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Planning》2013,(5):162-167
社区建设是重新塑造中国城市社会基础的一次重要历史机遇。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成员的关系和嵌入资源、社区参与以及社区发展动力是学术探讨的重点。社会关系资本及嵌入的社会资源对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组织发展以及社区共享价值规范建立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社会资本视野探讨社区建设,将社会资本作为情境化的存在,可以促使社区成员社会关系网络及其嵌入资源从单位空间与市场空间回归社区空间,有利于解决社区发展中出现的社区关系绝缘等脱域性问题,并促使社区成员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嵌入社会资源从多方面推动社区组织创新、社区资源互动以及社区价值规范的确立;通过社区成员社会关系回归,实现社区社会资本情境化内涵的建构与发展,引导社区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社区农园功能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玉坤  丁潇颖  郑婕 《风景园林》2020,27(1):97-103
为探究社区农园促进社区重建的社会作用机制,研究引入社会资本视角,结合对"社区农园"维护者、组织者和第三方合作机构的半结构化访谈和实地观察,深入分析社区农园的社会资本与社区重建的关系。研究表明,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农园所产生的社会资本具有激发居民自治意识,培育自治能力的社会功能。最后,结合调研与理论分析,提出社区农园发展须针对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形成的条件,完善自上而下的制度保障、培育多层次的参与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功能空间。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自上而下的政 府主导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区发 展需要,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首 先从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入手,构建了以社会 资本为中介的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与社区发展 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的理论框架;然后以成都 市高新区肖家河街道为例,结合实地调研、问 卷和访谈等方法,从社会资本角度,分析了肖 家河街道以院落自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管理 创新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的原因。研究 发现:社会资本现状决定基层社会管理创新 模式的选择,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过程有助于 激发社会资本存量,社区社会资本的增加将 促进社区发展,而社区整体协调发展过程将 进一步提升社区社会资本质量。希望本文的 研究结论对今后的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5):1-4
城市社区并非孑然独立,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的"寄居"之所,充满了人与各类空间的互动。人塑造空间,亦被空间塑造。城市社区由管理向治理转变,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斐伏尔和哈维的空间理论,在批判资本丑恶面的同时,也隐含地赞扬了资本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功绩;从空间角度重新审视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矛盾,由此进行顶层设计,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策略,使人可以在社区中"诗意地栖居",促进人的精神和物质的同步发展,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
基于个人社会资本与集体社会资本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社会资本类型的三分法,建立了社区社会组织成长绩效的分析框架,并以此对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街道的6个社区社会组织进行了分析。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这6个组织虽然有基本相似的成长背景,但运行情况和发展前景有较大差别:其中3个成长较好的组织都拥有较高的粘合性社会资本;但在强调外部横向平等联系的桥梁性社会资本和强调外部纵向结构性联系的连接性社会资本方面存在差异;而经由与特定权力结构建立良好关系所获得的连接性社会资本虽然在短时间内带来繁荣,但也可能限制其向外部拓展横向联系的动力。要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从政策和社区发展战略上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6.
郑宸 《福建建筑》2013,(1):9-12,19
本文从普特南的文章入手,解析了社会资本的相关概念,并详细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和与城市发展及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市场化条件下其对于城市与社区发展重要意义。同时,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反思了新城市主义等社区规划模式的缺陷,探讨了城市社区规划的相关特点。最后,与传统社区规划模式进行对比,从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的视角,论述创新社区规划的理念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哈尔滨市8个社区387位居民的问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基本需求、社会公平和社会资本3个维度对社会可持续性的影响,发现社会公平与社会资本能对城市社区的社会可持续性水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地方性社会网络、社区归属感、公共空间平等性以及物业管理情况对构建可持续社区具有积极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果,从促进社会可持续性提升的角度提出城市社区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2)
在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下,妥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是缓解我国养老难题的关键和重点。社会资本是解释社会、经济、政治等各类发展问题的概念和工具。在我国,农村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伦理文化资本、社会组织资本和正式制度资本。在当前农村社会资本存量短缺、结构变化的情况下,农村老人面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服务水平低、养老保障水平不高等养老难题。因此,必须从培育和壮大社会资本入手,增加社会资本存量,家庭、社区、社会、政府等多方发力,构建农村多元化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9.
工业社区的衰败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衰败的工业社区同时存在着物质空间老化和社会关系破裂的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工业社区的更新与发展,让边缘化、封闭化的工业社区积极融入再城市化发展,成为城市社区中有机的部分,将会成为未来城市更新的一个全新问题。选取南京江南水泥厂社区作为案例,通过对相关社会部门和居民群体的调研获取相关资料,综合考虑社会与经济资本问题进行研究性设计。最终提出了社区整体结构调整、住宅改建与扩建、社区工业遗产与公共空间活化利用这三个针对工业社区的更新策略,为老旧工业社区的更新提供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样本。  相似文献   

10.
工业社区的衰败是全球性的普遍现象,衰败的工业社区同时存在着物质空间老化和社会关系破裂的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工业社区的更新与发展,让边缘化、封闭化的工业社区积极融入再城市化发展,成为城市社区中有机的部分,将会成为未来城市更新的一个全新问题。选取南京江南水泥厂社区作为案例,通过对相关社会部门和居民群体的调研获取相关资料,综合考虑社会与经济资本问题进行研究性设计。最终提出了社区整体结构调整、住宅改建与扩建、社区工业遗产与公共空间活化利用这三个针对工业社区的更新策略,为老旧工业社区的更新提供了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样本。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社区开发的市场化,目前新开发的社区大部分只有高收入阶层才能进入,低收入阶层因为房价超过了自己的支付能力而被排斥在外,因此社区有同质化的趋势。本文通过说明社区社会构成同质化的不利,指出社区开发社会构成应该是多样化的,最后提出构建社会多样化社区的对策:政府适当干预社区开发;社区住房的适应性设计;社区规划设计的贡献,如改变景观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2.
“关系”代表了中国几千年传统农耕文明下农民社会交往的一种价值面向,体现了我国乡村治理的本原逻辑.从“关系”到“社会资本”,描述了新时期我国乡村社会资源配置的逻辑之变,也是当前我国乡村规划及乡村规划理论构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重点解析了“关系”背景下我国乡村规划在产权界定、公共物品供给、地方性空间生产、乡村治理中面临的困境;提出应顺应乡村从“关系”到社会资本的资源配置逻辑之变.重点通过嵌入“地方性知识”、构建“生命共同体”、培育“公共精神”构建基于我国乡村社会资本提升的乡村规划理论框架.最后结合乡村调查与实践,提出了我国乡村规划的4个突破方向:①农民聚居:从村落走向社区;②公共物品供给:从“低水平的均衡供给”走向“多元、梯度、差异化的渐进提升”;③土地整治:从“经济需求”走向“村社发展”;④乡村治理:从“单中心”走向“多中心+网络化”.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levels of social capital in a new urbanist community change over time. We collected demographic and social capital data in a new urbanist community in 2001 and then again in 2010.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is community experienced an overall decline in social capital over this nine-year period. Additionally, we found that while residents new to the community were less concerned with social capital than long-term residents in the community, the latter group had also declined significantly in their levels of social capital. Overal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lanners of new urbanist and other intentional communities should consider the impact of changing demographics when designing new subdivisions. Most importantly, residents and community leaders need to consider alternative means by which social capital can be retained as new residents are integrated into established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4.
New urban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lower-carbon energy facilities are increasingly met with community resistance during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phase of planning. Resistance can confou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climate change and energy policies.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using social capital and place-attachment analytical lenses is conducted to build knowledge about the social factors involved in a Canberra community's resistance to a gas-fired power sta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while social capital explains how resistance occurred, a threatened disruption to place attachment explains why. We conclude that public participation processes informed by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lace attachment characteristics would help developers and planners pre-empt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5.
在快速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规划的社会过程被长期忽视,来自社会学理论下的审视更是稀缺。引入社会资本视角,讨论社会主体及其社会资本在城市规划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性,根据"信任-网络-规范"结构对社会资本进行分类,发现我国传统型社会资本存量丰富,现代公民型社会资本缺乏。通过构建社会资本、社会过程、城市规划三者的逻辑关系组织,进而提出了"社会过程预测—社会资本需求与存量分析—社会过程重塑"的分析框架。基于此框架,对我国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针对社会资本需求的特殊性,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分析框架对不同类型的具体规划行动进行分析,提升社会资本的使用率,完善规划的社会过程并营造公民型社会资本,为我国城市规划社会过程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 社区规划及公众参与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张庭伟 《城市规划》1999,(10):23-26,30
1993年,布特纳(Putnam)教授一篇题为“孤独的保龄球客”(BowlingAlone)的短文引起了美国社会学界和规划界的重视。这不仅因为布特纳是哈佛大学肯尼迪行政学院的院长、哈佛国际事务中心的主任,曾以意大利社会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社会,尤其是城市发展问题作过大量研究,更重要的是他在文章中提出警告:美国社会中的“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正在日益衰减,由此已经对美国社会、并将继续对之产生重大影响。在这里,一个新的概念──社会资本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讨论。1什么是社会资本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有三种形式的资本。一是…  相似文献   

17.
王鑫  刘玲玲  戴琦 《山西建筑》2007,33(18):36-37
阐述了健康住宅的定义,以某一住宅小区项目为实例,介绍了该小区项目的基本情况及规划特点,并对住宅单体设计进行了分析,指出社会环境对于提升小区环境品质的重要性,以促进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8.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prioritise health, safety and equity among residents. These interdependent dimensions of community well-being require an integrative developmental and evaluation framework to highlight the connections essential for their development. We examine the utility of the social capital construct as a connective framework with the potential to assist urban planners in enhancing these attributes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communities in new or existing developments. Concepts of social capital are already utilised in urban planning contexts, however, we chart a novel approach and demonstrate that a combination of the bonding, bridging and linking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 can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d multidimensional framework that overcomes the limitations imposed by popular, yet narrower concepts, such as social cohesion and social exclusion. The strength of this combination is that it not only explores conne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various resources within communities but also includes relationships with broader networks and decision-makers. In this way, planning processes can contribute to more recent not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at include governance as a fourth and essential pillar in quadruple bottom line approache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