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目的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抵抗力,减轻化疗时胃肠道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于化疗期间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干预组按照制定的化疗不同阶段的饮食表指导患者进餐,必要时提供个体化食谱。结果干预组化疗期间饮食相关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白细胞下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饮食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化疗期间给予科学的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饮食相关不良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奥沙利铂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胃癌、结肠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3~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消化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减轻奥沙利铂所致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CIK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干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进行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联合CIK治疗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对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的干预效果。方法按住院时间将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干预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饮食指导,共持续2个化疗周期。干预前及干预后3周每周采用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量表评估味觉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味觉改变量表总分、进食困扰和整体味觉改变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饮食指导能够降低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味觉改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减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增加营养物质摄入。方法将360例住院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80例,两组均于9;30开始化疗,化疗前30min静脉推注昂丹司琼8mg。对照组化疗期间采取常规少食多餐进食,观察组采取6:00进早餐、19:00左右进晚餐的方式。化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程度,白细胞计数、体重变化。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两主餐制饮食方式可有效改善化疗药物所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促进患者对食物的摄取。  相似文献   

6.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时辰化疗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时辰化疗的特点,为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保证充足有效睡眠,提高生存质量和疗效。方法将82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于9:00化疗;观察组采用时辰化疗,于21:00进行化疗,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情况、近期疗效及夜间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及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时辰化疗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胃肠道毒副反应,增强疗效,不影响患者正常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17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化疗方案,出现化疗风险时予以对症处理;观察组实施化疗方案时根据建立的风险管理流程对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预防。结果两组护理缺陷、投诉情况、患者满意度及化疗期间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对化疗风险的认识,减少护理缺陷和投诉,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持续改进护理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123例PICC置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129例PICC置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比较持续改进护理前后护理人员PICC相关知识及处理能力改进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期间感染发生率。结果持续改进护理实施后,本院肿瘤科护士PICC理论知识及感染处理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PICC感染发生率为13.82%,观察组PICC感染发牛率为3.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00,P〈0.05)。结论应用持续改进护理循环管理模式,有利于减少和消除护理不当导致的PICC相关感染,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顺利完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综合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聚香 《护理学杂志》2005,20(12):12-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46例住院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及观察组(14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发生胃肠道反应时间较对照组延缓.持续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状况,降低透析并发症。方法 应用护理程序对126例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与105例实施常规护理的血液透析患者(对照组)比较,观察患者饮食营养状况、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饮食控制依从性及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水负荷过高、血压异常及内瘘闭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