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哺乳期的母亲用药,都能或多或少地分布到乳汁中,药量一般为母体用药剂量的1%~2%,因此,进入婴儿体内的药量很小,能否引起婴儿的不良反应,关键在于药物的毒性及婴儿本身对药物的吸收、转化和排泄能力。易被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即使乳汁中浓度不高,但因婴儿每天要吸吮乳汁800~1000ml,也能使婴儿吸收相当大的剂量。  哺乳期用药对婴儿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抑制乳汁分泌。由于某些药物的药理作用或副作用导致母乳分泌减少或抑制了母乳的分泌,不能达到有效的母乳喂养;二是通过乳汁吸收使婴儿有不良反应。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和社会的发展,优生优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观。孕期及哺乳期用药与优生优育关系甚为密切,故用药所考虑的不仅是药效问题,更重要的是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现就孕期及哺乳期应禁用或慎用的一些常用药物介绍如下。1 抗生素类药孕妇的任何时期服用四环素对胎儿  相似文献   

3.
镇痛药物是医生们进行疼痛治疗的重要工具。镇痛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阿片类镇痛药、非阿片类镇痛及辅助性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以吗啡、芬太尼等为代表药物,近来其他人工合成的可待因衍生物如羟可酮、氢可酮等也逐渐被用于临床。非阿片类镇痛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类药,其中环氧化酶-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等高选择抑制剂具有副作用较小的优点。此外氯胺酮、可乐定等非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近来也被重新研究和应用。辅助性镇痛药物以抗惊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对于阿片类药物不敏感的患者,可作为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4.
病人得知药物副作用对服药依从性无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得知他们正在服用的精神抑制药物的副作用,对他们服药的依从性没有不良影响。 长期使用精神抑制药物治疗会使药物副作用所致的并发症发病率高,如有1/5的病人可并发迟发性运动障碍(极度痛苦的不随意运动)。关于告诉病人药物副作用的危险性是否有益于治疗还存在着争议。一些护土害怕病人担心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而不遵医嘱服药。研究者邀请了56名正在服用精神抑制药物维持的病人完成一项关于迟发性运动障碍知识  相似文献   

5.
镇痛药物及其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22  
赵晶  叶铁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350-2352
镇痛药物是医生们进行疼痛治疗的重要工具。镇痛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阿片类镇痛药、非阿片类镇痛及辅助性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以吗啡、芬太尼等为代表药物,近年其他人工合成的可待因衍生物如羟可酮、氢可酮等也逐渐被用于临床。非阿片类镇痛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类药,其中环氧化酶-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等高选择抑制剂具有副作用较小的优点。此外氯胺酮、可乐定等非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近来也被重新研究和应用。辅助性镇痛药物以抗惊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对于阿片类药物不敏感的患,可作为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6.
对于术后疼痛以前通过间断肌肉注射镇痛药进行镇痛,然而,由于惟恐镇痛药过量成瘾,以及间断肌肉注射药物本身的弊端[1], 限制了它们有临床中的使用.目前,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法(PCEA)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硬膜外镇痛方法中,局麻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在产生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可降低两种药物用量、减少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目前所用的镇痛药物配伍方案众多,如何合理使用、发挥其优点、避免不良反应,需要临床不断研究.本研究旨在比较舒芬太尼和吗啡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药物可以治病,用得不适合或过量又会引起疾病和产生不良后果。在治疗消化道疾病时,用药尤其要考虑周详,慎重选择!所以必须懂得药理,了解药性,知道它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才能获得有效的治疗。这里仅举临床常见病例,多发情况,提出同道参考与警惕。一、不适用于溃疡病和上消化道炎症的药物。1.解热镇痛药物:阿斯匹林、APC—类药品,口服后引起溃疡病或胃炎大出血是常见的事。引起出血的机制是病灶宜接受到刺激损害,其次是可能抑制前  相似文献   

8.
对于术后疼痛以前通过间断肌肉注射镇痛药进行镇痛,然而,由于惟恐镇痛药过量成瘾,以及间断肌肉注射药物本身的弊端[1], 限制了它们有临床中的使用.目前,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法(PCEA)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硬膜外镇痛方法中,局麻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在产生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可降低两种药物用量、减少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目前所用的镇痛药物配伍方案众多,如何合理使用、发挥其优点、避免不良反应,需要临床不断研究.本研究旨在比较舒芬太尼和吗啡用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痢特灵又称呋喃唑酮,是属于呋喃类的一种合成抗菌药物。十多年来广泛应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对伤寒病、贾第鞭毛虫病(又称梨形鞭毛虫病,寄生于小肠,尤以十二指肠居多。人因误食其包囊而致病,产生肠道功能紊乱而致腹泻)也有一定疗效。1972年以来,国内已有不少报告用于治疗溃疡病,并获得满意的效果。由于本药具有抗菌谱广、性质稳定、服用方便、价廉易得、常用剂量出现毒性反应及副作用不多等特点,所以在基层医疗单位受到欢迎,使用日见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系统药物如果不了解药理作用和适应症,不合理使用,轻者副作用加大,重者发生中毒反应及意外。现介绍常见的不合理使用。 1.地高辛加乙胺碘呋酮:乙胺碘呋酮可将地高辛从组织中置换出来,减少地高辛的排泄,使地高辛在血浆浓度明显增加,两药合用易发生地高辛中毒。使用时地高辛量减半,并随时监测血浆地高辛浓度。 2.地高辛加奎尼丁:地高辛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最常用药物,奎尼丁是重要的抗心律失常药。心  相似文献   

11.
解热镇痛药吸烟会使这类药的代谢加快,疗效显著下降,有时疗效仅为不吸烟的百分之一;而且其代谢产物不能迅速排出,使药物成分蓄积体内,易发生药物中毒。平喘药在服用胆茶碱、氨茶碱等平喘药后,吸烟者对药物的排泄速度比不吸烟者快3倍,使疗效大大降低。据临床观察,即使戒烟3个月,也难以改变这一状况。抗心绞痛药有吸烟史的心绞痛病人服用心痛定、心得安和阿替洛尔等,不仅血药浓度明显降低,而且还使排泄量增加,以致加重病情。戒烟会使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功能改善。抗酸药常用抗酸药有西咪替丁(泰胃美及甲氰咪胍)、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等。用…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使用的药物中,很多药物带有颜色,它们的代谢产物也显色;有一些虽然本身无色,但在体内经过不同的化学变化而产生颜色。为了提高对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代谢产物显色的药物的认识,现在作一些简单介绍。一、四环素族抗菌素四环素族抗菌素为黄色结晶性粉末,口服以后从肠道吸收进入血液,然后大部分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因此,服用四环素族药物的病人尿液发黄。有人分析了这种黄色尿液后发现:尿中不仅含有四环素族药  相似文献   

13.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s)具有抗炎、镇痛、解热、抗风湿的作用,因其化学结构与抗炎机制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甾体类)不同而被命名.它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药物,各国疼痛防治指南中将其作为首选镇痛药物,全球每天服用人数达3000万之多,我国有超过1/5的门诊急慢性疼痛患者在使用.自1897年化学家霍夫曼成功合成乙酰水杨酸以来,该类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已有上百年历史,拥有上百个品种.为比较该类药物的镇痛效果,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我们进行了大规模多中心的常见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镇痛效果调查.  相似文献   

14.
<正>围生期孕产妇常常会发生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母亲在用药之前应充分考虑药物对自己、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选择适宜药物,既发挥药物最大功效,又对母亲、胎儿及婴儿安全[1]。如果使用不当,不仅浪费药源,增加患者负担,还有可能对母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通过对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可以显著降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一向被认为是较安全、理想的对症治疗药物,近年来阿司匹林在临床治疗上的新用途引起了笔者极大兴趣和重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阿司匹林有一些明显的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术后镇痛及镇静催眠药物在老年患者术后睡眠紊乱中的应用探讨如下。 1术后镇痛 术后镇痛是改善睡眠最有效的方式。术后镇痛的方式包括经不同途径给予某些镇痛药物,如:口服、静脉、肌肉、皮下注射给药、硬膜外给药等,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镇痛药、非阿片类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局麻药。常用的阿片类镇痛药是吗啡、芬太尼、瑞芬太尼等。多年来,哌替啶一直是治疗急性疼痛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7.
强心甙类药物是一类安全范围较小的药物,其治疗量约为中毒量的60%,一般病人服药时间较长,大多数病人可以不间断地服用多年,如果使用不当,将产生许多副作用。最常见的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有资料统计地戈辛中毒者有27.5~50%是合并用药引起的。例如强心甙类药物与乙胺碘呋酮合用不当时,可产生严重窦性停搏等严重反应。常见的不合理联合用药有两个方面,一是影响强心甙类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从  相似文献   

18.
献血者服用药物与临床用血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献血者献血时其血液中不应有药物存在。如果献血者服用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残存在其血液中,可能会给受血者带来严重危害,甚至直接影响临床用血安全。因此,献血者必须俟其血液中的药物清除、安全后才能献血。Stiehtenoth等曾设定了191种(类)西药的献血安全间隔时间,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2个主要的问题:一是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中多数未充分了解和认识残留在献血者血液中的药物对受血者可能产生的严重危害,对献血者的服药史重视不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下颌智齿拔除术后如何正确使用镇痛药。方法 观察一年期间下颌智齿拔除术后患者61人,记录疼痛程度及使用镇痛药情况。结果 未用镇痛药组84%出现疼痛。使用镇痛药组30.7%出现疼痛。对于疼痛在Ⅱ级以上且使用镇痛药的9位患者,大多数首选阿片类镇痛药,用药时间长,疼痛时间固定,考虑有药物依赖性。结论 下颌智齿拔除术后有轻度疼痛,短期、少量服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即可使其度过疼痛期,且不会使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社区协作是控制药物副作用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病病人长时间服用某些药物 ,往往忽视药物的副作用 ,特别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一旦发生副作用常影响机体的健康 ,甚至提高病死率。作者指出 ,合理地重新划分专业之间的界线 ,扩大护理人员和药剂人员的职责 ,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的药理学培训 ,开展多学科协作可以控制药物的副作用。Swansea的威尔士大学保健科学学院在其社区保健 (精神卫生 )课程中设有针对慢性病病人的应用药理学 (33个学时 ) ,讲授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抗焦虑药等药理知识及对药物副作用的测验方法。作者调查了同一年级的 7名经过药理学培训和7名未经培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