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了含汞废水的成分,探讨了自然沉降法处理含汞废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膜过滤法替代自然沉降法处理含汞废水的方案。结果表明:经膜过滤法处理的含汞废水中含汞质量浓度小于0.005 mg/L,同时减少了含汞污泥量,高吸附性材料还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李珍  刘建 《应用化工》2013,(8):1441-1444
以PAM凝胶、甲醛、2-巯基乙胺为原料,按照Mannich反应机理制备部分接枝螯合凝胶,考察了螯合凝胶合成及从含汞废水中除汞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对含汞8.0 mg/L的模拟废水,按30 g/L的投加量(固液比1∶33),在pH为6,温度40℃,反应1.5 h的条件下进行处理后,接枝凝胶可去除99.6%的汞,除汞效果明显,一次处理后的水含汞0.032 mg/L,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因此,螯合凝胶可用于低浓度含汞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典型行业含汞废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化工》2015,(8):1520-1524
介绍了电石法聚氯乙烯、燃煤、再生汞、有色金属采选、硫酸和电池行业的含汞废水来源及治理现状。化学沉淀法和吸附法是我国含汞废水治理的主要技术方法,改进传统化学沉淀法是提高含汞废水治理效率的常用方法。由于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不同行业所产生的含汞废水物理化学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别,企业应根据自身含汞废水的特点,采用几种技术灵活组合的方式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硫化物沉淀法—混凝法—超滤—活性炭法组合工艺处理含汞废水。探索pH值、Na2S用量、FeSO4用量等因素对除汞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处理含汞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再经超滤膜过滤和活性炭吸附后,汞去除率可达到99.95%,达到国家规定的5pp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8):1520-1524
介绍了电石法聚氯乙烯、燃煤、再生汞、有色金属采选、硫酸和电池行业的含汞废水来源及治理现状。化学沉淀法和吸附法是我国含汞废水治理的主要技术方法,改进传统化学沉淀法是提高含汞废水治理效率的常用方法。由于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不同行业所产生的含汞废水物理化学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别,企业应根据自身含汞废水的特点,采用几种技术灵活组合的方式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6.
治理含汞废水是水处理技术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综合评述了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螫合树脂、离子交换纤维和腐植酸离子交换树脂等离子交换剂治理含汞废水的工艺原理,并介绍了对几种含汞废水的治理实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含汞废水中氯离子产生的工艺流程及原因,分析了影响含汞废水中氯离子含量的因素,制定了控制含汞废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环境矿物材料是一类来源广泛、使用性能良好、对环境友好的材料,环境矿物材料对含汞(Hg2+)废水具有较好的吸附处理效果.本文综述了环境矿物材料处理含汞(Hg2+)废水的研究现状,并对环境矿物材料在未来治理含汞废水的研究与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泰化学阜康能源有限公司含汞废水处理装置采用双效蒸发工艺,自开车以来,装置运行稳定,处理后废水中氯根质量浓度<1 000 mg/L。采用泡沫脱酸塔、浓盐酸常规解吸、稀盐酸深度解吸工艺解决了含汞废酸外排的问题;采用双效蒸发处理含汞废水工艺解决了含汞废碱外排的问题。电石法氯乙烯合成工序含汞废水经处理后得到全部回用。  相似文献   

10.
赵新丽  周军  李春华 《聚氯乙烯》2010,38(5):29-30,34
介绍了一种沉淀法与过滤法(过滤采用膜材料或特殊活性炭)相结合处理含汞废水的新技术,可以将含汞废水中的汞质量浓度处理到0.005 mg/L以下,较好地解决了含汞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这对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用氯化钠和稀氟硅酸反应制备氟硅酸钠,产生的低浓度酸性废水处理相当困难。研究了以有机胺作为萃取剂,回收利用氟硅酸钠副产含氯废水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1、含氯废水中氯离子质量分数为3.0%左右、萃取温度为常温(20℃)、萃取时间为10 min的条件下,含氯废水中氯化氢的萃取率可达到100%,回收后的废水可返回氟硅酸钠生产中。采用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铵溶液、反萃温度控制在40℃、反萃时间为30 min,可达到较好的反萃效果。对实现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IC反应器处理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验采用超滤-IC反应器-MBR工艺处理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重点研究了IC反应器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当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6000~9000mg/L、HRT为5h、容积负荷为23.62kg[COD]/(m3·d)时,IC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为91.43%。采用该工艺处理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完全可以达到废水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解絮凝-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萘普生混合废水,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电压4.1 V,电解过程使COD在15 000 mg·L-1以上的废水,实现约20%左右的去除率,同时使废水的BOD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增大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使聚铁混凝剂和PAM的投加浓度比为500:2,絮凝过程对COD约有20%的去除率;UASB单元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大幅度地削减,去除率约75.8%~80%,将废水中的COD降至2 000 mg·L-1;而MBR单元则进一步将最终出水的COD降至100mg·L-1以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离子交换法生产碳酸钾厂家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铵,提出了采用多效真空降膜蒸发系统兼热泵技术回收废液中的氯化铵的治理方案,并给出多效热泵蒸发工艺参数的设计方法;克服了常规蒸发技术从低浓度氯化铵废液中提取氯化铵带来的能耗大、对设备腐蚀性强的缺点;不仅解决了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罗红 《聚氯乙烯》2014,(4):42-46
分析了电石法PVC含汞废水的污染物组成,通过正交试验证明了硫化物除汞的技术极限,在验证硫化汞粒径对除汞效率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螯合絮凝处理的新思路,采用碱沉淀—螯合絮凝两步法处理工艺路线,优化深度处理的条件后,处理废水不受水中总汞浓度和其他金属离子浓度的干扰,可处理汞质量浓度200mg/L的饱和汞废水,经碱处理后废水总汞质量浓度降至0.6 mg/L以下,螯合絮凝法富集的汞污染物经固液分离后所得上清液总汞质量浓度0.001 mg/L,实现装置排放物优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技术用于生产实践一年多来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Fenton试剂催化氧化+UASB厌氧处理+好氧接触氧化+絮凝沉淀"串联工艺对环氧氯丙烷生产废水进行处理,COD去除率可达到96%,BOD去除率可达到96%,SS去除率可达到92%,氯化物去除率可达到32%,ECH去除率可达到99%,总的处理效果良好。外排废水COD浓度降至11.9 mg/L,BOD浓度降至5.4 mg/L,SS浓度降至1.7 mg/L,氯化物浓度降至43.5 mg/L,ECH浓度降至0.2 mg/L,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在对原有冷轧平整液废水处理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电催化氧化技术,验证其预处理平整液废水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平整液废水COD、油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2000~20000、800~1000mg/L,BOD与COD的质量比小于0.35,经处理后,BOD与COD的质量比为0.5~0.6,COD的质量浓度为3000~5200mg/L,油的质量浓度小于70mg/L。电催化氧化处理冷轧平整液废水,出水稳定,可生化性好,满足生化处理的进水要求。  相似文献   

18.
染料生产企业在生产染料的过程中,会生成许多酸性废水。如何有效而又廉价地治理这些废水,关系到染料行业的发展。本文在介绍众多治理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染料酸性废水处理技术。该公司采用此项专利技术,可使新鲜水年用量、废水年排放量以及COD年排放量均减少70%左右,危险固态废料废渣年排放量可减少90%,后续废水生化治理成本和废渣处置费用降低85%,废水排污费降低90%。  相似文献   

19.
刘凤丽 《河北化工》2014,(11):154-156
维生素B12生产废水属高CODCr、高氨氮废水,但B/C值达到0.4以上,且原辅料中抑制性物质较少,可生化性较好,适宜采用生物工艺进行处理。采用厌氧技术既可节省运行费用,又可产生沼气,增加效益;UBF是新型复合式厌氧流化床反应器,能够有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实验可以确定使用UBF工艺处理维生素B12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的可行性,为废水处理提供了技术依据。实验结果表明,UBF工艺处理维生素B12生产废水,在使用絮状污泥的情况下,CODCr去除率可达到85%,进水容积负荷达到5 kg/m3·d,是一条可行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20.
《合成纤维》2017,(9):53-55
以高浓度丙烯腈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反应温度、时间、引发剂投加量对废水中丙烯腈去除率的影响。由放大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0 h,引发剂投加量2 g/kg,最终自聚物送入锅炉焚烧。丙烯腈废水自聚处理工艺稳定可靠,是一种新颖的高浓度丙烯腈废水处理方法,为工业生产中丙烯腈废水处理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