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引言 在城市桥梁建设中.周围环境对桥梁上、下部结构的选型影响很大.桥下既要有足够的行车道宽度,又要使桥梁结构与周围环境在空间上协调.从而满足城市的景观要求。城市交通的不可间断也制约着工期,故城市桥梁上部结构一般采用预制拼装.而下部结构则要保证桥下足够行车宽度和视野通透,大悬臂盖梁少墩柱成为工程设计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浙江温州沈海复线高速公路高架桥桥下空间利用形式,以及采取的设计结构分析,造价和经济性分析,探讨在高架桥桥下空间利用为市政道路的可行性及经济性,为高速公路桥下空间利用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天津市立交桥桥下空间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天津市立交桥桥下空间主要利用形式为道路交通、停车场、公园、商铺、绿化等,指出目前桥下空间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天津市八里台立交桥桥下空间利用现状为例,提出应采取的综合整改措施,建议把桥下空间的开发作为立交桥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界定城市空间形态基础上,提出城市空间形状、土地利用混合熵、人口密度和可达性4方面作为描绘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指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选择国内不同地区的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城市空间形态4个指标与城市交通生成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空间上揭示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交通生成作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
城市高架桥下停车场设置及交通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加剧。结合实际案例对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合理利用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桥下停车场实施建设的条件、交通影响分析方法与交通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6.
2012年9月2日和28日,G92杭甬高速、G15w上三高速绍兴段分别发生两起因桥下堆积物(存放物)自燃造成高速公路桥梁局部受损的事件。为进一步切实做好高速公路桥下空间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消除桥下易燃易爆堆积物,努力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本文从杭甬、上三高速公路桥下堆积物(存放物)的特点、起因及安全管理现状,浅析高速公路桥下空间安全管理的难点、重点问题,为群策群力做好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管理提供一点粗浅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综合考虑经济、环保、方案可行性和工期等方面的因素,采用顶升技术将桥梁整体抬高,解决城市桥梁桥下船舶通行净空不足的问题。文章详细介绍了桥梁整体同步顶升的设计要点和施工过程,结合现行规范,从理论上分析了顶升方案的可行性,并通过实际工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大部制改革背景下,城市空间规划被赋予新的内涵,武汉市经过近10年城建跨越式发展,正处于新一轮城市空间格局塑造和发展演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掌握城市空间发展联系和演变规律。尝试利用出行活动大数据,突破传统空间规划研究相互割裂、注重形态表象的思维局限,以"流空间"的形式刻画阐述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布局和行为,为城市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研究表明,利用大数据能更精准地刻画和研判武汉市空间发展形态,剖析市民交通分布和空间活动规律,可以为交通政策制定、设施规划布局、出行改善与功能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城市内公交首末站的数量和规模不足,且由于用地限制,部分现有公交首末站的相应配套设施建设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另一方面,城市内桥梁的数量和形式不断增加,然而桥梁下的空间用地却缺乏统一管理和有效利用.结合桥梁下空问规划设计城市公交首末站,既可缓解城市公交场站用地紧张的问题,也可同时规范管理桥梁下的用地空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北京典型立交桥下空间资源利用的调研发现,桥下空间利用主要存在调头车道设置不合理等四类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在遵循"桥下空间利用交通优先、交通利用公交换乘优先"的原则上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北京三环路上的万柳桥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调整信号能使两个方向的机动车平均排队长度分别减少69.6%和76.3%,平均...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扩展迅速,城市空间形态演化显著。从城市扩展和城市演化的方式以及相关概念出发,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扩展与空间形态演化的动力机制,将城市扩展与空间形态演化的动力机制划分为城市经济、人类生态、数理科学、城市地理和景观生态等学派,并讨论了各学派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空间增长互动关系的论证,笔者认为运用TOD发展模式引导未来中国大城市空间增长朝着紧凑、集约形态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实际意义.波特兰城市空间”精明增长”实践中突出强调了公共交通对城市用地的引导作用,通过强化城市大运量轨道交通与用地有机结合、复合型用地形态的组合,在西区开发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借鉴波特兰的城市空间增长实践,结合长春市的城市空间发展现状,分析认为长春市目前仍处于简单外延式空间扩展阶段,为实现城市空间理性发展,应确立以立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空间发展模式,同时应该完善微观规划设计并建立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岳云龙 《北方交通》2020,(10):36-39
以沈阳市新开河-细河街人行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城市跨河人行桥桥位选择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及桥梁设计要点。同时利用Midas Civil软件对人行桥上部结构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为类似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交通事业在科学技术的引导下,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突破。于是,高架桥结构出现在很多城市密集道路以及跨河、山区的桥梁结构中,这些结构在桥梁施工过程都有着很多的特殊性。和平时的桥梁结构相比,需要模板做支撑的桥梁对安全设置的要求通常很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持续推动,城市跨河桥梁兼具联接交通及景观建筑的功能,已经成为了城市风景线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景观桥梁的设计要求也不断提高。结合设计实例提出无背索斜拉类景观桥设计方案,并就该类景观桥的结构选型及构造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简要介绍桥梁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及未来趋势,对同类景观桥梁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立彬 《北方交通》2013,(1):97-100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跨河(海)通道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结合营口市辽河跨河通道工程的建设条件,对桥梁方案和水下隧道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采用隧道方案优于桥梁方案。  相似文献   

17.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轨道线路作为城市骨干交通形式经常需要跨越大的通航河道,而通航河道须满足通航、防洪要求,对河道上构筑物的要求较高。同时,城市内合适的跨河通道有限,存在公路和轨道交通过河通道位置冲突的情况。综上,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需要结合线路跨河的走向,合理确定跨河通道的位置及跨河方式,同时从吸引客流、工程实施、环保需求、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对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研究,选择合适的方案。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13号线为例,说明跨河线路方案受跨河方式及桥位、桥梁结构影响较大,桥位相邻线位在兼顾选线原则基础上,应服从桥位的选择,同时结合区域规划、客流、沿线建筑、道路、景观、环保等方面综合考虑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是中国公认的自行车发展较为成功的城市,通过交通要素分析和具体案例研究其自行车交通空间保障。首先,界定研究对象包括脚踏自行车和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自行车交通空间包括通行空间和停放空间。指出杭州市自行车交通发展面临小汽车竞争空间使用权以及电动自行车超速、超重等挑战。自行车通行空间层面,详细阐述杭州市在自行车道路体系构建,休闲自行车道建设,公共汽车站附近、占道施工情况下对自行车通行空间的保障,以及通过智能化手段保证效率和安全等方面的实践。自行车停放空间层面,探讨了自行车停车配建、路侧空间停车、大型会展活动、公共自行车停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深圳人地矛盾突出,公共活动空间有限,临海而不亲海,现状深圳湾公园已无法满足城市开发对空间品质的要求。需结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降低快速路对城市的阻隔作用,营造连续完整的慢行空间,打造滨海活力区。综合考虑交通组织、景观、投资、建设、运营等因素,滨海大道改造采用局部主辅路全下沉方案。以此为基础条件,展开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城市设计、交通、地下空间与市政、景观各项规划设计工作。总结深圳市经验,得出:高密度城市核心区打造滨水活力区,多重矛盾积聚,难以兼顾城市建设、交通拥堵缓解、公共空间的营造,需做好复杂工程多系统的平衡,通过做减法,争取建设和运营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20.
边经卫 《城市交通》2009,7(5):40-44
从土地使用功能、开发强度、沿线土地价值、城市用地布局及地区经济活力5个方面阐述了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包括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发展轴形成、带动城市中心区和副中心区发展3个方面。探讨了基于轨道交通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模式,主要有轴向、组团式、主轴-网络状3种。最后,指出大城市空间形态模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的特征,借鉴主轴-网络状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