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疽治验     
“脱疽”一病,《灵枢·痈疽》已有记载谓:“发于足指(趾)名曰脱痈(疽),其状色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脱疽之病较为凶险,如贻误病机或治不得法,多以截肢为其归宿。本人曾治愈一危重之“脱疽”患者,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三黄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方 《吉林中医药》2002,22(4):16-1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合并症之一,中医属“脱疽”范畴,《灵枢·痈疽篇》曰:“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提示了该病的严重性。多年来,我们参考了《东垣十书》中的三黄丸,加大剂量改用外洗患处,取其治疗因五脏蕴热而生痈疖疮疡等证的功用,得到满意的  相似文献   

3.
中医对脉管炎的认识中医学统称此病及其他肢端缺血症为“脱疽”、“脱骨疽”,“手足脱疽”、“十指(趾)零落”等。《灵枢·痈疽》篇云:“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说明早在两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足最早由Oakley在1956年提出。1972年Catterall将其定义为"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而使肢端缺血和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合并感染的足。"中医学根据糖尿病足有可致肢端坏疽的特点,把其归为"脱疽"、"脱痈"范畴。《灵枢·痈疽》日:"痈疽……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至《刘涓子鬼遗方》则改称为"脱疽",并沿用至今,书中不仅形象地概括了本病的发病特点,而且对该病治法及预后皆有论述。笔者通过阅读古籍对糖尿  相似文献   

5.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祖国医学的“脱疽”范畴.它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周围血管疾病。远在二千多年前的《灵枢·痈疽篇》有过脱疽的记载:“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即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汉·华佗著的《神医秘传》描叙得十分清楚,曰:“此症发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  相似文献   

6.
外用三黄汤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四大合并症之一,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异常改变的总称,中医属于"脱疽"范畴.<灵枢·痈疽篇>曰:"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提示了抓住该病的治疗时机的重要性和治疗手段.多年来,我们参考了<东垣十书>中的三黄丸,加大剂量煎汤外用治疗糖尿病足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引发肢端缺血和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合并感染的足部环疽,属于中医"脱疽"范畴.早在<灵枢>中已记载出该病的特征:"发于足趾名目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  相似文献   

8.
<正>脱疽是指四肢末端坏死,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早在《灵枢》即有"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的记载[1]。笔者在诊治脱疽中十分重视"毒"的作用,从而总结出解毒通脉方,取得很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就诊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  相似文献   

9.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祖国医学"脱疽"范畴,早在<灵枢·痈疽篇>有"发于足趾,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的记载.历代外科论著对此病均有论述,如<外科正宗>有"夫脱疽者,外腐内坏也."中西各家对此病论述颇多,但治验者乏,大多数以截肢告终.笔者承祖医之治验,认为脱疽之病因是"阴毒"所致,自拟"清髓愈疽丹"治疗脱疽,得心应手,疗效较佳,痛苦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脱疽指下肢气血周流受阻 ,脉络闭塞不通的疾病 ,属于中医外科疑难重症。唐汉钧教授从事中医外科 3 0余年 ,运用通法治疗脱疽 ,取得了很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运用依据1 .1 肝脾肾亏虚为本 :脱疽发病率和致残率很高 ,早在《灵枢·痈疽》篇即有“发于足趾 ,名脱痈 ,其状赤黑 ,死 ,不治 ;不赤黑 ,不死。不衰 ,急斩之 ,不则死矣”的记载。《外科正宗》对脱疽病因的论述 :“夫脱疽者 ,外腐而内坏也。此因平昔厚味膏粱 ,熏蒸脏腑 ,丹石补药 ,消烁肾水 ,房劳过度 ,气竭精伤”。唐师认为肝、脾、肾亏虚为本病发病之本 ,寒、湿、热、瘀为发病之标…  相似文献   

1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又名贝尔格氏病。属祖国医学“脱疽”、“脱骨疽”、“十指零落”等范畴。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但好发于东北、华北等地区,工人、农民发病率较高,尤其青壮年(20~45岁)男性最多见。《灵枢·痈疽篇》载:“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太素》《甲乙经》作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  相似文献   

12.
脱疽是指发于四肢末端,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为多见,初起患肢末端发凉、怕冷、苍白、麻木,可伴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好发于青壮年男子、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在《灵枢·痈疽》中即有关于本病的记载,云:“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西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足可参照本病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是除心、脑血管、肾血管和视网膜血管病变之外的肢体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发生肢体缺血、缺氧,甚至坏疽感染等病变,而失去正常的活动能力[1]。中医称糖尿病足为"脱疽"《灵枢·痈疽》指出:"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发于足旁,名曰厉痈;其状不大,初入小指发,急治之,去其黑者"此病防治难度较大,若处理不当,常导致截肢致残,严重威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引发肢端缺血和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合并感染的足部环疽,属于中医“脱疽”范畴。早在《灵枢》中已记载出该病的特征:“发于足趾名日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其中的“斩之”即是外治法,是内治所不及的,由此看来,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属中医脱疽的范畴.早在<灵枢经·痈疽>中就有脱疽的相关记载:"发于足趾,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在下肢远端血管和神经病变的基础上,由于感染等因素而诱发.临床常表现为下肢远端麻木、发凉、刺痛,步履不便,日久溃烂难愈,甚至需要截肢.笔者探索从瘀论治糖尿病足,现陈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脱疽病,西医称之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进行缓慢的动脉和静脉同时受累的全身血管疾病。早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灵枢·痈疽篇》云:“发于足趾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否则死矣”。《景岳全书》说:“脱疽以疔患于足  相似文献   

17.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sis angiitis obliterans,TAO)是一种累及四肢远端中、小动静脉的血管炎性病变[1]。属于中医的"脱疽"范畴,具有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麻木、苍白,可伴有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肢坏死变黑,甚至脱落。《灵枢·痈疽》曰:"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逐渐总结出益气活血法  相似文献   

1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常见的周围血管性疾病之一,在中医学中属于“脱疽”范畴。《内经》、《灵柩·痈疽》中载:“发于足指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衷急斩之!不则死矣。”《千金翼方》对脱疽病主张采用“毒在内则割,毒在骨则手术治疗法”。这都指出了脱疽疾病特点及治疗方法。近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虽说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对本病的病因.  相似文献   

19.
童园园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1):1007-1007
脱疽又名“十指零落”,现代医学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慢性瘀血性疾患。其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肢冷剧痛、肢端坏死、趾(指 )节脱落。祖国医学早有记载 :如在《灵枢·痈疽》篇中就有“发于足趾名脱疽 ,其状赤黑死不治 ,不赤黑不死 ,不衰急斩之 ,不则死矣”的论述 ,且明确提出 ,只能手术治疗。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对 30例脱疽患者 ,采用了活血化瘀疗法进行医治 ,大大降低了手术率 ,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多为 2 0~ 40岁的青壮年 ,年龄最大的 84岁 ,最小的 18岁 ;病程最长的 …  相似文献   

20.
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脱疽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疽是以肢端缺血性坏死,严重时趾节脱落为特征的慢性血管疾病,相当于西医的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灵枢·痈疽》中云:“发于足趾,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