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织针夹直回火的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永海 《纺织器材》2003,30(3):33-34
针对织针所用材料及使用性能要求,比较了几种回火设备和工艺的优缺点,指出用油溶炉回火1h以上最理想,并建议织针淬火后在48h之内进行夹直回火。  相似文献   

2.
鲍正红  朱世根  丁浩  狄平 《纺织学报》2008,29(4):119-122
就回火工艺对织针弹性及硬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回火温度对织针硬度影响明显,随回火温度升高,织针的表面硬度明显降低;在同一回火温度下,回火保温时间大于60 min时,织针硬度变化不大;织针弹性主要受回火时间影响,在回火时间小于60 min时,残余变形量随温度的变化减小比较大,而当回火温度高于220℃,保温时间大于60 min时,弹性变化不大,并保持较小的残余变形量;采用适当的回火工艺,织针不仅可以具有良好的弹性,还可以有高的硬度(HV650以上)。  相似文献   

3.
针织用针热处理及表面光整工艺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永海 《纺织器材》2005,32(1):30-32
根据针织用针采用的材料及热处理相变线 ,探讨了对织针进行淬火、回火的工艺实践和设备的使用、仪器的校正 ;同时 ,介绍使用托盘式抛光机对织针进行光整 ,将使织针表面达到较高要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细、薄、长型织针在热处理时变形大,易造成废品.本文分析了织针热处理产生变形的原因,如热膨胀引起的变形,组织转变引起的变形,加热温度对变形的影响,工件原始状态对变形的影响等;提出解决织针热处理变形的方法,如消除加工应力及变形进行时效回火,选择及控制加热温度、冷却剂等.采用这种工艺,织针质量稳定,变形极微,能达到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冯晋  顾鸿声 《纺织器材》1993,20(5):40-42
硝盐炉回火存在织针硬度和弹性一致性差,质量不稳定,表面易产生回火色等缺陷。采用井式炉保护气氛回火后,织针表面光亮,硬度均匀,弹性好,强度高。为织针的热处理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
弹性盖板针布回火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解决传统火焰淬火或高频淬火后弹性盖板针布梳针针尖磨针后易崩刃的问题,对弹性盖板针布淬火线新增回火工序,针对高频电源设计出3种高频感应器,并对稳定淬火后的梳针通过正交试验进行高频回火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的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得出弹性盖板针布高频回火最优工艺是:感应器形式为Ⅰ型,感应电流12 A,感应距离2 mm。  相似文献   

7.
织针井式炉回火工艺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采用井式炉光亮回火,使针的硬度、弹性提高,一致性好,回火后表面无回火色,光亮,克服了硝盐炉回火的缺陷,为织针的后工序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郑飞  朱世根 《纺织器材》2008,35(3):22-25
针对采用线切割加工织针模具精度不高,寿命较短的问题,从模具线切割的加工工艺、回火处理、润滑以及表面处理、冲裁使用对模具失效的影响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导致织针模具寿命短的原因,指出模具线切割加工的热效应会使模具表面产生变质层,是降低其强度和韧性、增加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可对线切割模具进行回火处理、用研磨抛光方法去除变质层以及采用二次线切割等工艺改进模具质量,改善模具冲裁过程中的摩擦及提高模具工作表面抗磨能力,都可有效地减小模具磨损.  相似文献   

9.
赵磊  刘云岗 《纺织器材》2011,38(1):21-23
为了改进弹性盖板针布磨针工艺,以充分发挥其在梳针机上的分梳、除杂、均匀、混合作用,分析了弹性盖板针布植针针形的变化,重点通过选择磨料,粗、细侧磨进给量及横向运动次数等,试验对比分析了改进前、后磨针工艺的效果,指出磨针工艺影响磨针的形状与细度,磨针附件及工艺改进后弹性盖板针布梳针侧磨细度控制在0.12 mm~0.16 m...  相似文献   

10.
介绍基于双针床电脑横机的全成形针织产品放针工艺的编织原理,包括明放针和暗放针编织工艺。针对织物成品放针处出现孔眼的问题,分析并提出全成形针织产品明放针和暗放针编织工艺的改进方法,并分析不同放针工艺之间的区别以及在实际编织过程中的注意要点。经实践研究表明,改进后的放针工艺能够较好地改善织物放针处的孔眼问题。该研究对全成形针织毛衫的设计与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陆永海 《纺织器材》1999,26(2):13-17
织针产品的91年标准,是织针类型、性能、质量、材料、公差等方面的系列标准。在生产中如何依据行业标准的各项要求,对各工序的工艺性问题进行探讨,归纳出一些合理的、可行的工艺原则,这对稳定和提高织针生产水平,无疑会起很大作用,在新品开发过程中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在实际生产中,织针厂极少自行设计产品,一般都是按照针织机械的要求进行配套,或按样品仿制,在开发替代进口织针时更是这样。为了能制造出合格的织针,若对各工序的工艺性有一个较深层次的理解,就能在工艺制订中得心应手,应付自如。下面就锯槽的工艺规程,提出一…  相似文献   

12.
羊绒衫编织工艺的设计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产品的款式、规格、测量方法、成品密度、回缩率等因素综合考虑.从腋下一次性减针、放跑马针、领部编织等方面介绍了羊绒衫编织工艺设计的要点,着重阐述了腋下一次性减针的减针原因和减针工艺方法,包括拷针法、套针法、括针法等.  相似文献   

13.
在编织生产过程中 ,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运转正常的机台 ,由于工艺参数的变化或正常的微小调节 ,布面出现了莫名其妙的疵点。比如说 ,规则的、不规则的花针、漏针和稀路针 ,甚至坏针、吊针之类 ,通过正常的调节不能加以解决 ,凭肉眼也很难区分织针的好坏 ;但只要部分或全部换成新针后 ,上述布疵即可消除 ,不再出现同样的毛病。在这里 ,我们可以称此为“隐蔽性坏针”现象。产生“隐蔽性坏针”的原因较多 ,甚至于正常的机台运转也会对织针造成肉眼不易觉察的损伤。在机台品种工艺参数适中的情况下 ,布面上基本不出现布疵 ,但如果对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提高针织用针表面质量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宏太 《纺织器材》1998,25(2):37-39
本文研究了如何提高织针表面质量,分析了进口针与国产针表面质量及几何形状的差异。为针织用针表面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工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内外织针用钢的化学成份、金相组织,机械性能的对比分析,结合织针制造工艺,科学合理地提出了织针用钢的技术要求。生产实践证明,该技术要求基本可满足制针工业的需要,进而可提高织针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东南亚地区的文化衫订单中,客户普遍要求圆筒织物,用台车可以满足多种尺寸要求,但台车汗布质量不大理想。因此,怎样利用现有小筒径圆机来适应不同尺寸坯布要求已成为必要。 进行汗布工艺设计时,只要线圈长度相同,胸围尺寸仅与织针针数成正比。因此,只要纱支适中,工艺范围允许,筒径457.2mm24针/25.4 mm单面机针数与筒径609.6 mm18针/25.4 mm罗纹机下针针数  相似文献   

17.
从工艺、机械等方面分析了细针距大圆机织针磨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移圈针扩圈片的热处理质量,尤其是硬度和弹性,提出用残余变形角度表示扩圈片弹性优劣的方法。通过试验测试研究回火工艺对扩圈片表面硬度及弹性的影响规律,指出: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扩圈片的表面硬度及残余变形角度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扩圈片的硬度及弹性要求,用SK5钢作为移圈针扩圈片材料时,回火温度应控制在220℃~230℃为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内外织针用钢的化学成份、金相组织、机性能的对比分析,结合针制造工艺,科学合理地提出了织针用钢的技术要求,生产实践证明,该技术要求基本可满足制针工业的扼要,进而要提高织针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国内引进的大圆机不断增多,而配套用的细针距舌针主要依赖进口,每年需要大量外汇。为实现细针距舌针的国产化,烟台针织器材厂在分析国外先进样品的基础上,结合本厂工艺设备状况,合理制定标准和工艺路线,更新改造关键设备,自制检测量具,并加强质量控制,先后开发了30多个品种,600多万枚,顶替了部分进口,为国家节约了外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