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DCM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纠正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10 mg,每晚一次.治疗前及后6个月后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血清TNF-α、IL-6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LVEDd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P<0.05),LVEF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LVEF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LVEDd有进一步缩小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血清TNF-α(146.26±1.27和174.58±1.42,P<0.05)、IL-6(25.56±1.79和35.23±1.87,P<0.05)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 普伐他汀可明显改善DCM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有利于DCM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老年CHF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85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 TNFRI)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血清IL-6、IL-10、s TNFRI、TNF-α水平及TNF-α/s TNFRI、IL-6/IL-10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LVEDD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老年CHF患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偏移于炎性方向,而两者的改变能够反映患者心功能的变化,促炎性细胞因子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衰患者TNF-α和IL-6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衰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意义.方法以56例充血性心衰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TNF-α、IL-6浓度,用二维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①血清IL-6、TNF-α、去甲肾上腺素(NE)在CHF各组均升高,但心功能Ⅱ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心功能Ⅲ级,Ⅳ级组IL-6、TNF-α、NE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和对照组(P<0.05).IL-6、TNF-α、NE与LVEF呈高度负相关(r=-0.63,P<0.01;r=-0.54,P<0.05;r=-0.58,P<0.01).②随心衰程度加重,血清TNF-α、IL-6和NE浓度越高.TNF-α与NE,IL-6与NE明显正相关(r=0.57,P<0.01;r=0.51,P<0.05).③随心衰程度加重,血清IL-6与TNF-α浓度越高,且二者呈正相关(r=0.39,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TNF-α和IL-6浓度升高,尤其中重度CHF患者更加明显,并与LVEF呈负相关,提示血清IL-6、TNF-α水平可作为CHF严重程度的判断与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荣波  徐伟丽  曹磊 《山东医药》2009,49(33):67-68
目的 探讨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I)、IL-6和IL-10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60例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健康中老年人的血清TNF-α、IL-6、sTNFRI、IL-10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健康者相比,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IL-6、sTNFRI、IL-10水平及TNF-α/sTNFRI、IL-6/IL-10明显升高,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P<0.05或<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 在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促炎症细胞因子与抗炎症细胞因子的平衡偏移于炎症方向,两者的改变能够反映心功能的变化,促炎症性细胞因子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呼出气冷凝集液(EBC)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IL-10水平,并分析其与该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COS患者105例,单纯哮喘患者109例(哮喘组),单纯COPD患者104例(COP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正常人100例(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BC中TNF-α、IL-8、IL-10水平,自动血液仪检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利用肺功能仪检测所有受试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ACOS组、哮喘组、COPD组患者血清IgE水平、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13.594、23.188、3.595;20.886、26.966、20.036,P值均<0.05).ACOS组EBC中TNF-α、IL-8水平显著高于COPD组、哮喘组、健康对照组(t=11.999、13.157、26.807;6.961、7.741、32.496,P值均<0.05),IL-10水平、FEV1%pred显著低于哮喘组、COPD组、健康对照组(t=7.566、9.568、40.129;t=11.539、14.339、28.837,P值均<0.05),FEV1/FVC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16.756,P<0.05);COPD组、哮喘组EBC中TNF-α水平、I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14.892、14.057;25.544、25.146,P值均<0.05),IL-10水平、FEV1%pred、FEV1/FVC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32.562、31.045;t=17.372、14.939;13.752、16.341,P值均<0.05);哮喘组和COPD组TNF-α、IL-8、IL-10水平、FEV1%pred、FEV1/FV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5、0.697、1.909、2.658、2.457,P值均>0.05).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ACOS患者EBC中TNF-α、IL-8水平与FEV1%pred、FEV1/FVC呈负相关(r=-0.463、-0.504;-0.447、-0.476,P值均<0.05);IL-10水平与FEV1%pred、FEV1/FVC呈正相关(r=0.429、0.474,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E水平升高、EBC中TNF-α、IL-8水平升高是ACOS的危险因素(P<0.05),EBC中IL-10水平升高是ACOS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EBC中TNF-α、IL-8、IL-10水平可能具有潜在的鉴别ACOS生物标志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不同心功能水平的血浆B型钠尿肽(BN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CHF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血浆BNP和TNF-α浓度,观察其与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CHF患者血浆BNP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升高程度与心功能相关而与CHF的基础病因无关。BNP(r=-0.89)和TNF-α(r=-0.94)均与LVEF呈线性负相关(均P〈0.05),BNP(r=0.7939)和TNF-α(r=0.7513)均与LVEDd呈线性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浆BNP和TNF-α水平可作为老年CHF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88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4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后测定TNF-α、IL-4、IL-8、IL-10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及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TNF-α、IL-4、IL-8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NF-α、IL-4、IL-8水平心功能Ⅳ级>心功能Ⅲ级>心功能Ⅱ级,IL-10水平心功能Ⅳ级<心功能Ⅲ级<心功能Ⅱ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4、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血清TNF-α、IL-4、IL-8升高,IL-10下降,且心功能分级越高TNF-α、IL-4、IL-8越高,IL-10越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微小RNA-208(miR-20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的变化与患者左室重构及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AMI患者(AMI组)、健康对象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的血清miR-208、VEGF-B、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MI组患者的血清miR-208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445,P <0.05),AMI组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625,P <0.05);AMI组患者的血清IL-10、TNF-α、sICAM-1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236、17.910、36.624,P <0.05);治疗12个月后,AMI组患者的LVEDV、LVEDD均显著的高于入院时(t=-7.697、-9.602,P <0.05),治疗12个月后的LVEF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1,P> 0.05);AMI患者的血清miR-208水平与LVEDV、LVEDD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94、0.621,P <0.05),AMI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与LVEDV、LVEDD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52、-0.497,P <0.05);AMI患者的血清miR-208水平与血清IL-10、TNF-α、sICAM-1水平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91、0.642、0.618,P <0.05),AMI患者的血清VEGF-B水平与血清IL-10、TNF-α、sICAM-1水平无明显的相关关系(r=-0.095、-0.117、0.153,P> 0.05)。结论 AMI患者早期出现血清miR-208表达升高、VEGF-B水平降低,可能与AMI患者炎症反应程度、远期心室重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心力衰竭病人为观察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为Ⅱ级11例,Ⅲ级22例,Ⅳ级27例。对照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无心脏病证据者30名,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及心功能变化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照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无心脏病证据者30名。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组炎症因子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NF-α、IL-1β、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TNF-α、IL-1β、IL-6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DD、LVES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增加,LVEF逐渐下降,LVEDD、LVESD逐渐升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TNF-α、IL-1β、IL-6与LVEF均呈负相关(P0.05),与LVEDD、LVESD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TNF-α、IL-1β、IL-6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TNF-α、IL-1β及IL-6判断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为临床早期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致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入选心力衰竭患者150例和健康对照5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IL-6、IL-10、TNF-α和IFN-γ的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IL-1、IL-6、IL-10、TNF-α和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随着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的增加而升高,并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86、-0.454、-0.521、-0.514、-0.502,均为P<0.01),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呈正相关(r=0.603、0.45、0.542、0.519、0.438,均为P<0.01);IL-1、IL-6、TNF-α、IFN-γ总和与IL-10的比值:NYHAⅢ级和Ⅳ级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NYHAⅣ级患者高于Ⅲ级和Ⅱ级患者(P<0.05),NYHAⅢ级患者高于Ⅱ级患者(P<0.05),但NYHAⅡ级患者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心力衰竭和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IL-1、IL-6、IL-10、TNF-α和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致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均增高,但抗炎因子增加相对不足,炎症反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加重,与心功能状态有相关性,与病因无显著相关性,细胞因子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EH合并CHF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及单双号,患者被随机均分为美托洛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美托洛尔治疗)和联合治疗组(在美托洛尔组基础上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测量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血清白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LVEDd和LVESd均显著降低,LVEF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且与美托洛尔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IL-1[(16.21±1.45)ng/L比(12.34±1.32)ng/L]、IL-6[(46.21±5.32)ng/L比(36.42±4.51)ng/L]、TNF-α[(23.12±2.14)ng/L比(19.25±2.41)ng/L]水平,LVEDd[(51.68±4.74)mm比(42.31±4.25)mm]和LVESd[(46.27±4.78)mm比(39.06±4.35)mm]降低更显著,LVEF[(43.26±4.37)%比(52.95±5.18)%]升高更显著,P均=0.00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美托洛尔组(93.88%比79.59%),P=0.03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5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缓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不同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133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65.71±10.60)岁。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组:心功能I级组36例、心功能Ⅱ级组32例、心功能Ⅲ级组33例、心功能Ⅳ级组32例。同时根据血清APN水平,分为APN≥14 mg/L组(53例)和APN14mg/L组(80例)。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室质量(LVM)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测定APN水平。结果心衰各组较对照组血清APN水平明显增加,检测的超声指标LVEDd、IVST、LVPMT、LVM和LVMI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PN≥14mg/L组的LVM、LVMI、LVEDd均显著高于APN14mg/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HF患者血清APN与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的LVEF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8、-0.211、-0.363、-0.404(P均0.05);血清APN与LVM、LVMI、LVEDd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1、0.391、0.398(P均0.05)。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APN水平越高,LVEF越低,左室重构越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清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的相关性。方法:83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及LVEDd,分析患者NT-proBNP水平与不同心功能分级及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pg/ml)差异有显著性[Ⅰ级:162.5(128.0,633.0),Ⅱ级:1202.5(587.0,2350.0),Ⅲ级:3374.0(2169.0,4442.0),Ⅳ:10403.5(7241.0,17697.0),P0.05~0.01],其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797,P0.0001);(2)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438,P0.0001);(3)NT-proBNP与LVEDd呈正相关(r=0.437,P0.0001)。结论:NT-proBNP测定是临床诊断心力衰竭的有效辅助方法之一,总体上可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动态变化与相关性.方法 选择7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病例组并进行心功能分级,选择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1L-6)、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0(IL-10)的表达.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促炎因子(TNF-α、IL-6)和抗炎因子(IL-4、IL-10)的表达以及促炎因子/抗炎因子的比值(TNF-α/IL-4、TNF-α/IL-10、IL-6/IL-4和IL-6/IL-10)都明显增高(P<0.05),且随着心功能恶化,以上指标也都明显升高(P<0.05);TNF-α和IL-4、IL-10以及IL-6和IL-4、IL-10都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比例发生变化,促炎因子过度激活,二者关系密切,形成网络,共同促进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代谢、血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收治的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尿激酶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心律失常等)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G、TC、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IV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LVEDd、IVS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代谢及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并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TNF-α、IL-1β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循环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间的相关性.方法 60例CHF病人按心功能及病因不同分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TNF-α、IL-1β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相关关系.结果 CHF病人循环中TNF-α、IL-1β水平较对照组增高(P<0.001),两者与病因无关,只与心功能相关.CHF病人血清TNF-α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IL-1β与TNF-α、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 CHF病人循环中TNF-α、IL-1β水平的特征性变化及其彼此间的相关关系,充分体现了失衡的细胞因子网络在CHF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查与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5例老年癫痫患者发作后1、24 h的脑电图及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同期选择4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分析老年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测与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癫痫组发作1、24 h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及脑电图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电图异常癫痫患者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脑电图正常癫痫患者(P0.05),且随着脑电图检测结果加重,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呈明显加重趋势,两者呈正相关性关系(r=0.652,r=0.596,均P0.05)。结论 TNF-α、IL-2是影响老年癫痫患者病情的重要介质因子,且脑电图改变与血清TNF-α、IL-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2016年收治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条件的45例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两组心功能,包括: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室间隔厚度(IVST)。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PTH、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0。结果观察组患者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PWT及IVST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PTH及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PTH水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92,P<0.05),而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r=0.860,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PTH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心功能受损与系统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7例作为病例组,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无肺部感染亚组50例和合并肺部感染亚组47例;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临床指标,并分析血清瘦素、CRP、IL-6及TNF-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3组受试者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肺部感染组和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血清瘦素、CRP、IL-6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血清瘦素、CRP、IL-6及TNF-α水平高于无肺部感染组(P0.05)。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血清CRP(r=0.54,P0.05)、IL-6(r=0.48,P0.05)、TNF-α(r=0.50,P0.05)水平呈正相关;血清CRP水平与血清IL-6(r=0.57,P0.05)、TNF-α(r=0.42,P0.05)水平呈正相关;血清IL-6水平与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48,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清瘦素、CRP、IL-6及TNF-α水平较高,且两两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121例老年CHF患者测定了Hb和血清TNF-α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按Hb水平分为CHF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老年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Hb水平和LVEF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清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和LVEF则逐渐降低,而TNF-α水平逐渐升高,明显高于非贫血组CHF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TNF-α水平和LVEF为CHF患者贫血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NF-α参与了CHF患者心功能不全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并由此引发CHF贫血的发生,而CHF患者贫血的出现使心功能不全程度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