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糖波动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发生意义及与肾脏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近1年在我院住院患者88例,使用MDRD公式计算eGFR,将患者分为3组:A(eGFR≥60 ml·min-1·1.73 m-2)、B(eGFR为30-60 ml· min-1·1.73 m-2)、C(eGFR≤30 ml·min-1·1.73 m-2)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连续监测48 h血糖,计算血糖波动系数、高血糖(〉7.8 mmol/L)时间比、高血糖(〉11.1 mmol/L)、低血糖(〈3.9 mmol/L)时间比、空腹血糖平均值及餐后2 h葡萄糖,并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血生化、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IR)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甲状旁腺激素,计算身高体重指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及胰岛素抵抗( HOMR-IR)指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pe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变量间关系。排除近6个月使用激素患者、有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家族史患者。结果:B组及C组血糖波动系数及血糖〉11.1 mmol/L时间比明显大于A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组午餐后2 h血糖平均值大于A组,而在低血糖时间比上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衰竭中晚期患者易出现血糖的异常波动,主要表现为波动性高血糖,尤其餐后明显,临床上需关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有助于对CKD患者血糖波动细节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不同方法对肾功能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肾功能评估方法的相对准确性,寻求更为简便、快捷的肾功能评估方法。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CKD)患者80例,分别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同时检测患者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根据SCr分别用Cock-croft-Gault(C-G)方程和简化MDRD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eGFR1、eGFR2)。按GFR值将患者分为4组,即A组:CKD1期;B组:CKD2期;C组:CKD3期;D组:CKD4期;排除CKD5期的患者。观察所有和各组患者eGFR1、eGFR2、SCr、CysC与GFR的相关性。结果总样本中,eGFR1、eGFR2与GFR呈正相关,SCr、CysC与GFR呈负相关(P〈0.01)。在各组中,A组:eGFR1、eGFR2、SCr与GFR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B、C、D组中eGFR1、eGFR2与GFR呈正相关(P〈0.01),SCr与GFR呈负相关(P〈0.05);CysC在A、B、C、D各组中均与GFR呈负相关(P〈0.01)。结论CKD2、3、4期患者eGFR1、eGFR2、SCr与GFR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论何期CKD患者,CysC均能准确反映其肾功能状况,且更加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RRF)下降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纳入的95例患者按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为A组[eGFR< 6mL·(min·1.73m2)-1]、B组[eGFR(6 ~10)mL·(min·1.73m2)-1]及C组[eGFR> 10mL·(min·1.73m2)-1],随访患者18个月或至终点事件发生,计算eGFR平均下降速率,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各项指标与eGFR下降速率的关系.结果 95例患者eGFR下降速率平均为-0.156mL·(min·1.73m2)-1,其中A组为-0.091mL·(min·1.73m2)-1,B组为-0.153mL·(min·1.73m2)-1,C组为-0.251mL· (min·1.73m2)-1;共有37例(38.95%)eGFR丧失,其中A组18例(60.00%)、B组13例(40.63%),C组6例(18.18%);3组eGFR下降速率及eGFR丧失率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001).至终点时,3组死亡率、转HD治疗及行肾移植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时eGFR、Hb、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NT-pro-BNP为为eGFR下降速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eGFR下降速率与基线时eGFR、Hb、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及NT-pro-BNP水平等密切相关,临床上应识别并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在慢性肾脏病(CKD)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选择128例CKD患者,予以双侧颈总动脉超声检查,根据CKD标准进行分期,分为2、3、4、5期患者,分别设为B组19例,C组18例,D组24例,E组67例;另设23名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A组)。每组根据颈总动脉钙化分为有钙化和无钙化2个亚组,所有患者均测定血清中胎球蛋白A水平,测定血钙、血磷等常规生化指标。计算各组血清胎球蛋白A的平均水平。结果C组患者中血清胎球蛋白A含量明显高于E组(P〈0.05),同时C组患者中血清胎球蛋白A含量明显低于A组(P〈O.05)。D、E组中高胎球蛋白A组和低胎球蛋白A组相比较,血管钙化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E组直线相关性分析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血磷呈负相关(r=-0.320,P〈0.05)。与血钙不相关。结论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随着肾脏病的进展呈进行性下降,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受血磷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5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肾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分组:CKD组为3~5期CKD住院患者共51例;健康对照组为22例肾功能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另将CKD组按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分为高tHcy组(血清tHcy≥15μmol/L)和非高tHcy组(血清tHcy〈15μmol/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检测tHcy;肾小球滤过率(GFR)采用预测方程(MDRD简化公式)计算。结果:CKD组GFR水平为(14.8±12.99)ml·min-1·1.73m-2;血清hs-CRP水平为(3.31±3.50)mg/L;tHcy水平为(23.25±13.11)μmol/L。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为(0.95±0.84)mg/L;CKD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KD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GFR无相关性;高tHcy组和非高tHcy组相比血清hs-CRP水平无差异(P〉0.05),CKD组血清hs-CRP与tHcy水平无相关性。结论:3~5期CK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尚不能认为CKD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导炎症反应发生;3~5期CKD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肾功能减退程度并不平行,3~5期CKD患者微炎症状态这个复杂过程中有多因素参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各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与钙、磷乘积的变化。方法:测定97例CKD患者、血液透析(HD)、腹膜透析(PD)患者及20例对照组血清iPTH、钙、磷等指标。结果:CKD3期、CKD4期、HD及PD患者血磷水平高于对照组及CKD1、CKD2期患者(P〈0.01),iPTH也明显升高(P〈0.05)。CKD3、CKD4期、HD患者血清钙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CKD1、CKD2期(P〈0.01)。结论:CKD后期起iPTH明显升高。CK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剂量甲状腺素补充治疗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营养不良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湖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210例,A组为eGFR< 15mL ·(min·1.73m2)-1的患者(n=70),B组为15< eGFR<30mL·(min·1.73m2)-1的患者(n=70),C组为30 <eGFR <60mL·(min·1.73m2)-1的未透析患者(n=70).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正常人群为正常对照组(D组,n =70).收集4组患者血液、生化临床资料,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并计算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of nutritional act,SGA)等指标.每组根据甲状腺激素水平分为正常组Ⅰ、异常组Ⅱ,观察各组间各指标差异,再给予异常组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干预后观察各项指标改变.结果 A、B、C组FT3均显著低于D组(P<0.05),低T3综合征的发生率随eGFR下降而升高;正常组Ⅰ与异常组Ⅱ相比,ALB、CRP、SGA、LVEF、LVMI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异常组的FT3与eGFR、SGA、ALB、LVEF呈显著正相关(r=0.912,P<0.001;r =0.721,P<0.001;r =0.810,P<0.001;r=0.903,P<0.001);FT3与CRP、LVMI呈负相关(r=-0.981,P<0.001;r=-0.442,P<0.001);异常亚组给予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后FT3及LV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eGFR水平只有C2组患者有提高(P<0.05).结论 甲状腺素水平下降与肾功能严重程度相关,以血清FT3水平降低为主;低水平FT3与营养、左心功能有显著相关性;予以小剂量的甲状腺激素治疗后的低T3及亚临床甲减者的左心收缩功能有提高,中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eGFR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未接受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变化,探讨CKD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脂质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将2008年8月至2009年1月我院64例CKD患者分为3组,其中CKD3期组17例,CKD4期组16例,CKD5期组31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0名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以及清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血钙(Ca^2+)、血磷(p3+)、甲状旁腺素(PTH),比较各组胎球蛋白A水平,并分析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CKD3期组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CKD4期组和CKD5期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ApoA、ApoB、ApoA/ApoB比值和cystatinC被选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论CKD非透析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可能随着肾功能的逐步恶化而降低,其水平与脂质代谢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1~4期患者血清1,25(OH)2D水平与蛋白尿、尿炎症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对我科115例CKD1~4期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1,25(OH)2D、血CRP,尿TGF-β1、MCP-1、TNF、IL-6,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分析血清1,25(OH)2D水平与以上指标相关性。结果:(1)CKD组患者血清1,25(OH)2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CRP,尿MCP-1、TGF-β1、IL-6、TNF水平,24h尿蛋白定量高于对照组(P〈0.05)。(2)与GFR≥60ml·min^-1·1.73m^-2患者比较:GFR〈44ml·min^-1·1.73m^-2患者CRP,尿MCP-1、TGF-β1、IL-6、TNF水平、24h尿蛋白定量升高(P〈0.05);血清1,25(OH)2D水平降低(P〈0.05);而GFR45~59ml·min^-1·1.73m^-2患者与GFR≥60ml·min^-1·1.73m^-2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血清1,25(OH)2D与年龄(r=-0.442)、收缩压(r=-0.464)、舒张压(r=-0.399)、GFR(r=0.902)、Scr(r=-0.430)、PTH(r=-0.341)、UA(r=0.237)、24h尿蛋白定量(r=-0.372)及尿TGF-β1(r=-0.894)、MCP-1(r=-0867)、TNF(r=-0.899)、IL-6(r=-0.934)水平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1,25(OH)2D与GFR呈正相关;与24h尿蛋白定量,尿MCP-1、IL-6,血Scr、PTH呈负相关。结论:CKD1~4期患者存在1,25(OH)2D水平降低,并与蛋白尿及尿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CKD3~5期患者血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探讨FGF-23与钙磷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108例CKD3~5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血清全段FGF-23测定,同时测定血清25(OH)D3、iPTH、血清肌酐(Scr)、血钙(Ca2+)、磷(P3-)、碱性磷酸酶(AL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等指标。观察各期患者以上指标的变化,及其与FGF-23的关系。结果:(1)CKD各组患者血清FGF-2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KD各期FGF-23水平逐步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非透析组血清FGF-23水平与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校正血钙、血磷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0.01)和白蛋白(P〈0.05)存在直线正相关关系。透析组血清FGF-23水平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及C-反应蛋白(P〈0.01)存在正相关关系。(3)非透析组多元回归结果显示:血磷、iPTH、肌酐清除率是血清FGF-23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其回归方程为:Y(FGF-23)=1.700+0.106(P)+0.048(LogPTH)-0.003(Ccr)。透析组PTH、CRP是影响FGF-23的主要变量。结论:CKD患者血FGF-23明显升高,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可能是CKD患者血FGF-23水平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胎球蛋白A(Fetuin-A)与引起血管钙化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收集了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中心医院肾内科入选正常组、CKD3期、CKD4期、CKD5期以及MHD期患者各20例,采用美国ALOCK型彩色B型超声仪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用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检查血钙、磷、ALB、TB;用速率比浊法检测血清CRP;用ElISA法检测Fetuin -A.结果 各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胎球蛋白A水平与CRP(p <0.05)水平、血钙磷乘积水平(p<0.05),尤其是与血磷水平(P<0.05)相关;患者血胎球蛋白A浓度越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越明显(p<0.05).结论 血清胎球蛋白A有拮抗CKD患者颈动脉钙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慢性肾脏病(CKD)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与左心室肥大(LVH)的关系。方法64例早期CKD患者分为3组,即A组[eGFR≥90ml·min^-1·(1.73m^2)^-1]31例;B组[eGFR60~89ml·min^-1·(1.73m^2)^-1]22例;C组[eGFR30~60ml·min^-1(1.73m^2)^-1]11例。另设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为对照组(N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浓度,心脏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结果①A组血浆Hcy与N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血浆Hcy显著高于A组和N组(P〈0.01);C组血浆Hcy显著高于B组(P〈0.01)。CKD组高Hcy(〉12μmol/L)比例为39.06%,是N组的3.26倍。②A组、B组和C组各期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均较N组显著增加。③血浆Hcy与LVPWT显著正相关(r=0.400,P=0.000),与LVMI、LVDd、IVST无相关性。结论早期CKD即出现高Hcy血症,随肾功能进展而加重;血浆Hcy与早期CKD的左心室肥厚有关。  相似文献   

13.
谷氨酰胺对肝门阻断后肠道损伤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肝门阻断后肠道损伤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对照组(B组)和实验组(C组).采用Pringle法进行肝门阻断,持续35min,在肝门阻断前C组大鼠腹腔注射Gln.分别于肝门阻断前及再灌注后2、4、24 h,每组各选取10只大鼠,测定肠道组织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水平,检测血清TNF-α水平以及门静脉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再灌注后B组肠组织中MDA水平增高(P<0.05),而GSH及SOD水平下降(P<0.05),TNF-α及内毒素水平明显增高(P<0.05).再灌注后2h及4h,C组肠道GSH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与B组相比,再灌注后C组肠道组织SOD活性明显增高,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TNF-α及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门阻断可以造成肠道屏障的破坏;而Gln对肠道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并将减少内毒素易位、炎性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血管钙化的关系,探讨糖尿病肾病血管钙化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及对患者进行颈总动脉B超检查。2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糖尿病无蛋白尿患者胎球蛋白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Ⅲ、Ⅳ、Ⅴ期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合并血管钙化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胎球蛋白A水平明显低于非钙化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血白蛋白水平(r=0.47,P〈0.05)呈正相关,与血清磷(r=-0.32,P〈0.01)、钙磷乘积(r=-0.45、P〈0.01)、C反应蛋白(r=-0.43、P〈0.01)呈负相关。结论:合并颈总动脉钙化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明显降低,低胎球蛋白A水平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各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肾病科住院的CKD患者294例,检测血清磷(P)、钙(Ca)、肌酐(Cr)、血清白蛋白(ALB)、CaP及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浓度.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KD1 ~2期患者血清钙、磷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KD2期患者血清肌酐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KD3~5期患者血清钙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与CKD1 ~2期比较有差异,CKD5期患者血清钙浓度明显低于CKD3 ~4期有显著性差异.CKD3 ~5期患者血磷高于对照组及CKD1 ~2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磷增高明显与血钙和PTH有显著性差异(P<0.05).CKD2 ~5期患者血肌酐高于对照组及CKD1期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各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CKD3期患者我们应该积极给予降低血磷的综合治疗,以防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非透析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性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血浆Fetuin-A水平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入选ESRD患者50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性患者各25例。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胎球蛋白A(Fetuin-A)浓度水平,检测相关血生化指标。采用Peraso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法分析影响血浆Fetuin-A水平的因素。选择3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成人作对照组。结果:非透析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性ESRD患者血Fetuin-A水平分别为(5.05±0.49)ng/ml、(2.23±0.35)ng/ml,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0.51±1.94)ng/ml,P〈0.01。非透析糖尿病性ESRD患者Fetuin-A水平高于非糖尿病性ESRD患者(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胎球蛋白A与血磷、钙磷乘积、C-反应蛋白水平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24(P〈0.05),r=-0.37(P〈0.01),r=-0.35(P〈0.01);而与FBG、eGFR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51和0.264(P〈0.01)。校正血清CRP、血清钙及eGFR后,血清胎球蛋白A与FBG呈正相关(r=0.39,P〈0.05)。结论: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较健康组血清Fetuin-A水平下降,但糖尿病性较非糖尿病性ESRD患者血清Fetuin-A水平升高,血糖是血清Fetuin-A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早期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大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心脏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单侧肾切除加高磷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早期CKD大鼠继发性甲旁亢的动物模型,并分析其心脏病变情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实验组大鼠血尿素氮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血肌酐、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理改变较轻,表明早期CKD模型制作是成功的。(2)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之间心脏/体重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理提示实验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间质纤维化明显,免疫组化测定显示心肌组织内Ⅰ型和Ⅲ型胶原明显增加(P〈0.01)。(3)实验组大鼠血磷和PT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血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大鼠心脏Ⅰ型胶原阳性面积百分比和Ⅲ型胶原阳性面积百分比均与血磷和PTH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在通过单侧肾切除加高磷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的早期CKD动物模型中,发现大鼠心脏结构损害明显,心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和胶原增多,并且其严重程度与血磷和PTH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与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半年以上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3例,将其根据残余肾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分为3组,A组31例:Cer为0~2ml·min-1·(1.73m2)-1;B组42例:Cer为2~4ml·min-1·(1.73m2);C组30例:Ccr〉4ml·min-1·(1.73m2)-1。所有入选患者均检测残余肾Ccr、平均动脉压(MBP)、血钙、血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MBP和血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患者血磷、钙磷乘积、iPTH、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降低(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cr与血磷(r=-0.384,P=0.000)、钙磷乘积(r=-0.344,P=0.000)及iPTH(r=-0.435,P=0.000)存在负相关关系;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与MBP(r=0.300,P=0.002;r=0.240,P=0.015)、血磷(r=0.332,P=0.001;r=0.241,P=0.014)、钙磷乘积(r=0.284,P=0.004;r=0.212,P=0.032)、iPTH(r=0.266,P=0.007;r=0.226,P=0.021)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增加与残余肾功能的丧失有一定的相关性,积极保护残余肾功能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CKD患者血清RBP4水平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12例CKD1~5期患者及健康体检者24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RBP4及甲状腺转运蛋白(TTR)的水平。结果:糖尿病对CKD患者血清RBP4水平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CKD合并糖尿病组以及CKD不伴糖尿病组间eGFR、RBP4、RBP4/TT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eGFR对患者进行分层研究,发现各组内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RBP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KD1~4,P>0.05)。而随着eGFR的下降,无论在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中RBP4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随着eGFR的下降血清RBP4逐步升高,而RBP4水平与糖尿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蛋白尿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为CKD患者肾脏保护化提供有效的途径。方法:我院50例CKD1~3期且血清肌酐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CKD患者,所有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0.5 g,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罗盖全(骨化三醇)治疗组,每组25例,在控制血压、血糖基础上,罗盖全组予罗盖全0.5μg/d口服,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钙、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动脉压(MBP)、血磷、hsCRP等水平。结果:治疗后罗盖全组血清肌酐、血钙、血磷、HbA1c、MBP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而尿蛋白及hsCRP较治疗前分别下降36.13%、19.70%(P〈0.01),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化三醇能减轻CKD患者的蛋白尿,且这一作用可能同骨化三醇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