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是病人的自我感觉,其病机比较复杂,故临床辨证应根据其要点准确辨证。辨证分型主要分为痰湿中阻型,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精气不足型,寒湿凝聚型,阳气亏虚型。  相似文献   

2.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笔者在临床中对辨证属气血亏虚型头痛者,以八珍汤加味治疗,每每获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0例杜雅俊,张玉华(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太原030012;山西省晋中地区中医院)血管神经性头痛为一侧头部阵发性剧烈胀痛,多因肝郁气滞、肾阴亏虚、肺胃湿热等所引起。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4.
黄艳 《中医药导报》2013,(8):102-103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头痛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产后头痛气血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谷维素治疗,治疗组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头痛气血亏虚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神经性头痛 ,中医学归属于头痛、脑风、头风范畴 ,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气血亏虚 ,肝阳上亢 ,瘀血 ,肾虚 ,痰浊等。笔者就气血亏虚、肝阳上亢、瘀血 ,确立益气养血、平肝潜阳、活血化瘀治则等进行探讨 ,临床实践 ,中医药在治疗神经性头痛方面有较大潜力与优势。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1.1 气血亏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中医理论认为“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气虚则不能生血、行血 ,血虚则不能载气、不能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 ,更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普济方·头痛附论》曰 :“若人气血俱虚 ,风邪伤于阳络入于脑中 ,则头痛也”;《血证论》…  相似文献   

6.
徐泽合  时青 《新中医》2018,50(9):221-223
头痛为中医脑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认为,内伤头痛在生理病理上与肝关系密切。笔者试从肝论治内伤头痛,若肝气郁滞者,治以疏肝理气之法;肝血瘀阻者,治以活血通络之法;肝阳上亢者,治以平肝潜阳之法;肝血亏虚者,治以养肝补血之法;肝肾亏虚者,治以培补肝肾之法。并举临床验案1例,以资佐证疏肝活血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益气活血通窍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成荣 《新中医》2000,32(1):23-23
采用自拟益气活血通窍汤治疗气因瘀型头痛80例,总有效率95%,认为本病正气亏虚,因虚致瘀,因瘀致痛。治以益气活血,祛瘀升清。气旺血行,血行瘀通,通则不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毫针配合隔附子灸治疗气血亏虚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气血亏虚型头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与毫针对照组各36例.2组均取风池、中脘、气海、足三里、脾俞为主穴,综合组采用毫针配合隔附子灸治疗,毫针组采用毫针针刺,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和VAS疼痛评分.结果 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4.4%,而毫针对照组总有效率86.1%,综合组疗效优于毫针对照组(P<0.05);同时毫针配合隔附子灸治疗后能消除头痛或明显减轻头痛的发作程度、减少发作持续时间和降低发作频率.结论 毫针配合隔附子灸是治疗气血亏虚型头痛的一种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川芎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广泛用于内、外、妇、儿各科,如妇科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外科痈肿疮疡、跌打损伤,内科风湿痹痛、胸痹、胁痛、头痛诸证,凡视其有气机不畅、瘀血阻滞、气血亏虚之征者,皆可用之。而临证之际,用之于头痛者良多,概亦渊源有自,爰略述...  相似文献   

10.
张存芳  高兵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3):96-96,122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剂非常简单,仅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组成。出自《伤寒论》少阴病篇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用来治疗阳气亏虚状态下,感受寒邪出现邪正相争而导致的发热即太少两感证。笔者在临床上把此方进行化裁配伍用来治疗阳气亏虚,寒邪困阻,表里同病而引起的疾病,往往疗效异常奇效。  相似文献   

11.
周宝宽 《四川中医》2011,(11):30-31
目的:总结辨证论治盘状红斑狼疮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盘状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盘状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总由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分而言之:禀赋不足,腠理不固,外感风热毒,蕴结肌肤形成风热毒聚证;真阴不足,虚热内生,上泛头面形成阴虚火旺证;肝气郁结或风热毒伤营,气血凝滞形成气滞血瘀证。结论:辨证论治盘状红斑狼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从病因病机(阴精亏损-燥热偏盛、气阴两虚-瘀血阻窍、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辨证论治等方面,介绍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研究概况。指出病情迁延则气阴两虚,阴阳俱衰;脏腑虚损,变证百出。中医药治疗可针对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进行辨证论治,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邵铭主任辨证论治阴虚型肝硬化腹水的经验,对阴虚鼓胀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进行分析探讨,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从叶天士"营血"理论探析DF的病机变化。营热阴亏、络脉瘀阻而发DF,是营分证在DF的基本病机;热灼瘀血、脉络受损而发DF,是血分证在DF病程后期病机变化,为临床运用中医药预防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15.
周维顺教授论肺癌证治拾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肺癌的病因病机、治疗总则、中西医结合治则、中医药治则、中医药物以及具体辨证论治,阐述周维顺教授治疗肺癌理论思想和临证经验,揭示了气阴亏虚贯穿肺癌发病始终,益气养阴是中医药治疗肺癌之本。  相似文献   

16.
阴虚是中医的主要病机之一,是临床诸多病证的基本病机。辨析病机是施行有效辨证论治的关键。文章将论述阴虚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阴虚体质及中医药治疗阴虚等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现状,为明确阴虚的物质基础提供数据,为临床辩“证”的规范统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机特点和中药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病例进行了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观察。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对病例辨证分型,按证型对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分组治疗,随机选取2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西药(二甲双胍)治疗,其余120例患者在西药基础上按证型分别加用相应中药汤剂,各组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全部病例主要辨为阴虚燥热型、湿热(痰浊)困脾型、气阴两虚型、瘀阻脉络型。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观察组指标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组内比较,阴虚燥热型和瘀阻脉络型疗效显著好于其他两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机主要有阴虚燥热、湿热(痰浊)困脾、气阴两虚、瘀阻脉络等,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疗效肯定,临床应结合中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8.
介绍徐学义教授治疗不寐的经验。其认为不寐的总纲在于阴阳失调,主要病机则为肝血不足、郁火扰神,主张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以交通阴阳、解郁清热、养血安神为基本诊疗原则,采用自拟方清解养血安神汤进行化裁结合特色药对治疗失眠症,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9.
张琪教授认为,IgA肾病血尿发病之初以肾为病变中心,日久入血则出现血的运行失常而形成血瘀,属本虚标实。肝肾阴虚或气阴两虚是其本,邪热瘀毒是其标。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根据患者体质差异施用清热凉血化瘀法、滋阴收敛止血法、益气阴清热止血法、补肾阴降火益气法及益气补肾收敛固脱法治疗。血尿日久则形成血瘀,根据证候特点,辨别血尿发作不同阶段,动态观察标本缓急、阴阳虚实变化;根据现代医学IgA肾病血尿致病机理,病理分级、物理化学检查结果而灵活变通用药。  相似文献   

20.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阴阳的从化在自然界及人体有一定的规律,阳气在阴阳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了解阳气在自然及人体内的生化过程对探索疾病病机与辩证施治有重要意义。文章就阴阳五行在生化过程中阳气的变化规律来探讨扶阳治疗疾病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