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提到写人记叙文写作教学课的用例,不少人认为应该选用经典文本。但笔者却认为,只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人记叙文写作能力,不管是经典的还是非经典的,都可使用。下面,笔者结合第二届“语参杯”研讨会上展示的课例,简单谈谈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一、读与写相傍相依,血脉相连语文教育对读写关系的观照,大致有以下几种课程形态:读写分离,重读轻写,以写为主,读写结合等。目前,多数人所接受的是读写结合。理由很简单:写作即表达、输出,它必须以大量的吸收、输入为基本前提,而吸收存储必须通过阅读来完成。此种课程形态的实质在于以读带写,读中求悟,以自然达到“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境界。这对于一些悟性较高的学习者来说,或许比较适用甚至非常管用,而对大多数的“学而知之”的中下人来说,却未必管用。有的人爱读,而不善写;有的人善写,却未必真正会读,…  相似文献   

3.
散文是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很多经验和感受是作家在写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融入了个人的审美体会,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其中的奥妙难以化成简单的教条来传授?然而,教学虽“不能使人巧”,却“能与人规矩”,“怎样写散文”是可教可学的。本文从散文写作实践出发,重点解析散文的构思、赋形、选技,探寻散文的写作路径。  相似文献   

4.
《江西教育》2023,(5):21-22
<正>赣州市赣县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探索出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6+1”模式,构建起“五红”培根铸魂育人体系。“6+1”模式以“传承红色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强调知行合一。“知”即采取读、写、演、唱、绘、寻等形式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表现为诵读红色经典、书写红色作品、演绎红色故事、唱响红色歌曲、描绘红色画卷、追寻红色足迹和践行红色精神;  相似文献   

5.
时下,将“红色经典”改编成电视剧正在成为一股热潮,但是观众对改编后的电视剧的反映却并不理想。“红色经典”改编遇到困境的原因在于几个基本的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其一,什么是“红色经典”?其二,“红色经典”为什么能够重新“热”起来?其三,“红色经典”在改编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尊重原著?  相似文献   

6.
<正>【共读背景】2014年2月,我国以立法的形式确立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战精神”也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它包含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如何引导和平年代的少年儿童学习这样伟大的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呢?“家校共读”红色经典书籍便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红色经典书籍有不少,与之相关的儿童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7.
目前,不少中学生对作文课有程度不同的厌腻情绪。这种不良的倾向,严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部分学生产生这种不良的学习情绪呢?我认为,对写作没有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兴趣是心灵的火焰,是一种“能源”,兴趣是学生写作动机中最积极而又最活跃的因素成份,一旦被激发点燃,它将强烈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一种内在的要求,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爱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这是人人所熟知的。可以这样说,兴趣是成功的先导,是成功的奠基石。用强迫和劝说的方法要人…  相似文献   

8.
顾连梅 《江西教育》2006,(20):26-27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人性化的师生共同学习,日益成为现代学校的文化形态。针对学生将写作神秘化、抽象化等偏差认识而提出的“生活写作”,其实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是师生个体生命的交往互动,目的是让学生将写作作为个人生活事件,在写作中加深对生活和人生的理解,使写作成为自我精神成长的必由之径。“生活写作”倡导在“生活中写生活”的写作理念,生活…  相似文献   

9.
红色经典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学现象,构成了中国1950年代文学的主体,见证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沿革。红色经典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左翼文学运动时期,1950年代获得发达形态,它的影响至今犹存,特别是随着“重写文学史”与“重读经典”口号的提出及“重读”、“重写”工作的具体展开,对“红色经典”的重新审视成了不可回避的话题,在强调其艺术性的同时,对其政治性维度的研究也发生了重心转移,即将红色经典与政治美学联系起来考察,厘清其生成的内在理路与外在机缘,以求对红色经典进行全面而客观的把握。  相似文献   

10.
“方言写作”是一种无法摆脱且备受青睐的写作。但其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却存在着极不平衡的现象,因此它也是一种呼唤理论引导和规范的写作。当前“方言写作”亟需处理好“方言写作”与普遍话的关系,与作品叙述语调的关系,与语言的粗鄙化关系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今年高考,写抒情散文类作文的比较多,但其中写得好的却比较少。从考生作文情况来看,写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以“我”为主。散文是一种最接近生命本体、最能表现人们的丰富情感世界的文体,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抒情散文更是如此。叶墨陶曾对散  相似文献   

12.
写作教学应凸显读者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作的逻辑顺序应该是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而当前的写作教学却明显打乱了这一顺序,把重心放在这逻辑链条的后面两个环节,即“写什么”、“怎么写”,对于解决最前面的“为什么写”的问题则存在严重的忽视。  相似文献   

13.
一、习作教学要让学生课内学方法 1.培养写作兴趣。人总是被感兴趣的事物紧紧吸引并给予高度的注意。而很大一部分初中学生却“怕写作文”,“不喜欢写作文”。面对这些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教师的责任就是指导他们自我培养写作兴趣。一是沟通写作与生活的渠道,让他们写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马的世界     
【写作题目】 “马”作为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动物,自古以来就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在交通、劳役、战争等诸多方面都已经退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舞台,许多人没有亲眼见过马,那些有幸与马接触过的人,其经验也往往仅限于在公园或景点观赏过马,或者为了追求新鲜感尝试骑马这一旅游项目。请以“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中的红色经典 所谓红色经典,这里是指反映革命历史题材及描写伟人高贵品德,讴歌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的经典作品。顾名思义,红色经典具有“红色”和“经典”的双重属性,既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具有超越时代、内涵普适、植根民族文化等特质。  相似文献   

16.
文学经典具有“文学”和“文化”两重属性.因此.对经典的任何当代或具体化解读其实只是一种立足于“当前”和“自我”的“误读”。由于现时的观念总处于嬗变与更新之中.因此经典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界定。也就是说.经典永远处于人的“确立”之中。后现代的最终本质,恰恰是理性的.它用一种漠然的、否定的方式指证了精神深处的无奈与绝望。因此,后现代主义远非“结果”.而只是一种“现象”.作为一种历史语境.它不是“终结”.而恰恰是“开始”。消费时代为我们建构了一种更为宽泛的文化秩序,这种秩序让我们跳出了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经典与流行的狭小圈子,从而使我们进入一个宽广的、开放的、永远变化着的经典时代成为可能.也使经典跳出一种秩小的界定,融入众多精神因素与价值因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项脊轩志》是明朝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它以一间小屋——项脊轩的变化写世事变迁。全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以一间百年老屋作线索,“将人事变迁,家道坎揉,皆归入此轩,作睹物怀人写法”(林纾《春觉斋论文》)。题目虽然写作“项脊轩志”,但作者的目的却不在记轩而在写人,作者无限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的。他怀念的不是轩,而是人,是曾经爱过他,使他永远不能忘怀的人。  相似文献   

18.
龙慧 《吉林教育》2006,(7):57-58
一、如何认识“习作”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方面,在不同的学段用了不同的概念:第一学段(1-2年级)是“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和第三学段(5-6年级)是“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是“写作”。运用不同概念的目的是使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体现教学的梯度区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新和先生在《“写话”、“习作”与“写作”辩正》一文中对“习作”作出阐释:“从教师的角度看,‘习作’只是在教学情境下进行的写的训练,是一种教学行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生产的实践行为,是一种虚拟的写作,不是一种真正的写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赵树理、张爱玲小说为分析对象,在战争的大背景下,讨论从文学传统再度出发的小说发展线索,并且将其概括为眷顾经典与“指向未来”的两重文化向度。具体来说,张爱玲写作的文化向度倾向古典、是向后看的;与此相向,赵树理小说的文化向度指向现实与未来。他们各具特点的艺术探索,表现出传统的两重文化向度。  相似文献   

20.
1990年代以来,一股红色经典改编的热潮在当代中国涌起。红色经典回归潮流的涌动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社会、美学等多种因素。《红灯记》电视剧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改编的。与其他红色经典改编失败遭遇不同的是,《红灯记》的改编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好评。因此,我们在探析红色经典改编热潮的文化心理的同时,重点讨论分析了《红灯记》改编剧的美学理念、艺术特色、人物形象,揭示出《红灯记》等红色经典改编所具有的赓续、传承与重构新世纪“红色文化”的多元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