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调查结果,分为认知功能损害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CA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1)CAP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为59.18%.(2)认知功能损害组年龄、开始透析时血肌酐显著大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受教育年限、总尿素清除指数(kt/v)显著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开始透析时血肌酐、总kt/v均为CA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CAP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高,患者年龄、开始透析时血肌酐、总kt/v均为CA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动静脉瘘功能与其认知功能关系,及其初步机制。方法收集50例MHD中年患者,评估其认知功能,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应用彩超评估动静脉瘘功能状态。根据动静脉瘘功能分为两组。结果(1)50例MHD患者,手术前血清CRP水平,均明显超出正常范围(5.12±0.03)g/L;手术后动静脉瘘血流量均在200-250ml/min之间。(2)与动静脉瘘功能正常组比较,动静脉瘘功能不良组,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2.56±0.69)g/L,(5.87±0.4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3)与动静脉瘘功能正常组比较,动静脉瘘功能不良组即刻记忆功能、注意和计算能力和延迟回忆均明显降低(P〈0.01)。(4)相关性分析,动静脉瘘功能与CRP水平呈负相关(r=-0.543,P〈0.01);即刻记忆力,延迟回忆与动静脉瘘功能正相关(r=0.611,P%0.01;r=0.532,P%0.01);即刻记忆力,延迟回忆,注意和计算力与CRP负相关(r=-0.512,P〈O.01;r=-0.499,P〈0.05;r=-0.576,P〈0.01)。结论监测、维持动静脉瘘良好的功能,对于改善MHD患者微炎症有一定帮助,同时可能减缓其认知功能障碍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钙浓度腹透液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尿毒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学改变。并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将40例初行CAPD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标准钙腹透液治疗组(A组,20例)和低钙腹透液治疗组(B组,20例),行正规CAPD治疗并配合碳酸钙口服。观察治疗12个月前后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斑块数量和超声分型的变化,以及血清钙、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iPTH)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初行CAPD治疗前颈动脉IMT、粥样斑块的数量、检出率和超声分型无差异。经过12个月的治疗随访后,B组患者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及溃疡斑的检出率显著低于A组(P〈0.05)。与此同时,B组患者的血清钙、磷及钙磷乘积也有着显著意义地降低(P〈0.05或P〈0.01),且均低于治疗后的同期A组患者(P〈0.05或P〈0.01),iPTH则有显著意义地上升(P〈0.01)。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有明显低钙抽搐、低血压等情况发生。结论:钙磷代谢紊乱可加重尿毒症CAPD患者的血管损伤,低钙透析液有助于减轻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减轻其对血管损伤,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31例伴高脂血症及34例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CD62P,CD63及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对伴高脂血症患者用普伐他汀降脂治疗8周后重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伴高脂血症患者的CD629P,CD63及TG,TC,LDL-C,较血脂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0.01),ISI和HDL-C明显降低(P<0.01);伴高脂血症患者经普伐他汀降脂治疗8周后TG,TC,LDL-C及CD62P,CD63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0.01),HDL-C及IS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普伐他汀对伴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调脂治疗的同时可降低血小板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尿毒症透析患者糖化产物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蛋白质非酶糖化的早期产物Amadori及糖化终末产物AGEs在非糖尿病尿毒症透析患血清中的浓度变化及透析的清除效果。方法:用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法分别测定20例血液秀析(HD)患,17例腹膜秀(CAPD)患和21例健康对照的果糖胺,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上述三组的糖化终末产物(AGEs),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D组与CAPD组的果糖胺水平比正常组增高,差异有显性(P<0.01),而透析组之间无差异(P<0.05),血清AGEs3组之间两两均有差异(P<0.01),比较一次血透前后果糖胺透前透后无差异(P<0.05),AGEs透前透后有显性差异(P<0.01),但AGEs透只只降低了21.42%,结论:提示糖化产物在尿毒症患产生增多而排泌减少,透析治疗不能很好地清除。  相似文献   

6.
巨噬细胞CD40L表达在腹膜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CD40配体(CD40L)表达与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腹膜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观察CAPD患者急性腹膜炎时腹透透出液中巨噬细胞CD40L,表达,并与CAPD非腹膜炎患者比较,结果:急性腹膜炎发生时,透出液中表达CD40L阳性巨噬细胞数显著增多。巨噬细胞表达CD40L水平显著增加,与非腹膜炎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急性腹膜炎缓解后,患者透出液中表达CD40L阳性巨噬细胞数及巨噬细胞表达CD40L水平均较发作期显著降低(P<0.05),结论:CAPD腹膜炎时巨噬细胞高表达的CD40L对于限制腹膜炎的发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将111例腹膜透析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46例和认知功能障碍组65例,比较两组血清BDNF水平,再将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和Mo CA评分的差别。结果:111例腹膜透析患者中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者65例,占58.56%。认知功能障碍组血清BDNF(10.89±2.12)显著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12.9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组治疗后Mo CA评分和血清BDNF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Mo CA评分和血清BDNF与治疗前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压氧治疗组Mo CA评分和血清BDN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可能与高压氧改善BDNF有关。  相似文献   

8.
杨秀塔 《护理学杂志》2002,17(5):329-331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早期人群的神经心理变化,协助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以老年性痴呆(AD)早期的45例病人(AD组),血管性痴呆(VD)早期的47例病人(VD组)及15例健康老人(健康组)为对象,分别用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视觉保持测验(VRT),数字广度测验(DS),快速词汇测验(RV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社会生活能力功能调查量表(POD)进行测量,结果:AD,VD组BSSD评分,VRT成绩正确分,DS总分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P<0.05),RVR,ADL及POD评定正常者均显著少于健康组(均P<0.01),结论:老年痴呆早期人群存在一系列认知功能的减退,应引起高度重视,早期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常温和低温心肺转流(CPB)期间门静脉血流量(PBF)和氧代谢的变化。方法:测定11号杂种犬在常温(N组)或低温(H组)CPB期间PBF和氧代谢指标。结果:CPB中低温组SpO2升高,PDO2、PVO2降低(P<0.05或P<0.01);常温组PpO2、PDO2降低,而PERO2和PBF升高(P<0.05或P<0.01)。CPB后两组SaO2、PaO2、SpO2、PpO2、PBF、PDO2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而PERO2明显升高(P<0.01),常温组PVO2减少(P<0.05)。两组相比,CPB中低温组PaO2、SaO2、SpO2高于常温组,PVO2、PERO2、PBF低于常温组(P<0.05或P<0.01)。CPB后低温组SaO2、PDO2、PVO2和PBF都高于常温组(P<0.05)。结论:常温和低温CPB期间门脉系统都存在氧代谢障碍,但常温CPB期间PBF、门脉组织氧利用明显优于低温CPB,CPB后PBF、门脉组织氧代谢低温组优于常温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科病人内分泌激素与不育症、性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RIA)对正常组20例、不育症组68例、性功能障碍组42例进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睾酮(T)、雌二醇(E2)的测定。采用方差分析和两两对比进行实验结果分析。结果:T于正常组与不育症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不育症组与性功能障碍组差异显著(P<0.05)。FSH于不育症组与性功能障碍组差异显著(P<0.05),不育症组与正常组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男科病人内分泌激素中T与不育症、性功能障碍关系密切,FSH与不育症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在大鼠肝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大鼠肝脏缺血预处理(IP)中的作用。方法:131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IP组及假手术(S)组,观察术后2h,24h及1周后血浆NO,AST及ALT以及大鼠死亡率及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1)血浆NO IP组在术后即升高,3个时段均明显高于S组(P<0.05,P<0.01,P<0.05);I/R组在2h后低于S组(P<0.05),24h与S组无显著差异(P>0.05),1周时高于S组(P<0.05);IP组于2h(P<0.01)及24h(P<0.01)时均高于I/R组。(2)ALT IP组及I/R组在2h(P<0.05)及24h(P<0.01)时均高于S组;IP组显著低于I/R组(P<0.05);1周时IP组与S组间差异无显著性,I/R组显著高于IP组(P<0.05)及S组(P<0.01)。(3)IP组及I/R组血浆NO与ALT呈负相关(P<0.01,P<0.05)。(4)肝脏病理改变IP组较I/R组为烃。(5)术后2h及累计动物死亡率I/R组显著高于S组及IP组(P<0.05),而IP组与S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P对肝脏I/R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血浆NO升高有关,NO升高的峰值提前在经典IP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 OLV 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并将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帕瑞昔布钠组(P 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前30 minP 组患者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C组患者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集麻醉诱导前30 min(T0)、OLV 即刻(T1)、OLV 30 min(T2)、OLV 60 min(T3)、膨肺后30 min(T4)、术后120 min(T5)6个时间点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部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记录乳酸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 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于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 及术后7 d 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与 T0时点比较,两组患者血乳酸含量 T2、T3、T4时点明显升高(P <0.05或0.01)。P 组患者血乳酸含量在 T3和 T4时点分别为(1.79±0.47)mmol/L 和(1.64±0.49)mmol/L,与 C 组比较明显下降(P <0.05);TNF-α水平在 T1、T2、T3、T4和 T5时点分别为(9.53±2.17)pg/ml、(10.21±1.73)pg/ml、(12.58±2.32)pg/ml、(10.54±1.86)pg/ml 和(7.39±1.25)pg/ml,与 C 组比较明显下降(P <0.05),IL-6水平 T1、T2、T3、T4和 T5分别为(39.46±10.54)pg/ml、(37.87±15.05)pg/ml、(53.57±15.56)pg/ml、(47.74±13.53)pg/ml 和(38.68±11.41)pg/ml,与 C 组比较明显下降(P <0.05)。与 T0时点比较,两组患者 CERO2值于T2、T3时点明显升高(P <0.05)。术后7 d,P 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5.0%,C 组为2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降低 OLV 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围术期血乳酸含量、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选择2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分组设计,观察口服卡托普利(Captopril)对血浆心钠素(ANF)水平,右心耳ANF颗粒及其中,小动脉内径的影响,结果发现:(1)血浆ANF水平降低(P<0.05);(2)心肌ANF颗粒多于对照组(P<0.01),且以弥曼,团块分布为主;(3)左心耳中,小动脉内径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作者认为,术前准备中服用卡托普利有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释放ANF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情感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护理干预。6周后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CL-90评分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躯体化、精神病性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降低情感障碍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躯体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单用或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中的效应和安全性。方法160例ICU需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予舒芬太尼、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芬太尼镇痛镇静治疗。观察用药前后的面部表情评分法(FPS)、Ramsay评分法(RS)和生命体征的变化,统计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器官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四组FPS评分明显下降并维持在3分左右(P<0.001),RS显著升高(P<0.001)。在30 min,1 h,6 h时间点,舒芬太尼联合应用咪唑安定或右美托咪定患者RS分值高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四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PaCO2,血乳酸)、肝功能(AST)、肾功能(肌酐)均降低(P<0.05)。治疗后芬太尼组呼吸频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方案舒芬太尼应用总量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镇痛镇静效能强,生理干扰小,无严重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可显著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并改善其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股静脉-股动脉转流在降主动脉重建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股静脉-股动脉转流在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中的作用。方法:1999年12月至2001年6月间,在股静脉-股动脉转流下行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12例为转流组;1994年6月至1999年8月15例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为非转流组,比较两组在术后发生截瘫、内脏缺血、输血量和凝血功能异常等方面的差别。资料统计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阻断时间超过60min者中,转流组的截瘫发生低于非转流组(P<0.05)。转流组术后发生黄疸低于非转流组(P<0.05),两组在术后肾功能异常上无明显差异(P>0.05)。转流组输血量较非转流组明显减少(P<0.01)。转流组术后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非转流组(P<0.05)。结论:股静脉-股动脉转流在预防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后的截瘫发生、保护内脏功能、减少输血量和避免凝血功能异常等方面优于单纯阻断降主动脉,是一简便、安全的转流方式。  相似文献   

17.
广西南宁、玉林地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发病率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方法 对广西南宁、玉林地区5504例人群随机进行问卷勃起功能障碍调查。结果 30岁以上壮族人群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发病率高于汉族人群,统计学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40岁以上人群勃起功能障碍发病率与其他年龄段相比显著升高,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40岁-和50岁-年龄段发病率高于20岁-和30岁-年龄段(P<0.01)。而40岁-和50岁-年龄段、20岁-和30岁-年龄段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勃起功能障碍发病率在40岁以前并未随年龄增高而增加,40岁以后则逐渐增加。壮族发病率高于汉族。勃起功能障碍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道家认知疗法对防治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及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连续8周。入院1周内(干预前)和8周后(干预后)进行MMSE评分与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干预后对照组MMSE中记忆力、计算能力和回忆能力评分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上升,且观察组上述3项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痴呆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大脑血流速度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脑的血供,提高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镇痛方法对上腹部手术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30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镇痛方式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B组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C组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采用放免法测定术前、术毕、术后24h、术后48h血浆ET及ANP浓度;监测HR、BP及进行VAS评分。结果:B组及C组术后24h ET及ANP值显著低于A组(P<0.05),且B组降低幅度更大(P<0.01),持续时间更长,至术后48h B组仍低于A组(P<0.05),而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及C组术后HR、SBP、DBP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A(P<0.05),且B组数值更低(P<0.01)。结论:术后镇痛能有效减轻上腹部手术病人疼痛、改善循环功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上腹部手术后ET及ANP值,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病人恢复,且PCEA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梗阻性黄疸和胆囊结石患者全身和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消炎痛的调节作用,作者将7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A组)分为<60岁非消炎痛组(A1组)、消炎痛术前组(A2组)、消炎痛术后组(A3组)和老年梗阻组(A6组),检测其全身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胆囊结石(B组)患者比较。结果:梗阻性黄疸各亚组每搏量、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均显著高于B组(P<0.01);平均动脉压、周围血管阻力和门脉血流显著低于B组(P<0.01);A2、A3两组与其余各亚组比较,其平均动脉压、周围血管阻力和门脉血流虽有显著改善,但与B组比较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消炎痛有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循环功能、门脉血流和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