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目的:观察食用燕麦对城市患高胆固醇血症男性中、老年人空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参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的判断标准,将65名患高胆固醇血症男性中、老年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燕麦组(33人),每人每日给予100 g即冲即食燕麦片;对照组(32人),每人每日给予100 g普通挂面,试验周期6周.研究开始前和6周时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基本健康状况问卷调查、人体测量、血生化检测以及膳食调查.结果:燕麦组和对照组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无显著差异,但燕麦组膳食纤维摄入量明显增加,增幅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6周结束时,燕麦组血清总胆固醇(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TC、LDL-C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7.0%和7.5%.对照组血清胆固醇、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在试验期间未见显著变化.结论:对于我国城市中患高胆固醇血症的男性中、老年人,每日食用一定量的燕麦作为膳食中的粮谷类食物,可有效降低血清TC、LDL-C和apoB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燕麦品种对饲喂高脂饲料大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平均血脂水平和平均体重分为4组,即高脂对照组和3个燕麦组。喂食第0、10、20和30 d时分别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三酰甘油(TG)水平;试验结束时测定大鼠肝脏TC、胆固醇酯(CE)、游离胆固醇(FC)、TG和粪便TC、胆汁酸(BA)、脂肪含量。β-葡聚糖含量不同的燕麦品种都显著降低了血清和肝脏TC含量(P0.05),并促进了粪便胆汁酸排泄,而对血清HDL-C、TG和肝脏TG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摄入不同品种燕麦均能够通过促进粪便中胆汁酸的排泄来降低大鼠血清TC和LDL-C水平,及肝脏中TC和CE水平。  相似文献   

3.
研究燕麦发酵前后对高血脂小鼠血脂、抗氧化以及肝保护作用。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燕麦面条组、燕麦馒头组。6周后检测血清、肝脏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抗氧化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谷胱甘肽(GSH)指标,同时观察肝组织损伤变化情况。燕麦馒头组小鼠血清及肝脏中TG、TC、LDL-C水平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肝脏中TC、TG、LDL-C分别下降46.43%、50%、45.95%,HDL-C上升32.08%,血清中TC、TG、LDL-C分别下降19.59%、30.81%、17.45%,HDL-C上升24.34%,燕麦馒头降低血脂效果在肝脏中更加明显。燕麦馒头组和燕麦面条组小鼠肝脏、血清中的SOD和GSH活性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MDA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说明燕麦发酵前后均增强抗氧化能力,且发酵后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发酵前。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燕麦馒头具有减少高脂血症小鼠肝脏中脂质沉积的作用。燕麦发酵后对高血脂小鼠有显著降低血脂、抗氧化及降低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发芽糙米米糠(GBRB)对高脂膳食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研究了GBRB的降血脂功效。将50只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均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对照组饲喂高脂饲料,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饲喂添加了30%、20%、10%GBRB的高脂饲料,喂养83 d,结束后,从小鼠股动脉取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并计算体脂率。结果表明:食用GBRB对大鼠的体脂率、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饲喂GBRB的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和LDL-C浓度都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大鼠的TG浓度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而中、低剂量GBRB没能抑制食用高脂饲料产生的高TG浓度。GBRB的摄入能显著降低食用高脂饲料大鼠的血清TC、TG以及LDL-C水平,显示出GBRB的降血脂功效。  相似文献   

5.
以高脂膳食大鼠为研究对象,研究小麦糊粉层对大鼠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灌胃5周,结果表明小麦糊粉层可以明显减缓高脂膳食大鼠体质量增加(P 0.05)和食物摄入量。血清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血脂比值TC/HDL-C、TG/HDL-C、LDL-C/HDL-C、动脉硬化指数(AI)水平得到改善。大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 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显著降低(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显著升高(P 0.05),高脂膳食大鼠胰岛素抵抗得到缓解。小麦糊粉层剂量组肝体比明显降低,肝脏脂肪堆积明显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糊粉层干预高脂膳食,可起到降低血脂、缓解胰岛素抵抗、改善肝脏脂肪堆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别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模型,经口给予海豹油,研究海豹油对两种模型大鼠血脂的干预作用,同时研究海豹油对正常大鼠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海豹油降低了大鼠血清TG、TC和LDL-C含量,高剂量组(0.67 g/kg)大鼠血清HDL-C含量显著升高(p <0.05),各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与TC比值均极显著升高(p <0.01);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海豹油降低了大鼠血清TG和TC含量,并使血清HDL-C与TC比值极显著升高(p <0.01);对于正常饲养的大鼠,海豹油对大鼠的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系数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综上,经口给予高胆固醇血症或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海豹油,可有效降低两种模型大鼠血清TC和TG含量,而经口给予正常饲养大鼠海豹油,不会对正常大鼠的体重、摄食、血清生化指标以及各种脏器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膳食干预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90例高胆固醇血症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血胆固醇水平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每日给予膳食干预并口服鱼油补充剂胶囊1000mg进行营养强化,对照组只给予膳食干预,试验周期为12w。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用MoCA得分评定)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两组受试者经膳食干预后血清TC、TG、LDL-C数值均下降,血清HDL-C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受试者胆固醇数值低于对照组受试者胆固醇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受试者MoCA得分降低,与之前得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注意(P0.05)及延迟回忆(P0.01)方面得分降低,与之前得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受试者MoCA得分增加,与之前得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表现在抽象及延迟回忆方面得分增加,与之前得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膳食干预可以降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血胆固醇水平,进一步进行营养强化可以在降低血胆固醇的同时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体化膳食干预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指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入北京友谊医院且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的90例患者,膳食干预3个月,使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和食物频度法,分析调查对象每天膳食中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推荐摄入量比较,分析膳食干预前后患者的饮食情况、血脂指标和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每人每日各类食物适宜摄入量相比,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膳食干预前,蔬菜、水果、豆类食物的摄入量偏少,肉类、蛋、奶、油脂类食物摄入量偏高,营养素供能比例不适宜,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例偏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偏低;与膳食干预前相比,膳食干预后每日谷类食物、肉类、鸡蛋、奶、油脂类的摄入量显著降低,蔬菜、水果、豆类的摄入量显著增加,摄入的总能量显著降低,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的量及其供能比显著降低,动物蛋白的供能比显著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及其供能比显著增加);经过膳食干预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増高,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显著降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与膳食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降低体质指数,可以降低TC、TG、LDL-C等血脂指标,升高HDL-C,其营养状况不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
燕麦β-葡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将5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n=10,饲喂基础饲料)和模型组(n=48).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3周后,将造模成功的高脂血症大鼠随机分为高脂时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含0、6、12、24 g/kg β-葡聚糖高脂饲料.在试验进行到2、4和6周时测定大鼠的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试验末期测定血浆载脂蛋白B(ApoB)和AI(ApoAI)、大鼠肝胆固醇、肝微粒体胆固醇含量、肝脏7-α羟化酶活性、粪胆固醇、粪胆汁酸和肠胆汁酸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荆量的β-葡聚糖都极显著地降低空腹血浆TC、LDL-C和ApoB水平(p<0.01),而对HDL-C和ApoAI无显著影响.不同剂量的β-葡聚糖都显著降低肝胆固醇(p<0.05),增加微粒体胆固醇含量和7-α羟化酶活性(p<0.05),促进肠道、粪便胆汁酸和胆固醇排泄(P<0.01).燕麦β-葡聚糖可有效降低血脂,抑制肝脏胆固醇沉积,提高7-α羟化酶活性,利于胆固醇和胆汁酸的排出,其作用效果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乐碧云  刘成梅  刘伟  章瑜  万婕 《食品科学》2010,31(9):247-250
以豆渣为原料提取豆渣膳食纤维(ODF),采用超微粉碎干法粉碎及动态高压微射流进行湿法粉碎分别得到超微粉碎处理的膳食纤维(D-ODF)、微射流处理的膳食纤维(W-ODF),未经超微化处理的样品作为对照(C-ODF)。观察超微化前后膳食纤维的主要理化性质的变化,并研究其对BALB/c 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胆固醇(HDL-C)及甘油三酯(TG)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W-ODF 样品的粒度比D-ODF 组降低更为显著,且膨胀力、持水力及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均高于D-ODF 及C-ODF。灌胃28d 后,D-ODF 组小鼠的TC 水平较灌胃前有所下降,对照组及W-ODF 组TC 水平有所升高,但各组HDL-C 的水平均有所升高;W-ODF 组中HDL-C/TC 提高了21.2%,显著高于C-ODF(4.8%)和D-ODF 组(11.4%);对照组TG 水平较灌胃前有所升高,而D-ODF 组和W-ODF 组分别降低了13.5% 和29.2%;D-ODF、W-ODF 组的TG 水平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7.9%(P < 0.05)、41.0%(P < 0.05),后者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豆蛋白降胆固醇作用适宜剂量。方法:4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经2w诱发高血胆固醇后,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10%大豆蛋白、15%大豆蛋白、20%大豆蛋白和20%酪蛋白,4w后采血测定血清TC、TG、HDL-C和LDL-C浓度。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经2w诱导高脂模型后,高胆固醇模型大鼠的TC浓度是阴性对照组的2.7倍。给以处理因素4w后,与20%酪蛋白组相比,15%和20%大豆蛋白组大鼠血清TC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15%大豆蛋白组大鼠血清TC、HDL-C和LDL-C浓度显著低于10%大豆蛋白组(P0.05);20%大豆蛋白组大鼠血清TG浓度显著低于10%大豆蛋白组(P0.05)。结论:4w内15%大豆蛋白和20%大豆蛋白具有相同的降低血浆胆固醇的趋势,10%大豆蛋白无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营养干预对妊娠期血糖异常孕妇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产科门诊确诊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共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强化营养干预组(40例).分别检测两组孕妇孕中期和孕末期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组间差异和前后差异.结果:强化营养干预组孕妇孕末期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但糖化血红蛋白和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强化干预组孕末期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孕中期(P<0.05),对照组孕末期的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孕中期(P<0.05),餐后2h血糖孕末期显著低于孕中期(P<0.05).两组孕妇血清甘油三酯孕末期显著高于孕中期水平(P<0.05),总胆回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孕末期和孕中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存在着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脂代谢紊乱,强化营养干预对控制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妇女的血糖水平有显著作用,但未能发现对血脂的改善作用,其原因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血清镁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集2009年青岛某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的血样16 260份(男性8 602人,女性7 658人,年龄在18—99岁之间,平均年龄55.64岁)。进行血清镁、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的检测,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血清镁与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受检人群血清镁平均含量为0.95 mmol/L;各个年龄组在不同性别之间血清镁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男、女性受检者不同年龄组之间血清镁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性40岁以下年龄组水平最低,71岁以上人群水平最高(P均0.05);女性55岁以下两组较低,而71岁以上组水平最高(P均0.05)。血脂水平分析显示,56岁及以上的男性体检人群平均TG水平均明显低于55岁以下的低龄人群(P均0.05),而女性的TG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P0.05);TC水平分析显示,56岁及以上女性体检人群TC水平明显高于55岁以下的低龄人群(P均0.05),而71岁以上老年男性人群TC水平则明显低于70岁以下人群(P均0.05);HDL-C水平分析,男性的平均水平为1.33 mmol/L,各年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女性为1.52 mmol/L,但71岁以上女性人群则有明显下降(P均0.05);LDL-C水平分析显示,男性人群LDL-C平均水平为2.90 mmol/L,70岁以下年龄组人群平均水平为2.78 mmol/L,明显低于71岁以上年龄人群;而56岁以上女性人群LDL-C水平明显低于55岁以下低龄人群(P均0.05)。结论:体检人群血清镁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血清镁水平与TG、TC和LDL-C呈正相关;不同年龄和性别血脂水平变化较大,而女性人群HDL-C水平明显高于男性,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旨在研究利用燕麦麸脂肪模拟物制作的发酵香肠(oat bran-supplemented fat simulant,OBFS)与 传统发酵香肠(traditional fermented sausage,TFS)对正常大鼠血脂水平及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平均体质 量为(70±2)g的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51 只,随机分成3 组,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质 量分数,下同)的OBFS及TFS(基础组)、20%的TFS(对照组)、20%的OBFS(实验组)的饲料,分别在第0、 3、6、9周测定大鼠的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 质量浓度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显示:与基础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 采食量在第6、9周时显著降低(P<0.05),体质量在第3周时显著升高(P<0.05),第6、9周时无显著性差异 (P>0.05);TC、TG、LDL-C含量在第3、6、9周时偏低,HDL-C含量在第6周时显著降低(P<0.05),第3、9 周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ox-LDL质量浓度、MDA含量在第3、6、9周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SOD 水平在第9周时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的采食量在第3、6、9周时偏低,体质量在第9 周时显著降低(P<0.05),TC、TG、LDL-C含量在第3、6、9周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HDL-C含量偏高, ox-LDL质量浓度在第3周时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在第3、6、9周无显著性差异(P>0.05),SOD水平 在第9周时显著升高(P<0.05)。证明相比于TFS而言,OBFS具有抑制食欲、控制体质量、促进血清中胆固醇及 TG的排除和增强血清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以竹叶黄酮为主,与决明子、柚子汁等不同成分优化组合,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和降脂功能的竹叶黄酮复方产品。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根据总胆固醇水平随机分组,口服灌胃。实验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竹叶黄酮复方片(复方Ⅰ:竹叶黄酮、决明子、柚子汁和维生素C棕榈酸酯复配;复方Ⅱ:竹叶黄酮、决明子和柚子汁复配)和竹叶黄酮单方片,对照组灌胃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实验结束后检测实验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血清总抗氧化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肝脏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药物干预6周后,竹叶黄酮复方Ⅰ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的TC、TG、LDL—C水平,显著改善大鼠肝脏的脂肪沉积和变性状况;与高脂模型组比,竹叶黄酮复方Ⅰ和Ⅱ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血清SOD活性均显著升高、优于竹叶黄酮单方实验组;此外,竹叶黄酮复方Ⅰ降低实验大鼠肝脏MDA水平的作用极显著(P〈0.01),竹叶黄酮复方Ⅱ作用显著(P〈0.05)。结论竹叶黄酮与决明子和柚子汁复配,并添加维生素C棕榈酸酯后降脂协同增效作用显著,生物利用度提高,降低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突出。  相似文献   

16.
刘雪梅  陈文学  杨铭  于德伟  杨明 《食品科学》2014,35(17):255-259
目的:观察人参糖肽(ginseng glycopeptide,GGP)结合耐力运动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血脂和抗氧化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8 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高脂大鼠按TC含量随机分为高脂模型对照组(F组),耐力运动组(E组),GGP 80 mg/(kg·d)组(G组),GGP 80 mg/(kg·d)+耐力运动组(GE组),将同批未经上述处理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每组10 只大鼠,E组与GE组进行8 周的中小强度的跑步训练,期间G组与GE组按80 mg/(kg·d)皮下注射给药,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 次,连续8 周。实验结束时,检测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结果:F组大鼠TG、TC、LDL-C、ApoB、MDA水平明显高于N组(P<0.01或P<0.001),HDL-C、ApoA1、SOD水平明显低于N组(P<0.01或P<0.001)。与F组比较,E组、G组及GE组大鼠TG、TC、LDL-C、ApoB、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或P<0.001),HDL-C、ApoA1、SOD明显升高(P<0.05或P<0.001)。与E组比较,G组TC水平明显降低(P<0.05),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GE组TG、TC、LDL-C、ApoB及MDA水平明显低于E组(P<0.05或P<0.01),HDL-C、SOD和GSH水平明显高于E组(P<0.05)。与G组比较,GE组TG、LDL-C、ApoB及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SOD、GSH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其他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单纯注射GGP与单纯耐力运动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对机体脂质代谢紊乱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GGP结合耐力运动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优于单纯给予GGP和单纯耐力运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葛根素(Pue)对2型糖尿病大鼠内脏脂肪组织中visfat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高糖高脂饮食伴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 30 mg/kg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后再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丙二醇)和3个剂量Pue治疗组(腹腔注射40、80、160mg/kg).各组大鼠连续腹腔注射8w后,测定空腹血糖(FBG)、血脂、血清胰岛素(FINS)含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采用RT-PCR法检测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2型糖尿病模型组比较,Pue高、中、低剂量组大鼠FBG、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Pue高、中剂量组大鼠FINS显著降低(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Pue高剂量组大鼠内脏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Pue可通过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visfatin mRNA表达,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