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了准确掌握和成煤矿二1煤层的瓦斯赋存规律并进行有效的瓦斯防治,收集、整理了近几年来和成矿井的资料,结合其实际地质构造情况,分析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对和成矿井瓦斯赋存的影响,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煤层埋深和底板标高对矿井瓦斯赋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和成煤矿的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对其瓦斯赋存特征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底板标高是影响二1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良顺煤矿瓦斯地质资料统计,以及15号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总结了该煤矿15号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在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得出了影响矿井15号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煤层顶、底板岩性的关系,认为煤层埋深是影响瓦斯赋存的主要控制因素,地质构造只在局部影响煤层瓦斯赋存。  相似文献   

3.
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棋盘井煤矿的瓦斯赋存特征,初步总结了棋盘井煤矿的瓦斯地质规律.针对9#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从瓦斯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地质构造、煤的变质程度、顶底板岩性、上覆基岩厚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2013,(11):144-147
通过对煤田地质勘探、钻孔揭煤资料的分析,应用煤层瓦斯赋存理论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平煤六矿戊8煤层瓦斯赋存规律,探讨了煤层赋存及瓦斯含量与煤层埋藏深度、底板标高、煤层厚度、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煤层埋深是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断层及煤层顶底板岩性对戊8煤层瓦斯赋存起主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寻求东周窑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为矿井瓦斯治理提供基础数据,介绍了该煤矿的地质构造特征和煤层情况,根据煤层埋深、地质报告、邻近矿井和井下实测的瓦斯含量及成分,对东周窑煤矿5号煤层瓦斯赋存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东周窑煤矿5号煤层全部处于瓦斯风化带内,并从煤的变质程度、顶底板特性及地质构造的角度对5号煤层处于瓦斯风化带的原...  相似文献   

6.
根据依兰第三煤矿的地质特征及瓦斯资料,研究了控制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包括地质构造、煤层埋深、水文地质特征及煤层顶板岩性等,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埋深增大,煤层瓦斯压力增大,瓦斯含量增加;边界断层F2对瓦斯的赋存有重要的影响;煤层瓦斯含量与顶底板油页岩发育关系密切;煤层底部的含水层含水性和流通性较好,导致下煤层瓦斯含量普遍偏低。最后运用分源预测法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得出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42m3/t,绝对瓦斯涌出量42.55m3/min。  相似文献   

7.
基于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定性分析鸡西矿区和新发矿井地质构造及控煤特征。并结合矿井的相关瓦斯、地质资料,定性、定量地分析了煤层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断层、底板标高、埋深和上覆基岩厚度对新发36A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得出煤层底板标高是影响该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8.
下沟煤矿瓦斯地质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煤层上覆基岩厚度、煤层厚度等因素对矿井瓦斯赋存的控制,从瓦斯地质学角度出发,对下沟煤矿瓦斯的赋存特征及分布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东西走向的大佛寺向斜是影响下沟煤矿瓦斯赋存和分布的主导因素;瓦斯赋存和分布同时还受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煤层上覆基岩厚度、煤层厚度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苌延辉  宋常胜 《中国矿业》2012,21(Z1):517-519
为了防治华阳煤矿9号、15号煤层的瓦斯灾害,通过对华阳煤矿瓦斯地质资料的整理,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并结合煤层相关参数的现场测定和实验室测试,研究了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上覆基岩厚度、煤层埋深等地质因素对9号、15号煤层瓦斯赋存、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华阳煤矿瓦斯含量整体沿着倾斜方向按线性规律变化,受地质构造影响,煤层瓦斯含量分布呈现走向不均衡性;华阳煤矿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的影响与煤层埋深对瓦斯的影响基本一致;华阳煤矿瓦斯含量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止城山煤矿3B号煤层的瓦斯事故,掌握城山煤矿的瓦斯赋存特征,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分区分带特征。结果表明:城山煤矿3B号煤层构造复杂区域为瓦斯含量高集中带,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坚硬致密有利于瓦斯的保存;随着埋深的增加,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越来越大,瓦斯含量梯度高达3.01 m3/(t·hm);在埋藏深处瓦斯压力增大,围岩透气性降低,特别在构造复杂区煤体破坏严重,煤层瓦斯压力达到0.74 MPa的区域,确定为突出危险区。  相似文献   

11.
刘明举  崔凯 《煤矿安全》2012,43(4):112-115
通过对煤田地质勘探、钻孔揭煤资料的分析,应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车集煤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探讨了煤层瓦斯赋存与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厚度、岩浆岩侵入、顶底板岩性等地质因素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认为断层、岩浆岩侵入及分布是影响车集煤矿二2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八连城煤矿19号煤层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防治八连城煤矿瓦斯灾害提供依据,根据该矿实测的19号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等数据,结合矿井地质条件,分析了其瓦斯地质规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预测瓦斯含量,并对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号煤层顶底板围岩岩性致密,透气性差,封闭条件良好。岩浆岩侵入区煤层瓦斯含量增大,并且随埋藏深度增加而增大。基于不满足单项指标的要求,19号煤层不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认为岩浆岩侵入区是瓦斯治理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3.
苏广福 《煤矿安全》2012,43(5):121-123
在现场收集大量瓦斯与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实测数据,采用瓦斯与地质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滴道盛和煤矿立井18#煤层的瓦斯地质规律。分析了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岩性、岩浆岩侵入、煤层底板标高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并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李村煤矿地质勘探钻孔资料、试井资料及井田地质条件的分析,应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李村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其主控地质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埋深、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李村煤矿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控制因素,地质构造在局部构造部位影响煤层瓦斯赋存和富集,煤厚、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马志存  龚真鹏 《煤》2013,(2):6-8,53
通过对魏家地煤矿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岩性、煤的变质程度及煤岩组分、煤层厚度及结构、煤层埋藏深度等分析研究,总结了瓦斯赋存的规律,同时也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这一成果可以对今后矿井瓦斯防治乃至煤层气的抽采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分析煤矿瓦斯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煤层吸附性、煤围岩特征、煤层厚度及其变化、煤体结构和地质构造区域演化、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和矿井构造对瓦斯赋存和突出的控制作用,得出结论:煤层中瓦斯的含量受许多地质因素控制,目前所含的瓦斯是各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尽管国家对煤矿安全治理极其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开采深度加深,开采条件就越来越复杂,煤层瓦斯更加难以治理,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结合马尾沟矿井相关资料,研究分析了马尾沟矿井瓦斯赋存条件,探讨矿井地质构造特征,找出影响矿井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是煤层埋藏深度。建立煤层底板标高和煤层瓦斯含量的数学相关性关系,预测出深部煤层瓦斯赋存规律,从而对矿井安全生产以及煤层深部开采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彬长低阶煤高瓦斯矿区瓦斯地质及其涌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蔺亚兵  秦勇  王兴  段中会  马东民 《煤炭学报》2019,44(7):2151-2158
针对近年来低煤阶煤矿区高瓦斯矿井数量增多,但瓦斯赋存规律及涌出特征知之甚少的问题,以陕西省黄陇煤田彬长矿区为例,依据勘查阶段和煤矿生产过程中测试的瓦斯参数及抽采数据,总结分析低煤阶煤矿区矿井瓦斯参数及瓦斯富集规律,讨论地质因素对低煤阶煤矿区瓦斯涌出特征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表明,低阶煤煤化程度低,孔隙度较高,游离气含量高,煤层透气性好,瓦斯富集规律和涌出特征明显区别于中、高阶煤。彬长矿区发育大佛寺瓦斯富集区、小庄-亭南瓦斯富集区、胡家河瓦斯富集区3个瓦斯富集区。地质构造是控制低煤阶煤矿区矿井瓦斯富集的主要因素,煤质特征决定了低煤阶矿区瓦斯赋存状态。瓦斯涌出量同时受控于开采层瓦斯含量、煤厚、煤层底板标高、地质构造等地质因素。开采煤层原位瓦斯含量越高,煤层厚度越大,煤层底板标高越大,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越大。褶曲翼部瓦斯涌出量明显要大于向斜轴部宽缓区域,翼部地层倾角越大,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越大,褶曲对煤层倾角的影响控制了低阶煤瓦斯涌出特征。断层附近受游离气含量的影响,易造成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在显著提高煤炭产量的同时,也造成了近年来低煤阶煤矿区高瓦斯矿井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