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以全民健身活动为研究的大背景,以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需求与供给为研究视角,以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居民为研究案例对象,通过对研究对象参与健身活动中的具体需求、健身活动满意度状况、健身活动供给情况及供需存在矛盾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居民在参与健身活动方面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对体育场地设施、体育锻炼氛围、体育锻炼知识普及与指导等诸多方面;上海市杨浦区的诸多社区虽然大都设置了健身活动场所并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械,但总体来说场地大小、仪器设施的种类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居民在体育健身知识方面有着较大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序列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等方法,实证分析西安市社区居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特征。研究表明:社区居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依次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57.56%;社区体育活动设施,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51.93%;体育健身指导,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41.15%。在服务需求内容的关联性方面,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与体育健身指导之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与有定期组织社区体育比赛之间存在关联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居民体育状况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苏、浙、皖小城镇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城镇居民体育健身现状不容乐观,体育人口结构分布极不平衡,农民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居民体育锻炼时间以早晨为主,体育场地、器材的供给不能满足居民健身需求.通过调查找出影响小城镇居民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并对改善小城镇居民体育健身现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健身环境是社区体育建设的目标,也是城市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活动的内在需求。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社区体育健身环境进行研究,采用模糊聚类法得出场馆设施、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体育文化氛围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给出各指标权重,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实现健身环境的模糊综合评价,旨在指导社区体育建设。  相似文献   

5.
对苏州老城区居民健身活动场所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法,对苏州老城区居民健身活动场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苏州老城区社区体育环境设施已成为影响居民健身锻炼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极不相称。针对苏州老城区的特点提出,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结合古城区改造,规划好居民体育活动场所;加强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引导居民健身锻炼消费;经营性体育场所转变思路,将服务重点转向中老年群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全民健身工程的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系统分析与对比分析、文献分析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全民健身保障体系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对目前我国居民体育健身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现状分析。结论:①各阶层对健身保障体系的满意度不高,对健身环境、健身设施的需求较高。②健身保障体系由体育健身保障的基本环境与条件、体育健身保障的供给主体和体育健身保障的需求主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③整合机制的民主化和经济化不足,全民健身活动的管理仍以体育行政管理为主,不利于社会化、市场化的发育和形成。④通过制度安排和部分社会与市场功能的介入而形成全民健身保障体系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及其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全民健身视域下对居民所开展的休闲体育健身活动提出更高要求,居民身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会对城市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强化居民休闲体育健身活动亦是开始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为贯彻全面健身理念,强化居民身体素质,本文立足于全面健身视角,分析四川地区居民休闲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探讨现阶段影响居民开展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根据问题成因提出解决建议,望本文研究能够对四川地区休闲体育健身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助力,亦为落实全面健身理念,提高居民整体素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全民健身相关研究热点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发展状况,认为关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研究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影响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过程,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硬件设施。通过分析现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探讨适用于我国国情高质量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将会改善居民的健身环境,促进全民健身组织和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广东居民有关参与健身锻炼动机、公共体育参与时间、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活动开展、体育指导服务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广东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总体不高。建议:从居民体育健身意识、体育场地设施、居民体育需求、有效供给等方面改进广东省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以此进一步增强广东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体育健身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城市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要求不断优化社区体育健身环境。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从场(馆)设施、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体育文化氛围4个方面构建社区体育健身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给出各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体育场地建设的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场地是为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提供行为空间的基本的问题运动设施之一。目前浙江省现有体育场地状况如何,在现有经济实力下如何解决体育场地不能满足全民健身活动的需要,省内高校体育场馆现状,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资料分析归纳,提出了改善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环境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关于黑龙江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体育场地设施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场地设施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物质条件,目前我省现有体育场地状况如何,在现有经济实力下如何解决全民健身活动对于场地的需要,是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对黑龙江省体育场地状况调查研究和对资料的分析归纳,提出了改善现有体育场地设施运行环境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10个城区46个住宅小区的体育设施的建设、管理及居民的健身活动的特征等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强化居委会的职能,加强和完善城市会宅区全民健身工程的管理;发挥体育局的技术优势,加大对城市住宅区居民健身活动的指导力度;加强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以周口市川汇区社区居民健身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川汇区居民健身人群构成、社区居民健身时间、项目、健身的影响因素、健身动机以及健身公共设施现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周口市川汇区社区居民健身人群结构、健身时间、健身的动机和目的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社区居民健身器材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求促进川汇社区居民健身的更好开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居民健身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民健身对全面提高我国居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复习、访问调查,对我国居民健身方法、居民对健身项目、运动量、运动地点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存在群众健身意识还不够强,健身活动的场地、设施不能满足各年龄层群众参与的需要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哈尔滨市区居民冬季户外健身活动现状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力求找到制约冬季户外健身的主要原因,如:动机,运动项目,场地设施与健身指导等情况。为更多的市区居民能够参与到冬季户外健身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关于浙江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体育场地设施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场地设施是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物质条件,目前我省现有体育场地状况如何,在现有经济实力下如何解决体育场地不能满足全民健身活动的需要,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统计资料的分析归纳,提出了改善现有体育场地设施运行环境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开展老年体育健身活动是新时代应对积极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国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仍存在参与率较低,健身活动开展情况欠佳等情况。这与老年体育中存在的健身文化欠缺、健身指导资源匮乏、场地设施配置不当、健身活动简化、健身组织程度低等情况有关,需要社会各界进一步深化对老年体育的战略性认知和支持,加大老年体育健身宣传,培育体育健身文化,改进体育服务供给方式,丰富体育健身活动内容,提升体育服务对象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健身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频率较低、持续时间较短、活动强度不大,健身活动内容对运动技能和运动场地要求较低,在开放性场地健身活动为主,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工作时间较长,缺少健身时间、健身器材和健身运动指导等对新生代农民工健身影响较大。为更好促进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健身活动,需要加大社会支持力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多层次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加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对公众的开放;开展多样化企业体育健身活动和竞赛等。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法、访谈法、查阅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对广西南宁市区、柳州市区、桂林市区共1000名出租车司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主要结论:广西城市出租车司机对健身需求逐渐增强;出租车司机体育健身活动动机存在个体差异性;适合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场所比较充裕;出租车司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频率和时间存在差异性。建议:学习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精神,健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管理的监督机制;制定适用于出租车司机体育健身活动的评价体系,对他们的体育健身活动进行科学系统的指导监管;尽快出台出租车司机健身实施方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