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解决我国偏远地区配电网长期存在的无功功率不足和电压质量不合格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适用于10 kV配电网的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电容器组是该配网串补装置的核心设备,晶闸管开关与旁路接触器结合组成了配网串补的过电压保护设备,操作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可以实现配网串补系统的投入和退出。该配网串补装置配置有电压、电流互感器,用于测量进线线路电压、线路电流、电容器电压。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配网主站构成局域网,可以实时上送运行信息,方便主站监控。并对该装置的过电压保护方式、电容器阻抗保护等关键技术作了详细阐述。研制的配网串补装置已在江苏电网成功投运,试验和运行结果证明:本装置能很好地补偿线路低电压,优化功率因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降低并联电容器极间过电压的新型保护装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史班  周国良  周锡忠 《高电压技术》2000,26(1):32-34,43
介绍一种降低并联电容器极间操作过电压的新型保护装置——自控式过电压限制器 ,它通过火花间隙在极间并接放电电阻实现过电压保护。经试验和挂网试运行考核 ,装置性能与结构均满足运行的要求 ,能有效降低电容器组操作过电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串补装置中,内熔丝电容器与无熔丝电容器的基本原理。分别以平果可控串补站FSC部分电容器组和百色固定串补站电容器组为例,介绍了内熔丝电容器组与无熔丝电容器组的结线方式和电容器不平衡保护配置情况;分析、阐述了电容器发生元件损坏后产生不平衡电流以及对其它健全电容器产生的过电压;提出了查找故障电容器单元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4.
孙业武 《中国电力》1995,28(5):45-49
就当前电容器组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保护存在的问题,对电网电容器组参数取值,重燃过电压的规律和理论,缘绝配合,最大避雷电流的求法,保护方式和避雷器参数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以上问题提供了明确的和可供参考使用的结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抑制并联电容装置中过电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明  盛晔 《供用电》1997,14(6):17-19
经理论分析计算和现场试验证明,应用氧化锌阀片串连线性电阻组成MOR型阻尼器与中性点MOA氧化锌避雷器组合(简称MOR阻尼器)的保护方式,用于电网内各种电压等级的并联电容和滤波装置中,当开关发生两相重击穿时,可使电容器极间过电压远小于现有用MOA避雷器保护的水平。此外,对单相重击穿、合闸过电压、并联电容助增效应等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这些综合保护性能是现有的MOA避雷器保护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这是一种理想的新型过电压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几年来陕西省电力系统集合式并联电容器频频出现的事故,研究限制过电压和涌流的保护措施。通过仿真计算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对带6%、13%串联电抗器的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保护方式,确定了过电压保护装置中阻尼电阻和串联间隙的最佳参数,起到了限制涌流和过电压的幅值及振荡时间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几年来陕西省电力系统集合式并联电容器频频出现的事故,研究限制过电压和涌流的保护措施。通过仿真计算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对带6%、13%串联电抗器的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保护方式,确定了过电压保护装置中阻尼电阻和串联间隙的最佳参数,起到了限制涌流和过电压的幅值及振荡时间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运行的电缆供电网络提出了在有积星接线并联补偿电容器组的中性点上接入电阻,全面分析了电阻接入对系统、电容器组保护及过电压等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罗虎  曲欣  李慧娜 《高压电器》2011,47(10):31-34
介绍了主动过电压保护的概念.通过动态模拟实验研究了利用可控串补硬件bypass运行模式限制系统故障期间串补电容两端过电压、减小短路电流的作用,提出了在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减小短路电流,保护电容器的有效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
可控串补装置主动过电压保护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主动过电压保护的概念,并通过动态模拟试验研究利用可控串补硬件bypass运行模式限制系统故障期间串补电容两端过电压、减小短路电流,提出了在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减小短路电流、保护电容器的有效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