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胞凋亡基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某些基因在细胞凋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得到普遍重视。它们既具有单一的调节作用,又具有复杂的协同效应。研究这些基因在细胞调亡中的调控机制.对利用基因治疗技术治疗恶性肿瘤和退变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急性肾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病死率高,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在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是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核蛋白因子,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参与多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具有抑制和促进细胞凋亡的双向作用.本文就NF-κB信号传导在急性肾损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细胞色素C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在机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和病理状态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近20年来研究热点。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细胞是凋亡程序关键的一步,在凋亡机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现就从细胞色素C在凋亡中的作用、从线粒体释放机制及和Bcl 2家族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属是人体肠道固有菌属,其具有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抗肿瘤、抗辐射、抗衰老和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本文阐述了双歧杆菌诱导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P53、CrmA、IAPs、FLIPs、Bcl-2家族及多基因、多环节、多步骤协同调控;双歧杆菌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中的膜受体通路和线粒体通路;细胞凋亡的分子及其相互作用;双歧杆菌在抗肿瘤细胞中诱导细胞凋亡的临床应用.通过简述双歧杆菌在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为双歧杆菌在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Bcl-2蛋白家族和p53基因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细胞凋亡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系列基因控制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在多数细胞类型中,原癌基因Bcl-2蛋白家族与p53是重要的细胞凋亡调节因子,在细胞凋亡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调控细胞凋亡。文章探讨Bcl-2蛋白家族和p53基因对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资料来源:引用计算机检索1995/2006PubMed、Springer link的相关文章,检索词“apoptosis,Bcl-2protein family,p53”,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1995/20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或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凋亡,Bcl-2,Bax”,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并手工检索《细胞凋亡基础与临床》。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被选文献符合以下标准:①Bcl-2蛋白家族与凋亡的关系。②p53基因与凋亡的关系。③细胞凋亡基因调控的研究。④Bcl-2蛋白家族、p53基因调节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排除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0篇相关文献,中文文献均为全文,大部分外文文献为全文,其他为摘要。入选关于Bcl-2蛋白家族、p53基因与凋亡的关系及机制,细胞凋亡基因调控的相关文献32篇。资料综合:①Bcl-2蛋白家族是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研究得最多的一类蛋白质。包含抑制和促进细胞凋亡两类功能相反的蛋白质。Bcl-2蛋白家族及其家族成员共同构成一个异常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调控细胞凋亡。其调节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于Bcl-2蛋白家族与线粒体、Bcl-2蛋白的相互作用、细胞内Ca2 ;及氧自由基有关。②p53基因对防止细胞增生和保持DNA受损基因组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p53调控细胞凋亡包括对外源性凋亡途径的调节和内源性凋亡途径的调控,p53基因究竟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调控细胞凋亡?不同的实验因为不同的遗传学背景和微环境而不同。③目前主要有3种实验方法来研究p53基因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第1种方法是通过识别p53激活的基因组的DNA断片,或者是启动所包含的依赖p53激活的因子。第2种方法是系统地识别受p53基因分别调控的基因组(或DNA组)。第3种方法是识别受p53调控的基本凋亡因子。结论:大量的凋亡因子是依赖p53激活调节细胞凋亡的,细胞凋亡中Bcl-2蛋白家族、p53基因的调控机制的分析,充分发挥细胞凋亡对机体有利的方面,对治疗各种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细胞色素C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在机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和病理状态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近20年来研究热点。线粒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细胞是凋亡程序关键的一步,在凋亡机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现就从细胞色素C在凋亡中的作用、从线粒体释放机制及和Bcl-2家族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细胞死亡诱导p53靶蛋白1(CDIP1)是一种新型凋亡蛋白,参与外源性凋亡通路、内源性凋亡通路及细胞焦亡相关通路,是多通路介导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CDIP1通过与凋亡因子相结合,参与多种肿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然而,目前CDIP1调控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上下游调控因子及在各类肿瘤及疾病的作用机理亟待深入研究和挖掘。该文就CDIP1在细胞凋亡通路中的功能研究进展,不同凋亡通路中与B细胞受体相关蛋白31(BAP31)、凋亡相关基因-2(ALG2)等蛋白分子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相关基因严格调控的细胞自主性死亡的复杂生理过程,是多细胞有机体调控机体发育、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细胞凋亡在胚胎发育、神经系统的功能完善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等方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细胞凋亡功能的抑制将导致肿瘤的发生及免疫功能的异常,而细胞凋亡功能亢进与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密切相关。目前随着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凋广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因此探讨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调节将对研究细胞损伤及肿瘤防治产生深远的影响。TWEAK与肿瘤坏死因子(TNF)、死亡因…  相似文献   

9.
细胞凋亡(apoptos is)是1972年英国生物学家K err等[1]次提出概念。它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其发生对机体维持稳态和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引起许多生物学家、免疫学以及临床学家的浓厚兴趣,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已发现细胞凋亡在造血、免疫和肿瘤发生机制上的重要作用。认为以细胞凋亡为研究手段,可望进一步探讨和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探讨药物或其手段的作用机理和耐药性;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深入研究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基因控制并进行基因分离,可望人为地调控细胞凋亡,提高治疗…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其与动脉硬化形成的关系将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而E1A激活基因的细胞阻遏子蛋白在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E1A激活基因的细胞阻遏子蛋白在去血清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时间及地点:实验于2007-10/2008-12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实验室完成.材料: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hoenix amphotropic 293细胞,pLNCX-CREG和pLNCX-GFP反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持续去血清培养的方法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用TUNEL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去血清饥饿24,48,72 h后各实验组细胞中cleave-caspase3表达;用pLNCX-CREG和pLNCX-GFP反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筛选稳定表达的细胞克隆;应用Western blot检测E1A激活基因的细胞阻遏子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应用流式双荧光染色分析E1A激活基因的细胞阻遏子蛋白过表达在去血清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主要观察指标:cleave-caspase3表达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率.结果:成功构建了E1A激活基因细胞阻遏子过表达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模型,证实内皮细胞E1A激活基因细胞阻遏子的表达随凋亡的增加而增加,E1A激活基因细胞阻遏子过表达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去血清饥饿后凋亡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E1A激活基因细胞阻遏子过表达抑制了去血清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调控P13K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张燕燕  陈晓  颜敏 《新医学》2000,31(8):493-493,495
1 引 言 细胞凋亡(apoptosis)为一种生物现象,贯穿于机体整个生命过程。细胞凋亡是细胞在基因指导下的主动死亡,亦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某些致病因子可使细胞凋亡基因调控失常,造成细胞凋亡减弱或增强,从而破坏机体细胞的自稳性,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2 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基本过程是细胞在凋亡信号刺激下,通过传递通路使凋亡调控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在某些因子(Ca2+、Mg2+)的参与作用下,激活某些酶而启动细胞凋亡,如核酸内切酶使DNA在核小体联接部位断裂…  相似文献   

12.
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及其基因表达调控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机体在生长、发育和受外界刺激时,清除多余、衰老和受损伤的细胞以保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过度的凋亡或正常的凋亡过程被抑制,均可导致机体发生病理改变甚至死亡。细胞凋亡的发生是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或死亡信号的触发,在基因调控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细胞主动死亡过程。由于细胞凋亡在生长、发育等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已经引起了医学、生物学等众多学科的共同关注,对它的研究极其活跃并且不断深入,各种新发现、新观点不断出现。本文结合近年来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对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和细胞凋亡中的基因表达调控作…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对Burkitt淋巴瘤Raji细胞是否具有凋亡诱导作用及其机制。以硼替佐米处理Raji细胞,观察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前后细胞的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孵育前后细胞凋亡率(AP),用RT—PCR法检测药物孵育前后NF—κB和p5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和时间范围内硼替佐米能抑制Raji细胞生长;硼替佐米能诱导Raji细胞凋亡并显示时间和剂量效应;在硼替佐米诱导Raji细胞凋亡过程中,NF-κB及p53基因的袁达水平下调。结论:硼替佐米能诱导Raji细胞凋亡,NF—κB基因和p53基因很可能参与了硼替佐米诱导Raji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肝癌细胞凋亡调控的基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抑制肝癌细胞凋亡的基因,主要有Bcl-2和生存素(Survivin);另一类是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基因,有p53、Fas/FasL、TRAIL等。通过这些基因的表达和相互作用,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白文生  任秀萍 《临床荟萃》2002,17(23):1419-1421
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 ,细胞凋亡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细胞凋亡在细胞更新与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调节细胞凋亡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就细胞凋亡与组织损伤的关系综述如下。1 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代谢过程中保持自身稳态的一种生物现象。在一定的生理条件下 ,通过激活细胞内部调控机制而出现的主动性死亡。在正常胚胎发育、组织分化、个体生长衰老过程中保持稳定状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 ,细胞凋亡调控失常 ,造成凋亡增强或减弱 ,破…  相似文献   

16.
肝癌细胞凋亡调控的基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抑制肝癌细胞凋亡的基因。主要有Bcl-2和生存素(Survivin);另一类是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基因,有p53、Fas/FasL、TRAIL等。通过这些基因的表达和相互作用,对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抑制其活性,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肝星状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参与的凋亡相关基因。方法:将分离提纯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肝星状细胞在6孔 Transwel 板上建立上下共培养体系,单独培养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培养72 h。基因芯片分析单独培养组与共培养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改变情况,找出与调控肝星状细胞密切相关的凋亡基因。结果与结论:采用SABiosciences第2代功能分类基因芯片产品进行凋亡基因筛查发现,共培养后骨髓间质干细胞中显著上调的凋亡基因有:AKT1,PIK3R2,DAPK1,DHCR24,NOTCH2,BDNF等。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推测NOTCH有可能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肝星状细胞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c-myc、P53基因表达缺陷与白血病细胞生物学行为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myc、P53基因是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重要基因,其表达缺陷与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密切相关,在白血病发生及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c-myc、P53基因“操纵”白血病细胞生物学行为中的相互作用及联系的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9.
Survivin 与肺癌临床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丽  岳文涛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3):4081-4083
Survivin基因作为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家族的重要成员,除了具有促进细胞转化、调控细胞周期、参与细胞有丝分裂和血管的生成等作用外,其细胞凋亡作为细胞增殖和死亡的一种重要调控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据最新统计结果报道,肺癌已占据世界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首位.我们就Survivin在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药物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做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中药对心肌细胞中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研究进展,以期发现中药对心肌细胞中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机制。资料来源: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2005-06与中药对心肌细胞中调控凋亡基因相关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中药,心肌细胞,凋亡基因”。同时检索Medline1992-01/2004-02与中药对心肌细胞中调控凋亡基因相关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检索词“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adiocyte,apoptosisgene”。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97篇关于电刺激小脑顶核的随机和未随机研究文章,23个实验或临床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4篇文章,65篇为未随机研究或重复性研究,9篇为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研究表明,许多基因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控,其中Fas,bcl-2,bax,p53等基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关于它们在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已经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23个实验证实了中药对Fas,bcl-2,bax,p53等基因的调控,具有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结论:中药对心肌细胞中凋亡调控基因的研究还刚刚起步。且大部分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中药有效成分尚未有效分离、鉴定,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还不明确。随着中药药理研究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采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阐明中药对心肌细胞凋亡抑制作用的机制,将有助于为进一步研究高效中药新药提供科学依据,快速有效的消除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