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介绍了湖南株州815油库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关键技术、主要特点和应用情况,该系统完整地实现了在油库发油、卸油、储存、检验、调运、管理等环节的流程化和自动化,并且建立了省市两级物流、仓储管理部门对油库的管理和监控体系,并通过与中石化原有的管理系统无缝联接,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管理控制平台,消除了信息孤岛。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为今后石油库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志强  刘晓 《石油规划设计》2011,22(4):45-48,56
视频监控是安全防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视频监控在中国石油油库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中的集成需要,介绍了油库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及功能架构。根据油库视频监控现状、网络现状、发展趋势及视频监控的需求等,详细论述了视频监控在油库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集成架构、设计方案、测试及实施。对于部分油库需要进行视频监控改造,采取改造方案;对于部分油库需要新建视频监控系统,采取新建方案。最后对该视频监控集成实现方案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从硬件、软件结构、系统特点、功能、控制原理和使用效果方面介绍了SCADA系统在原油库自动化管理方面的应用,为原油库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油库应用系统的实际特点和需求,采用LonWorks工业现场总结数据采集与PLC局部逻辑控制相结合,和油库以太网结合,使油库泵房作业监控系统与罐区测量系统两者合二为一,建立起油库自动化控制与信息化管理一体化的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石油库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现状及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系统的发展趋势: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控制模式向集成式控制方式发展,建设统一的综合信息平台和以实时数据库为基础的集成数据平台,使油库建设向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石油库的实际情况,应用智能化技术,构建具备业务监控、智能控制、综合利用、智能分析的智能化油库信息平台,实现各专业系统之间的互融互通,强化库区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设施的应用。介绍了系统实现的目标、建设的原则、主要功能和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7.
航天信息凭借对石化行业用户需求的深刻了解,强大的研发实力和系统集成能力,能为石化行业用户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航天信息开发了油库自动付油系统、油库自动计量系统、油库管理监控信息系统、成品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润滑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一系列软硬件产品,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帮助客户实现生产作业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航天信息在石化行业的主要业绩包括: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油库信息化建设科研成果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探讨了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实验装置的实践教学改革途径,提出了油库信息化关键技术创新实验平台的开发思路,介绍了实验平台系统结构、集成模式及主要功能。为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了任务驱动的创新实验模式及其层次结构,并以实例介绍了模式的应用方法与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仓储油库自动化系统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划,各油库之间的自动化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总结了油库行业内设计标准和自动化系统在各个仓储油库的应用经验,对生产监控自动化系统、安防自动化系统、消防自动化系统以及上层制造执行系统(MES),油库资源计划系统(ERP)的标准化建设进行了论述和说明,对自动化系统的新建或改扩建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油库自动化系统中各子系统独立运行、通讯接口不统一、应用软件不兼容,给系统集成信息化、智能化和实现设备联动机制带来困扰的问题,在详细分析了原各子系统的实际情况后,利用串口服务器与OPC通讯技术进行了完美的整合集成,实现了数据的集中管理和设备的联锁联动,网络运行稳定、数据通讯可靠,为后期建设管理一体化系统提供了数据基础,可为老油库数据集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企业实施管控一体化提供了一个十分良好的应用平台,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化和系统化。企业实施管控一体化。信息技术是平台,过程自动化是基础,是企业打破传统形成的“信息孤岛”格局,充分发挥生产能力,实现生产经营目的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从企业管控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出发,根据企业信息管理和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从过程控制角度人手。结合镇海炼化公司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实践,引入工厂控制系统的概念。阐述信息技术的管控一体化在炼化企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告别油库"纸笔化"管理模式、提高油库操作安全性,实现油库数字化管理。阐述了数字化油库的基本思想,分别从油库的结构组成和数据流程两方面对数字化油库的组成系统进行了分类。从油库结构组成分析,将数字化油库的18个子系统归类为3大系统,分别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和安防控制系统;从油库内部数据工作流程,指出数字化油库三大组成系统,分别是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传输网络系统。简要分析了国内数字化油库建设中存在的数据结构不统一、自动化水平低、信息处理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指出数字化油库是未来油库的建设重点,需结合实际、长期规划,着眼未来。  相似文献   

13.
杨建坤 《天然气工业》2012,32(1):108-112
油气田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是有效控制工程的造价。为此,应用管理学原理和造价管理理论,吸收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精细化管理的经验,提出了实施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主要途径:①构建由6个子体系组成的造价精细化管理体系,即工程造价组织与人才管理精细化体系、工程造价技术精细化管理体系、工程定额与价格精细化管理体系、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平台信息体系、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机制保障体系、造价精细化管理文化体系;②积极推进工程造价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即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的造价精细化管理;③加强工程造价基础管理精细化建设,即抓好价格信息化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基础工作管理制度建设水平、建立基于标准化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和推进项目档案精细化管理等。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实施的工程项目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实践说明,投资成本进一步得到了控制、依法治企能力和股权投资收益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些精细化管理途径和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成品油库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一种较先进的基于网络技术的光纤传感监测设计方案。具体介绍了由光纤液位计、光纤高位报警器和光纤温度传感器以及ADVANTECH工控机构成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并对油库的管理信息化提出了具体的组网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该设计方案在大型成品油库的应用将会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用企业网站实现油库信息统一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成都104油库内部网站的建立,把兰成渝管道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发油自动控制系统、油情监测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弥补了过去油库仅局限于工业自动化,而没有办公信息化的缺陷。网站内置的六大模块,从生产管理、员工培训、资源共享三方面出发.采用ASP与COM等技术,提高了油库的系统协调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从网站的构建、软硬件设置、各模块设置等方面论述了如何以油库工作为中心,利用信息系统把各项工艺流程和管理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中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指出只有对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信息标准化和集成化管理,使信息能够在项目各阶段、各职能部门和各参与方之间进行有效的传递、沟通、共享,才能保证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最终效益的实现。介绍了信息标准化的目的和内容,提出了信息集成的方法和模型,指出信息平台是实现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信息集成化管理的方式,并说明了信息平台的功能、实现方案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Intranet的生产实时监测和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实时监测和管理系统是石油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和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炼油厂生产实时监测和管理系统的设计,包含基本设计思想、系统总体结构、数据库系统、Intranet网络平台和应用软件集成平台设计等。  相似文献   

18.
试论油藏评价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大庆油田油藏评价管理的基本做法:完善组织机构,明晰管理路线,建立运作高效的油藏评价管理体系;理顺油藏评价工作程序,探索合理的项目管理模式;强化项目运行过程监控,确保油藏评价项目进度及工程质量;强化勘探开发一体化理念,努力提高勘探开发整体效益。提出了下一步油藏评价管理的几点看法:狠抓整章建制工作,进一步完善油藏评价项目管理流程;尝试“五个机制”,形成勘探开发的有序互动;强化信息基础建设一体化,建立高效的油藏评价信息网络;探索研究设计项目竞争机制,促进油藏评价投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能源用地政策的改革和新"两法"的颁布实施,油田逐步开始采用丛式井平台开发模式。吉7井区新建大平台采用"玻璃钢敷缆复合连续油管+电潜螺杆泵"无杆泵采油模式,地面建设采用"井站一体化采油平台",将集输工艺、注水工艺、供配电、仪表自动化和道路等多项技术进行配套改进,同时采取设备集成、无人值守、远程监控、事故巡井等措施。井站一体化采油平台的建设可大大减少油田建设征地面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地面建设工程量,缩短建设周期,实现油田快速建产、智能管理、高效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油田丛式井平台地面工程建设的样本和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