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刺非织造布在水冷式日晒气候老化仪中的强光、热湿环境持续影响下,通过观察材料微观SEM照片和测定其强力值随老化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发现黄麻纤维和热熔纤维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沟槽和裂纹,伴随着纤维结构的改变,材料的拉伸强力损失率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土壤降解和磷酸盐缓冲溶液降解两种方法,观察经过不同时间降解后PIA/黄麻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态,并测试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研究该复合材料在不同环境下降解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中降解60 d和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降解5 d,PLA/黄麻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强度相对稳定;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材料的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黄麻纤维非织造布/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将黄麻纤维通过针刺工艺制备成非织造布,并对其进行碱处理,制备了不同黄麻纤维质量分数的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态,分析了黄麻纤维针刺非织造布质量分数与碱处理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麻纤维针刺非织造布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增强效果,且随着黄麻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先增加后减小,当黄麻纤维/树脂质量比为20/8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达到最大,其中碱处理黄麻纤维针刺非织造布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41.78 MPa,弯曲强度为59.03 MPa;碱处理后黄麻纤维的表面性能得到改善,使得黄麻纤维与聚酯树脂的界面结合情况得到改善,从而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将黄麻原麻通过碱处理后,制备成黄麻纤维针刺非织造布,再采用热压工艺制备成黄麻纤维针刺非织造布增强PHBV复合材料。选取黄麻纤维质量分数、热压温度、热压压强、热压时间4个工艺参数,探讨其对黄麻纤维针刺非织造布增强PHBV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经测试分析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黄麻纤维质量分数为40%、热压温度为170℃、热压时间为5 min、热压压强为11 MPa。在此工艺下制备的黄麻纤维针刺非织造布增强PHBV复合材料的拉伸断裂强度达到79.483 MPa。  相似文献   

5.
以废旧服装棉纤维、聚丙烯(PP)纤维、黄麻纤维为原料,利用非织造加工技术开发不同结构和性能的植被修复材料;研究不同结构对材料降解性能及植被修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材料降解主要发生在48~72 d时间段内,在72~96 d时间段内试样降解较慢;土埋96 d后,棉纤维基本降解,PP纤维表面只有少量凹槽刻蚀,麻纤维出现明显结构松散及裂痕凹槽,符合梯度降解设计要求。使用上述材料有利于植被修复。  相似文献   

6.
PLA/黄麻复合层压材料的降解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PLA/黄麻复合层压材料的可降解性能,通过考察该复合材料在不同pH值时PBS缓冲溶液降解过程中的吸水率、质量损失率和拉伸强度变化,研究其随降解时间变化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吸水率、质量损失率与PBS缓冲溶液pH值、降解时间有一定的依存性,在弱碱性、弱酸性和中性等介质中表现出不同的降解速率,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其吸水率、质量损失率增大,拉伸强度降低;经80 d降解,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明显降低,在碱性、酸性和中性环境中其拉伸强度分别下降80%、75%和60%,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7.
选用黄麻纤维、聚酯纤维作为原料,采用干法成网、针刺加固的非织造工艺方式,将定量、配比、针刺密度和预针刺/主针刺深度作为研究因素,研究高比例黄麻针刺非织造布成网特点与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黄麻纤维/聚酯纤维配比85/15,定量为450g/m2,针刺密度为100刺/cm2,预针刺深度/主针刺深度为9mm/7mm,此时材料综合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8.
将黄麻纤维与ES纤维通过针刺非织造工艺制备成非织造布,再经过热压工艺制备成黄麻纤维/ES纤维复合材料,分析了黄麻纤维/ES纤维质量比和黄麻纤维碱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都随复合材料中黄麻纤维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对于黄麻原麻/ES复合板材,比例为15/85、20/80时,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最大,纵、横向拉伸强度达到33.69、28.43 MPa,纵、横向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36.28、31.75 MPa;对于黄麻碱处理/ES复合板材,比例为25/75、30/70时,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最大,纵、横向拉伸强度最大达到41.06、39.47 MPa,其纵、横向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49.96、40.38 MPa。试验表明,碱处理提高了黄麻纤维和ES纤维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碱处理后的黄麻纤维增强ES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未处理前。  相似文献   

9.
以某化纤企业的涤纶改性竹炭纤维和热熔纤维为试验材料,共混制备出针刺竹炭纤维非织造鞋材。综述了竹炭纤维非织造鞋材的制备方法及工艺参数,并通过对5种不同混比鞋材的单位面积质量、厚度、透气性、抑菌性、拉伸强力、撕破强力及顶破强力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不同混比竹炭纤维和热熔纤维含量对非织造鞋材各项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研究数据的分析与比较,得到了竹炭鞋材最优化的制备工艺参数,同时也表明竹炭纤维与热熔纤维的含量对鞋材的各项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其研究结论将为竹炭纤维非织造鞋材的开发,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塑料地膜对土壤及环境的污染问题,采用非织造成形技术,将黄麻纤维∕ 皮芯型低熔点纤维混合后经气流成网制成薄型纤维网,然后通过使皮芯型纤维的皮层熔融固化可以完全降解的复合地膜材料。系统地研究了模压温度、时间和压力对复合地膜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低熔点纤维和黄麻纤维质量比为3:7,模压压力为 5 MPa,模压时间为30 s 时,得到力学性能较好的复合地膜材料。  相似文献   

11.
公路护坡生态毯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棉纤维、聚丙烯(PP)纤维和麻纤维为原料,采用非织造技术加工成不同结构性能的针刺非织造材料,用作公路护坡生态毯。以纤维配比、层叠结构和针刺密度为因素,以非织造生态毯纵/横向断裂强力、纵/横向断裂伸长率、透水水流量和表面摩擦因数为考核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优选加工工艺,得出最佳工艺组合是A2B3C1。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比为m(棉)∶m(麻)∶m(PP)=2∶3∶5;最佳结构为棉、PP和黄麻纤维分别单独成网,按黄麻在第一层,PP纤维在中间,棉为基层叠加的三层结构;最佳针刺密度为325刺/cm2。在上述条件下制得的生态毯性能最好,能够满足生态护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黄麻/碳混杂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理论预测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碳纤维单向铺层于黄麻纤维针刺毡中,并制作相同纤维体积含量的黄麻纤维针刺毡,通过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法分别制备了黄麻/碳混杂针刺毡、黄麻针刺毡、单向碳纤维毡增强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建立了黄麻/碳单向混杂增强复合材料拉伸与弯曲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论与实测值的比较,并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黄麻/碳混杂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存在一定的吻合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通过预测来制定混杂纤维针刺毡中黄麻纤维与碳纤维的混用比;单向碳纤维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比未加入碳纤维之前分别提高了107.20%和30.99%,但复合材料的弯曲模式没有太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COPET/PA海岛纤维针刺非织造基布的碱减量处理工艺,分析了碱液质量浓度、处理温度和时间及浴比对非织造布失重率的影响以及失重率与非织造布强力间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碱液质量浓度和处理温度是影响失重率和断裂强力2个主要因素。一般来说,碱减量处理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碱液质量浓度越高,则减量率越高,三者对减量率的影响非常显著。非织造基布碱减量处理的最佳方案为浴比1∶40,碱液质量浓度10 g/L,处理温度95℃,处理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14.
根据涤纶短纤针刺非织造材料的孔隙具有的分形特点,通过建立其纵向几何结构模型,介绍了一种利用分形分析求解针刺非织造材料水平渗透率的方法,进而预测有关非织造材料的水平渗透系数。  相似文献   

15.
选用不同线密度和混纺比例的4种黄麻/棉混纺纱线,测试了黄麻/棉混纺纱线的拉伸性能、柔软性能和毛羽,探讨了碱处理工艺中NaOH浓度对混纺纱线拉伸断裂强力和毛效的影响,以及生物酶柔软处理对混纺纱线失重率、拉伸性能、柔软性和毛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显示:黄麻/棉混纺纱线刚度大,柔软性较差,毛羽多;对黄麻/棉混纺纱线进行NaOH碱处理和生物酶柔软处理后,黄麻/棉混纺纱线的柔软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黄尉大豆分离蛋白完全可降解复合材料,利用正交试验以质量损失率和拉伸强度损失率为优化指标,研究热压成型工艺因素——成型温度、成型压强和成型时间对复合材料降解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彬大豆分离蛋白复合材料的成型温度对其降解性能影响最大,成型压强和成型时间影响较小;在成型温度100℃、成型压强9MPa...  相似文献   

17.
针刺复合材料的过滤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冰  靳向煜 《非织造布》2010,18(1):31-35
选取涤纶针刺非织造布、玻璃纤维机织布为过滤材料,进行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透气性、孔径测试、耐磨性等测试,指出针刺复合材料作为过滤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杜敏 《非织造布》2003,11(4):26-29
介绍了将农作物中的韧皮纤维,如洋麻、黄麻、大麻和亚麻等结合在一起制成具有可生物降解性的针刺热塑型非织造布的生产加工方法及其物理、机械和声学方面的性能。通过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其制品由于具有质量轻、吸音性、拉伸性、压缩性等特点,可用于制造汽车内部构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