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化工设计通讯》2020,(1):243-244
研究发现莫北凸起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油气显示活跃,油气显示主要集中在清一段,部分井已经获得了工业油气流,与研究区北部相邻的石南地区已经在清水河组底部砂岩段获得了高效岩性油田,勘探成果表明,研究区下白垩统清水河组油气显示丰富,成藏条件相对优越。通过对莫北地区白垩系底界面的断裂解释,明确断裂组合关系以及断裂样式,明确断裂对圈闭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元坝27井的固井实例,针对长兴组气层十分活跃、钻进中曾在飞仙关发生井漏、主力气层位置较深、水泥浆量少、三高地层且固井间隙小的具体情况,对其固井难点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固井方案、施工工艺的设计以及施工过程的模拟计算。现场施工表明,采用尾管悬挂固井技术及短回接固井技术能够解决该井固井间隙小、易漏地层造成的易气窜的难题。同时结合现场施工,对该地区的固井施工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耿勇  刘凯  许志军 《辽宁化工》2014,(7):920-921
2003年开始,华北分公司以探索中生界延长组和延安组石油为主要目标,在延长组和延安组见良好油气显示,多口井在多个层位试获工业油流。2012年进入大开发阶段,该地区地层承压能力低,固井易漏失,固井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基于该种情况经过一年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总结出了适合本地区固井施工的一系列措施,固井质量优良,有效的减少了该地区固井漏失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应用地震地层学理论和方法,结合露头和钻井资料,通过合成记录进行层位标定,将登娄库-永安地区分为断陷地层和坳陷地层,断陷层包括下白垩统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登娄库组;坳陷层下白垩统泉头组、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姚家组及嫩江组。根据地震反射单元内部结构,外部形态,反射波终止类型、频率、振幅、连续性和层速度等多项地震参数,登娄库-永安地区识别出6种地震相,包括中强振幅不连续杂乱地震相,中振幅较连续亚平行地震相,中强振幅较连续前积地震相,弱振幅较连续亚平行地震相,弱振幅弱连续前积地震相,中振幅弱连续亚平行地震相。利用过井地震剖面建立地震相与沉积相、测井相对应关系,分析地震相地质意义,预测了有利储集相带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永仁-大姚地区构造背景好,存在构造和岩性两个勘探领域,是楚雄盆地油气的有利勘探区。楚雄盆地晚三叠纪发育浅海相,潮坪相和湖泊沼泽相等适于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烃源条件好。储集层以上三叠统干海子组和舍资组为主,储集岩石类型以砂岩为主,厚一般200m,储集条件好。盖层既有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古近系地层两套区域盖层,又有上三叠统泥岩直接盖层,因此区内生、储、盖条件良好。通过对乌龙1井、洒芷古油藏解剖,总结出了该区油气的富集规律,指导该区下步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6.
苏东南区块是苏里格气田所属区域,为提高单井产量,该区块大量采用三开水平井模式开采。由于水平井井身结构复杂,泥浆处理条件受限,刘家沟组区域漏失严重,给固井施工安全和固井质量带来严峻挑战。通过对该区块固井难点分析,选取合理水泥浆体系,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区块的施工方案,为该区块固井质量提供技术支撑。2015年固水平井技套26口,固井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7.
溪2井是中石化华东分公司"突破下扬子"战略的重点探井,其封固段较长接近3000m,地质条件复杂地层跨度较大,破裂压力低,存在易漏地层和气层,后期进行大型压裂对固井质量要求较高。针对该地层的特点,通过对固井施工工艺和水泥浆体系的优选,以及现场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的调整,成功的完成了溪2井的固井任务。溪2井的地层在下扬子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溪2井的成功固井,给下扬子地区今后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阳探1井是部署在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饶阳凹陷河间洼槽阳探1潜山构造上的一口风险预探井,属于一字号重点井。该井三开完钻井深5468m,采用Φ177.8mm尾管固井,封固段长达1650m。该井是华北油田在河间地区最深的一口井,静止温度高达182℃,顶部静止温度120℃,属于典型的高温大温差小间隙固井。针对该井的特殊井况,设计出符合满足施工要求的水泥浆体系,顺利完成本开次固井施工,为下一开钻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气体介质条件下固井技术具有100%的环空顶替效率,实现井壁与套管环空容积全充满,一、二界面胶结质量好;缩短建井周期,节约钻井成本;保护环境等优点。本文结合在川渝地区采取气体介质条件下进行固井施工的元陆5井,对气体介质条件下固井的多项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这口井采取气体介质条件下固井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简要总结,对实施气体介质条件下固井设计施工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靖南区块开发层位为上古的石盒子组和下古的马家沟组,天然气储层埋深一般为3300000m。应用小井眼井能够有效节约勘探开发成本30%以上[1],在目前低成本开发的形势下,使用41/2套管小井眼开发在该区块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针对小井眼环空间隙小、封固段长、静液柱压差大、流动磨阻大等因素严重影响顶替效率及固井质量等固井技术难题,着手从选择合适的固井工艺、水泥浆的性能、提高顶替效率及制定现场施工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靖南区块41/2小套管固井工艺技术,为该区块顺利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已在靖南区块使用该工艺完成现场施工56口井,固井质量一次合格率100%。  相似文献   

11.
新疆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是西气东输工程重点供气区之一。由于同一裸眼井段内存在两套差异很大的压力系统,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井漏,给盐膏层井段钻井、下入9-5/8"+10-3/4"复合套管、固井施工带来很大安全。本文详细阐述了该地区盐下井井漏特点、井漏原因、堵漏难点,提出了应用桥堵工艺解决该地区普遍存在的井漏问题,并对承压堵漏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大43区块215.9mm钻头下177.8mm套管固井施工实践,总结了该区块小间隙、低压易漏层固井的技术措施,解决了小间隙、低压易漏层固井的难题。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固井施工方案、优选合适的水泥浆体系,是保证小间隙、低压易漏层固井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以Тортай区块的46井固井技术难点入手,针对46井实钻情况制定了分级注水泥固井工艺施工,采用平衡压力固井技术解决了高压油气层固井问题,采用抗高温抗盐水泥浆体系解决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盐水钻井液污染水泥浆的固井问题,配合流动度好的前置液解决了深井小间隙固井难题,使用晶格膨胀剂水泥浆体系保障了主力油层的固井质量。该井的安全施工和良好的固井质量为下部高压复杂井固井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期间,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北美洲之外第一个实现规模化商业开发的国家。通过对威远、永川区块3口页岩气井的固井实践,总结出这一区块固井施工的主要难点,同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可以为下一阶段该地区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施工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对于更深层次开展威永区块页岩气固井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埕北古701构造位置位于埕北潜山带东南端,是一口评价井。该井施工时与邻井资料相差大,导致突遇高压油气层的复杂情况发生,二开后期卡界面、电测、下技套、固井施工的难度很大,公司技术部门迅速反应,汇同甲方、地质、固井、平台根据井上情况及时调整了该井的后期施工方案。通过该井的顺利施工,不仅提高了平台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也为公司今后施工同类型的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渤南地区,以义34区块为代表的部分区块地质条件复杂、油气水层活跃,固井施工难度大,固井质量难以保证。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该区块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从选择防窜水泥体系与晶格膨胀水泥浆体系、合理按放管外封隔器、优选固井工艺这几方面制定技术措施并在该区块推广应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程1井在钻井过程中发现了较好的油气显示,为了保证该井顺利地进行固井施工并确保固井质量合格,通过室内对高效能冲洗液性能的改进、加重隔离液体系的优选、防窜水泥浆体系的筛选和隔离液与钻井液、冲洗液和水泥浆相容性实验,以及查阅"既涌又漏"井固井技术资料[1,2],进行总体的分析优化,形成了该井的平衡压力固井施工技术方案,较好的解决了该井"既涌又漏"而造成的固井施工液柱密度窗口小、井壁油污清洗困难、水泥浆顶替效率低的难题,确保了该井固井施工安全和固井质量合格。其中加重隔离液和高效能冲洗液首次在河南油田使用,为以后类似复杂井固井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石化华东分公司施工的延5V1井组,是国内外煤层气V型水平连通井组中首次采用水平井套管完井方式。文章主要介绍了该煤层气V型井组完井的固井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延川南工区煤层气特殊结构井固井完井的固井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9.
漏失井固井一直是个固井难题,对于漏失井要想取得较好的固井质量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而塔河工区对于油层固井的固井质量要求严格,须全井段封固,该区块井一旦漏失,常规固井方式很难保证固井质量,本文根据塔河工区施工井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研究正注反挤固井工艺在该区块应用的条件和技术措施,以及通过该工区某漏失井采用正注反挤固井工艺的固井施工进行探讨,以期通过分析论证,提高塔河工区漏失井的固井质量,为后期的采油采气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艳超 《当代化工》2011,40(7):716-717,728
松南地区地层破裂压力梯度较低,井底循环温度较低,油气层分布十分广泛,注水泥后易造成漏失,发生环空气窜等问题,给固井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严重影响了固井质量。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并应用了漂珠一微硅低密度水泥浆体系,该体系具有低失水、流变性能好、稠化过渡时间短、抗压强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松南地区固井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