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一病主要呈现本虚标实、上盛下虚证候。临床观察发现中风以气虚血瘀者居多。气虚推动无力,瘀血阻滞脑络,导致大脑缺血缺氧,是中风病发生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2.
中风一病主要呈现本虚标实、上盛下虚证候。本虚者或气虚、或阴虚 ,标实者系风、火、痰、瘀为患。临床观察发现中风以气虚血瘀者居多。气虚推动无力 ,瘀血阻滞脑络 ,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是中风病发生的主要病机。立中风证治八法 ,临床上收到较好的效果。1 平肝息风法适用于头晕胀痛、耳鸣、卒倒昏迷、肢体震颤或拘挛僵硬 ,舌质红 ,脉弦滑有力为主证者。常选用药物如钩藤、白芍、石决明、天麻、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代赭石、龙骨、牡蛎、玳瑁、羚羊角、怀牛膝、寒水石、生石膏、蜈蚣、全虫、地龙、僵蚕、白花蛇、乌梢蛇等。2 宁心安神法…  相似文献   

3.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风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标实为在气虚基础上形成的痰浊血瘀,治疗方面重标本兼治才能获效.脑脉泰胶囊立足于气虚血瘀痰阻病机,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痰、通络熄风法治疗中风,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孙兰军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气虚、阳虚为主,标实的血瘀、水泛为主,辨证用药用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为大法,尤擅用虫类药物,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冯学功 《中医杂志》1998,39(8):458-460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是指该病发病后2周(中脏腑者1月)至半年内者。目前对该期病机的认识,多归于本虚标实。然而本虚只言气虚、阴虚,独不言肾虚;标实多言痰瘀,略于风邪。此外情志因素亦多忽略。笔者认为:肾虚气弱,风痰瘀血阻络是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重要病机,肝郁气滞亦应予以重视,兹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概言之,中风后遗症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中风之后,由于脏腑虚损或功能失调,引起人体气血津液逆乱,血瘀、气滞、浊阻、痰结、火郁遂作,正气亏耗,病邪稽留,日久缠绵,致使经脉阻滞、气血失畅,面存如语言蹇涩、口眼(口呙)斜、半身不遂等中风后遗之疾。中风后遗症与急性期之病机虽均属本虚标实,但两者不尽相同。急性期以标实为突出,风、火、痰、瘀或单现,或兼见,较为显著,而本虚则相对不够明显;后遗症之见证,标证相对较少,以血瘀、痰浊最为常见,其本虚证则较显著,其中尤以气虚、肝肾阴虚、心脾肾阳虚为多。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当前大抵注重半身不遂、  相似文献   

16.
曹祖盛 《河南中医》2003,23(6):54-54,68
偏瘫系中风之主症。在中风由急性期转入恢复期之后 ,改善恢复偏废肢体功能活动是临床辨治的主要内容。虽然中风偏瘫病因多端 ,证候多变 ,虚实夹杂 ,临床辨治难度较大 ,但“本虚标实”为其基本病理特点 ,“发于实而归于虚”是其病机顺转的必然。因此中风偏瘫在辨证和治疗方面 ,有规律可循 ,其规律性在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将多年来临床观察治疗经验所得 ,整理如下 ,以供同仁参考。1 中风偏瘫的证候演变中风早期急性发病 ,多见痰火上扰清窍或痰湿上蒙清窍。同时肝风所挟 ,走窜阻塞经络 ,致使脑府壅滞 ,脑脉瘀阻 ,元神被困 ,五脏失统 ,…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膀胱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脾肾气虚,致膀胱及三焦气化不利,开阖失司,加之瘀血败精阻塞尿路,其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脾肾气虚为本,瘀血内停为标,因虚致实,虚实相杂,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临床应用补气行瘀散结法治疗糖尿病性膀胱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140例中医证候特点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汪再舫 《江苏中医》1996,17(11):44-45
对14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辨证分析,发现气虚痰湿为本病基本病理。其中气虚痰浊为左心衰竭的主要证型,阳虚水瘀搏结为右心衰竭的主要证型,阳虚欲脱水湿瘀阻塞凝为全心衰竭的主要证型,阳虚欲脱寒凝内生为心力衰竭的危重证型。心力衰竭临床常见的演变顺序为气虚→气阴两虚→阳虚→阳虚欲脱,并由虚致实,心力衰竭程度除本虚外与标实所占比重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胸痹之症,病因病机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以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因素兼夹多见;标实以寒凝、气滞、痰浊或瘀血等因素兼夹多见。但临床以气虚血瘀者居多,故治疗当以益气活血为要。孟昭阳教授对胸痹中医证候变化规律有独到见解,运用自拟经验方"冠心宁方"治疗此病颇有效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中中医心系疾病临床证候的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中医心系问诊量表采集临床问诊信息,参考相应的证候辨证标准,对量表进行判读,分析证候分布特征。结果:共采集有效中医心系病例3021例,本虚证素心气虚1677例,占55.51%,心阳虚603例,占19.96%,心阴虚699例,占23.14%;标实证素痰浊1121,占37.11%,血瘀1624例,占53.76%。其中本虚标实兼见者有2057例,占68.10%;仅见体虚者517例,占17.11%;仅见标实者447例,占14.80%。在脏腑兼证中,与肾、脾相兼多见。结论:心血管疾病中中医心系疾病证候以本虚标实多见,其中本虚以气虚、阳虚、阴虚多见;标实以痰浊、瘀血、气滞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