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内蒙古鸡冠山钼矿流纹斑岩的成岩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军 《地质与勘探》2015,51(6):1107-1113
内蒙古鸡冠山钼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西拉沐沦钼矿带的中段,产出于一破火山机构的NW侧。矿床矿石矿物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法测得成矿年龄为151.1±1.3Ma,为晚侏罗世成矿。本文通过SIMS锆石U-Pb年龄法,测定流纹斑岩成岩年龄为148.5±3.3Ma(U-Pb等时线年龄,2σ,MSWD=2.2),为晚侏罗世成岩。该成岩年龄与成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与流纹斑岩有关的岩浆活动可能形成成矿的母岩浆,成岩与成矿近乎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2.
陕西洛南县石家湾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石家湾钼矿床位于东秦岭成矿带西段黄龙铺地区,钼矿化呈细脉-网脉状分布于花岗斑岩体及其围岩中,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有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属斑岩型矿床.在矿床中选取不同矿化类型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143.1±2.1~145.1±2.2 Ma之间,其加权平均年龄(144.0±1.1 Ma,MSWD=0.91)、等时线年龄(145.4±2.1 Ma,MSWD=0.83)与石家湾斑岩体的成岩年龄(141.4±0.6Ma)相近,说明成岩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综合辉钼矿中Re的含量、硫同位素以及相关岩体的源区特征等多方面证据认为,石家湾斑岩型钼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下地壳,并混有少量幔源成分.  相似文献   

3.
周小栋 《华东地质》2019,(4):241-252
西朝钼矿是近年来在闽东地区新发现的中型斑岩型钼矿床。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辉钼矿Re-Os等时线定年,获得与成矿密切相关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15±1.2 Ma(MSWD=0.90),辉钼矿~(187)Re-~(187)Os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12.6±0.7 Ma(MSWD=0.82),~(187)Re-~(187)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13.4±0.9 Ma(MSWD=0.11),成岩、成矿年龄基本一致,成矿稍晚于成岩,二者均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成矿作用的产物。根据辉钼矿Re含量特征,认为西朝钼矿成矿物质为深部壳幔混合来源。西朝钼矿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持续俯冲下的伸展构造环境,是岩石圈减薄、局部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鹿鸣钼矿是小兴安岭地区于近年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钼矿床。为探讨研究区成岩成矿关系及其地质意义,在对矿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LA-ICP-MS锆石U-Pb技术对鹿鸣地区含矿二长花岗岩测年,获得成岩年龄为 (187.1±1.2) Ma (n=15, MSWD=0.70) 。通过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等值线年龄为(177.4±3.5) Ma (n=11, MSWD=0.71) ,加权平均年龄为(178.08±0.79) Ma (n=11,MSWD=0.46)。两种方法获得的年龄大致相近,表明它们形成于同一成岩成矿系统。鹿鸣钼矿成岩成矿年龄,与乌奴格吐山铜钼矿、兰家沟钼矿和杨家杖子钼矿等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相近,表明包括小兴安岭地区在内的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存在早侏罗世岩浆-成矿作用。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指纹显示,鹿鸣钼矿形成于地壳挤压向拉伸转换的构造环境,成矿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  相似文献   

5.
松权衡  邢树文  张勇  李超  王岩  于城 《岩矿测试》2016,35(5):550-557
吉林省中东部地区地处中国东北部陆缘、兴蒙造山带的东段,目前已探明大中型钼矿床十余座,矿床类型有斑岩型、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长安堡斑岩型钼(铜)矿床是吉林中部地区新发现的一座大型斑岩型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工作至今尚未开展。本文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体系的定年研究,获得辉钼矿模式年龄值为167.3±2.4~168.7±2.4 Ma,加权平均值为168.0±1.0 Ma(MSWD=0.16),等时线年龄为168.0±6.2 Ma(MSWD=0.42),表明长安堡钼(铜)矿床形成于中侏罗世,属中国北方燕山期大规模钼成矿期成矿,结合已发表的钼矿床高精度年代学数据,认为吉林中东部地区的钼成矿作用发生在早-中侏罗世(167~196 Ma)。矿区辉钼矿的Re含量介于25.17~34.80μg/g,平均值为29.54μg/g,指示了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且更偏壳源特征,为准确认识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了进一步的制约。这些成果对于研究吉林地区钼矿资源的成矿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坞钼铜矿床是北武夷地区近年来发现并正在勘查的具大型规模以上潜力的矿床。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锆石LA-ICP-MS U-Pb法测年,获得矿区中与钼矿体在空间上关系密切的花斑岩脉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27.5±1.8)Ma(MSWD=1.4),说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通过辉钼矿Re-Os法测年,获得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53.7±3.2)Ma(MSWD=3.9),说明钼矿形成于晚侏罗世。因此,花斑岩脉的成岩时代远远晚于钼矿成矿时代,表明两者无成因联系。通过对比邻区矿床成矿特征并结合现有资料分析,推断王坞矿区成钼岩体为酸性花岗斑岩或黑云母花岗岩,位于南东方向深部,深部找矿前景较好。北武夷地区中生代主要成钼时期为晚侏罗世早期(155 Ma±)和早白垩世早期(135 Ma±),该时期钼铜矿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形成的弧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东天山东戈壁钼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及印支期成矿事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东戈壁超大型钼矿床位于新疆境内的东天山觉罗塔格成矿带.8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年龄介于228.7±2.7Ma ~ 241.7±0.9Ma,等时线年龄为231.9±6.5Ma(95%置信度,MSWD =0.71),加权平均年龄为238.5±3.7Ma(95%置信度,MSWD=5.8).其中,最小的辉钼矿Re-Os年龄与矿区内斑状花岗岩年龄(227.6±1.3Ma)一致,表明成岩和成矿作用发生在三叠纪.7件辉钼矿样品Re含量为26.51×10-6~91.34×10-6,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古生代增生作用形成的不成熟大陆壳.已有成矿年龄显示了印支期成矿事件在东天山地区非常显著,发生于大陆碰撞造山体制.  相似文献   

8.
吉林大黑山钼矿位于吉黑成矿省,是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一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文章首次对采自矿床不同类型矿石中的辉钼矿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定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68.2±3.2)Ma,其加权平均方差(MSWD)为0.56,表明大黑山钼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早期。结合该区域其他钼矿的成矿年龄,燕山早期可能为吉林中部钼矿的成矿集中期。根据辉钼矿中的铼含量及矿床硫同位素特征表明,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源。矿床的形成可能与谷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构造作用与岩浆作用的耦合是成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船肚钼矿床是近期在大宝山矿区内发现的大型矽卡岩型钼矿床,对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163.3±2.5)Ma~(165.2±2.3)Ma,等时线年龄为(165.8±9.2)Ma(MSWD=0.80),表明其形成于中侏罗世,与大宝山石英脉型辉钼矿年龄相一致,同属华南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第一成矿阶段(170~150 Ma),是华南中生代大规模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季德屯钼矿床是近年内在吉林中东部地区发现并初步探明的一个大型斑岩型钼矿床,钼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岩体内和花岗闪长岩体与二长花岗岩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岩体的地质、岩石地球化学和单颗粒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揭示:它们均属于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的I型花岗岩;均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Y等高场强元素;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80.2±0.8)Ma和(180.1±0.6)Ma;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69±3)Ma。综合研究表明,季德屯斑岩型钼矿床类型属于与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有关的深成侵入体型钼矿床,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的活动大陆板块边缘岩浆弧环境,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从岩体侵位成岩到最终形成钼矿床大致经历了11 Ma。  相似文献   

11.
延边天宝山为一大型中高温热液多金属(铅,锌,铜,钼等)矿田,是由新兴铅锌、立山铅锌铜和东风铅锌铜钼3个矿床所组成.文章在矿田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体系定年研究,得到结果w(Re)为0.353~9.306 μg/g,模式年龄为174.7~200.3 Ma,加权平均值年龄为(194.6±3.9) Ma,等时线年龄为(196.6±2.5) Ma(MSWD=0.94,n=9),表明天宝山多金属矿田为早侏罗世岩浆作用及相关流体活动的产物,形成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碰撞拼合后伸展环境,初步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壳源.结合区域上已有的高精度年代学数据,将吉林省中东部山区钼成矿作用划分为2期:早侏罗世(196.6~186Ma)和中侏罗世(176.9~166.9Ma),且以中侏罗世钼矿化最为发育.  相似文献   

12.
赣南葛廷坑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赣南葛廷坑钼矿为产在花岗斑岩与围岩内外接触带的中型斑岩型钼矿床。通过对矿区含矿石英脉中7个辉钼矿样品进行Re Os同位素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及模式年龄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594±16)和(1588±13) Ma。等时线初始187Os为(0001±0055)ng/g,MSWD=17。葛廷坑钼矿形成于中侏罗世中晚期,其成矿年龄对应于华南中晚侏罗世第二成矿阶段(170~150 Ma),与区域内160 Ma左右的钨锡矿成矿作用基本一致。区域上华南钼的成矿时间具有连续性,在165~90 Ma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方俊钦  聂凤军  张可  刘勇  徐备 《岩石学报》2012,28(2):372-378
本文对青城子矿田姚家沟钼矿床中的8件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分析,所获辉钼矿的模式年龄值为166.1±2.3Ma~169.1±2.5Ma,等时线年龄为168.8±3.9Ma(MSWD=1.12),代表流体成矿年龄,结合姚家沟花岗岩体已有的年代学数据,我们推测姚家沟地区可能存在多期次岩浆侵入,姚家沟钼矿床与168.8±3.9Ma 的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我们推断早中侏罗纪时期,姚家沟钼矿床可能受古亚洲洋闭合的影响,是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后碰撞造山阶段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流体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吉林安图刘生店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生店钼矿是吉林中东部新发现的一个重要斑岩型钼矿床.6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分析表明:辉铜矿中Re含量为9.88~11.37 μg/g,Os含量为27.68~32.40 ng/g,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68.0±2.3)~(170.8±2.5)Ma,加权平均年龄为(169.36±0.97)Ma,MSWD=0.73,...  相似文献   

15.
太平村钼矿床位于燕辽钼(铜)成矿带中段南部,马兰峪复背斜核部西段。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外接触带的变质岩及角砾岩中,深部主要表现为隐伏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的稀疏浸染状辉钼矿化,表明区内钼矿化与侵入岩系统有关。对矿区深部矿体中的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其模式年龄为(162.5±2.5)~(165.7±2.5)Ma,加权平均年龄为(164.11±0.92)Ma,MSWD=0.82,等时线年龄为(164.4±3.9)Ma,MSWD=1.7,表明太平村钼矿形成于中侏罗世晚期。辉钼矿中Re含量为18.79×10~(-6)~66.65×10~(-6),平均41.86×10~(-6),指示成矿物质可能为壳幔混合来源,与同属燕辽钼(铜)成矿带的辽宁肖家营子钼矿床、冀东唐杖子金(钼)矿床、峪耳崖金矿床及下营房金矿床辉钼矿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基本一致,同属燕辽钼(铜)成矿带第三期构造-岩浆岩-成矿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运用Re-Os 同位素定年对赣北九岭-鄣公山多金属成矿带梅子坑钼矿床进行成矿年龄的厘定,获得5件钼矿石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为148.2~ 150.7 Ma,加权平均值为(150±1) Ma(MSWD=0.66),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48.9±4.4) Ma,指示该矿床的成矿时限为150 Ma左右,表明其形成与晚侏罗世中晚期的岩浆活动有关,可能与该时期由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而导致的持续挤压作用有关。结合该成矿带上的成岩成矿年龄,可推断该成矿带的形成不仅包括与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有关(约135 Ma)的钨多金属成矿作用,应该还存在中侏罗世晚期以来(约150 Ma)由东亚岩石圈板块汇聚作用而形成的一定规模和强度的晚侏罗世成矿作用。该年龄的精确测定将对赣北九岭-鄣公山多金属成矿带找矿起到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吉林福安堡钼矿中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定年及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福安堡钼矿是吉林中部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规模斑岩型钼矿,成矿地质特征与同一成矿带内的大黑山超大型钼矿相似,其深部找矿前景良好。文章首次对福安堡钼矿中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铼-锇同位素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辉钼矿中铼含量为9.94~15.12μg/g,模式年龄为(165.3±2.4)Ma~(167.0±2.3)Ma,平均模式年龄为(166±1)Ma;等时线年龄为(166.9±6.7)Ma,其加权平均方差(MSWD)为0.60,属燕山早期成矿。成矿物质主要为壳源,但混有少量的幔源组分。燕山早期由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含矿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位于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成矿物质在岩浆期后聚集形成了福安堡钼矿。燕山早期为吉黑成矿省吉中—延边(活动陆缘)成矿带钼矿的主要成矿期。加强对该地区燕山早期岩浆作用的研究,有助于地质找矿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修水县莲花芯石英脉型Cu-Mo-W矿床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的w(普Os)为0.0083×10-9~0.1535×10-9,加权的平均年龄为(157.7±2.8)Ma,计算得到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58.6±2.0)Ma(MSWD=0.63),与加权平均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可代表辉钼矿的形成年龄,成矿作用时代晚于赋矿围岩晋宁期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对比区域成岩成矿作用时代,认为该矿床可能与燕山期花岗岩岩浆活动有关,是赣北大规模钨多金属成矿序列演化的产物之一,属于华南中生代第二次大规模成矿作用(165~135 Ma)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