工艺的一种,它采用有弹性的柔性印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方法进行印刷。在印版中它的图文部分全部凸起,印刷时网纹辊将一定密度分布的油墨涂布在印版图文部分,然后在压印滚筒的压力下,凸起部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形成清晰的图形。可以看出,在印刷过程中网纹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被称为柔版印刷的“心脏”。网纹辊技术的滞后发展,也影响了柔性版印刷的发展。随着国内高性能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各方面技术问题的突破,陶瓷网纹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目前国内高档宽幅柔性版水墨印刷开槽机已经比较普遍地采用了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镀铬金属网纹辊市场也随之萎缩但仍有一席之地;在机组式、层叠式、卫星式窄幅柔版印刷机中,陶瓷网纹辊从始至终占据着绝对地位。  相似文献   

6.
张红梅 《塑料包装》2005,15(4):41-42
软包装塑料薄膜进行凹版印刷时.常用到刮刀,刮刀的作用是将印版多余的油墨刮干净、网孔内穴油墨能清晰转移到彩印基材上,从而达到所需效果。如果刮刀使用不当常常发生许多的故障诸如印品发花、无光泽、色彩不一.拖影,甚至产生刮刀线。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基材、机械传动、人为技能、室内温、湿度、刮墨刀使用不当是凹印中质量故障产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卫 《湖南包装》2004,(3):33-34
胶印产品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印版、机器、纸张、润版液、油墨以及对于这些条件的工艺技术上的控制,还与油墨的干燥方式和干燥速度有关。一个印刷品往往印刷效果好。但由于油墨干燥过快或干燥过慢,最后使印刷品的整体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或者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甚至成为废品。  相似文献   

8.
、印刷色序对上光的影响印刷上光就是在已经全部完成图文印刷过程的复制品表面 ,用实地印版或图文版再印一次或两次亮光浆或亮光浆与亮光油的混合体 ,使印刷品表面获得光亮薄膜层的方法。这种上光的优点是可以有选择地上光 ,既可满版亦可实地上光。影响印刷上光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下面就色序的影响及其工艺处理谈谈个人看法。印刷上光的质量好坏与印刷的色序有很大关系 ,选择正确合理的印刷色序 ,使油墨可以从里向外充分干燥 ,在良好干燥的印刷品上再印刷亮光浆就不会有粘脏 ,掉色等弊病出现 ,并能使原有印品色彩更鲜艳 ,更富有光泽。如果…  相似文献   

9.
一 胶印机简介胶印机是一种平版印刷.它是利用油水不相溶原理,将制有阳图图文的平板印片挂包在印版滚筒上,墨辊(油性)、“水”辊(水性)分别在其上滚动供墨供水.印版的图文部分吸油,它吸收了墨辊传来的油墨,而印版的空白部分吸水,它在水辊的作用下不吸墨,这样就使印版图文具有墨迹;然而将该图文墨迹转移印到胶皮滚筒上形成阴图图文墨迹,最后再将胶皮滚筒上的阴图图文墨迹转印到纸上成为印刷品.胶印机就是完成胶印印刷的机器.胶印印刷质量好、速度快,高档彩色印刷品,非胶印难以胜任,因而它是印刷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金振华  秦明南 《湖南包装》2004,(3):36-37,32
所谓印刷上光,就是在已经全部完成图文印刷过程的复制品表面,用实地印版或图文印版经印刷机再印一次或两次上光油,使印刷物表面获得光亮的薄膜层的方法。印刷上光可以增强油墨的耐光性能,增加油墨层防热和防潮能力,起到保护印迹、美化产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胶版印刷,即平面印刷,其印版上需印刷的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都处于印版的同一平面上,利用水、墨平衡的原理实施印刷作业。实际印刷时,印版上不但要不断地沾补新的印墨,而且要不断注补新的润版液,在印版的空白部分保持良好的亲水性,防止油墨向空白部分扩散,保证印刷时印版上的水、墨平衡,达到良好的印刷质量。本文系统地介绍此印版润版液的作用、成分、功能、特性和实际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并列举市场上常见的润版液产品的品牌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2.
柔性版印刷是凸版印刷工艺的一种.所谓凸版就是图部分凸起的印版。柔性版印刷基本原理是使用柔性印版,通过网纹传墨辊传递油墨,将一定厚度的油墨层均匀地涂布在印版图部分。然后在压印滚筒压力的作用下,图部分的油墨层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形成清晰的图印刷过程。柔性版瓦楞纸板印刷机的输墨机构通常是两辊式输墨机构。  相似文献   

13.
李桂姣 《广东包装》2004,(3):12-12,11
油水不相溶规律是胶印的基本原理,胶印印刷的过程必须在水的参与下进行,通过在印版上建立亲水区(空白区)和亲油区(图文区),印刷时先输水后输墨,印版上不同的区域选择性地吸附水分(润版液)和油墨,从而实现图文的正确转移,因此,水在胶印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14.
何京 《上海包装》2008,(1):37-37
油墨流动性之大小,可以影响到印刷时润版液的使用量。在印刷过程中,使用润版液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使清水更容易在非印纹部分形成水膜,令油墨不易向这些部分展开。假设油墨的流动性小,它在印版上便会铺展得较慢,油墨在非印纹部分停留的时间便会较短,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便可使用较少分量的润版液;相反,假设油墨的流动性大,我们便要适当地增加润版液的分量,以防油墨在非印纹部分黏着。  相似文献   

15.
普应仁 《中国包装》2009,29(8):52-53
平印工艺,就是印版的着墨图文和非着墨部位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由于印版表面通过技术处理,形成亲油疏水的印刷部分和亲水疏油的非图文区域,使版面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吸附能力,进而实现印刷的。  相似文献   

16.
管德福 《中国包装》2007,27(1):69-69
印刷工艺的彩色图象复制,是通过颜色的分解,传递和组合来完成的。操作者运用扫描仪,显示器及与之配备的软件,把原稿上的彩色图象分解C,M,Y,K四张分色片;再经过晒版,把四张分色片上的图文信息分别转移到印版上,然后通过印刷机(或打样机)把印版上的图文信息,利用油墨的吸附性,分别在纸张表面相互交叠而成复制的彩色图象。  相似文献   

17.
《上海包装》2004,(3):39-39
排除方法JJ.23冲阵书种一承印物粘结、蹭脏故障原因水墨不干复卷张力太大存放印刷品的室温太高提高干燥温度:降低复卷张力;将印刷成品放在凉爽处J,.231八乙3 45J,.八乙八J 41勺糊版、堵版印版太浅印刷压力太大供墨量太多;水墨粘度太高;水墨干燥速度过快加深印版调整印刷压力:降低供墨量降低水墨粘度降低干燥温度J,.八/Qd叠色不良多色套印中印后面的颜色时r前一色未干后印的颜色使前一色发生剥离现象后印的色叠印不上去提高第一色干燥速度;降低后印色墨的粘度或降低印刷压力降低后一色的粘度或提高其附着力J,.2 CO1 2 34月J卫2 CO4印刷…  相似文献   

18.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作为瓦楞纸箱生产企业,保证纸箱的印刷质量是保证纸箱质量的首要条件。纸箱印刷的好坏,就像一个人的衣着,是给人们最直观的形象。纸箱的印刷质量直接影响到纸箱的整体质量,更进一步影响到内装物的整体形象和质量。 在瓦楞纸箱印刷过程中,主要是印版、印刷油墨、瓦楞纸板、设备及操作者调整技术等因素影响着印刷的质量。 印版 印版的材质一般常用的有橡皮版和树脂版两种,使用时需考虑: 1.硬度:一般的印版以 35°Shore A左右的硬度较适宜,而满版印刷的印版应选择硬度较低的材质(约 25°Shor…  相似文献   

19.
《广东包装》2006,(5):21-21,23
水墨应用主要以柔性版印刷和凹版印刷为主。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的水墨环保性好,油墨性能好,主要表现在:墨性稳定、亮度高、着色力强、附着牢度高、干燥速度能够适应印刷速度的需要,四色套印和专色印均可。水性凹印油墨应用于包装纸、纸盒等纸的产品印刷中已经很广泛,这是由于纸制品蒸发干燥和吸收干燥较好的缘故。水性油墨应用于柔版印刷中目前在国内发展也很快,水墨在柔印机中占的比例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20.
故障名称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承印物粘结、蹭脏1、水墨不干;2、复卷张力太大;3、存放印刷品的室温太高1、提高干燥温度;2、降低复卷张力;3、将印刷成品放在凉爽处糊版、堵版1、印版太浅;2、印刷压力太大;3、供墨量太多;4、水墨粘度太高;5、水墨干燥速度过快1、加深印版;2、调整印刷压力;3、降低供墨量;4、降低水墨粘度;5、降低干燥温度叠色不良1、多色套印中印后面的颜色时,前一色未干;2、后印的颜色使前一色发生剥离现象;3、后印的色叠印不上去1、提高第一色干燥速度;2、降低后印色墨的粘度或降低印刷压力;3、降低后一色的粘度或提高其附着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